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制改革在税收管理体制下的分析

时间:2022-06-28 11:25:37

导语:税制改革在税收管理体制下的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税制改革在税收管理体制下的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国情的不断完善,税制改革已经成为一项系统的工程任务。税制改革不仅要对初始的条件进行测评估计,还要对税制改革方案的形成原因、实行的措施以及税制改革需要实现的目标做出评估、评价。在税收管理体制下,中国税制改革也有了新定义。本文将在税收管理体制下对中国税制改革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中国税制改革;税制;税收管理;税收体制

新一轮的税制改革目标已经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税制改革目标的路线图是我党从战略层面上提出来的。税制的改革是维持我国长治久安的基本原则。税制改革基本方向,应该宏观调控,以稳定的税负为基础,树立准确的税制改革方向。

一、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宏观分析

(一)稳定的宏观税负

税制改革的目标有很多,其中“稳定宏观税负”就是税制改革的目标之一。“稳定宏观税负”在一定意义上,显现出了稳定税负的重要性。就目前近几年的政府支出情况明显可以看出,政府的支出规模、政府的支出增幅,都是不好控制的。所以,想从根本上控制政府的支出,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二)中国宏观税负处于较高状态

国家的实际宏观税负水平主要包括政府性基金支出、国有资本经营支出以及公共财政支出。我国的宏观税负一直居高不下,从2008年到2013年之间,公共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19.93%、22.38%、22.40%、23.09%、24.25%和24.56%,政府性基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28%、30.59%、34.29%、34.4%、35.64%和38.56%。我国实际宏观税负水平一直持续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政府目标的设定,政府目标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从2008年到2013年,我国的公共财政支出由6.26万亿元增长到13.97万亿元,增长比例为4.63个百分点,而同时期的全部政府支出则由8.79万亿元增长到21.94万亿元,增长比例为10.56个百分点,该种规模应该得到广大性相关人员的重视。

二、税收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

(一)税收的立法权

税收立法权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法律程序赋予税法法律效力的权力。

(二)税法的解释权

税法解释权是立法机关对税法的解释,即对税收法律法规内容的解释,对制定规则和补充规定的权力。

(三)税收开征与停征权

税收开征与停征权指的是决定征收任何税,停止什么税种和税收法律已经制定,以确定何时征收,何时停止的权力。

(四)税收调整权

税收调整权是指税法规定的某些规定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浮动的税收制度,如税收优惠。

(五)税收减免权

税收减免权是指经批准、税收减免或税务机关确定的权利。税务减免税的审批机关是税务机关的主要部分。

三、中国税制改革的意见

中国税制改革应该“科学布局、长远规划、依法治税、有利发展”,要按照上述原则实施。

(一)合理税制

从改革开放以来,每十年都会进行一次税制改革。税收公平是经济学概念,分纵向公平和横向公平。税收三性主要包括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国家不是商场,人们交税买的也不是服务,不要微观理解税收,交税的本质是维护国家机器的运行。税制改革应该提高税收的公平性,促进税制的公平合理改革。税制改革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深化增值税改革。对相关行业统一征收税负,公平化税负,同时消除了试点服务企业和下游企业的双重征税。通过消除双重征税,不仅减轻了试点企业的税负,同时,减轻了产业链上的税收负担,促进了企业发展和企业改革。二是推动消费税、资源税改革。税收和消费的重点是奢侈品消费以及奢侈品服务,利用消费税引导人们进行理性消费,进而调整收入的公平分配功能。资源税改革是提高税收标准,增加资源利用保护和限制资源的开发成本。第三,加快房地产税立法的改革。在我国房地产发展的基础上,以税收为基础,通过对居民个人持有的税收和房地产开发建设,转让和持有税制度,发挥房地产税合理分配财富,促进公平分配,调节供求的作用。

(二)优化结构

我国目前税制基本上是间接税和直接税双主体税制结构,间接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占税收总收入的60%左右,直接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收入的25%左右,其他辅助税种数量较多,但收入比重不大。影响税制结构的因素按其改变的难易程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可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得到改变,如政府调节经济的意图、国际影响等;另一类在短期内改变的可能性则较小,如生产力水平、资源状况等。各个因素综合作用构成了一国既定的税制结构。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因素基本上决定了税制结构,也就是税制模式的类型;短期内可以改变的因素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税制结构,但无法改变税制模式。我国应该对税制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有效分析,针对因素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因素进行有效改革,促进税制结构的优化。我国现行的税收是税收结构,这是间接税的主体。在我国收入分配失衡的情况下,通过增加税收和财产税作为直接比例的代表,逐步减少间接税的比重,构建一个包括消费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赠与税等相对完整的税收调控体系,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税收收入分配的作用,促进社会公平。

(三)标准管理

可以实现税收改革的预期效果,并最终取决于管理。规范税收管理,主要涉及税收立法管理和税收优惠政策。税收立法管理,关键是要落实税收法律原则。通过公开立法,广泛征求民意,对国家征税权的合理限制,有了严格的立法程序,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由于税收法定原则的实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对其进行优先排序,并对条件比较成熟和社会关注度高的税收立法进行推进。既发挥资源的市场配置的作用,创造一个公平和合理的角度来看,或从投资环境的角度,明确的税收优惠,不仅是必要的和紧迫的。根据统一税制、税收公平、促进公平竞争的原则,采取负面清单管理,清理和防止一个统一的国家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则和做法,并将清理税收优惠政策下的税收改革框架。

四、结束语

我国税制改革应该从调整税负,优化结构,标准管理三个方面来展开。通过巩固商品课税,逐步加大所得课税的比重,平衡主体税种结构,进一步完善商品课税与所得课税双主体、商品课税较强的税制结构,进而促进税制的进一步完善,提高税制的公平性,发挥其在调节分配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师璇 单位: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俊培,张帆.基于税收管理体制对中国税制改革探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