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育人模式研究
时间:2022-04-18 10:46:29
导语:工商管理育人模式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环节解析
高校的第二课堂,即大学生在学校相关组织或教师的指导下,在第一课堂教学课时以外进行的、与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是高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发展技能、增长见识、提高能力的平台,是对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在形式上,以学术交流、主题实践、文艺活动、学科竞赛、创业园项目、实习实训等为主。高校第二课堂受时空的限制较少,具有开放、灵活的特征,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环节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起到的是实践育人的作用。通过让学生参与具体的实践,将第一课堂所学的知识转化运用,从而检验知识学习效果,达到提升能力的目的。本文从意识培养、行为培养、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对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环节进行分析。一是意识培养。计划行为理论、自我效能理论等诸多理论已经证明,意识对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教育的本质是灵魂的唤醒,是让学生自觉实现从“他育”到“自育”的过程。在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环节,意识培养与第一课堂一样,放在首要位置。二是行为培养。行为一般为意识主导下的结果,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反馈促进意识的改变。行为培养是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环节的根本。第二课堂的本质还是希望学生将头脑中的意识真正落实到行动中来,即我们所说的具体实践。三是能力培养。能力培养是第二课堂育人环节的落脚点。通过意识和行为培养,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次数和质量,帮助学生从中习得实践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方法,最终实现综合能力提升的目的。
(一)目标及主要措施。通过第二课堂的组织开展,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具体包括创新创业意识觉醒,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创新创业竞赛成绩的提高,创新创业实践水平的增长。主要措施包括意识教育、专业训练和实践能力检验三个环节。其中意识教育是基础,也是整个框架构建的基点。专业训练是核心环节,必须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设计。实践能力检验是保障,是论证第二课堂育人模式合理性的必要条件。(二)框架构建。在意识教育方面,首先传统的正能量教育,即我们一般而言的思想引领的内容,要求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始终贯穿积极向上的教育,实现唤醒工程,使学生能够从“他育”逐步走向“自育”,通过教育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给学生打上健康、向上的生命底色,让学生明白使命和担当,具有时代责任感。另一方面就是分层次开展创新创业意识的教育,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如在大一阶段,以专业导论课为主,逐步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在大二阶段,以创新创业专题培训为主,在大三阶段,以创新创业实践为主,在大四阶段,以创新创业实战为主。在专业训练方面,主要目标是与第一课堂紧密衔接,将第一课堂所需要提升的知识点和能力延伸至第二课堂。一方面包括与各专业紧密对接的学科竞赛活动,如沙盘模拟大赛(ERP)就是企业经营全过程的一个模拟,学生在其中能够体会到经营决策的各个环节。市场调研分析大赛,即要求学生学会调查研究,掌握一线市场的真实情况。另外一方面就是与专业相关的活动,如管理沙龙、对话企业家等栏目。管理沙龙通过拟定管理类主题,开展形式多样且学生喜闻乐见的沙龙。对话企业家以“面对面”访谈互动等形式,由企业家直面学生,交流真实的市场环境和从业经验,让学生能够快速高效地掌握有效信息。在实践能力检验方面,主要是通过第二课堂实践环节锻炼学生的能力,同时也敦促相关体制机制的健全与完善。学生锻炼方面,可以通过实岗挂职锻炼、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等方式。实岗挂职锻炼是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专业岗位当中,让学生以“社会人”的身份进行工作;暑期社会实践往往结合专业特色服务地方,比如旅游专业“美丽广西”系列活动,每年均由相关专业大学生在博士、教授的带领下前往区内各乡村开展旅游路线开发设计、旅游规划等活动。通过系列第二课堂的实践效果检验,同时也能够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以及构建相配套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措施、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等。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三、工商管理类第二课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模式实施效果
(一)学生思想意识。将思想意识培养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通过第二课堂组织思想政治、学术交流等讲座75场,“管理沙龙”8次/年,“对话企业家”8次/年等平台,组织开展毕业生晚会、十大歌手、舞蹈大赛、运动会等校园文化活动,将“感恩”“传承”“文化”“进取”等主题融入其中,营造积极活跃的文化育人氛围,学生对学院归属感有了很大的提升,创新创业意识强烈。近三年来,工商管理学院通过第二课堂积极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在学生的学风、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均有体现,取得丰硕成果。31个班级为双无班级,1个班级被评为区优秀班集体,10个班级被评为校级优秀班集体,147人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320人荣获校级三好学生荣誉,12人获得国家奖学金,33人获得政府奖学金,10人荣获嘉和奖学金,41人获得省级以上竞赛荣誉。(二)学生专业能力。通过学科竞赛的训练,学生的专业能力明显提高,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大赛、营销策划实战大赛、市场调研大赛、旅游路线大赛、会展创意大赛5个学科类竞赛活动成绩显著,获2016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泰安杯”流通业创新实践竞赛暨第四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营销模拟决策大赛大陆地区总决赛一等奖、“学创杯”2016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二等奖、“远华杯”全国大学生会展创意大赛一等奖等82项荣誉。在首届广西大学生“互联网+”大赛中获得金奖,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立项中数量位居全校之首。在此基础上,学生自主成立的ERP协会更是形成了良性互动,通过社团活动将专业实践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让更多学生受益。(三)实践成果。第二课堂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已经纳入议事日程,将作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重要方面予以考虑,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紧密结合的做法及建设效果也得到了认可,创新创业教育经费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大赛等竞赛覆盖面、受益面逐年提升。2017年大创项目申报数量达到250项,在全校的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中数量、质量都是名列前茅。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美丽广西”旅游服务系列,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区重点团队,活动开展有特色,切实做到服务地方,得到了主流媒体的报道。在专家、博士、老师们的带领和指导下,会展专业立足广西,积极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受到好评。旅游专业为基层旅游路线开发建言献策,得到当地政府的肯定。营销专业连续六年与蒙牛公司、娃哈哈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创维集团、新东方等企业合作打造营销大赛,充分获得了企业的肯定。可见,通过第二课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模式实践,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意识、行为、能力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提高,有利于他们毕业后的创业以及今后职业道路的选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勇,洪倩,赵雅甜.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2)
[2]宋达飞.基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梯度建设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7(4)
作者:马燕 单位:广西财经学院
- 上一篇:煤矿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
- 下一篇: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