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工作室教学模式管理探索

时间:2022-03-24 11:20:38

导语:陶艺工作室教学模式管理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陶艺工作室教学模式管理探索

摘要:近年来,社会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大,建设专业工作室便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一个探索方向。工作室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规划和职业方向,加强对专业设置及专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同时注重岗位适应性,不仅有利对于陶艺文化的传承,同时可以满足学生立足于当代进行艺术创新的需求。为此,笔者结合我校在陶艺工作室管理中的一些经验,剖析陶艺工作室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重难点。

关键词:陶艺工作室;教学模式;教学管理

一、构建完善的工作室管理组织框架

创意产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新动力,为了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满足社会需求,近年来,高职院校纷纷实行“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何为教学模式“工作室”化呢?首先我们要明确工作室的概念,工作室教学可以说是开创了现代职业教育模式的新道路,它除了承担学生实践课程教学任务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借鉴公司中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模拟真实职业环境和工作项目,通过带领学生项目模拟来体验职业生活,帮助学生在校园与公司中接轨。在公司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管理制度,工作室也同样如此,要实行各项工作的规范管理,就得要营造出陶艺工作室安全有序的教学秩序环境,保证日常教学的正常运行。严谨的工作规范,能够深入人心,让工作室内各教师、学生及企业技术人员都清楚自己的职责规范,提高工作效率。陶艺工作室必须建立完善而有效的工作室管理制度,在这个管理组织框架中,明确不同岗位的管理权限,保证管理有依据,每件事能够找到对应的负责人。同时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行动散漫、无拘无束,更加需要有完善而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对其进行一定的约束,工作室成员须严格按照既定制度进行工作室活动。(一)陶艺工作室日常管理。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对于工作室来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严谨的管理制度能够保障陶艺工作室规范运行。为了保证工作室在日常教学中的高效运行,应在基本的队伍建设及科学的规章制度下,对项目管理、经费管理等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分工细则严格规范,并且制定严格地考核和奖惩制度。在考核和奖惩制度的压力下,调动工作室教师及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提高陶艺工作室管理老师及项目组负责人的能力,不断提高陶艺工作室教学目标和教学质量。同时考虑到陶艺类相关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进行深度的企业调研及工作室建设及管理,真正让陶艺工作室的日常管理符合职业岗位工作需求的管理环境。[1](二)建设工作室的文化内涵。工作室文化内涵的建设也是工作室管理的一部分,通过树立精神规范及标杆,打造优秀工作室精神氛围及环境。现今的大部分企业都拥有自己的企业文化,通过在工作室中建设与企业相似的文化环境氛围,能够使学生在此提前体验职业环境和氛围。同时目前高职院校的教育中,教学的重点一直是专业技能,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的培养往往有所缺失,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下,学生逐渐通过相关项目学习和培养职业内涵,能够使学生养成爱岗敬业、严谨求实、团队协作的工作作风,形成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职业素养,这正是面向社会求职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工作室文化内涵建设中,不仅包含了外在的文化设施建设,更关键的是打造精神文化、创新文化等无形的文化建设。外在文化建设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和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而无形的文化建设则更能促进学校向深层次、高水平的方向发展,有力地推进素质教育。对教学环境的营造、良好人际范围的形成以及学生道德教育的培养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文化建设的核心,应该注重抓好精神文化的建设,使工作室文化建设走上内涵发展的道路。(三)工作室安全教育管理制度。陶艺工作室由于设备具有一定安全隐患,所以需要特别注意工作室的安全教育及管理。在日常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和制作活动都必须在指导老师的同意和陪同下进行。同时,定期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消防演练,不断加强对学生的陶艺器材使用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陶艺工作室管理教师有责防止火灾或其他安全隐患的发生,管理人员要注册登记陶艺器材的使用,防止设备损坏或老化出现纰漏,并且保管和使用人员必须对室内财物、用电等安全负责。工作室师生在面对意外情况时,须提高警惕,扑灭苗头。在情急情况下必须保持镇定,及时疏散人群并报警。室内应长期保持通畅状态,不得堵塞逃生通道,对工作室内教学设施定期进行检查,如有安全问题应及时维修。事故发生后,各级领导应与教师一起及时进行事故分析,给出事故调查及处理意见,给予事故责任人相应的处罚,并进行通报处理,指导学生以后进行规避。[2](四)陶艺工作室耗材及设备使用规范陶艺工作室在教学过程中,工序众多,期间会使用大量耗材和设备。工作室管理中要规范设备使用方法,并对耗材的购买、领用及设备的维护等相关环节做出相关的管理规定,制定严格的工作室耗材及设备管理制度。对于工作室内的教学设备、公共财物及工具耗材,每位师生都有爱护的责任,在教学结束后不得随意取走或搬走工作室是设配及财物,违反此规定者,相关管理层将会按照严格相关规定进行处罚。为了延长陶艺工作室教学设备及耗材的使用寿命,所有的设备及耗材都应该由专人统一登记管理,教师及学生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提出领用,并进行日常维护,保持设备使用环境及设备本身的清洁。离开工作室时应物归原位,设备断电,同时在机器发生故障时及时报告给管理教师联系相关人员进行维修,避免耽误最佳时机造成安全隐患或设备受损。

二、陶艺工作室教学模式中课程教学管理

(一)结合工作室模式特点制定详细教学工作计划。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下,工作室教学模式适应了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解决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工作室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教学方式可以更为丰富,教学过程要根据陶艺的学习规律及工作室教学制度的特点来决定教学工作的内容,由深入浅的建立相应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趣味学习。陶艺工作室的建立为师生们提供了开放的教学环境,通过这个平台,师生之间形成零距离接触的良性互动,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了解,量身定制教学目标,落实各项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及素质水平发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进度和需求等安排合理的课程,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提升学生的陶艺水平。工作室教学模式中的学生,更倾向于公司中的员工角色,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中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课题,通过项目中设计创造的实践过程,极大地培养了工作中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中探索出个人的工作道路。(二)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创造型人才。在我国从制造产业向创造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之下,中国作为陶瓷之国,今天的陶瓷产业很大,但是还是以代工为主,缺少设计、缺少文化的注入和品牌化的管理。因此,针对高职陶艺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一直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陶瓷工作室坚持职业教育类型特点,将设计、艺术、工艺三大领域融合,建设了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培养一种立体、包容的思维模式。工作室教学坚持了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定位,研究探索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工作室教学中,教师需要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激发和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创造力,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以学为本,培育更多的适应现代陶艺行业需求的优秀陶艺人才。[3](三)完善教学成果评定制度。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是对员工努力工作的肯定,是对员工进行奖惩的依据。以员工绩效为依据,对员工进行奖惩,才能起到激励员工的目的。而激励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员工创造出高的绩效水平。没有一个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也就无法评定激励是否有效。在日趋紧密的产学研融合的高职院校环境中,工作室教学成果评定要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让教师在教学项目中完成教学任务,为工作室教学模式中的教学评定提供制度保障。通常以阶段性评比的方式,由学校和公司成员共同组成的评定小组进行打分及评估,工作室教学成果可以采用项目成果检验、举办展览次数、比赛获奖程度等方式进行展示,同时结合日常管理情况及教师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学生的日常作业及毕业作品展示,以及工作室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是否得到提高进行评定。(四)建立必要的管理和激励机制。陶艺工作室在校企合作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合作制度,确保教师教学目标顺利完成。并设置一定的激励制度促进教师积极性,由学校和企业成员共同成立领导和管理小组,对陶艺工作室教学中的成果转化和技术革新等工作进行指导、管理和经费支持。学校可根据评估情况分A级、B级、C级三类,考核优秀的工作室学校将根据完成情况提出鼓励措施,不合格的工作室将受到一定惩罚。在校企合作中,陶艺工作室的考核管理机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朝企业的效绩考核靠拢,突出工作室日常运作和项目实践教学成果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同时将教师的教学任务设置在项目中将实验和实训合二为一,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外的陶艺活动,在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打造一流的陶瓷艺术教学工作室平台。同时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延伸和深化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通过工作室教学模式,促进校企“一体化”

对比本科院校,职业院校更注重于高技能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教育质量,只有为企业培养出针对性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大高职院校也不断将社会发展与企业需求进行融合,寻求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与企业行业对接的新路径。实行产教深度融合,发挥校企双方优势,正是这样一条新路径之一。工作室教学模式是行业及高职院校的人才输出的一条捷径,工作室教学模式能够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双方紧密联系,互相提高,精准链接企业及专业人才。同时也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企业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一举多得,优势互补。(一)开展产教融合,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工作室与企业进行积极合作及实训基地的拓展,加大校企合作力度,通过校企合作积极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结合市场对职业资格的需求,对校企合作基地进行规划,最大限度地满足当前高职院校对人才技能培训的需求。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为学生提高一个拥有真实工作环境,面向市场的平台,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技能培养。营造优秀的教学培训环境,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扩大学生就业渠道。同时深化校企合作,优势互补扩大合作层面,提高合作深度,资源共享、共赢发展。与市场接轨,给毕业的学生提供专业对口、具有发展前景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二)打造工作室教学中“双师型”师资团队。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依托,同时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不仅可以定期聘请企业专家对专业教师进行技术指导及技能培训。聘请企业骨干人员到工作室担任教师职位,指导学生实习,参与工作室教育教学全过程。专业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定期进企业实践锻炼、顶岗轮训。通过深化校企合作,进企业实践培训,时刻充实和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保持先进教育思想,挖掘不同的教学风格,努力朝"双师型"教师进化;与陶艺行业最新的市场需求保持同步,让教学内容始终处于行业专业技术前沿,保证学生能够时刻与社会需求无缝接轨。

四、结束语

从上述层面看来,建立以项目为基础,拥有双师型师资团队的工作室教学模式,能够最大化的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工作室教育在教师探索实践、学生积极参与以及校企合作的推动下必将扩展学生知识层面的提升和专业技能的应用。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发展不仅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积极推动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运用,在项目的推动作用下,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专业技能和明确岗位需求,为以后的职业规划和职业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胜,钦冯燕.陶瓷艺术教学工作室制建设研究[J].艺术教育,2019(4):143-144.

[2]周兵.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工作室项目情景教学中的全程动态管理[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85-90,109.

[3]林玉晖.论高职院校对艺术设计类“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服务与管理[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1):54-55.

作者:黄雄英 单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