酒店管理类学生职业发展调查影响

时间:2022-03-15 11:54:00

导语:酒店管理类学生职业发展调查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酒店管理类学生职业发展调查影响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对旅游业和酒店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众多,但此专业的学生从事酒店行业的比率不高,在行业中的停留时间不长,职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深深困扰着学校和酒店企业。笔者对武汉商业服务学院近7届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了解他们的职业走向,收集反馈信息,获取了许多关于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方面的启示。

一、酒店专业学生的职业现状分析

“高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高离职率”是当前旅游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三大明显特征。通过抽样调查92名毕业生,我们发现实际情况基本如此,他们的职业发展情况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就业比率高,但专业对口率不高

以武汉商业服务学院酒店专业为例,该专业毕业生很受社会欢迎,近三届的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5%以上,比如2010年就业率为98.15%,协议就业率达到了58.4%。但是近三届毕业生大约仅有50%左右的学生与所学专业对口,2010届的某个班级全班初次择业时选择酒店行业的只有30%。通过学生的信息反馈,我们发现经过实习期后,很多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对酒店失去了原有的信心,倾向于选择稳定、福利好、有保障的工作,如2010年某高速公路管理处在该院酒店管理专业一次性招收了20多名员工,其中很多是该院酒店管理专业中的优秀学生。

(二)酒店岗位停留时间不长,留存率随时间推移不断降低

学生们从事酒店行业后改行的很多,行业留存率较低。据被调查的学生反馈,2010届某班学生仍在从事酒店工作的不到一半,2009届某班的比例为40%左右,而2008届某班的比例只有30%左右,甚至有的班级从事酒店行业的人数不超过1O人。虽然该专业学生在行业中的留存率随时间的推移不断降低,但我们发现,学生毕业三年内流失的速率较快,坚持做满3—5年后开始在行业中稳定下来,此时他们步入基层管理层,职业发展的通道被打开。很多学生是基于酒店服务工作十分辛苦,待遇与其他行业相比缺乏优势,缺乏升职机会而重新择业。一些酒店人士认为从基层服务人员做到基层管理人员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而此时从业者会步入一个迷茫期,很多人不能坚持走过迷茫期而选择放弃。

(三)酒店专业学生职业发展的区域和层次相对集中

从事酒店行业的学生多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江浙等地发展,但在国际酒店集团旗下的高星级酒店工作的比例不大,而且目前近7届学生中绝大多数从事的是酒店基层管理岗位的工作,少数从事中层管理工作的学生所在的酒店多为中档内资民营单体饭店。这些现象反映出学生的职业发展后劲不足,很多学生认为外语水平和管理理论知识是限制他们发展的瓶颈。另外,湖北本土酒店行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和酒店层次整体不高,目前全省仅有五星级饭店13家,甚至还不及一个发达城市的一半,这些因素也制约了学生在本土的发展。

(四)毕业生职业转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首先在性别方面,女生转行的居多。女生转行的原因有主要是认识上的问题,很多女生认为酒店环境相当复杂,还有的认为女生从事酒店行业家庭和事业不能很好的兼顾,另外他们还认为在酒店行业中男性的发展后劲要强于女性。第二,我们还发现学生职业转型更多的是选择销售、文职、客户服务类的工作。第三,学生在毕业生后的前三年工作变动的比较频繁,三年后逐步趋于稳定。第四,学生对酒店职业发展有一个明确的时间预期,很多学生认为如果2年后没有一个很好的发展,仍停留在基层,就会选择转行。

二、阻碍学生职业持续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分析

由于社会对酒店行业认可度并不高,甚至部分民众对酒店行业存在着偏见,导致一些学生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低人一等,质疑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能难树立起职业的成就感。另外也有人认为酒店比较杂,比较乱,导致一些人从事酒店工作一段时候后,发现酒店中存在的一些负面现象,便选择放弃酒店行业。还有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对家庭都比较眷念,由于服务行业作息时间的特殊性,一些毕业生尤其是女性因此而未选择此行业。

(二)学校人才培养分析

虽然毕业生和企业人士在分析学生职业发展问题时所处的角度不一样,但是他们在一些方面却达成了高度的共识。第一,他们一致认为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人才定位不准,培养出来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虽有理论素养,但缺乏实践能力,且眼高手低,心浮气躁;第二,学校教学落后于行业发展,学生学的东西不能紧跟时代,和酒店实际存在偏差;第三,许多教师缺乏从业的实践经验。教师的理论功底较为深厚,但没有很强的行业背景支撑,教学停留在“纸上谈兵”;第四,学校开设的课程实用性强的偏少,而选取的课程内容比较浅显,所学的知识不足以应对工作中的各项问题;第五,对学生的引导倾向不客观,更多的是从光鲜的一面去吸引学生,学生对酒店的实际情况缺乏心理准备,容易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

(三)企业用人机制分析

首先酒店对人才的规格要求较高,比如良好的职业形象、职业素养,较强的表达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但是酒店企业却不能给予具有行业优势的薪酬待遇。第二,许多企业缺乏人才培养战略,在人才的需求、培养上表现出实用主义倾向,急功近利。一些企业对实习生的管理缺少人性化,把学生当作廉价的劳动力,很多酒店招收学生实习,考虑最多的是减少人工成本。由于在人才培养上缺乏投入,缺乏供大学生再学习、再培训的机会,很多大学生看不到发展方向,未能从简单重复的基础工作中学习和成长。第三,多数四星级以上酒店的培训体系比较完善,但是在职业发展规划上不是很明确,员工到岗之后很容易在原有的岗位上停滞不前,缺乏动力。第四,酒店企业用人强调工作经验,基层管理岗位实行内部晋升制度,有过实习经验且综合素质较高的毕业生却要“一切归零”,从基层做起,很多学生很难度过1—2年的成长期。

(四)学生自身的因素分析

首先是学生的职业认知问题,一些学生对酒店行业的放弃源于他们日常接收到了许多负面的行业信息,对行业存在抵触情绪。另外有一些人是对酒店行业缺乏热爱和兴趣,在心理上对职业前景不抱希望。还有就是学生实习后遇到了不公平待遇,认为实习生比正式员工累、苦,待遇不及酒店正式员工,于是便全盘否定了酒店行业。第二是自我认知的问题,一些学生对自我定位过高,不愿从基层做起,觉得每天和学历低下的同事做一样的事情,心理不服,觉得每天都是重复一些体力活,学到的知识和现实脱轨,自己的能力无法施展。第三是学生心理素质和修养问题,一些学生受不了委屈,吃不了苦,由于心理脆弱,缺乏足够的关心和引导,他们慢慢也就对酒店畏惧了。另外酒店工作需要面对不同的客人和同事,一些人觉得心理太累,想从事人际关系简单的工作。

三、学生职业发展调查的启示

(一)学校要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改革,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首先要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拓宽他们的专业知识面,学校应该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宽基础、强技能、高素质、综合型”的酒店专门人才,以增强学生职业的适应性和职业发展的深度。第二,要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要在课程体系中增设人文素质课程和设计人文类教育活动,邀请企业人士参与课程建设,多借鉴新加坡、瑞士、香港等国家或地区的酒店课程体系。高职酒店教育比较强调一线服务技能和基层管理技能,导致很多学生比较欠缺经营思维、经营理念和经营知识,限制了他们的职业发展的高度,所以我们还要不断地促进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策划等拓展课程的改革,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学校的教学内容要及时与酒店的发展相结合,让学生多与酒店接触,定期聘请酒店人士或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到学校来交流,提高学生对社会和酒店的认识。第三,大力推行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重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讨论、从事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在课程中安排学习性工作任务,积极推进体验式的职业化教学,按酒店的职业规范进行课堂管理;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团队组建、角色扮演、现场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职场氛围。考核方式多用实践操作测试和任务驱动式考核,通过完成实践任务,综合考量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建立职业素质养成体系,重视学生职业心态的培养

建立职业素质养成体系,重视学生职业心态的培养,实施酒店管理专业全方位、全过程、全方法职业养成教育方案。首先学校、家庭、社会、企业相互合作,校园文化、模拟职场、课堂学习、第二课堂、校外实习多管齐下,全方位塑造学生的职业素养。第二,从学生入学教育到毕业教育、课堂到课外、校内学习到校外实习的全过程来培养职业素质。精心组织各类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做好新生和毕业生的职业教育,入学时进行职业认知、职业心态的教育,并将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培养脚踏实地的职业作风,塑造包容忍耐的职业心态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还要与企业合作,邀请企业HR经理和职业经理人对毕业生进行职前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第三,还要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三)改革用人机制,提升学生职业停留率和发展深度

酒店企业首先要重视实习生的管理,将实习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关心实习生的心理状态,加强实习生离店后的沟通工作,为实习生毕业时来酒店就业提供优待政策。第二,酒店企业要加强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了解员工的需求、能力及目标,及时发现员工的问题,合理进行职业规划。第三,建立完善的晋升制度,实行储备干部制度,鼓励员工内部竞聘,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第四,积极主动与学校方面建立动态协作关系,多与学校方面进行沟通,同时可以和学校合作开设“储备干部班”,让优秀的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酒店基层管理工作,做好人才储备。第五,酒店企业要转换角色,主动出击,安排管理人员到学校宣传酒店,通过专题讲座、节假日组织学生到酒店参观或实习锻炼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酒店行业,培养他们的职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