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煤炭回采率管理策略分析

时间:2022-05-08 04:10:27

导语:国内煤炭回采率管理策略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国内煤炭回采率管理策略分析

摘要:煤炭回采率低下一直是困扰我国煤炭采掘企业发展的一个难题,尤其是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减少,且不可再生,煤炭开采所存在的回采率问题,愈加受到关注,成为煤炭行业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从煤炭资源的回采率着手,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并提出相关管理策略。

关键词:煤炭;回采率;管理策略

能源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力后盾和原动力。我国独有的资源赋存条件,决定了煤炭在我国能源需求中的主导地位。尽管我国拥有“富煤”的称号,但同样是煤炭消耗大国,煤炭使用比例占一次能源生产以及消费的六成以上,并将在当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这种状况,“富煤”并不能解决我国能源需求攀顶似的增长,短缺将成为必然趋势。为此,在找到能够替代煤炭的新资源之前,重视煤炭资源的最大化科学开采以及煤炭能源的应用将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命题。

1国内煤炭回采率存在的问题

1.1整体煤炭回采工作水平不高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加拿大、德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在开采煤炭时,所消耗的能源比为1∶(1.2~1.3),实际的资源回收率高达80%以上;而我国的煤炭开采,采区平均回采率在60%上下,矿井回采率更是不到50%,整体的回采工作水平偏低,造成了大量的煤炭资源浪费。我国煤炭开采的工作水平亟待提高[1]。

1.2小型煤矿回采率普遍低于大型煤矿

受国家政策、矿区规模、资金、开采技术、煤矿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小型煤矿往往开采水平较低,尤其受管理制度以及开采设备上的限制,大多数小型煤矿,在开采之后,没有更为完善的回采制度和更为先进的开采设备,导致回采率过低,煤炭资源损耗严重。有关数据统计显示,大型煤矿的回采率为50%~60%,小型煤矿的回采率不到20%。比如山西省省内的平均回采率在40%以上,而其乡镇煤矿的回采率仅为10%~20%,远远低于国内煤矿平均回采率,与发达国家煤矿回采率相比,更是难以望其项背。为此,进一步提高小型煤矿的回采率或者调整小型煤矿所占比例将对整体回采率的提升、煤炭资源的节约等产生重大影响,也是当前煤炭行业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2]。

1.3西部煤矿回采率不容乐观

我国素来有“地大物博”之称,但同样有着地形复杂、东西发展不平衡的地理制约,加之历史发展、技术差异等因素的存在,我国西部的发展较东部有所不足。反映到煤炭行业,西部建立的煤矿开采区往往由于地域差异、气候、技术支持等因素的影响,开采区和矿区回采率都远远落后于国内煤炭行业平均回采率水平,而处于其中的小型煤矿回采率更是这一煤炭损耗现象的典型表现。这也是当前我国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开发中所要面临的一大难题[3-4]。

2国内煤炭回采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2.1煤炭产业密度大、竞争激烈

我国的煤炭资源占一次能源结构的70%以上,在当前仍有十分宽广的利润空间。为此,在煤矿资源赋存条件较好的地区,往往会聚集众多的煤炭企业,各个煤炭企业为竞争到更多的利益,对于煤炭回采率并不重视,使得煤炭回采率难以提升。

2.2缺乏健全的监管机制

一般情况下,从发现煤矿、考察矿区、开采煤炭直到矿区报废的过程都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倘若煤炭监管部门在煤矿开采期间缺乏实时的连续性监督,极易出现煤炭企业谎报开采数据、虚报报表等现象。而煤炭监管部门对矿区的开采进行长久的实时、连续性的监督比较困难,使得煤炭监管部门对上报的开采数据和报表真假难辨。根据这些数据,所做的煤炭回采率分析可靠性显而易见,根本不能为监管部门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一些地方为了经济利益,煤炭企业与监管部门相依相存,甚至个别监管部门收取煤炭企业的贿赂,监管部门从煤炭企业的监管者转向了保护者,置监管的内容于不顾,监管期间不作预算、不作准备,任其发展,监管形同虚设。这些问题和现象使得煤矿采集市场混乱,煤炭回采率低下等不良现象泛滥。为此建立健全长效可靠的监管机制、强化现有监管区域的监管力度尤为必要[5]。

2.3开采位置受限,方法、技术不够先进

从开采数量上来讲,我国中小型的煤炭开采企业虽然只占不到30%的比例,但相对能源耗用量来说却不可小觑。由于中小型煤矿所处的区域地理位置一般较为偏僻,企业往往只能依靠投入更多的费用来开采,投入较大,同时,开采企业大多难以形成较为完善的开采机制,开采方法较为落后,开采技术及设备难以比肩大型矿区,从而使得煤炭回采率难以有效提升。

2.4设备落后、管理松散

我国大多数中小型煤炭企业煤炭采集设备和技术较为落后,更新换代的投入不足。而且,与大型煤炭企业相比,中小型煤炭企业的管理模式较为松散、落后,管理效应难以发挥。在实际作业中,煤炭企业对井下工人的采煤作业难以做到实时监管,尤其是受井下工作环境差、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素质较低等因素影响,丢煤、割煤不足等现象成为常态,造成煤炭资源的浪费,影响了回采率。

3提高煤炭回采率的建议

3.1改良现有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煤炭行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煤炭回采率关键在于煤炭开采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革新。在当前,提升我国煤炭开采率,首要的是在技术上提高对煤炭赋存自然因素的适应能力。(1)要对煤层赋存的状况进行探测,通过反复勘测和测算,取得精准化的煤层储量级别和数据。期间,不仅要提前对矿区的地理位置做详细查寻,深入调查当地的地质、水文等情况,特别是要将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作为探点,反复勘测,重复统计,而且要在完成探查之后对统计资料和数据进行精密分析统计。同时,要高度重视井下工作面巷道施工过程中的煤层探查,为后期选择合适的采煤设备提供可靠的资料,避免设备选型不合理造成的顶底煤损耗。(2)合理规划矿区的开局,力求设计最优化。要按照所探查的煤层厚度变化情况以及矿区地质情况,甄选最为合适的采煤方法以及开采设备,避免由于开采方法和设备的不合理造成顶底煤损耗。同时,还要预先估算煤柱以及隔离煤柱的大致位置,规划设计尽可能多的煤柱保护措施,选择地质条件较为适宜的区域采用无煤柱开采技术。(3)对于煤层倾斜、急倾斜、薄煤层的开采,要选用综合机械化的开采技术,目前国内的技术支持较为薄弱,需要不断研究和攻克。同时要加强科研攻关,着力解决综采放顶煤的回采率难题。

3.2完善煤炭回采率监管机制

我国煤炭回采率不高的原因,固然是开采技术的相对落后,但监管机制的不完善也是重要原因。要全面提高我国煤炭资源回采率以及煤炭资源保障能力,技术创新以及管理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一方面,政府监管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落实监管制度,在落实中发现不足,进而完善监管制度机制。同时,要重视市场的调节作用,将市场调节同政府监管相结合,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在完善煤炭回采率监管机制的同时,要紧密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定规、依法监管、依法自律,既要监管煤炭企业,也要防止“监守自盗”,让监管部门和人员,有规可依、有规必依、违规必究,不敢越雷池一步,通过实时有效、真实可靠的数据分析,获取煤炭企业资源回采率的真实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检测结果,强化有效监管,从而提升煤炭回采率。对于煤炭企业采煤各项指标未能达标的,要严格追责,先责令限期改正,若逾期不改或者拒绝改正的,应当吊销采矿许可证,并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对煤矿进行查封或者合并等。对于超额超标完成采煤指标的先进煤炭企业,要给予地方政策性优惠、税收优惠等相应奖励,鼓励技术创新,发挥先进产能优势。另一方面,煤炭开采企业也要建立完善的矿山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设置储量统计机构,对开采记录、储量的记录等如实登册,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开展储量评估和回采率监管,提升煤炭资源回采率。

3.3鼓励大型煤炭开采企业,限制小煤矿数量

一般来说,大型煤炭开采企业,在资金、设备、技术等方面都拥有小煤矿企业无可比拟的规模优势。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型煤炭开采企业是发展趋势,也是主流。大型煤炭开采企业,规模大、实力强、成本低,抗风险能力强,能够促进煤炭产业集中化、集约化发展,解决煤炭产业组织结构过于分散等问题,促进市场的有序竞争,而且便于监管部门的监管。为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开采,政府监管部门可以适当提高煤炭开采企业准入门槛,实行优胜劣汰,对那些经营能力不强、规模较小、生产技术已不适应当前开采指标的中小型煤炭开采企业要坚决予以淘汰。

3.4强化矿山企业内部管理

煤炭开采企业要转变观念,提高回采率,走节约型道路。要经常性对矿区作业人员进行开采技术培训,灌输提升回采率的重要性,让职工从本质上认识到回采率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要针对采煤人员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奖励回采率高的班组和个人,处罚片面追求效益、煤炭资源损耗高的班组和职工,让回采率的高低与职工的切实利益挂钩,切实把回采率问题灌输到职工的日常工作中去。同时,要在技术管理上下工夫,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严格组织实施。

4结语

总体来说,当前国内煤炭回采率还处于较低水平,同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需要在技术创新、健全制度等方面下大工夫,需要政府与企业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回采率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提升,提高我国煤炭资源的开采率,节约能源,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坚强保障。

作者:杨士元 单位:山西焦煤集团公司

参考文献:

[1]任传鹏.井工开采煤炭回采率影响因素及控制模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

[2]戴炎伟.提高煤炭回采率的有效途径[J].陕西煤炭,2013,32(2):123-124.

[3]刘永明.浅析提高煤炭回采率的几种途径[J].河南科技,2013(7):47.

[4]毛小娃.陕西煤矿回采率分析及其提高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

[5]王素娜,孙小岩,陈兴波.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的途径方案与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4(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