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休所家庭病房的建立与管理模式

时间:2022-02-26 09:29:45

导语:干休所家庭病房的建立与管理模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干休所家庭病房的建立与管理模式

随着老干部们年龄的增大及慢性疾病逐渐增多和加重,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家庭病房是一项高效、便捷、经济的医疗服务方式,可以满足疾病复杂、行动不便、长期卧床患者的医疗保健需要[1-3]。作者单位从2009年建立了家庭病房,通过对外学习交流与不断总结,使家庭病房管理制度正规化、合理化,医疗措施科学化、细致化,医疗服务个性化、人性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老干部们的肯定。现将本单位家庭病房运行情况汇报如下。

1家庭病房开展情况

作者单位目前有老干部60名,年龄83~102(89.3±5.7)岁,90岁以上占40%,绝大多数患有3种以上疾病,其中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等最为常见。根据老干部医疗保健的需要,作者单位先后开设家庭病床11张,收治患者11例,其中男性8人,女性3人,平均年龄79~97(87.3±7.4)岁,包括脑卒中偏瘫3例,心功能不全2例,老年性痴呆2例,肺癌全身转移1例,卵巢癌腹腔转移1例,股骨头坏死1例,青光眼(失明)1例。

2家庭病房的建设与管理

2.1成立家庭病房医疗团队

组建家庭病房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分别由干休所所长和卫生所长担任,成员由卫生所的医护人员组成,同时吸收老干部的家属和陪护人员共同组成医疗服务团队。

2.2家庭病房收治对象

家庭病床服务对象为患有慢性疾病、长期卧床、肢体活动受限、行动不便或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干部,需要医务人员定期观察、指导和治疗;或者在体系医院住院治疗后,病情相对平稳,出院回家仍需进一步观察和治疗的患者。

2.3家庭病房诊疗方案及抢救预案

家庭病房服务的老干部年龄大,疾病多,病情复杂。因此应根据老干部的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家庭诊疗和护理方案、抢救预案及后送的条件与措施。这些措施、方案的制定应遵循个体化、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突出医护的重点和难点。科学、严格的医疗制度可以保证家庭病房高效、安全地运行,同时也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和救护能力[4]。

2.4家庭病房的服务内容

除了常规的体检和指导用药外,还可根据所里的软、硬件条件,开展一些常规的医疗服务项目,如血压、血糖测量,心电图检查,静脉采血与输液,皮下、肌内注射,吸氧与雾化吸入,留置胃管,导尿与膀胱冲洗,造口护理,伤口换药以及一些理疗项目等。

2.5家庭病房日常管理

家庭病房责任医师和护士坚持每天巡诊,了解老干部的病情,进行诊疗和救治,如有病情变化或其他意外应及时给予相应处置,并上报领导,必要时联系体系医院,转院治疗。根据老干部的病情,体系医院定期指派相关学科副教授资历以上的医师来家庭病房查房,每月1~2次,指导疾病的检查与治疗,指出老干部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干休所领导每月1次行政查房,了解家庭病房的运行和管理状态,老干部的身体状况和需求,以及工作人员的服务情况,促进家庭病房工作的完善。

2.6家庭病房病历书写管理

与医院病人相比,家庭病房的病人病情相对平稳,但依然要求责任医生与护士要及时、准确地作好病历文书的书写[5],记录病人病情的状况和变化,医护处置的过程以及上级医生的查房内容,卫生所所长定期检查病历内容并签名。目前作者单位已采用了电子病历,此外,医务人员应了解全所家庭病房的开展情况,值班同志应熟悉每个病人的病情,做好交、接班工作,写好交班记录,做到“口头有交班,文字有记录”[6]。

3家庭病房管理的关键环节

3.1医疗保健

医生在家庭病房运行中既是服务者又是管理者。责任医生应增强对老同志的爱心,加强工作责任心,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关注各学科的进展,学习最新医疗保健知识,并且能准确、灵活地应用到工作中。此外,责任医师还要发挥家庭病房管理的主导作用,把治疗计划及时与责任护士、病人及家属沟通,指导和教会患者及家属关于饮食保健、简单换药、家庭护理等知识和方法,“医疗团队”分工协作,充分体现团队工作精神[7-9]。

3.2护理保健

要求责任护士具备综合的护理能力,熟悉患者各方面的病情,具备某些诊断、治疗和护理操作能力,善于细致观察病情并及时报告医生,顺利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如留置胃管和导尿管,指导和教会家属或陪护人员帮患者翻身、拍背、肢体功能锻炼等内容。3.3后勤保障家庭病房内设有医用病床、床垫、被褥等,配有专用的便携式治疗箱和内外科急救箱。长期卧床的老干部应视病情配备褥疮气垫床、橡皮床单、吸痰器、吸氧机、雾化机、胃肠减压管、鼻饲管、导尿管、肠造口袋和理疗设备等专科器材。这些医疗设备与器械由卫生所集中管理,定期消毒、维护和更新,以保证医疗安全。

4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服务理念从过去的“以医院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10]。家庭病房的出现和普及,正是基于这种理念,为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提供足不出户的医疗与护理,集家庭医疗、护理、保健、功能康复、生活料理与健康宣教为一体的服务[11]。家庭病房作为体系医院治疗的重要补充,是老干部慢性疾病长期治疗和功能康复锻炼的有效医疗模式,为行动不便、长期卧床的老干部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钟才进,李清红,陈娟,等.综合康复性治疗对老年高血压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4,28(4):334-336

[2]朱玉林,朱群,王永莉.干休所家庭病房的感染管理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2013,6(9):27,33

[3]王慧杰,高筱雅.干休所开展家庭病房的做法和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9):765-766

[4]樊建芳,武建英,陆建国,等.老年慢性病家庭病房开展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10):704-705

[5]王娟,李海朋,王将军,等.病历管理中相关法律问题分析[J].中国医院,2015,19(2):59-60

[6]赵丹.基于精细化管理的老干部保健工作[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3,27(9):674-675

[7]武孟田,李斌.干休所家庭病房的现状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3,6(3):160

[8]王彦芹,许丽.干休所开设家庭病房的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4,7(2):148

[9]钦瑞强,徐军霞,冯仲贤.干休所开展网络家庭病房的实践与体会[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4,16(5):394-395

[10]耿智慧,崔凤俊.干休所老干部医疗保健中家庭病房的实施及意义[J].实用医药杂志,2013,30(7):672

[11]吴霞.军队干休所老干部家庭病房建设实践与体会[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9(1):102-105

作者:倪海莱 于家欢 李松华 彭智 潘炯明 谭建明 夏婷 朱琴 单位:第二军医大学翔殷路干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