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

时间:2022-12-03 08:57:16

导语: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

【摘要】在高职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之下,当前应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已经不能满足高职院校的实际发展需求,如不能正视这一问题,积极实行改革和创新,将会给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造成阻碍。基于此,本文将对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以探讨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创新路径,以期能够大幅度提升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一、引言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卓著,给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极大的缓解了当前紧张的就业形势。但是从高职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来看,普遍存在着管理模式落后、经费发放混乱、设备设施不足等诸多问题,严重削弱了高职教育效果,不利于人才培养计划的开展。为了转变这一现状,高职院校应大力推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优化革新,致力于为高职教育的长效发展提供方方面面的支持和保障,从而确保高职院校社会职能的完美展现。

二、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问题。要想准确把握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的问题,就要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探析。首先,从宏观方面来看,负责管理我国高职院校的部门较多,管理职责往往会发生交叉和遗漏,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沟通,很难真正的协同起来。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管理体制的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其次,从微观方面来看,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最为突出的就是人力资源的配置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对教职工的激励不够,无法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而经费投入力度的不足直接导致了科研工作效率低下,成果不佳,教学设施陈旧落后,使得高职教育陷入困境。(二)运行机制问题。其一,大多数高职院校都生搬硬套普通高校的办学模式,反而忽视了自身的办学特点,大大降低了高职院校的市场竞争力,高职院校的生存日益艰难。其二,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健全,企业的合作积极性较差,只有很少一部分高职院校能够跟企业保持长期合作,这一局面亟待得到打破。其三,高职院校在资金和资源方面都没有明显的优势,教学设施长期得不到更新,给教师提供的薪资待遇也不高,难以与普通高校相抗衡,高职院校无法吸引和留住人才,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三、创新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逐渐从精英化过渡到大众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接受高等教育,高职院校的招生门槛越来越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对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高职院校墨守陈规,固步自封,将会失去先机,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淘汰的命运。相对的,通过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确保高职院校能够始终保有蓬勃的市场竞争力,那么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必然会愈发的广阔和光明。可以说,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高职院校长远健康发展的有力举措,值得相关单位和部门给予高度的重视,切实做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工作,以便给高职教育的发展增添助力。

四、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路径

(一)加大宏观协调力度。在以往的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中行政干预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这就造成了多头管理现象屡见不鲜,管理相对混乱,因而限制了高职院校的发展脚步。现如今高职教育处于改革的浪潮中,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地方政府也要适时地转变态度,尽可能的减少行政干预,从宏观方面进行调控,以便于给高职院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只有政府、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都能明确各自职责,真正携起手来,共同为人才培养而服务,才能有效推进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给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的价值也能够最大化的体现出来。具体而言,政府起到的是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的作用,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高职院校的监督,高职院校则要处理好与政府、主管部门、企业的关系,多管齐下,方能取得卓越的效果。(二)加强政策支持。为了保证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创新的有效落实,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政府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出台地方性法规,为那些与高职院校长期合作的企业提供贴息贷款、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将企业的合作积极性最大程度的调动起来,创建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双赢局面,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进程。除此之外,高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经费的支持,地方政府要强化对高职院校经费申请的审批,加大经费划拨力度,还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源,对其进行合理配置,以缓解高职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促使高职教育获得长效的发展。(三)打造办学品牌。增强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力度,打造良好的办学品牌,就可以通过改革评价机制达到目的。比方说,高职院校创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教学、教研与水平,以此给国家供给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实用性人才提供保障。同时还可以改革学术管理模式,例如合理处理行政、学术两者之间的关系,权衡行政与学术,明确两者的分工与协作机制,进行行政管理的同时达到学术资源的科学配置,确保学术权拥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有效调动师生从事科研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最后也就是突显特色品牌。高职院校应坚持特色办学,以品牌立校,有效结合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提升专业的独特性,也就需要坚持以特色求生存、谋发展以及获效益。实施名院名师品牌工程,增强高职院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以此才能给高职院校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四)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建立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是高职院校响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第一步,能够给高职院校的经营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严格控制教学和管理质量,助力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首先,高职院校要从我国国情和市场机制着手,建立与之相符的办学制度,彰显高职院校的独特风格,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就读,这是制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次,高职院校要改进教师薪资制度,给教师提供丰厚的福利待遇和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以留住人才,减少人才的流失。最后,高职院校要创建规范严谨的管理制度,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督促他们履行职责,确保高职教育的贯彻落实。(五)拓宽经费来源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单单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以及学生缴纳的学费是不足以支撑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工作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能够转变思路,自立自强,注重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以获取更多的资金。要想实现这一目的,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加强合作,按照企业的岗位要求来培养订单式人才,既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就业,又可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渴求。资金还可应用于科研方面,研发出更多的先进科技,促使企业的生产技术得到革新,这也不失为吸引企业合作的一个有效途径。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开办夜校,让社会上有学习需求的人员能够接受到高等教育,有助于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保持了社会的稳定繁荣发展。(六)尊重人才发展。教师作为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的个人素质和教学水平对于管理体制的运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鉴于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流动性较大,离职率较高,之于高职院校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师资力量,充分尊重优秀人才,提高对科研创新的鼓励,完善鼓励机制。树立人文观念,在平时多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关心老师生活与工作上的需求,竭尽所能的满足教师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实际所需,以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除此之外,也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革新课堂与管理模式,突显高职院系自身办学特色,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提出的各种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那么学生在就业中就会更具优势。

五、结语

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高职院校都能充分认识并主动履行各自职责,加大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加强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同时打造品牌效应,尊重人才发展,鼓励科研创新,给高职教育的发展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在此情况下高职教育的发展道路必然会是一片坦途。

【参考文献】

[1]熊景强.对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若干思考[J].亚太教育,2015(06):10.

[2]李刚.高职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05):26.

[3]曹俊明.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基本内容、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J].职业教育,2015(02):34.

作者:王朕 单位: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