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高校公共管理论文

时间:2022-09-26 03:53:25

导语:地方性高校公共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地方性高校公共管理论文

一、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实验室是学科发展的命脉。学科发展规律表明,学科发展与实力的消长,主要源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变化,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变化主要依赖于实验室。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开展实验教学无疑会将公共管理类学科的课程教学质量推向一个新高度。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意义在于优化理论教学效果,其与理论教学的结合度不如理工科实验教学这么高,所以在软硬件条件比较差的地方性院校通常通过理论讲解或其他教学途径(如视频资料等)替代了实验教学。

1.建设公共管理类实验室是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一部分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一般就不会有过高的要求。地方性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着力于培养学生步入社会后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具备在信息化条件下适应未来工作岗位要求的能力。

2.建立公共管理实验室是解决专业学生理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弱的最佳途径

公共管理类学科的涉及面广,要求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兼备。服务意识和决策能力是公共管理类学科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培养核心。学科教育应该围绕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建立目标明确的公共管理实验中心,利用现代互联网科技与现代课堂信息技术,模拟公共管理部门运作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

3.建设公共管理实验室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必然结果

为培养出能适应现代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础、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新时代的人才,现代教育技术在其中的应用过程中应该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应用于教育领域中的多媒体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虚拟技术等。其主要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代替了一些投影片、录像片的基本功能,并利用计算机的三维动画技术,详细地分解、展示微观机制和运动形式以及复杂过程,在突破教学难点、进行生动直观教学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公共管理实验室也应该适应科技发展的潮流。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提高实验教学具有明显的效果。

二、地方性高校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的困境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目前设置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几百所大学中:全国近10所知名高校已经建立了人文管理实验室、公共管理实验室,这些实验室配备了计算机软硬件实施,开设实验课程,目前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有很多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包括众多的地方性高校对公共管理类实验室跃跃欲试。虽然近年来地方性高校在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体制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公共管理实验室研究工作也得到长足发展,但是与高标准的公共管理实验室要求相比,规模、数量、投入都远远落后知名院校,总体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目前地方性高校的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地方高校和专业教师对公共管理类学科的实验教学缺乏足够的认识。

我国大部分文科类人才培养都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公共管理类学科的教学方式也基本上延续了传统的文科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由于缺乏实践训练的机会和平台,结果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尽管不少地方性高校都在强调实验教学地位无比重要,可是在实际层面实验室只是一个摆设,学校对实验室建设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例如场地、资金、设备。教师也对实验教学缺乏积极性,大多地方高校的公共管理实验室利用率非常低,更多是作为学生的机房来使用。

2.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不健全。

实践课程在公共管理类学科的课程设置中所占比重通常较小而且缺乏系统性,存在随意开设实验教学学时与内容之嫌,所使用实验教材也不具备较好的实践性和指导性,而且不能很好地落实人员配备、经费使用等具体环节,导致学生的实践时间受限,无法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实践操作,所掌握的实践能力通常是不完整的,与实际的工作要求相去甚远。

3.实验教学梯队的建设滞后。

在地方高校的公共管理类学科教学过程中,普遍重理论轻实验,进而出现了重教师,轻实验人员;重仪器引进,轻实验人员培养提高等问题。许多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兼任实验教学人员,他们虽然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却相对欠缺实验技能。与此同时,学校考核体制也导致教师们较看重理论研究而忽视了实验研究,这也限制了公共管理类学科的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实验室管理人员进修机会少,使其知识的更新受阻,进而影响其从事实验教学的积极性。

三、地方性高校促进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的对策

当前地方高校所开设的公共管理类实验课程很大程度上是传统理论教学的陪衬,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只占很小的比重,并没有发挥较高水平的教学功效与质量。要加强公共管理实验室的建设,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必须科学定位公共管理学科及其人才培养方向。同时,制订并实施促进实验室建设的支持性策略,通过引进实验教学所需的软硬件设备,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并且在实验室的使用和管理上制订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以达到实验室功能发挥的最大化,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软件进行实践教学,大幅度提高整体教学工作中实验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进而发挥公共管理实验室的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

1.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合理的公共管理服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技术途径,它具有催生管理革命和服务模式创新的效果,从而真正引领公共管理大变革,为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带来新的气象。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地方高校应该顺应时代要求,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公共管理学科的实验室建设。然而,地方院校的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还不够完善,实验室设备、人员、财政不能满足该学科的发展和竞争要求。主要表现在:没有明确实验教学的主体地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联系不密切,理论与实践没有从根本上融合起来,严重缺乏自主创新的实验成果;行政化现象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表现明显,导致实验室的使用出现严重的重复低效、分散封闭的问题;实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地方性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

2.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明确实验教学模式的方向与层次

统筹公共管理学科的理论创新、知识创新、实验技术创新,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紧密结合、协调发展机制。努力探索公共管理学科与相关学科的优势和薄弱环节,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探索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模式。公共管理实验室普遍是以软件为主的软件实验室,使用的软件种类繁多,如电子政务实践平台、公务员考试模拟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平台、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系统、公共管理定量分析系统、社会调查实践平台、公共政策分析系统、公共管理绩效考核系统、SPSS社会统计软件等。一般将公共管理实验的教学模式分为4个层次:第一层次培养学生做实验的基础技能和从实际出发的务实态度,主要通过模拟操作、演示验证来完成实验;第二层次旨在提高学生的设计技巧和独立判断能力,实验以设计性为主;第三层次是以学生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为基础,开设综合性实验项目;第四层次的实验课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挥空间,进而具备辅助老师完成相关科研课题的能力。

3.深入展开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公共管理实验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体系、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以及实验室管理体制等方面都是改革的重点。要有明确的实验教学思路及目标,实验室的发展规划和实验项目的设置要合理。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现状,把实验课从理论课中独立出来,重新设计成自成体系的课程并独立进行考核。通过引进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软件,设置多门实验课程和项目,形成“融合型”实验教学体系,从而有效发挥交叉专业的优势,同时也让学生能够系统地认识公共管理这门学科。

4.努力打造理论功底扎实,实验素养过硬的实验教学队伍

要构建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关键是要拥有富有奉献精神且结构合理、层次高的实验教学队伍。明确规划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学团队。大力引进实验教学人才,促进实验教学队伍结构的优化。提供参加各种研讨、考察、培训和交流活动的机会,以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营造一种研究和学习新技术、新实验教学方法以及新知识的积极氛围,同时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实现公共管理实验室的教学目标。

作者:李佳蕙单位:嘉应学院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