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后勤管理机制创新发展探讨
时间:2022-09-27 10:21:57
导语:党校后勤管理机制创新发展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党校(行政学院)是培养党的各级干部的学校,后勤服务是党校办学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科学统筹发展全局,创新后勤管理机制,以健全制度管理和创新工作模式为重要举措,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新时期党校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关键词:党校;后勤管理;公共服务;管理机制
一、党校后勤工作的特点与现状
第一,工作原则。后勤服务是党校办学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党校的工作实际,重视加强后勤保障工作,发挥好后勤管理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从严管理、改革创新,以高质量服务教研主业为目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新时期党校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第二,工作特点。党校后勤管理的特殊性和规律性由党校的职能特征决定,特殊性体现为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包括各级党政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企业人员等,学员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较高;规律性体现为服务类型的多样化,办班办会包括重要会议活动、主体班、培训班、师资班和研究生班等,培训时间一般为数天至数月,培训规模几十至数百人不等,服务保障工作责任重大。第三,现状分析。目前各地党校倾向于限制性管理,推行的后勤运行模式总体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是自管模式,党校统筹成本支出,后勤部门直接参与管理运营,自行聘用专业服务人员,特点是成本可控、灵活性较强;第二类混合管理模式,如食宿、动力、物业等业务对外承包,承包方支付承包费用并自行管理经营,后勤部门既可增收创收又可缓解管理压力;第三类是委托管理模式,党校购买社会化服务,将后勤业务一体委托专业服务机构。总的来说,当地政府财政状况决定培训规模,基础设施条件决定发展模式。从长远来看,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实现后勤管理社会化是党校后勤管理的发展趋势,即在理想状态下,实现社会化管理解决资产评估注册、明晰全责与产权等难题,确立后勤的独立经济主体作用,让市场主体为党校服务,通过竞争提高服务质量。
二、创新管理机制是推动后勤事业发展的动力
1.科学统筹发展无论何种管理模式,都应坚持以党校为主导的原则,实现统一指挥调度,推进教学科研、行政与后勤一体化建设。首先,要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党校应当为后勤管理输送和引进人才提供条件。党校不同于其他学校,也要关注委托机构和聘用员工队伍建设。其次,加强监督管理。党校统筹财政收支,对自管部门或委托机构实施财务、采购、收支等方面的监管和评价,防范潜在利益风险。再次,坚持党校特色与对外开放相结合。依据教学规划,突出重点、整体兼顾,有序开展计划内班次和计划外班次的服务保障工作。2.健全制度管理首先,党校是后勤管理的主体。按照加强领导、严格管理、注重实效的办学要求,重视后勤与行政、教务、学员管理、纪检、财务等部门以及学员派出单位的协调配合,形成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机制。其次,明晰管理权限与工作流程。完善后勤职能部门人员和服务机构的岗位职责,为开展业务工作提供管理与决策依据。再次,落实用工主体责任。后勤部门或服务机构要完善劳资审核制度,建立人员信息档案,做好聘用员工的管理。3.创新工作模式一是创新管理方法,打造守纪律的服务团队。党校是培训干部的主阵地,应充分依托党校特色校园文化,加强员工教育管理,践行“为学员和教职工服务”的宗旨,凝心聚力、团结奋进,这是开展好后勤工作的基本前提。二是创新服务理念,打造形象优秀的服务团队。强化综合服务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实现超前服务,充分发挥好党校服务窗口示范作用。三是创新服务方式,打造懂业务的服务团队。参考借鉴行业性、地方性服务标准,总结经验做法,形成具有党校特色的内部服务标准。如规范客房礼仪流程,实施“明厨亮灶”,水电暖维护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保洁服务实行定时定点清洁等,发扬好新时代“工匠精神”,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三、党校后勤管理需重视的问题
1.人才队伍建设是核心一是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的建设为统领,深化管理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抓纪律促作风,着力打造政治合格、素质优良的后勤干部职工队伍,严格落实定期学结、抽查检查和执行考勤奖惩办法等制度,夯实了推动工作的基础。二是重视业务培训。抽调管理和业务骨干参加兄弟省份党校培训学习,定期组织聘用员工开展服务礼仪、水电维护、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和比赛等,避免外行指挥内行现象,持续提升管理与业务水平。三是创新工作方法。在征求学员、教职工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学习借鉴社会化服务经验,落实首问责任制和按时办结制,推行微笑服务、安全服务和规范服务,服务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各级管理人员能够履行岗位职责,一线服务人员能够到岗到位,接待工作做到主动热情、耐心细致。四是激发员工积极性。重视一线员工的工作主体地位,劳务关系由劳务机构统一管理,通过采取适时调整工资福利待遇、定期组织健康体检、购买意外伤害险、吸纳参与工会活动等一系列措施,增强了员工的职业认同感和集体归属感,营造了以人为本、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2.加强成本监管是关键一是控制成本支出。严格成本核算和采购审批招标程序,公用设备、低值易耗品和食堂原材料采购实行公开招标。二是重视物资监管。加强出入库管理,遵循低值易耗品再利用原则,开源节流,实现旧物利用或循环使用。三是维护好国有资产。建立资产管理台账,定期对所辖区域的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清查与登记,做好供暖供电等重要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四是坚持节能降耗。科学分析发展需求与节能降耗之间的矛盾,制定用能统计制度,发挥能耗在线系统在节能方面的监测作用,实现水电暖智能化管理,同时,广泛使用节能环保产品,规划实施重点用能节能改造,节约型校园建设成效显著。3.落实安全责任是重点防范和化解潜在安全风险是后勤中工作的重中之重,高度重视食品、卫生、消防治安等安全保障工作。如公共卫生方面,在疫情防控期间,成立专项工作组,实行日检测报告和定点值班制度,由专人专职负责门禁管理、体温监测和消毒保洁工作;在食品安全方面,依托食药管理“电子一票通”和电子追溯平台,完善食材信息记录,及时跟踪检查,从源头上确保采购食材的质量符合食品检验标准,杜绝三无食品和过期食品进入食堂等,为学员提供了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后勤管理在机构职能化、队伍专业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方面居于较高水平,大后勤管理格局基本形成。其基础设施完备、人力资源丰富,社会竞争力较高,发展空间广阔,具备向社会化管理转型的条件。经多年发展,也存在省级党校后勤管理队伍庞大、人员结构素质差异化、聘用员工待遇不高、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备等共性问题,要实现社会化管理需解决政策支持、独立主体、人员安置、明晰产权等难题,结合本地区市场发展实际,购买市场化服务成本较高,服务质量又基本对等,应探索逐层次向社会开放的发展思路。
四、对党校后勤管理发展的思考
第一,各级党校后勤发展不平衡。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党校、本地区省市县级党校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需要重视的是,基层党校在党校系统中占据基础性和前沿性的地位,欠发达地区县级党校普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备、人员和资金紧缺、收支不平衡的现状,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培训基层干部的需求,无法突破改革瓶颈,一定程度影响并阻滞了党校事业的发展。第二,后勤管理应与现代服务业相衔接。在市场经济活动多样化的环境下,随着科学技术和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也在不断创新,自管、混合管理等此类传统管理模式不足之处是缺乏创新思维,社会竞争力较弱,而集学习、生活、卫生、休闲一体化智能服务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学员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对传统管理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社会化服务模式理论上可以激活发展动力,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难题,如监管难度大、经营成本高、评价机制弱等问题。如何建立既与现代服务业相融合又与其有区别的党校特色后勤服务体系,是今后探索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第三,党校后勤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首先,政府财政和政策支持至关重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软硬件条件,依据当地政策积极拓宽对外开放渠道,解决“如何走出去”的难题,以保障教研为主,有限制地参与社会竞争,争取政府教育培训项目,实现财政统筹计划外办班收支,促进良性循环式发展。其次,合理规划社会化发展路径。综合考虑人员、资金、基础设施等因素,逐层次加大向市场购买服务力度,弥补后勤发展短板,构建与党校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再次,党校自身也要创新管理机制。建立高效的运行管理体系,一方面,要优化职能结构,完善沟通协调和监管评价机制,在管理方式上实现权责一致、统一监管、科学调度;另一方面,以技术手段克服管理漏洞,推动智慧化服务建设,运用智能感知、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行信息采集、查询统计、电子监控、证卡统一等,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升管理效能,推动党校后勤事业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林.党校后勤管理创新探究――规范化制度建设的视角.领导科学论坛,2015(11).
2.郭虹.新时代下党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探索――以浙江红船干部学院为例.中外企业家,2019(03).
作者:李建彬 单位:甘肃省委党校
- 上一篇:高校行政管理与教学管理措施
- 下一篇: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银行公司信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