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管理创新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06-12 03:15:21

导语:油藏管理创新研究与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油藏管理创新研究与实践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加强单井管理,提升单井日产量的核心的油藏管理,从而在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单井;产量;油藏管理;研究;实践

1稳定提高单井日产量工作实施的背景

辽河油田某采油厂经过40多年的勘探与开发,目前已经步入开发中后期,单井日产量下降速度逐年加快。单井产量是辽河油田能否稳健和谐发展的关键,关系到中国石油“资源战略”的有效实施。站在中国石油上游业务稳健发展和辽河油田履行“三大责任”的高度,坚定1000万吨/年稳产目标不动摇,集中精力贯穿全年开展增储上产会战,坚决完成生产任务,是提高单井日产量的根本要求,决定了要针对这个问题,全力以赴进行技术攻关。

2稳定提高单井日产量的主要做法

2.1在油藏研究和方案优化上,突出“四个重点”

2.1.1优化产能结构,水平井规模实施

该采油厂水平井在产能建设中的比重从2005年的2.6%上升至73.3%。水平井的规模实施,使新井平均单井产量提高2.7吨,水平井的实施使该厂平均单井日产油提高0.034吨。

2.1.2推广重大试验,实施蒸汽驱工业化

借鉴先导、扩大试验的经验和教训,在蒸汽驱工业化实施中,重点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保证蒸汽驱的开发效果。一是科学组织吞吐引效工作,实施低产井引效工作,热连通得到较早建立;二是积极组织停产井复产工作;三是实施综合配套措施,完善注采井网及注采对应关系。四是优化采油举升工艺,提高井组采注比,共实施提液100井次,区块采注比最高达到1.12。

2.1.3通过“三个”转变,稀油注水全面开展

对稀油注水实施“三个”转变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是产量递减得到有效控制,递减率下降,注水油藏平均单井日产油递减速度明显减缓,年增油2.8万吨;二是存水率、水驱指数、含水上升率等指标反映,水驱效果得到改善。(1)积极解决技术“瓶颈”问题。油田开发到今天,地下矛盾尖锐复杂,稳产难度越来越大,一批开发难题和技术“瓶颈”制约了采油厂的持续稳定发展。广大技术人员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认真组织科技攻关和开发试验,加强工艺技术配套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突破一批制约油田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2)完善注水等工艺升级加大注水系统工艺提效、双驴头抽油机研发、地热资源利用、高凝油污泥调剖等重点技术攻关;加快低成本投球调剖、高含水稠油集油掺液等成熟适用技术应用,积极推广节电、节气、节油、节水工艺技术,开展能源分级分类管控,提升工程技术生产保障能力。(3)由整装油藏注水向零散小断块注水转变该采油厂有稀油小断块22个,针对注水小断块存在的问题,深化地质研究,产能建设和注水调整同步实施,在剩余油富集区实施水平井挖潜同时,开展注水调整,阶段增油效果比较明显。(4)优选废弃油藏,“多次开发”遍地开花针对断块复杂、纵向上层数多、稠油油藏断层多的特点,国内聚合物驱己形成了从设备、原料、生产到技术攻关不断突破,在油田多次采油技术中形成了相当完备的配套工艺技术和规模化产业。通过成功推广SCGD技术、火驱先导试验等多项创新技术。

2.2在工艺措施增产上,不断完善“四个配套”

在工艺措施上产方面,牢固树立“一井一策、一时一法”的增产理念,不断研究完善以单井为对象的配套工艺措施,最大限度发挥油井潜能,实现措施效益最大化。

2.2.1不断强化低渗油井配套工艺,提高单井产量

一是强化举升方案优化和工艺配套,提高低产低液井产量和举升效率。针对欢北低渗井油藏埋藏深、地层压力下降,供液变差的实际,规模实施了以放大生产压差为目的的有杆泵深抽配套技术,重点实施了提高机采效率管杆优化设计技术,“地面调参、井口旋转、井下防磨”综合防偏磨技术,环形阀、深抽泵防漏、防气技术。通过实施上述配套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深抽井断卡脱漏问题,提高了低产低液井单井产量和举升效率。二是强化清防蜡方案优化,提高含蜡井有效生产时率。针对欢北低渗井结蜡给生产带来的被动局面,开展了清防蜡方案优化和配套工艺研究。有针对性地实施油管加热、化学点滴加药、固体防蜡、管杆涂层等配套清防蜡措施。三是强化压裂工艺配套,提高低渗油井产能。欢北低渗透油藏连通性差,投产后,产量递减快。为发挥油井潜能,该采油厂规模实施了以水力压裂为主的油层改造技术。在选井选层、方案设计、工艺配套等方面进行系列研究优化。针对地质结构复杂的问题,结合压裂工艺发展状况,研究应用了控缝高压裂工艺、热压裂工艺、压前酸预处理工艺,见到显著压裂效果。四是强化注水工艺配套,提高低渗透井注水效果。欢北低渗区块孔喉半径小、渗透率低、注水压力高,注入水中悬浮颗粒含量和粒径中值一旦超标,就会阻塞渗流孔道,对储层造成巨大伤害,影响注水效果。为此,该厂从改善注入水水质入手,从地面注水和井下注水管柱工艺两个方面,研究完善高压注水配套工艺,提高低渗透井注水效果。

2.2.2不断研究完善吞吐稠油井配套工艺,提高单井吞吐效果

该采油厂稠油主要采用蒸汽吞吐方式开发,总含油面积18.58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8648万吨。随着吞吐轮次增加,砂、稠、水、窜、低和油层动用不均等矛盾日益突出,地层压力下降到1~3MPa。为提高稠油吞吐井单井产量,多年来,根据各区块开发矛盾和地质条件,对配套工艺进行了不断完善和创新,并见到明显效果。一是研究完善系列调剖工艺,提高吞吐井油层纵向动用程度。针对吞吐稠油井纵向油层动用不均的问题,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井,有针对性地研究应用了系列调剖工艺技术。二是研究完善系列化学助排工艺,提高吞吐井回采水率。欢喜岭各稠油区块的部分吞吐井,由于粘度高、储层物性差,在吞吐过程中,由于岩石亲水性增强,原油乳化严重,回采水率低。针对这一问题,主要开展了以表活剂为主的助排技术,如磺酸盐助排技术、薄膜扩展剂助排技术,这些技术主要通过改变地层润湿性、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回水率。进入中后期吞吐阶段后,地层压力下降,驱替能量不足,开展了层内自生气体加表面活性剂助排技术和液态二氧化碳加表面活性剂助排技术。三是研究完善系列防排砂工艺,提高吞吐出砂井生产时率。该厂稠油油藏埋藏深度在-600米~-1400米,储层岩性以砂岩为主,砂岩成熟度低、胶结疏松,吞吐井普遍出砂,欢127和齐108块尤为严重。针对吞吐井出砂问题,逐渐形成了以“挡、滤、排、捞”为核心的立体防砂体系。

2.2.3不断完善水平井注采配套工艺,提高水平井开采效果

一是研制应用强闭式抽油泵,实现水平井大斜度段举升,提高泵效。针对采用普通抽油泵在大斜度生产时,存在凡尔球关闭滞后和不复位的问题,成功研制了一种大斜度举升装置—定向强闭式抽油泵,针对部分水平井出砂问题,又研制了一种柔性金属防砂泵,这种泵最大工作斜度达75度,较好地满足了水平井举升需求,累计增油0.5万吨。二是研究推广均匀注汽工艺,提高水平井纵向动用程度。该采油厂稠油水平井主要采用筛管完井,水平段平均192.8米。由于水平段长、油层非均质性及周边采出影响,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水平段油层动用不均问题越来越突出。井温剖面测试,水平段动用程度仅占整个水平井的2/3左右。三是研究应用水平井机械防砂工艺,确保出砂水平井平稳生产。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稠油水平井出砂套损现象越来越严重。该采油厂在常规机械防砂基础上,通过对封隔器改进,研究应用了水平井机械防砂技术。

2.2.4研究完善汽驱井举升配套工艺,提高汽驱井开采效果

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汽驱井组达到150个。根据汽驱开发的需要,开展了以下配套研究:一是研究完善举升配套工艺,提高汽驱井生产效果。由于蒸汽驱生产具有高温、高腐蚀、高含砂特点,普通抽油泵在高温作用下,其阀座、阀体、柱塞等易发生高温变形、结垢等问题,导致泵效降低、卡泵等现象发生。逐渐形成了以螺旋增效泵、双效抽油泵、耐高温沉砂泵及陶瓷泵为主的系列配套举升技术,分别适用于汽驱生产不同阶段,工业化转驱以来共使用蒸汽驱特种抽油泵600台,井平均检泵周期延长36天,基本解决了汽驱见效后泵效低、易砂卡和周期短的难题,提高了汽驱开采效果。二是研究完善注汽配套工艺,提高汽驱井注汽效果。传统的分层注汽管柱只适用于蒸汽吞吐井,而不能满足于蒸汽驱注汽井井底干度和长时间连续注汽的要求。为此,该采油厂技术人员研制出蒸汽驱分层注汽管柱,实现了蒸汽驱注汽方式的重大突破。在管柱密封上研制出蒸汽驱长效汽驱封隔器和强制解封密封器,提高了封隔器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在注汽管柱隔热上,研制出隔热管接箍密封器和压力补偿式隔热型伸缩管,并配套使用E级隔热管,降低了管柱热损失;在配汽量调整上,研制出层间配汽装置,实时对配汽嘴投捞,实现了各注汽单元注汽量的精确调配。

2.3做到“4个结合”,动态调整油井生产方式

对产液量10吨以上的生产井,每天做到“四个结合”,动态调整油井生产方式:一是与油井现场憋泵相结合,时时掌握深井泵正常状况;二是与油井计量相结合,时时跟踪油井产量变化;三是与油井维护挖潜相结合,针对不同状况,时时制定相应措施;四是与进系统与进高架罐、落地罐相结合,动态调整油井生产方式,保证油井检测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到位。通过动态调整油井生产方式,及时掌握油井不同生产时期的产量变化,寻求到了油井最佳效益增长点,取得了良好效果。3稳定提高单井日产量工作的实施效果“稳定提高单井日产量”管理理念的提出为油藏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平均单井日产油从2.1吨上升到2.6吨,提高了0.5吨,累计增油19.8万吨。为该采油厂各项指标的完成做出了重大贡献。

总之,“资源接替难、原油稳产难、技术突破难”是当前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全体科技人员都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充分认识到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抓好勘探开发和科研攻关工作;要不断解放思想,深化认识,善于在勘探开发和生产经营的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观念上的转变带动思路的创新,通过技术的突破带动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不断攻克制约油田发展“瓶颈”问题,不断实现技术手段上新的突破,为油田稳健和谐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岳振邦 单位:西南石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