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管理制度改革分析及研究
时间:2022-05-08 10:26:05
导语:体育管理制度改革分析及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改变和发展,以及世界体育界格局的改变,体育管理体制作为体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时代,也将面临着与时俱进的要求。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对我国体育管理制度改革现状进行分析及研究。
关键词:体育管理制度;举国体制;体制改革
1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现状
我国体育制度实行的是“举国体制”,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政府主导、调控和集中全国人民的、有利于竞技体育发展的人、财、物资源,为实现奥运争光计划服务的管理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体育管理制度中的一些要求和做法已经不能再跟上时代的要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市场经济的大环境需要各行各业按其自己的规律发展,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客观要求和政府行使行政权力进行宏观调控,已经与主要是政府在起决定作用的体育管理制度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并且也暴露了后者的弊端。因此,我们应该果断的对现有的不适应时展的旧体制进行改良或改革,参照已经成功的体育管理制度,或者在我国的特殊国情下进行创新尝试,目的在于需找一条能促进我国体育发展,并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要求的道路。
2我国当前体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体育制度面临的问题不断暴露,尤其在奥运会后:政府强加干涉的体育体制和市场经济要求的自由发展的矛盾;人们对体育锻炼追求的增加与国家公共体育设施有限的矛盾;在提倡人权的时代,高水平竞技运动员退役后安置情况;体育行业成才标准高,对未成才的运动员缺少关注等等矛盾。
2.1“强政府、弱社会”的管理体制仍旧保持着主导地位
“强政府、弱社会”是我国举国体制在另一个层面上的解释,政府过多的介入体育管理事业,虽然保持了体育事业发展的效率和稳定,但是也打击了该行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对社会上一部分的投资人造成影响,使得该行业过于依赖政府的投资,一旦失去投资很可能面临着解散的下场。这种现象看似体育行业还在发展,但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这将使得体育行业或者团体失去自我创造、生存的意识,成为社会的负担。根据国外成功的体育制度事例表明,体育依赖于社会是可以生存的。政府管理为主的体制会降低体育的服务质量,使社会形象变差,最终因满足不了观众对体育水平的追求而被淘汰。
2.2体育并不受社会机构的青睐
由于经济上和政治上对政府的依赖性,限制了体育行业或团体自主权利。我国目前经济实力并不强,体育团体的社会基础就更加薄弱了,政府部门对体育社团能否承担起应尽的责任持怀疑态度,并不肯轻易下放权利。另一方面,由于举国体制大环境下,体育团体夺得成绩是多体现在政府机构利益上的,此外行业也要求公益性等,因此社会机构积极性一直不高。竞技体育国家办的形式必须从一元走向多元,去充分的发挥举国体制优势。
2.3行业管理制度不健全、法制化程度低
在我国现存的体育领域里,以《宪法》、《体育法》等相关法律为基础,加上各行业领域的管理制度、条例和规范,共同组成了现有的体育法规。但现有体育法规多属行政法范畴内,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有限,而且对民事、刑事法规中相关法律条例的利用程度也有限,可以说在当前竞技体育领域中,可供其运行和依靠的法制规程比较少。美国颁布于1978年的《业余体育法》,有效调节了在社会机构办体育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美国的竞技体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相比较下来,我国由于缺乏与该领域相适的法律,政府部门又无法有效的通过法律手段实现对竞技体育的宏观管理,所以目前看来该领域发展还是比较缓慢,而这将极大的限制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在法制化的大环境建立之前,体育领域的很多运行操作就难以称得上是依法办事。
2.4功利思想十分严重
举国体制在我国几十年屹立不倒,很大程度是因为它是能带来竞技成绩的保证。由于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领导人和广大群众都急切甩掉“东亚病夫”的招牌,希望有成绩能证明给别人看,因此当举国体制的实行保证了我国体育中的竞技体育部分在大型比赛,例如奥运会、各个项目的世界锦标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瞬间便成为国人的精神支柱。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价值观的变化,还有北京奥运会后我国金牌全世界第一等客观事实的发生,人们正变得越来越理性。相比较金牌数量,可能更关注公众的体育锻炼需求能否得到国家的支持,但中国的特殊国情使得“锦标主义”被偷换了概念,广大群众的体育要求则一再被忽视。
2.5人民群众所享有的体育权益并不平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策鼓励“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由先富带动后富”。这一政策迅速发挥作用,使一些沿海或者交通方便的城市地方先发展起来,当地的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是这个过程整体毕竟还是缓慢的,中国的农民人口还是最多的,资源配置的不平衡,政策的偏袒和经费的倾斜造成了公民全面发展的机会不平等。机会平等是指所有的人都享有同样的机会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而获得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是保障机会平等的关键。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公民所被赋予的生存权、发展权、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权利都应该是平等的,但是由于城乡差异、地区差异等客观存在,人们所享受到的实际权益并不平等,体育权益正是其中表现的很明显的一部分。
3建设中国特色的体育管理体制
目前来看,想要逾越体育体制的现有障碍,解决体育领域内的矛盾和冲突,必须进行体育管理制度的改革,建设具有现代中国特色,符合当下社会发展与群众要求的体育管理体制。
3.1渐进式体育改革
我国目前采用的渐进式的体育体制改革,它的特点是:在旧体制(存量)暂时不变的情况下,在增量部分首先实行新体制,然后随着新体制部分在总量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逐步改造旧体制部分,最终完成向新体制的全面过渡。渐进式的改革重点是“管办分离”,维持体育行政部门的基本现状,在其管理机制上做适当调整,将扮有监管角色的体育总局与拥有举办职能的各个项目管理中心分开,革除效率低下、监管不力、回应力低等弊端,实现自身的独立发展。
3.2激进式体育改革
北京奥运会落幕后,体育体制改革的问题暴露的愈加明显:改革主动权仍然握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手上。在我国,非政府的体育组织机构能力和影响力有限,综合实力并不能对整个体育体制的改革造成影响。因此体育行政部门仍会追求其自身利益最大化,大众只能将体育体制的改革寄希望于体育行政部门自身觉悟的提高和对形势的判断。因此,激进式的改革方式仍然不会出现,我国仍将以渐进式的体育改革为主。当前国际体育环境下,我国的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争取将中国体育与世界其他强国体育尽快接轨,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体育事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的体育体制改革过程必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一定会充斥着各个利益集团的冲突和妥协,斗争和磨合,具有阶段性和不可逆转性。
4结论
经过对我国目前体育体制现状和社会环境的分析,可以得知,建设和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管理体制是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趋势。这便提醒我们,国家的体育管理体制应该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一致,符合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达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通过国家和社会双方共同管理体育事业,促进体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最终建立起符合国情,促进发展的体育管理体制。
作者:张磊 单位:运城学院体育系
参考文献:
[1]韩冰.2008年奥运会后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选择[J].科学成人教育学刊,2006,(4).
[2]汤起宇.社会体育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实践[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8).
[3]李健伍.浅析中国体育的管理体制与产业运作[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3).
[4]谭皖宁.举国体制下职业运动员文化素质资本获得的困境与出路[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6).
[5]重提举国体制———全国体育局长会议采访札记[N].人民日报.2001.2.7.
[6]金育强,刘颖,于晓光.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7]孙汉超,秦椿林.《体育管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70.
[8]张守顺.体育全球化不对等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影响及后奥运时代体育改革的路径选择[J].四川大学.2007.
[9]周振华.《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中国经验与范式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85.
[10]张兆青.北京后奥运时代我国体育改革路径选择.[J].湖北体育科技.2010,03.
- 上一篇:企业数据交换管理系统研究
- 下一篇:浅谈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