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困境研究论文
时间:2022-09-17 08:50:00
导语: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困境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高职院校规模已占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与传统高等教育的竞争中,实践教学应该成为高职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利器。但由于高职院校特定的发展历史和成长条件,高职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着诸多不足和问题,这些正成为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反映在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由于其“显性”技术不强,实践教学的不足和问题更为突出影响了高职教育的优势。
一、实践教学的意义
(一)是谋求院校差异化发展的优势体现在现阶段,基于我国职业教育的传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仍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学习,实践教学严重不足的现实。很多情况下,是人们已经认识到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而且已经开始行动起来,积极投身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但还是只停留在表面上。[1]实践教学规律的探索、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一直是高职院校、尤其是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积极推动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是基于高职教育本质规律,满足社会需求,高职院校在同业竞争中,谋求差异化优势的重要途径。
(二)是全面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对培养高职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对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置身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能够将书本上抽象的知识点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形成对专业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实践教学,学生的操作技能、应用技能得到提升,强化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锻炼。
二、实践教学的困境
从现实情况看,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高职教学体系中是最为薄弱的环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认识不足、资源不足、模式陈旧、创新乏力等四个方面。
(一)对实践教学认识不足,影响专业的长远发展高职院校、尤其是以工科专业见长的高职院校管理者,常将工商管理类专业看成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专业,把这些专业当作高校市场化的重要利润来源。这种认识是直接导致该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严重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无疑具有“饮鸩止渴”般的危害,如不改变,该类专业实践教学仍将陷入停滞不前的境地。
(二)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实践教学资源不足体现在多个方面:师资力量不足、实训基地资源不足、专业投入不足。工商管理类专业特点和实践教学自身的规律,决定了教师必须是“双师”型。但从实际情况看,拥有“双师”资格者并不十分稀缺。在此情况下,一般院校采取了专任与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模式。因此学校在引进师资时,通常对学历、职称比较关注,但对引进人才的专业实践背景通常关注较少,有不少专任教师甚至没有任何社会工作经历,更不要说从事过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锻炼。在实际教学中,专任教师的授课,常常满足于理论的灌输,要么不重视实践教学,要么根本没有能力从事实践教学;在聘用兼职教师时,由于多种原因,一般难以找到适应实践教学要求的高水平教师,外聘教师的角色定位与功能基本雷同于专任教师,体现不出外聘教师的特色。
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实践教学不应游离于企业之外而独立存在。企业是工商管理类实践教学最好的平台,企业管理的经验和教训、企业管理生动丰富的实践,都是实践教学无法替代、不可多得的资源;任何书本化的案例、任何虚拟化的实训平台都无法与之相媲美,但高职院校普遍难以获得这样的企业资源。
各高校为弥补这种不足,也在大力推进实训基地建设,但又大多处于重在挂牌、轻在建设甚至不建设层面,相当多的高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上显得有心无力,学生的校外实习实训无法落到实处。
师资力量与实训基地资源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专业投入不足,这导致专业教育难以吸引高水平的实践型师资;高水平师资的短缺,使高职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时,没有更多可以利用的资源,企业对这种合作兴趣不大,校企合作的领域极为狭窄,最终导致校外实训基地资源匮乏。
从校内资源看,办学者常常满足于建立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训室,有些甚至连这样的实训室也不配置。即使建立了实训室,或由于软件不实用;或缺乏与此相对应的师资,实训室教学也难能尽如人意。一些高校在探索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但由于观点、政策等方面的原因,这样的探索也是困难重重,实践教学质量更难以有效保证。
(三)实践教学模式陈旧,导致教学水平难以提高目前高职工商管理类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包括课堂案例教学、实验室实训、实训基地实训等。
但由于师资队伍、资源投入、教学计划等方面的原因,上述环节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问题。课堂案例教学是广为推崇的教学手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互动环节得不到足够重视,教师常常满足于自身的说教与分析,不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有的教师对案例的选择随意性较大,案例的代表性、典型性、新颖性不够;有的教师认为案例教学就是举例教学,课堂教学满足于将一堆堆的例子讲给学生听,而不注重其理论问题的分析,最后收获寥寥。
实验室实训在资金投入、教学组织、过程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各种问题,教学成效再打折扣。
由于实训基地资源与管理的限制,或应付了事,或直接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在专业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与专业实践密切相关的毕业实训。但除了实训基地匮乏之外,就业已成为学校的头等大事,于是实践教学就草草收兵。
实践教学模式陈旧的另外一个表现是,不愿甚至不敢对传统模式进行调整与改革。表现在课程结业考核上,鲜有教师改变“一卷定成绩”的传统框框。通过这种方式给出的学生成绩难以反映教学水平与效果的全貌,尤其难以准确反映实践教学情况。这种情况助长了师生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思想,不利于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实践教学创新乏力,影响专业教学改革的推进近年来,关于本科和高职工商管理类教学改革的讨论与探索不断,但真正取得成效的不多。
究其原因,是关于教学改革的创新乏力。就高职层次而言,创新乏力表现为:传统思维禁锢着探索和创新的步伐,使高职工商管理类教育基本未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体系;实践教学手段陈旧,技能训练与培养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教学组织过程中,过于信任本科教学的一套模式,不愿或不敢进行新的尝试;仍采用传统方式对培养情况进行评价,扼杀了创新动力;对创新的外在激励不足,外部环境对工商管理类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推动不够,抑制了实践教学创新的积极性。
三、改进实践教学的对策
(一)加大软、硬件投入和一般工科专业不同,工商管理类实践教学的“硬件”投入相对较少,但对“软件”投入要求比较高。目前高职院校都看到了前者,但都有意无意地忽视后者。这是工商管理类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质量裹足不前的主要原因。“硬件”投入主要用于实训室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软件”投入主要用于师资队伍(包括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政策扶持。目前,某些高职院校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问题上政策僵化,导致投入严重不足。因此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以学校的政策扶持为前提。
(二)重视“双师”素质的培养师资配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应根据工商管理类专业特点,提出师资的任职资格。从事高职工商管理类教学的人员,除了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更应具有深厚的专业从业经历和经验。因此应注重从企业一线选择从教人员;避免选择应届毕业生直接从事高职工商管理类教学;慎重选择博士等高学历人才,这类人才未必适应高职层次、尤其高职工商管理类教学需要。
应重视现有师资的再培养工作。但现行的做法,师资培养常常局限于学历深造、学术交流和理论培训,这是高职师资再培养工作的误区。应让现有师资分批、分期接受企业实际训练,真正让他们去企业摸爬滚打,增加企业实践的感性认识,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增长实践才干,适应实践教学需要。
应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以加强实际教学为目的,制定兼职教学队伍建设规划和兼职教师使用计划,使工商管理类教学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大力走开门办学之路。兼职教师应以校企合作为前提,从企业营销管理岗位上选择,兼顾市场研究、渠道管理、市场策略等不同业务方向的背景,以适应教学要求。兼职教师的角色,不能与专职教师简单划等号,应定位为强化实践环节、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工学结合。兼职教师的工作,以专题讲座、营销实践经验分享、案例报告和分析为主。
(三)着力推进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比重。一是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内容。一些高职院校现行的教学计划安排不尽合理,内容重复、陈旧等情况并不少见。如“市场调研”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但在《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课程中,相关内容反复出现。适量减少专业培养内容的重复,精简理论教学内容,可以使专业培养计划更合理。二是落实实践教学是高职办学中心的思想,改变目前实践教学时数占总教学时数比重较低的情形,真正体现高职教育技能型特点。
创新思路,挖掘实训资源。在当前企业基地难以发挥实效的情况下,应该创新工作思路,挖掘校内资源,开展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可以是超市、书报摊书报亭,还可以是淘宝屋,甚至可以利用校内网络资源,将这些店铺开到网上。如笔者所在学校举办的每年一次的校园商品展销会,是学生锻炼技能的综合性场所,学生既是展销会的主办者、策划者、管理者,同时又是交易现场的练摊者。但如前所述,关键需要得到学校的政策扶持。学校的扶持也是多角度的,既可将全校性的经营场所看作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习场所;也可辟出专门的地段(如学生经营的“商业街”)进行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对一些虚拟实训基地建设应给予指导。对已挂牌的校外实训基地,要挂牌,更要投入、维护和建设。要以互惠的心态动用校内资源服务于挂牌企业。
校企合作的另一个思路,是强调校企的联合。这种联合也是多角度的,可以是企业办学校,也可以是学校办企业,或者校企联合办专业。但现在公办高职院校,由于机制、思路等方面的原因,校企联合一直处于萌芽状态,实质性联合办学还不多见。如浙江工商职院与必胜客餐饮连锁公司宁波餐厅、宁波银泰联合办学,成为学校学生全职顶岗的实践基地,在三个月一批的轮流顶岗中,学生边顶岗、边培训,不仅学习了连锁企业的内部管理经验和营销手段,同时也培养了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的精神,职业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注重团队建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营销本身就是一个团队行为,因此可以以营销实践教学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学生团队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对工商管理类实践教学的良好促进。[4]一般而言,团队活动在管理类课程教学活动中并不少见,但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比如,学生团队的组成方式,可以在学生自由组合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同时要求团队起个性化的名称、通过小组讨论建立团队章程,个人以此为基础,制定工作计划。公务员之家
团队活动开展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围绕课堂活动、校园调研、校园实践、走向社会等环节进行。课堂活动可以是小组学习情况汇报、小组按设计的营销问题进行表演等。校园调研是借助校园平台,开展工商管理类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举措。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就校园热点问题、专业学习等进行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校园实践主要依托校内实训基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观摩、认识和经营活动。校内实训基地的核心管理团队应在一定期限内保持相对稳定,教师或教师团队(教研室)在其中起指导和监督作用,以确保经营稳定,确保其它团队能够从校内实训基地学到知识和本领。以《工商管理类》教学为例,可以要求各团队根据大多数成员意见,选择感兴趣的产品或企业,就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等,通过网络、现场观察等进行跟踪研究,在研究基础上,写出小组学习心得,制作PPT,在课堂上进行专题汇报。实践证明,运作好团队活动这四大环节,对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增强实战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创新考核方式,增强实践教学效果。实教学环节创新还包括考核方式改革。学生学习评定应贯穿学习过程始终,应加大实践环节评价的比重。仍以《工商管理类》为例,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由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两部分构成。除传统做法外,应发挥团队组长的考核功能,采取一活动一考核的办法,增强考核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以实践大赛推动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战能力。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教学应注重其应用性。因此可以借助学生活动平台,提倡专业建设与学生活动的结合,以专业为依托,开展一些学生竞赛。如浙江工商职院举办的每年一届的技能运动会已连续了十三届,历年来的传统比赛项目包括:计算机实用技能、导游、英语口语、创业计划、投资理财、推销、广告创意、促销策划、新闻、商务信息搜集等项目,学生参赛面达到80%,这有助于在校园内营造一种营销专业氛围,扩大专业影响。有的还可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企业。
四、结语
实践教学开展得如何,决定着高职工商管理类培养的质量。因此,实践教学应成为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应加大专业办学的投入,加强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满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要求,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为重点,打破传统办学思路和模式,注重团队建设,改革考核方式,走出一条立足高职院校实际、体现高职特色和专业要求的专业实践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刘兰君论确立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中心地位中国成人教育,2008(14):126-127
[2]林若森,蒋向辉.生产实训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8(8):142-143
[3]董学义.关于示范性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掌掌报,2008(8):13-14
[4]罗伟,张翠英.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关键能力”培养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8(3):26-27
- 上一篇:安监局上半年安全生产目标任务成绩总结
- 下一篇:电子商务联贷联保风险探讨论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