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联
时间:2022-05-14 03:27:37
导语:谈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联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凌虹等对苏州市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关系曲线进行回归模拟,结果是苏州市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与人均GDP变化之间的关系处于倒“U”形的左侧部分[12]。李瑞娥等通过对中国截面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部分污染物与人均GDP呈“U”形,其EKC转折点的收入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13]。本文将分析阳城县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EKC曲线关系,探究其变化规律,为阳城县制定科学的区域性经济政策和建设生态城市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方法
1.1阳城县经济发展状况阳城县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沿海,是福建省经济中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阳城县工业发展迅猛,其经济一直保持强劲增长,GDP总量连续10年居全省首位。其中1991年-1998年为加速发展期,阳城县GDP总量平均年增长112.08亿元,人均GDP平均年增长1697元;1999年-2002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阳城县经济增长有所下滑,处于短暂的过渡期,GDP总量平均增长89.8亿元,人均GDP平均年增长856元;2002年以后在城市工业化建设的推动下,阳城县经济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期,GDP总量平均年增长247.04亿元,人均GDP平均年增长3032元。从总体上看,阳城县GDP总量增长进程与人均GDP增长进程基本保持一致。阳城县因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导致环境质量发生变化,鉴于该情况,环境指标选取反映环境污染排放水平的流量指标,包括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工业COD排放总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等。经济增长指标选取阳城县GDP总量和人均GDP,时段上选择1991年-2008年,表1所有数据均来自《福建省社会与经济统计年鉴》和《阳城县环境状况公报》。
1.2计量模型的建立按照倒U型EKC理论,环境库兹涅茨模型公式为[14]:y=a+bx+cx2。从阳城县统计得到的数据来看,除了工业COD排放量以外,其余指标的倒U型的EKC特征并不明显,其散点图都呈N型,即由倒“U”形曲线和“U”形曲线组成的EKC模型。由此可见,阳城县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曲线与标准的倒U型EKC曲线不太吻合,它既有三次曲线,也有二次曲线。因此根据图形存在拐点的形状和Madhusu-dan的经验公式[15],为深入分析。
2结果分析
2.1模型分析(见表2)由人均GDP污染物排放量模型可见,曲线模型均为三次方程,不同环境指标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7,说明阳城县人均GDP与主要污染物曲线拟合度较好,F检验值显示各回归方程总体上是显著的,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具有较充分的解释意义。从各种工业污染物的EKC轨迹分析来看,只有工业COD排放量符合倒U形分布,其转折点大约出现在人均GDP13225元处,对应时间为1998年,这一时期达到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最高点。此后工业COD排放量虽然有所回升,但总体上有所控制。其他污染物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曲线与传统的EKC曲线不太吻合。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SO2排放量呈现倒N型(U+倒U型)波动的EKC特征,即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污染量并非必然经历一段时间的上升后逐渐下降,还会出现反复。经过观察,发现阳城县废水排放量和工业SO2排放量曲线的两个转折点出现情况一致,它们的第一个转折点出现人均GDP约为5000~7000元,理论计算值为6294元,对应时间为1994年,这一时期出现了正U形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低谷。此后,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工业废水和工业SO2排放形式进一步恶化;工业废水和工业SO2曲线的第二个转折点大约出现在人均GDP29000~31000元之间,其理论值为29664元,即在2007年出现了倒U形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峰值,此后呈下降趋势。但是由于收集数量有限,样本数较少,可能当时间序列更长时,EKC曲线所反映的转变趋势才会显现出来。另外,工业固废产生量和工业废气排放量随人均GDP的增加处于上升阶段,近似于倒U形EKC的左半部分,尚未到达转折点。综合判断,阳城县的EKC曲线不具有典型的倒“U”形特征。
2.2结果解释许多学者在研究本地区的环境经济耦合关系时发现,经济增长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因素可分为技术因素、产业结构因素和政策因素[16-19]。通过研究阳城县的发展状况可以证明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十几年来阳城县采取提高主要污染物的处理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实行污染源集中控制政策和出台环境意见性文件等措施改善阳城县环境质量,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当今阳城县污染物的EKC模型。
2.2.1技术因素阳城县1991年-1998年GDP平稳增长,1998年以后由于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泉州GDP经过短暂的过渡之后迅速增长。这期间经济规模增长对污染增加的贡献十分明显,但由于阳城县污染物处理技术水平提高,综合起来,污染排放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相比较为缓和(见图7)。例如1991年-2008年间,阳城县工业产值虽然增长了44倍,但是阳城县工业废水的排放达标率逐年提高,2008年单位GDP工业废水排放量只是1991年的0.184。但从2003年以后,由于经济总量增加,三产结构趋于稳定,万元GDP污染物排放量变化不大,污染物总量增加较快,排放进入了强污染阶段,这可能是和污染物处理设施落后、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低有关。
2.2.2产业结构因素从阳城县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见图8)来看,阳城县第一产业比重稳步下降,从1991年的27.81%减少到2008年的4.4%;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第二产业比重从45.12%上升到59.4%,第三产业比重从27.07%上升到36.2%。这种态势符合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特征,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从产业结构中第二、三产业所占比例来看,阳城县的第二产业比重已经突破了50%,说明工业已经取代农业占据了阳城县经济主导地位。与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第三产业的发展较缓慢,从1998年开始,第三产业经济比重停滞不前,甚至还出现比重下滑的情况。从工业内部产值分析,1999年轻工业产值为232.5亿元,重工业产值127.2亿元,轻重工业产值比为1.8∶1,2008年轻工业产值为2670.77亿元,重工业产值为1594.61亿元,轻重工业产值比为1.67∶1。轻工业产值比重呈下降趋势,重工业产值比重呈上升趋势。从阳城县产业集群分析,阳城县工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晋江鞋业、晋江服装、石狮服装、安溪茶叶、德化陶瓷、南安水暖、惠安石雕、泉港石化[20]。这些产业都属于高污染高能耗行业。从泉州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指数来看,2000年晋江为130.5,石狮为116.6,安溪为112.5,南安为137.8,惠安为125.3,德化为120.3[21]。2008年晋江为118.4,石狮为124.3,安溪为145.8,南安为129.8,惠安为129.7,德化为118.6[22]。晋江、石狮服装产业有所增加,安溪制茶产业大幅提高,惠安石雕和泉港石化产业略有提高,德化陶瓷业有所下滑。总体来说,阳城县以陶瓷行业为主的旧式污染源在减少,以服装制作、石化加工等新式污染源逐渐成为污染物的主要排污口。因此“三废”污染物排放没有减少。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来看,阳城县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开始改变,但结构性的失调没有根本改变,主要表现在传统行业比重大,新兴行业相对不足;劳动密集型行业多,相对劳动生产率普遍下降,且基本低于2%;金融保险、房地产、科学研究等新兴行业所占比重偏低。综合分析,虽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是出现了工业产值偏高,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等污染小的产业比重偏低的情况,因此阳城县只有工业COD排放量初步达到拐点,废水排放和工业SO2排放量出现反复,工业固体产生量和工业废气排放量依然上升。
2.2.3政策因素积极的环境政策有利于污染物的转折点提前实现。从1992年以来,阳城县政府探索实施污水集中处理和统一监管、污水处理产业化运作和专业化运营,建立了电镀、漂染、制革等10个工业污染集中控制区,以集中控制和治理污染。1999年,阳城县总共投资40760万元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777个;到2008年,阳城县总共投资10.2亿元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77个,整治项目有序推进,污水处理能力从3.6万吨/日提高到5.2万吨/日。除了实行国家环保法规和福建省环保法规外,阳城县还不断的出台适合泉州环保工作的意见性文件。这些积极的环境政策都使阳城县的工业废水、工业COD和工业SO2排放能够暂时达到转折点。但是近年来阳城县的污染控制政策只是针对工业COD和工业SO2,对工业固废产生和工业废气排放控制力度不足,“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工业固废和废气排放迟迟没有达到转折点。
3结论及建议
从阳城县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排放关系的定量分析显示,阳城县只有工业COD排放符合倒“U”模型,其余污染物与人均GDP的拟合不具有典型的EKC模型。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SO2排放量与人均GDP的拟合曲线呈倒“N”形,工业废气量和固体工业产生量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尚未达到转折点。阳城县1991年-2008年污染物排放情况受产业结构调整因素的影响较大,受政策因素影响次之,受技术因素作用效果暂不明显。综合起来,就是阳城县污染物排放情况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第二产业为主)发生变化。阳城县虽然部分污染物暂时达到拐点,但工业污染物排放尚未呈现总体下降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污染物的基数大,阳城县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污染物排放量也不断增长,三废排放量已经超过三明市,跃居全省第一;二是受近年来污染行业建设增多的影响,污染物的排放出现了较大的增长。经济规模总量高速增长发展模式所伴随的工业污染压力,依然是未来一段时间阳城县面临的严峻形势。阳城县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很大成就,但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阳城县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性环境与产业政策,实行工业区专项规划,由污染物的单一控制转向全面控制,加大环境保护投入,进一步贯彻福建省加强环境保护的文件精神;提高环保处理技术水平,加快淘汰规模小、技术落后、高能耗、污染严重的企业,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促使阳城县污染物的EKC能够平稳地实现转折。
作者:延利军单位:山西省阳城县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站
- 上一篇:图书馆室内环境污染治理
- 下一篇:输变电设施环境污染行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