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时间:2022-02-14 12:04:04

导语: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摘要:气象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对于提升气象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现实基础,提出了“创新导向、应用为本”的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理念,据此提出了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4种模式,并进一步明确了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关键词: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协同创新

一、引言

加强气象社会管理工作,强化气象公共服务职能是政府职能转变,服务社会大众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于公共气象服务的需求层次也逐渐增加,这意味着需要更优秀更专业的人才来满足该需求,从而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气象行业人才需求在专业、层次、类型方面日趋多元化,对气象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针对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优化培养模式、加大培养产出已经日益迫切。开展公共气象管理人才培养,有助于满足我国气象行业公共管理、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强化的行业需求,促进气象管理干部专业能力和公共管理能力的深度融合,推进气象管理水平和能力的全面提高。由于人才问题直接关系到公共气象服务的水平与质量,近年来学界都非常关注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问题。周显信和卢愿清将公共气象服务人才分为三种类型: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以及合作与创新团队,提出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根据用人单位的特殊需求来制定教学培养计划进而实现公共气象服务人才的培养。通过前述的文献查阅可以发现,当前学界主要是就一般性的气象人才培养模式展开研究。气象公共管理人才作为气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模式既具有一般性气象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点,也具有其个性特点,本研究将基于此对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展开研究。

二、公共气象管理人才的培养基础

目前,我国设置气象类专业的高等院校和机构主要有19所,包括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山大学等,其中13所高校具有完整的本科和研究生气象人才培养体系,另有6所高校则只培养气象专业研究生。根据我国的教育专业设置,大气科学是属于理学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下设置有气象学、应用气象、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雷电科学与技术、海洋气象学、环境气象、水文气象、空间天气学等二级学科,除了涵盖传统的气象业务链之外,还拓展到气象仪器与装备、气象综合观测技术、气象预报预测工程、气象信息技术工程、公共气象服务工程、气象防灾减灾与气象应急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目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博士、硕士和本科学位体系,并且拥有了完整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建立了对接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奠定了良好的学科专业基础。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通过学科交叉,拓展气象工程及其应用,满足不同行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大气科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确保公共气象管理人才培养最重要的专业教学培养力量。

三、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理念与目标

(一)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理念。现代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主要包括面向防灾减灾的气象服务、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面向公众的气象服务以及面向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工业生产、旅游服务等的专业精细化气象服务等。现代气象管理则是通过有效的组织手段维持现代气象业务系统的高效运转。现代气象业务日益呈现出科技含量高、关键技术先进、信息化程度高的特征。发展现代气象业务,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根本在于要有一批素质过硬、结构优化的高素质气象人才队伍。故此,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可以界定为:既掌握大气科学理论相关学科知识,又具备公共气象服务业务能力的复合、应用兼备型现代气象管理人才。气象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应确立“创新导向、应用为本”的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理念。其中,创新导向是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立足点与最终目标,应用为本是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实现基础。“创新导向”,即通过建立跨部门的人才交流机制,实现气象行业院校与气象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部门,如气象部门、航空部门等的沟通与协调,明确气象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特征,以提升创新思维模式为目标,同时瞄准气象学科与公共管理学科的前沿理论问题,通过优化教学体系,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升气象公共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应用为本”,即重点突出气象公共管理人才的应用性特征,以“订单化培养”作为实现手段,根据社会需求与学生个性化特点来进行气象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在应用为本的理念之下,需要明确“应用”的具体要求。故而,需要结合所建立的跨部门的人才交流机制,明确不同部门对气象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特征,重点对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现实的应用问题进行收集与整理,结合对用人单位的调研,明确不同工作岗位的“应用”要求。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除进行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外,重点对其在未来工作中可能需要的应用技能进行培训,结合前述的创新意识培养,使气象公共管理人才能够迅速的在其工作岗位上发挥创新能力。(二)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气象公共管理人才是为适应气象行业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要求,为气象行业政府部门及与气象、环境等公共服务机构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管理人才。故此,气象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以政治理论、管理知识、专业知识和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要求毕业生能掌握大气科学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数据分析等专业知识的同时,能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具备从事气象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开拓创新和依法行政能力,面向各类政府部门和社会相关机构,成为行业领域公共管理或政策领域的领导者、管理者以及其他气象公共服务人才。

四、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强调高校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协同,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根本任务”。高校的协同创新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首先是高校内部各要素之间有共同的创新目标,对硬件、软件技能的整合、分享,实现人才培养的创新;另一方面是指高校与社会资源(如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中介机构等)主体之间以实现一定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为目的,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气象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以发展气象学科知识为取向的高层次学术型气象人才,同样也需要大量以气象业务实践工作为取向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因此,在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可以尝试探索协同培养模式。(一)气象行业院校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所谓气象行业院校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是指依据现有高校之间的学科交叉实际,充分整合不同高校之间的学科优势,建立人才培养的交流机制,促进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当前,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由于学科发展重点不同,气象行业院校之间呈现各有所长的态势,通过行业院校在教师培训、科学研究、学生培养等方面开展多领域协同人才培养,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教学计划,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该模式的特点是突出课程教学对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作用,强调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知识内化的心理过程,符合知识学习的规律。(二)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所谓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是指充分利用现有科研单位以及气象业务单位的优势,实现二者之间的相互协同以实现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通过该模式,可以在国家气象局、各省市局与中科院大气所、气科院以及农业、水利、林业等科研院所开展人才合作培养,建立有特色的实验室或研究中心。该模式主要针对研究生培养及科研合作,通常是就协同共建的科研院所的研究领域内进行人才的培训与培养。该模式的优点是加强了相关领域和学科的单一知识的深度融合,但是由于气象公共管理领域涉及的学科与专业涵盖自然科学领域与社会科学领域的众多学科,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培养的合作内容稍显狭窄,不能有效的缓解当前气象公共管理人才的缺乏的困境。(三)校企协同创新培养模式。《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快气象培训体系建设的意见》(气发〔2010〕146号)指出:要着力培养引领气象事业发展急需的新生力量;培养适应气象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专门管理人才。在中国气象局2013年颁发的《气象部门人才发展规划(2013~2020年)》同样提出要建立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预报预测、综合气象观测与装备保障、气象信息技术、气象科研开发、气象教育培训、气象管理等七支人才队伍。这是校企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政策渊源。所谓校企协同创新模式,是指高校根据企业的反馈有针对性进行培养计划的设计,以培养出更符合企业与社会需要的人才的模式。气象服务已经成为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传统的气象业务服务外,还要满足各级政府、各部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如,防灾减灾服务、农业气象服务、海洋天气服务、航空天气服务、道路天气服务和空气质量服务等。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企业对于气象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能够精确的反馈到气象人才培养单位,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能够让气象人才培养单位有针对性的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四)国际合作模式。所谓国际合作模式,是指国内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单位与国外高校及相关机构积极合作,通过联合培养、师资培训等方式,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取长补短,学习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在气象管理、气候变化方面法律法规,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处理国际事务能力的国际化气象公共管理人才。

五、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路径

气象公共管理不同于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三者之间各有侧重。气象公共管理在培养目标、招收对象、课程设置、培养方式以及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有特定要求和质量标准,区别于教学、科研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强调直接面向气象公共管理领域实施专业教育。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当围绕气象公共事务特点,明确能力要求,构建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一)明确气象公共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掌握大气科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通过教育培训、选拔任用、实践锻炼等措施,培养造就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管理能力强、专业知识丰富、善于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气象管理人才队伍。在专业能力方面,气象公共管理人才要培养气象预测预报、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能力。在综合能力方面,培养研究探索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国际化视野和认知能力等公共、行政管理能力。(二)优化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在气象专业基础必修课中设置不同学科的课程,包括:综合观测课程、信息处理课程、气象预报预测课程、公共气象服务课程、气象管理课程等;在必修或选修课中,开设跨学科综合性课程,既促进教师更新知识,同时还可实现学生知识结构中的学科交叉;从课程实践、社会实践两个方面入手,完善并强化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具体来说,应当在培养方案中力求做到“四个合作”。一是合作设计课程内容。根据政府与各个行业对于气象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灵活设置课程体系、制定动态的课程内容。二是合作指导学生。配备“双师型”指导教师,组建校内专职和校外兼职指导团队,发挥各自特点与优势,建立与优化专职导师和兼职导师互补机制。三是合作建设实践平台。积极开发建设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实践教学基地,与政府公共部门以及各用人单位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合作单位的良好实验实训平台,提升实践教学的实效。四是合作开展科学研究。以项目研究为载体,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培养学生遵守学术规范的意识,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改进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恪守“用以导学、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围绕“三个中心”来提高学员的能力:一是以气象公共问题为中心,提高学员对公共气象管理热点问题的理论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二是以技术方法为中心,通过开设核心课、专业方向必修课、选修课和社会实践等四大课程模块,系统培养学员的公共气象管理能力;三是以实践案例为中心,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现场观摩、小组教学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于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而言,要培养具有气象知识背景的较强公共管理实践能力的人才,强化实践教学是重中之重。具体措施包括有以下几点。一是增加大气科学与管理学实践教学比重。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开设网络课程,适度压缩理论教学比重,增加气象公共管理实践教学的学时和学分。二是强化实践教学导师队伍。聘请气象行业高校、科研院所、国外相关高水平大学的学者教授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强化兼职教师的责任意识,建立校外兼职教师工作规范,不断提升实践教学导师的业务水平。三是传授实践方法。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气象数据搜集、社会调查等方法,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四是拓展实验教学项目。组织学生科研项目及气象公共管理相关领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让学生参与管理实践,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守荣.强化气象公共服务职能提升气象应急管理能力[J].行政管理改革,2010(02).

[2]周显信,卢愿清.公共气象服务人才培养与发展体系研究[J].阅江学刊,2012(02).

[3]邢刚,等.浅谈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人才战略的对策与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S2).

[4]吴绵超,等.气象文化教育:气象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J].青海气象,2011(04).

[5]李纯成.国内外高层次现代气象人才培养模式对比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39).

[6]张雪松,等.面向气象行业需求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全面推进课程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5(04).

[7]杨丰政,等.基于“协同创新”理论视角的高等气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7(23).

作者:刘毅庭 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