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科实验室管理创新探讨
时间:2022-04-19 11:12:23
导语:高校文科实验室管理创新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新常态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不仅在经济领域,在政治、文化领域同样如此,高校文科实验室的管理也不例外。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实验室的建设,文科实验室的规模与数量不断增加,但在新常态下,一味扩大实验室规模的做法变得不太现实。与此同时,高校文科实验室一直存在着建设周期短、建设标准缺乏、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管理上专业化程度低、协调度不够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创新高校文科实验室管理模式,如从追求规模扩大向追求内涵提升转变、提高文科实验室的使用效率、改革对实验室人员的培养与激励机制、完善高校文科实验室的考核方法与规章制度、重视对文科实验室环境质量的提升等。
关键词:新常态;高校文科实验室;管理与建设;创新解决方案
1引言
中国经济目前正在步入新常态,其基本特征是新的经济增长速度,新的经济运行结构,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从速度角度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增速逐渐下降到7%左右;从结构角度看,经济结构由以增量扩能为主导向存量、增量并存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发展动力角度看,进入新常态的必要条件是使经济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在新常态下,高校文科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步入新的机遇期。长期以来,高校十分重视理科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而文科教育模式多以单一的课堂教授为主,对文科实验室的管理与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文科实验室的建设具有分散性、自发性的特点。资金短缺、条件落后、管理专业化程度低下,特别是在思想观念、管理体制、薪酬待遇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棘手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常态为高校文科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了一系列的有利条件,尤其是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领导观念逐渐转变,对文科实验室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新常态为高校文科实验室的建设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向其提出了挑战。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速度转向中高速,相对于以前的高速增长,增速有所放缓,实验室的建设速度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实验经费的控制以及高校政策的管制,使得一些高校盲目追求实验室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愿望落空,不得不转变发展策略。
2高校文科实验室的特点
(1)场所方面。场地小,高端设备少,主要依赖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时间短,建设标准缺乏。(2)管理方面。管理模式多以校级管理或校院两级共同管理为主,管理人员多为教师或辅导员,管理经验丰富,对实验流程等相当熟悉,但懂技术的管理人才缺乏。(3)应用方面。高校文科实验室在教学上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利用电脑软件、文档资料等,创造出高度逼真的学习工作环境,通过实验环节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和处事能力。(4)实验室建设受重视程度方面。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受重视程度逐步增加,但仍不及理科实验室。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传统文科教育造成的冲击,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意识到文科实验室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巨大正向牵引作用。
3高校文科实验室管理与建设中的问题
(1)一味追求规模扩大,忽视内涵提升。近年来,各个高校都投入了较多的资金用于文科实验室建设,这使得实验室的数量迅速增加,规模逐步扩大,文科实验教学和科研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在“量”上已基本满足需要。但是部分高校止步于此,有的高校甚至继续在数量的增加上下功夫,忽视了对“质”的提高。这种盲目扩张、忽视内涵提升的做法,最终导致的不是学校水平的提高,而是资源的浪费。(2)实验室建设管理的总体协调度不够,使用效率较低。各高校文科实验室一般都是独立的,一个实验室一般由一个实验团队使用,不同学院、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实验人员一般不会交叉使用实验室,然而每个实验室设备、配置基本相同,这样就造成了设备重复购置、闲置率高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实验设备使用效率。(3)对外开放程度不够高。开放程度低,开放时间短,部分高校教师指导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验室设施的使用,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4)管理模式缺陷,缺乏专业的实验室管理人员。高校文科实验室的管理基本形成了校级直管和校院两级管理两种模式,专业性实验室管理机构缺失,管理职能交叉,职责不明,校院系三级共管模式基本不存在。此外,高校文科实验室管理人员多为学院辅导员或者老师,他们普遍没有专业的管理技能,仅能处理实验室日常事务,没有能力完成一些复杂的操作规程,这一系列劣势使得实验设备遭损坏的情况屡见不鲜。(5)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总体上来说,文科实验室的建设近些年来取得了不少成绩,受重视程度也有所提高,但是因为一些传统观念的束缚,部分高校的观念仍未充分转变,依旧认为文科教学只要纸跟笔或者略微借助实验、实践就可以完成。然而,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高速传输的时代,高校人文教学也逐渐步入电子信息化阶段,多媒体教学逐渐取代过去的纸质资料,仅有的教师经验、教材内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要培养同时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必须依靠文科实验室的发展与完善。
4新常态下高校文科实验室管理与建设的创新办法
4.1实验室建设从追求规模扩大转向重视内涵提升
高校文科实验室的内涵应当是相当丰富的,内涵建设的任务也是十分艰巨的,新常态下,不能一味追求实验室规模的扩大。数量增加型高速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常态的要求,现阶段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的主要任务在“质”的提升。必须牢牢树立三个理念,即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教学科研服务的理念以及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理念。要切实转变四个观念,即由封闭转向开放、由管物转向管人、由计划转向市场、由经验型转向研究创新型。在不同学科实验室的建设上要注重创新,体现特色,把实验室的建设与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相结合,为优势学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必须结合文科的特点,从管理手段与管理理念上创新,打破陈旧的实验室管理与运行模式,提升高校文科实验室的文化内涵,提高对文科实验室文化内涵的认识,明确实验室文化建设的理念与途径。
4.2进一步提高文科实验室使用效率,重视投资效益,各院系实验室之间实现协调统一
目前我国文科实验室教学多以学院中各个专业独立教学为主,例如某高校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实验室,每个单独的实验室往往只有一个团队的学生,人数一般为个位数,同一专业不同团队分别占据着不同的但规模不小的实验室资源,且不说这些实验人员研究成果如何,单就实验室空间资源来说,就是极大的浪费。独立教学导致院系之间缺乏协调沟通,实验室空间功能极其简单,设备及其他功能也难以被完全发掘与利用。教育体制改革仍在继续,在此背景下,独立且分散的实验室单元布局方式渐渐显示出内向、封闭的局限性,很难继续适应现代各高校建设与发展的要求,文科实验室的复合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4.3改革对实验室人员的培养与激励机制,完善高校文科实验室的考核办法与规章制度
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完善不仅是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促进教学、科研、实践合理有效融合的需要。经过调研发现,高校文科实验室中工作人员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参与实验教学的技术管理人员力量薄弱,对实验室人员的培养缺乏长远计划与有效的培训体制。所以,各高校应该对文科实验室人员培养与激励机制进行改革,克服体制和待遇方面的差异,建立起懂技术、爱实验、懂管理的青年技术管理队伍。(1)提高实验人员的地位,同时适度提高其待遇。建立起一支稳健的实验室人员队伍,使实验人员真正担任起实验室建设的主力军,其待遇与同级教师保持一致,打破实验人员与教学人员之间的界限,进而提高实验人员对实验工作的忠诚度和积极性。(2)重视对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培训,促使实验技术人员不断提高自我要求,提升业务能力,从而带动整支实验人员队伍素质的提高,最终达到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有效激励机制的制定能够提高实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实验人员不断提高技术操作与管理技能。该机制的建立,一方面要依靠高校领导观念的转变,充分认识到文科实验室在高校文科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另一方面,在政策上,职称评定、评优奖励等,其标准要适度偏向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3)完善高校文科实验室的考核办法与规章制度。在考核方式方面,要加强监控与评估。对于学生,要注重对其动手能力的考核,同时关注团队合作效果的体现,确保学生学到知识,并能学以致用,真正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技能;对于教师,要确定合适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奖惩制度与考核办法。在规章制度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切实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职责,抓好检查落实工作。具体来说,包括明确实验室主任、实验室教师、实验室技术工人等的职责,确立对实验室中各类人员的奖惩制度,编制实验室人员工作手册,做好工作记录,对于实验室人员的优秀业绩与研究结果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与奖励。
4.4健全高校文科实验室开放运行制度,提高实验室的复合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实现教学、办公、实验三功能的结合
(1)高校文科实验教学应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科研、教学、办公相结合,让更多的学生群体参与到科研中来。由于新常态下,各高校在文科实验室建设上的资金投入有限,将实验室向科研开放,可以借助科研经费来弥补实验室建设资金不足的缺陷。除了向科研开放之外,实验室的开放还必须实现全天候开放。(2)开放不是随意的开放,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实验室开放制度和机制来管理。高校要确保实验室中器材检测与维护的及时性与高效性,让学生在使用时,设备能够运转正常。这一措施将设备、资源与信息结合在一起,使得实验室向资源共享、创新多元的方向发展,让高校逐渐走出封闭独立的模式。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性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利用知识的能力,学以致用,造福社会。(3)建设复合型、集约型综合实验室。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存在着复合化程度低、功能组织单一等问题,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突破这一局限,将实验室推向功能组织多元化,空间结构集约化,将各个院系乃至同系不同实验团队的实验单元结合起来,将不同学科的实验教学融合起来,构建起复合型、集约型综合实验室。
4.5文科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
调查研究表明,高校文科实验室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院系共同管理和校级直管。文科实验室管理模式必须打破旧的模式,建立起人人参与、全面高效的管理模式。(1)健全文科实验室教学管理体系,加强对实验教学环节的管理。就目前而言,很多高校文科实验室并未形成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文科教学的效果。在教学环节上,要重视对教学环节具体要求的规范,密切结合文科教学的特点,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利用知识能力的训练,设置合理有效的实验教学体系。与此同时,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加强对教学环节的监督与检测,保证文科实验室教学的高质与高效。(2)加强对实验设备的跟踪管理。对实验室设备的跟踪管理需要做到购置前、购置中、购置后的全程跟踪管理。设备购置前,要举办专家论证,改变盲目购置设备导致设备重置率高的问题,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提高产出。在设备购置过程中,应当遵守国家规定,按照规定的采购程序进行采购,实验室中陈旧落后的设施及时淘汰更新。购置后,对设施要加强分类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建立严格的管理使用制度,对实验人员进行设备操作流程培训。设备使用后,要求实验人员如实填写使用记录卡。(3)重视实验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做到人才集中管理。要设置统一的管理机构,机构中各个职位分工明确。重视实验队伍的建设,选好用好实验室各类人才,充分调动实验室人员的创造性与积极性。
4.6重视对文科实验室环境质量的提升,凸显文化性与地域性
新常态要求提高对文科实验室建设的重视程度,观念转变的同时,要充分意识到实验室环境氛围建设的重要性,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文科实验室空间的扩大与设备配置的提高。现如今,各高校在建设中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呈现,不同地区高校的建设所体现的文化韵味存在很大差异,凸显出强烈的地域性特点,与之相适应,文科实验室的建设也应与高校建设风格相适应,满足学生多元化的使用需求。另外,实验室的工作本身枯燥无趣,实验人员日复一日地待在同一个密闭空间内,这个空间往往在设计方面文化性不高,仅能满足教学需求,布局结构千篇一律,室内配套设施缺乏人性化,更不用说艺术美感,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所以,高校文科实验室的建设必须注重环境质量的提升,增强实验室配套设施的智能化与人性化程度,在空间尺度、色彩搭配等方面加入人性化的考虑,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以实现热、电、网络等实验室设备的自动化管理。
作者:李风芹 张祥丽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参考文献:
[1]张爱民,宋懿琛.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的新趋势分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
[2]朱静君,谢珺.文科实验室建设与使用的探索[J].广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3]陈晓梅.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8.
[4]李殿鹏,吴华洋,等.加强文科实验室建设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
[5]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7〕2号.
- 上一篇:高中起始阶段英语衔接教学研究
- 下一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礼仪道德教育的渗透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