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文化作用迟效性分析论文

时间:2022-12-04 04:45:00

导语:图书馆文化作用迟效性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图书馆文化作用迟效性分析论文

摘要图书馆是一种以“文化”人为目的、以读者为载体并需要迟效评价的文化单位。图书馆文化在长期的构建中。所展现的标识符号、运行模式、文化载体,所形成的特定文化氛围和无形资产,体现其文化效能具有迟效特性,是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律的一种表现形式。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效能;迟效性

对图书馆服务效能来说,有长效性、速效性和迟效性。图书馆服务的长效性是指图书馆的各类资源可长期反复利用;而速效性是指图书馆服务的某一具体目标,比如检索某一知识点或阅读某一文献资料,图书馆能迅速有效的提供服务;所谓的迟效性,是指图书馆服务产生的文化整体效能,比如读者用户的知识积累、社会公众文化素养的提升、图书馆无形资产的积聚,不是“速成”所能奏效的,都是需要假以时日才能得以实现。为此,本文试图从图书馆文化效能的角度,小议图书馆服务的迟效性。

1图书馆文化的标志符号显示其效能的迟效性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具有其特定的标志符号,都有构成这种文化现象的组成部分。相关研究表明,人们头脑中对某种文化现象的认知是一个“网络结构”,核心是其文化名称,围绕着它是文化现象形成的要素。图书馆文化之所以被人记忆并与其他事物区分,是因为培育生成图书馆文化的组织结构与其他文化不同,即是由图书、图书馆员、读者、建筑设备和服务方法等五大硬件要素构成。通过对这五大硬件要素的整体运行,形成并促进了人们对图书馆的认同,产生了图书馆文化现象,成为人们记忆图书馆文化的标识符号。

当人们感知到图书馆文化特定的标识符号时,就会产生相关的“图书馆联想”。经过长期的图书馆文化的体验后,人们一看到特定的图书馆名称或标志的硬件要素,就会激起对这个图书馆名称为核心的“记忆结构”,唤起关于该图书馆的各方面的联想。如:当北京图书馆某个老读者看到或听到“北京图书馆”这五个字时,就会想起北京图书馆标志性的建筑,想起北京图书馆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或阅读氛围,想起北京图书馆厚重的文化底蕴或与北京图书馆其他相关事物。

人们对利用图书馆的熟悉程度不同,对图书馆的认知程度和记忆结构不同,对图书馆的认知在先,产生的“图书馆联想”在后。因而,图书馆文化的标志符号作为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的识别系统,显示了图书馆文化效能的迟效性。

2图书馆文化的运行模式显示其迟效性

一个事物如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是无法立足于社会的,是没有生命活力的。图书馆传承人类文明,以夯实和打造社会文化底蕴为己任,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和价值取向体现了图书馆潜在的社会文化价值,是维系图书馆与社会公众的无形纽带。

图书馆以各种方式提供服务,向社会展示其功能效用,让读者体验图书馆的服务成果和及时效应。而更重要的是图书馆所蕴涵的价值取向契合了社会读者的心理需求,使读者用户觉察和感受到图书馆的独特、可持续满足他们相关需要服务效能运行模式的附加值。

图书馆所从事的是通过文献资料去“文化”人的活动。这种“文化”人的运行模式不与戏剧文化产品雷同,不是按照设定的剧情发展去彰显戏剧产品,而是在图书馆特定的文化氛围中熏陶逐渐养成。一个人在图书馆“浸润”了若干年后,就不可避免地被烙下图书馆文化的印记。图书馆文化总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启迪人的智慧,影响人的成长。

图书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浸润”方式和“文化”人的运行模式是不能速成的,是长期的一点一滴的迟效形成的。

3图书馆文化载体的构建显示其迟效性

图书馆文化载体与戏剧文化载体不一样,戏剧文化载体是戏剧的节目产品,反映时代特征的演出节目。图书馆是通过满足社会公众的阅读需求来实现读者自身的发展、展示其文化价值的。

图书馆运用多种服务手段为社会提供文化休闲消遣或文献查询等公益服务,社会公众在体验图书馆服务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成为图书馆服务成果的直接“消费者”和“评判者”,同时,又是图书馆服务质量成效高低的“承载者”和“体现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读者(包括当下的读者用户、潜在的读者用户、以往的读者用户)是图书馆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也是图书馆文化形象最直接生动的具体体现,图书馆文化形象的最终检验是对其文化载体即社会公众影响力的检验。

诚然,图书馆文化载体中的“人”不仅仅包括馆外社会公众,还包括管理者和员工。馆长是图书馆文化形象的代言人和设计师,可以说馆长的办馆理念、人格魅力配合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成就图书馆文化的要素之一,如同教育界的名校培养名师,名师造就名校。所以,德高望重的馆长,学识渊博的员工和热爱阅读的公众读者是构成图书馆文化载体的中坚。图书馆文化载体的各种构建元素需要多方长期磨合协同努力方能奏效,才能使图书馆文化魅力发挥到极致。所以说,图书馆文化载体的构建显示其效能的迟效性。

4图书馆文化无形资产的积聚显示其迟效性

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如何,不是由图书馆自己说了算的,而是由社会公众决定的。社会公众是指与图书馆相互关联的社会各界人士、团体和单位,包括: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当下的读者用户、潜在的读者用户、以往的读者用户、专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新闻媒介、社区、协作单位、各类型图书馆以及图书馆管理者和员工,等等,他们与图书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双方通过相互了解沟通、协作服务,建立了稳定的交往形式,形成了图书馆与社会公众相互依存、共赢进步的互动关系状态。图书馆正是基于这种“互动关系状态”的积累,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形成了图书馆文化的无形资产。图书馆一些有形资产因服务利用而损耗,而其无形资产则恰恰相反,它不会因此而枯竭,反而因服务利用而受益增值。

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机构,通过自身的开放系统,不断地与社会公众进行各种形式的交往,并获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通过这些关联获取图书馆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扩充其无形资产,是图书馆文化的“能力”所现。任何图书馆都有自己特定的公众目标和社会资源,挖掘、盘活和整合利用好这些资源,有利于优化和拓展图书馆文化的无形资产和发展的空间,为图书馆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图书馆的服务效能要提高,馆风馆纪要好;另一方面,要始终保持与社会公众的互动交流。图书馆的办馆宗旨、发展规划、改革举措,需要得到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而社会公众对图书馆的感受、评价、建议,是图书馆构建无形资产的重要决策依据。缺少了与公众的互动和交流,得不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扩展图书馆服务效能将无从谈起。

图书馆文化的无形资产需要公众认可和共建,公众需要图书馆来满足自身的文化素养的提升,彼此依存并有机结合,图书馆文化的无形资产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逐渐地厚实起来。因而,从图书馆文化的无形资产的形成和积累来看,其效能具有迟效性。

5图书馆文化是一种需要迟效评价的文化

戏剧文化凭借文化产品出色的表演技能,戏剧题材对社会热点和时代精神风貌的准确定位及有效的传播,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可以很快地打造出来,甚至一夜成名。图书馆文化则不行,图书馆文化的构件要素之一的馆藏浩瀚的文献体系的构建非一日之功,需要长年累月不间断执著地营建,图书馆服务窗口的设置、服务手段的完善、员工素质的提高以及办馆理念、价值取向都受到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需要长期不断的探索实践。

豪华的馆舍可以在一夜之间拔地而起,先进的设备可以及时购置,优秀的员工可以在短期内引进,图书馆服务功能也可以迅速扩展。唯有图书馆浓厚的文化氛围(包括图书馆服务的优良传统、馆风馆纪)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磨砺才能够形成。

图书馆文化的运营是一项全方位的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社会文化系统工程,可以说,任何一个著名图书馆的文化炼成,都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图书馆文化需要假以时日才能得以宏大和彰显,它不是短期内可以准确评价的。图书馆给予读者的不能仅仅是借阅,而是在发掘知识宝藏,享受图书馆服务成果的同时,体验到图书馆文化的魅力,品味到图书馆文化的精髓,图书馆文化因此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量,图书馆文化的“张力”因此而不断地得以扩充放大。

由此可见,图书馆文化是难以速成的,其厚实的文化底蕴需要时间来“沉淀”。

6迟效性是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律的一种表现形式

创建图书馆文化,必须正确认识迟效性与速效性、长效性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图书馆在提供某一具体文献的检索或阅览休闲服务,迅速有效地显现其速效性能。正是这种点点滴滴的速效效能经过长年累月的积聚,滞后形成了一个大的功能效应,展示了图书馆文化的整体效能,体现其迟效性能。这种长期积聚显现出来的整体文化效能必然能长期发挥其历史功用,因此又具有长效性。速效性、迟效性与长效性在图书馆文化发展进程中相得益彰,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律的表现形式。

在图书馆文化建设过程中,若只注重其具有速效性,易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把图书馆的事看成过于简易,一蹴而就迅速发挥作用;如一些地方未经图书馆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充分论证而速建的新馆舍,往往无法满足图书馆业务合理的功能布局和中长期业务发展规划。若只注重其具有长效性,易把图书馆事业的兴办看得过于远久,无法短期产生“政绩”而将图书馆的事搁置起来。如不少地方,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甚至不将图书馆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这些都违背图书馆发展规律,会阻碍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因而,作为“图书馆人”,尤其是上级文化决策部门、图书馆的领导班子,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全面理解图书馆文化的迟效性与速效性和长效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公务员之家

由于不能正确地认识图书馆的迟效性,使得不少地方党政领导更注重经济发展而不是图书馆事业。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在于具备前瞻性的管理理念。图书馆文化的迟效性决定了图书馆的功能作用大多是要滞后的,也决定了图书馆文化的打造必须以未来发展趋势为导向,以现实为依托,以“文化”人为目标,必须要有战略眼光和超前意识,要有长期打算,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坚决摒弃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急功近利,短期出“政绩”的错误观念,运用图书馆文化的速效、迟效和长效性能的发展规律,指导图书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