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管理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5 03:27:4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固定资产管理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论文
【关键词】固定资产医院管理
固定资产是医院比重最大的资产,是持续开展医疗活动的重要保证,也是医院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以切实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使用效率,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降低经营成本,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对节约卫生资源,支持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完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目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缺乏规范的购置、保管和使用制度,在管理上无章可循。没有统一部门进行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表现为购进、领用、保管等环节脱节,相关人员责任不明。
1.2固定资产明细账建立不完善有些医院对固定资产只设总账和二级明细账,没有按制度规定设立固定资产三级明细账和固定资产卡片。而有的医院的明细账因保管不善,使用不当,造成财产设备的损坏,丢失,造成医院固定资产的严重损失。另外,对固定资产长期不盘点,一经盘点,出现大部分医院存在账实不符现象,且账实不符的原因也无据可查。从而导致固定资产底数不清、增减无据、无人管理和损坏丢失严重等问题。
1.3固定资产提取的修购基金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化从内部控制的角度考虑,财务、资产管理和资产使用部门应是横向牵制单位,但实际上,医院固定资产购入时一次性以原值列支,以后年份不提折旧,财务部门对其使用状况、估计残值、报废毁损等后期管理极少参与。这种监督、制约上的漏洞给医院固定资产的流失提供了极大可能性。
乡镇固定资产管理论文
摘要:社会的发展以及各种科技发明的不断涌现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时代,提高了国民的生活质量,政府为了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更加方便的管理国家,需要不断地更新固定资产设施来满足办公的需要,但是固定资产购置之后管理水平却跟不上步伐,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加大了单位的投入。本文就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相关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由于我国近年来发展较快,硬件引进的同时,“软件”却没有及时的学到手,即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较多的问题。这种现象在乡镇的行政事业单位尤其明显,由于基层人员的管理水平较低,对于固定资产使用的专业化程度跟不上,很多固定资产使用不当,造成固定资产的提前报废,缩短了使用寿命,进而加大了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成本,因此固定资产的管理与合理使用对于促进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乡镇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关于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不规范,家底不清。虽然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购置时也进行了会计处理,但是在最初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并不能完成一项固定资产的全部会计内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折旧处理,有些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比较长,比如办公大楼的使用年限一般至少是25年左右,所以当办公大楼需要换新或者拆建时,由于年限久远,最初的会计处理记录可能已经通过合法程序销毁了,导致无法完成该项固定资产的完整记录与核算。同时,在乡镇的行政事业单位中,由于多年前土地政策宽松的原因,至今仍然存在较多的不明建筑,比如厂房或者办公地缺少土地使用证或者房屋所有权证,甚至两证都没有的情况也存在,如果将该部分的固定资产也纳入到会计核算系统中,就不符合客观公正的原则了。此外,由于固定资产在使用时缺少必要的管理与责任,一部分设备未达到规定的使用寿命就已经报废或者失去使用价值,或者由于年代久远,该项固定资产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在会计账簿中却仍然记录着这项资产,这也是不合理的。2.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淡薄。在乡镇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发展较慢,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仍旧是按照行政管理的方式管理固定资产。一方面,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没有明确责任,如果不是正常的使用寿命到达年限,固定资产的损坏是需要明确到责任人,然后进行必要的赔偿,这是当今大多数企业采取的管理方式,而在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使用却没有规定,也缺少必要的监督检查,在工作人员损坏工具或者设施时,通常的做法是重新购置,而不是首先明确责任人。另一方面,固定资产的维修不到位,在行政事业单位,由于没有明确具体的使用责任,大家都不在乎固定资产的维修问题,甚至有的工作人员为了更新设备存在故意损坏固定资产的行为。3.固定资产的管理手段落后。在乡镇的行政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的管理体制落后,固定资产使用的职责机制、绩效评价机制以及监督机制均不健全,存在很多的漏洞。首先,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单位没有专门负责管理该项固定资产的责任人,即便是有兼职的责任人,大多也是职责不够清晰,固定资产的相关负责人不知道自己的具体职责,只是每天记录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关于如何损坏和折旧问题却少有汇报。导致很多固定资产不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又有一些固定资产存在过度使用的情况。其次,行政事业单位的有些固定资产,比如笔记本、照相机等,只是根据财务部门的拨款购置,但是采购之后由于使用次数较少等原因,没有进行会计入账,保管人不够清晰,监督机制有待完善,造成公物私用的现象,这无疑加大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
二、改善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党校固定资产管理论文
1县级党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县级党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主要包括财务室(财务科)、总务处。其中,财务室主要负责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登记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明细账,牵头组织全校资产清查,编制资产清查报告,负责固定资产采购合同审核、保存与固定资产采购付款;总务处主要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负责登记固定资产实物账,草拟固定资产采购合同。上述两部门分别在分管校委领导下对固定资产进行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重大固定资产采购由校委会集体研究决定,符合政府集中采购标准的上报政府集中采购办公室,统一招标采购[1]。
2县级党校当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固定资产购置申请提报缺乏计划性、审批存在随意性。造成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价值较低(通常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导致临时性、随机性采购较多有关,还与工作人员缺乏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意识,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不细不实有关。第二,固定资产购置环节缺乏集中统一领导。实际工作中,县级党校固定资产采购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各内设机构根据工作需要甚至可以自行组织采购,没有统一的固定资产采购管理部门,且固定资产采购回来之后也不履行必要的验收入库手续,这往往成为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根源所在。第三,固定资产领用环节缺乏监管,固定资产使用环节缺乏制度约束。传统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重采购轻管理”、“重实物轻价值”的错误倾向。实际业务中,新购置的固定资产往往不经总务处登记,不履行领用手续,直接使用,而在使用过程中也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无法将“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贯彻始终,导致固定资产常常因为发生各类故障影响使用效果,增加维修成本。此外,由于部门权责不明确,本应每年一度的资产清查工作不能按时进行。在资产清查活动中,虽然财务部门牵头,但是参与部门的热情不高,工作不能形成合力,不利于摸清家底,保证固定资产安全。第四,固定资产采购付款环节存在挤占预算资金,不合理设置预付款、质保金比例的问题。由于固定资产购置计划存在随意性,未完全纳入预算管理,导致付款环节挤占预算资金,影响预算执行情况的发生。此外,固定资产一次性付款比例较高,没有通过利用预付款、质保金达到合理使用财政资金,减轻支付压力的效果。第五,固定资产处置环节存在因不熟悉处置流程,导致处置不符合规范现象的发生。县级党校在日常业务之外往往还承担了地方政府扶贫攻坚等任务,一些陈旧的固定资产往往被赋予了结对帮扶等新的使命,由于不熟悉资产处理流程,导致一些扶贫捐赠不规范,增加了资产管理风险。第六,固定资产管理缺乏必要的信息化手段、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责任心和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县级党校是我国党校系统的基层单位,经费有限。固定资产管理属于行政后勤部门,用于固定资产管理的经费投入更加有限,加上县级党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年龄层次较高、知识结构较陈旧,导致了固定资产管理不合规现象的发生,增加了管理风险。
3提升县级党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对策
第一,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对固定资产购置的约束作用,提高固定资产购置计划性。县级党校各职能处室应根据下一年度业务工作需要和自有固定资产使用状态,向总务处提出固定资产年度购置计划,经校委会研究通过后,编制固定资产采购预算报财务部门。原则上严格按照固定资产采购预算购置固定资产,特殊情况急需采购而无采购计划和预算的固定资产购置,需由购置申请处室向资产管理部门、财务科递交书面申请,标明品牌型号、规格、价格,并经校委会集体决策同意,财务科向财政部门提出追加预算申请,经财政部门同意,增加预算指标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按程序组织采购。第二,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在全校固定资产购置中的牵头地位,优化固定资产购置流程,提高购置环节合规性。未列入年度政府采购目录的固定资产采购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牵头,与购置申请部门共同拟定采购合同,确定购置资产标准。列入年度政府采购目录或者超过限额标准的固定资产采购,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牵头负责联系政府采购中心按有关程序办理[2]。第三,加强固定资产验收、入库、领用、处置环节管理,自觉遵循内部控制管理要求,确保固定资产验收、入库、领用规范有序,实现固定资产账实相符。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要对根据合同、供应商的发货单等资料对所购置固定资产的品种、规格、数量、技术要求进行验收,出具验收单。财务部门根据发票、验收单(基建项目交付验收单)办理固定资产入库,并录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应向管理部门填写固定资产领用单,明确使用人,使用地点,并经使用单位、管理单位经办人、分管领导签字后领用,管理部门办理固定资产出库,资产使用部门同时登记本部门固定资产台账。处置固定资产严格按照财政部门要求,进行申报,按程序办理。第四,合理设置预付款、质保金比例,降低固定资产采购的资金支付压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能。应该在采购合同中明确预付款、质保金比例,避免一次性全款支付现象的发生。第五,加大信息化手段在县级党校的运用,引入物联网技术,提升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促进县级党校固定资产水平不断提升。
地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论文
一、目前地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弊端
1.盲目购买设备,忽视设备维修
在当代的地勘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单位经常更换勘探设备,但在设备购买过程中又比较随意,导致设备更新速度快,对设备维修不彻底。由于地勘单位的固定资产大多属于国家财产,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的维护不到位,也是导致地勘单位盲目更换设备的主要原因。
2.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导致资产流失严重
由于地质勘探工作的特殊性,所以我国的地勘单位基本都是由国家设立建成的。因此,我国的地勘单位大多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导致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很难达到市场经济的要求,管理模式老旧,导致固定资产浪费现象严重。
3.内控管理不足,会计核算不明确
供电公司固定资产管理论文
一、供电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原始数据完整性和准确度不高
通过调查可知,目前大部分供电公司固定资产卡片内容并不完整,主要原因是在填写资产卡片的过程中,并没有做到规范和严谨,造成流失了大量的数据。此外,在固定资产卡片中也频繁发生“打包入账”的情况,这样很容易在资产分类和折旧年限上出现问题。例如:某供电公司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竣工决算报告,也没有及时上交工程资产使用明细表,这样在入账过程中只能采用“打包入账”的方法。而在核算后期固定资产时,存在着极大的难度,长时间不能拆包处理,这样让固定资产的分类变得更加复杂,不利于做好固定资产分类管理工作。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第一,很多供电企业没有抓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资产价值管理和资产实物管理存在严重脱节,并且对于固定资产的修理、挑拨、报废等管理信息,没有完整的进行记录,造成账目和固定资产实物存在不相符的情况;第二,部分供电公司没有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这样造成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没有制度保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大难度。
(三)先进信息技术利用率偏低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论文
摘要:新医院财务制度颁布和正式实施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将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固定资产管理属于医院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成为评判公立医院综合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提高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对医院的发展非常必要。本文探究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提出了提高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途径。
关键词:新医院财务制度;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在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背景下,国家相关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对医疗事业的资金投入和关注度也逐年加大。公立医院属于由国家和政府进行管理和投入的医疗组织,相对应的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比较大,公立医院的医疗水平也代表着整个社会的医疗水平,所以提高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直接为社会的医疗事业提供基础,为了提高整个社会的就医服务水平和诊断能力,政府部门也在加大对公立医院公共设施和管理费用的投入。固定资产管理是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的重点内容,医院在进行科学研究、临床实验、医疗服务等工作都要建立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基础之上,另外,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水平也代表着医院的经济水平,较为先进的医疗设备等固定资产和规范化的固定资产管理是评判一个医院规模大小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参考项目。在新医院财务制度实行以来,对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要求也有所提高,所以在公立医院的日常管理中必须要把固定资产管理重视起来,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和管理,为国家和社会公众提供更优秀的服务、创造更大的效益。总之,加强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将会对国家和社会产生多重效益。
二、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的策略
1.完善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新医院财务制度明确提出了对固定资产的界定、采购、折旧办法等得具体要求,公立医院可以根据这些具体规定设立与之相对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公立医院的管理人员要综合分析本院的医疗水平、社会影响力和资产水平等因素,在新医院财务制度的基础之上找到适合医院发展的特色管理制度。在公立医院的管理制度中要全面包括固定资产的配置、使用、财务核算、盘查等内容,并对每一项内容进行具体规定,要把责任细化,人员分工明确,并设置专门的监督人员层层把关,最终确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也要具有可行性,争取对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做到科学合理化。在此基础之上,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方面也要严格谨慎,避免制度制定之后有名无实的情况,要坚持在日常管理中不断发现问题,及时更新、完善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2.把固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联系起来。新医院财务制度要求公立医院要做好预算管理,并把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也加入到预算管理中去,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两种管理内容相辅相成,优化公立医院的资源配置问题。首先,医院内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要和预算管理部门做到信息相通,在购置固定资产之前,由预算部门做好预算,根据医院的实际需求和医疗设备存量结合医疗设备市场的现状做好全面准确的数据分析,最后给出合理的购置方案,以避免重复购置造成的资源闲置和浪费,另外,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做出固定资产的折旧分析供预算部门参考,预算部门也要对固定资产的采购过程进行有效监督,针对固定资产使用和购置方面出现的资金偏差要及时找出原因,并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解决方案,固定资产部门和预算管理部门要相互配合做好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3.固定资产管理和成本管理相结合。新医院财务制度主要是针对医院的财务问题提出的,所以成本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成本管理旨在全面、准确、真实地反映医院的成本状况,强化成本控制,在保证医院医疗水平的前提下降低医疗成本,建立医院在医疗行业的竞争优势。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强化成本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新医院财务制度把折旧费用加入成本核算的内容中,对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进行折旧计算,把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平均每一期,对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摊财务价值,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降低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对医院成本绩效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4.加强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办法变动也是新医院财务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首先,提高了固定资产的计量标准,明确规定了固定资产的折旧办法,现行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式更符合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的客观需求。另外,新医院财务制度中加强了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取得、更新改造、处置、计提折旧等的核算规定,把握实际成本,并根据实际成本进行准确核算,利用现代化的大数据技术,准确分析各类固定资产的信息并做好规范化的分类管理。针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会计部门也要严格监督,并定期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进行会计核对,做好固定资产的账目管理工作。5.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固定资产是医院的基本设施,同时也是一个医院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医院方面要充分利用固定资产,准确把握医院内固定资产的盈亏情况、使用现状、使用频率等情况,并定期检查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对于一些需要更新和维修的设备要提前做好准备,影响正常使用的设备要及时淘汰,以免发生医疗事故。同时,医院的相关部门要定期盘查医院的固定资产,合理安排固定资产的使用,避免固定资产的重置和闲置,用合理化的管理来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其中要着重关注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因为一些大型的、先进的医疗设备一旦重置或闲置将会造成大量的资金损失,并且大型设备的折旧期比较长,折旧所产生的费用也比较多,所以定期对大型设备进行使用率和收益的数据分析,通过计算成本和收益的比率,测算出大型医疗设备的最佳使用方案,以发挥他们在医疗服务中更大的效用。6.加强固定资产处置的管理。新医院财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处置也做出了明确规定,在第五十一条中提到“医院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者发生固定资产损毁时,应当按照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处理”。所以在处置固定资产时,公立医院必须也要按照规定完成审批手续,在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之后才能实行处置固定资产的操作。由于公立医院对固定资产财务管理的疏忽,经常存在“账实不符”的状况,大部分是由于固定资产的处置和报废审批手续不健全,在固定资产的会计胡算过程中对于盘盈盘亏处理不当造成的,所以通过医院的账目很难反映出医院固定资产的真实状况。所以,加强固定资产处置的管理刻不容缓,医院的管理部门应该对固定资产的处置作出明确的规定,首先要提交固定资产处置办法的书面报告,然后经过严格的审批,得到需要处置的固定资产清单,并结合医院的实际财务状况和固定资产的实际需求情况进行讨论,得出审批结果,最后要上报财务部门和主管部门,由他们决定是否核销这些固定资产。7.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固定资产管理作为医院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医院指派专门的审计人员或者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进行监管,如果发现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购置、处置等过程出现任何疏漏之处,或者可能会影响医疗服务效果的环节出现问题都要及时做出解决方案,并进行错误修正,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固定资产的损失,为固定资产的管理提供“增值保值服务”。另外,审计部门的工作还包括对医院的固定资产及它们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规划好固定资产的使用方案,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最后,审计部门还肩负着人员管理的任务,要设置专门的审计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以及财务核算部门等进行工作监督,并按照工作责任的不同进行量化管理,定期对他们的管理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及时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提高他们的工作配合度,权责分明,起到部门工作“协调员”和“监督者”的作用。
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论文
一、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1.建筑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有很大的盲目性在购买固定资产时,往往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研究不足,部分施工项目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会盲目购置、重复建设,从而导致企业大量的资源被浪费。此外,仍旧存在固定资产非正常报废的情况,造成企业资源的流失。
2.建筑企业固定资产利用率偏低,流失严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对固定资产实施统一集中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有些经营设备在购置时未列入固定资产管理而一次性进入成本摊销,这些固定资产往往在管理中被忽视,疏于监管,容易在使用过程中丢失、毁损,形成资产流失。
3.建筑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我国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都存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符合实际需要,甚至产生很多的账实不符现象,财务报告很难保证自身的真实性以及无法反映建筑企业的实际财务情况。还有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因为不具备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处置方法,造成长期的闲置废弃的固定资产,导致企业的固定资产资源大量流失。
4.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重复工作或工作难度较大的现象为做好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做好设备的流通和折旧情况等信息,但由于建筑企业施工过程中设备流通率大,使得工作人员在信息采集工作过程中难度系数较大。另外,在对信息进行整理和核对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同时还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这都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过程中亟需改进的地方。
二、改进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论文
摘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完好率,使其充分发挥效能。如何科学有效地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对提高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社会效益和增强的竞争力极其重要。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或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的物质条件、实施各项职能、维持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固定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完好率,使其充分发挥效能。如何科学有效地做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社会效益和增强单位的竞争力极其重要。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可以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可以有效地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本文揭示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策及建议。
一、目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主要的问题
随着事业单位办公条件的逐步改善,大量现代办公设备的添置,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日益增多,有的还相当庞大,资产总额达到几千万元、甚至是上亿元,但综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及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管理薄弱现象,这些情况严重阻挠和抑制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并影响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一大隐患。主要表现为:
(一)不重视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账务处理不规范
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论文
1国有商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银行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1年且单位价值较高的有形资产。从实物形态来看,银行固定资产主要表现为房地产及交通工具、电子设备、其他机具等器具设备。作为银行持续经营和开展各项业务的实物载体,固定资产在为银行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提高竞争力、拓展业务空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固定资产管理也就构成了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的固定资产管理(含在建工程管理,下同)沿袭着“财政部——总行——各级分行”的计划管理体制,具体情形如下:
从纵向上看,固定资产管理遵循“分级管理、授权有限”的原则。与计划的逐层分配相适应,固定资产管理在银行内部实行总行、一级分行(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二级分行(即各地市分行)、三级分行(即各城区、县支行)共四个层次的分级管理体制,各级机构对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负责,上级机构对下级机构的固定资产管理具有审批、指导、监督、检查的权力。
从横向上看,固定资产管理遵循“集中管理、监督到位”的原则。在各级机构内部,固定资产的管理权集中在财会部门,负责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组织计划的编报、执行和监控,完善固定资产的卡片管理与规范会计核算,监督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以及接受稽核部门的监督。
2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论文
【摘要】《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颁布以来,各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有关规定在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方面作了相应调整,正逐步跟国际接轨,但部分企业却受利益驱动影响利用相关规定的“弹性”来达到自己的意图,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经过思考,提出了几条不成熟的方法以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目的是想引发各位专家、同行的思考,最终在会计实务中避免或减少这些问题。
【关键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思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真实、透明的会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也从过去的政府几个部门扩展到广大微观层面,如:企业管理者、债权人、投资人等;并且会计信息涉及到诸多利益问题,因此,准确、透明、负责愈加显得重要。为适应时展,2001年11月9日财政部在《企业会计制度》之后又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为《准则》),并规定从2002年1月1日起首先在股份有限公司施行,同时鼓励其它企业先行施行,作为对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披露的规范性要求,它保持与《企业会计制度》(2000年12月29日颁布)一致的同时,在定义、折旧等方面内容作了修改,扩大了企业选择的余地,但笔者认为它同时也带来了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方面的弊端。对于施工企业,由于其固定资产使用地分散等因素,而企业却要节省管理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得问题也显得更加突出。目前,施工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有:
一、会计信息方面的问题
《准则》将固定资产定义为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年限超过一年,3、单位价值较高;同时附加了两个确认条件:1、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准则》不再强制要求企业执行同样的固定资产价值判断标准(比如,单位价值2000元以上),也不再采用列举的方式来对固定资产核算范围进行限定;这样,尽管《企业会计制度》仍然有固定资产价值判断标准,但企业在实务中可根据不同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结合本企业的经营管理特点,具体确定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从而导致了不同企业相同时期的会计信息不再具有可比性,甚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也不再具有可比性。
此外,《准则》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减值准备等方面的规定虽然也做了明确、详细的规定,强调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来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核算与管理;但此举实际为某些企业人为控制利润创造了条件,增加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