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导入网络阅读探求论文

时间:2022-12-04 04:19:00

导语:公共图书馆导入网络阅读探求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公共图书馆导入网络阅读探求论文

摘要网络阅读经过多年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读者的第二个读方式。图书馆应当抓住这一机遇,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积极推进和引导网络阅读,为开创我国社会阅读的新局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网络阅读;社会阅读;公共图书馆

2007年“世界读书日”前夕,一则消息令人瞩目:根据《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与人民网读书频道联合推出的“读者阅读习惯”调查结果显示,网络阅读已经成为我国读者的第二大阅读方式,达到24.5%,仅次于读书,超过报纸和杂志。另据报道,与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相反,近年来我国网上阅读率迅速增长,从1999年的3.7%增加到2003年的18.3%,再到2005年的27.8%,7年间增长了6.5倍。而我国目前的网民人数已经超过1.5亿。显然,一个传统阅读与网络阅读并重的时代已经到来。

然而,面对网络阅读的浪潮,公共图书馆界却并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许多人还在大谈网络对阅读的冲击、对图书馆的冲击,或者认为网络阅读是快餐式的“泛读”而轻视它,或者认为网络阅读分流了大量图书馆读者而抵触它。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提供的网络阅读服务还极其有限,无法满足读者巨大的需求,以至于读者到公共图书馆网站阅读的比率很低。对于迅猛发展的网络阅读,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应当如何有效地推进和引导网络阅读?图书馆界对此应当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探讨。

1网络阅读的优势与局限性

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并无本质意义上的不同,所不同的只是文献信息的载体和阅读的方式,读网和读纸,只有阅读方式的不同而没有阅读内容的差别。应当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互为补充。

网络阅读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内容丰富、检索便捷、互动性好、时效性强、共享性高、跨越时空、多媒体运用等。计算机的存贮空间所能承载的信息量是纸质载体无法比拟的,网络的连通又使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主机之间跨越时空限制而互通信息,加之网络特有的超文本链接方式、强大的信息搜索功能、多姿的图文声像信息,使网络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数据库。

但是网络阅读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使用时需要专用设备、权威性与可信度较低、安全性与保密性差、版权保护困难、信息良莠不齐、网络迷失、阅读选择困难等问题都是网络阅读不可否认的弱点。下面具体分析网络阅读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1.1容易流于浅尝辄止的泛读

网络阅读是基于超文本、超链接的一种新的阅读方式,读者通过鼠标点击来翻阅、链接自己所需的阅读内容。由于网络媒体的漫游特性,加之网上读物多偏重于休闲性、娱乐性和新闻性,很容易使读者倾向于通俗和流行,网络阅读更多的不是精读,而是浏览和选择,阅读是快速的、跳跃性的,是快餐式的“浅阅读”,往往缺乏深层次学习和思考的过程。

1.2信息泛滥,容易迷失,阅读效率低下

互联网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信息量过于庞杂。而超文本的固有特性使网络结点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每一结点上往往存在多个并行选择,频繁跳转加上大量无用的垃圾信息,容易使读者迷失在网络世界里,偏离原来的阅读主题,难以发现真正需要的信息,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1.3有害的不良信息很多,容易影响读者心灵健康

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侵害着读者的精神世界。不良信息包括颓废信息、煽动性政治宣传信息、网络色情、网络谣言、垃圾邮件、虚假信息等。读者上网阅读时,大量不良信息夹杂其中,如果读者自控能力差,鉴别能力弱,或是出于好奇不自觉地涉猎这些内容,长此以往,对读者心灵的健康成长将构成严重威胁,甚至诱发很多犯罪。

1.4信息的权威性、可靠性不足

总的来看,网络信息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缺乏必要的过滤、监控和管理,且内容繁杂、混乱,缺乏规范,精度低,信息污染严重。而印刷型文献经过了长久的历史发展,已建立起完善的编辑、生产、发行系统。因此,网络文献在学术和质量上很难与纸质文献的权威性、可靠性等同。

可见,网络阅读虽然拥有诸多优势,得以迅速崛起,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不可能取代传统阅读,二者各有所长,应当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存发展。有个比较经典的比喻:在阅读的世界里,过去使用传统的纸本书籍,如同步行,而网络出现之后,好比有了汽车。有了汽车,没有理由不利用这种交通工具的方便性,但也不表示每个人从此都不需要步行了。

因此对于读者而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适当地交互使用传统阅读和网络阅读。在进行文献检索或进行信息浏览时,我们采用网络阅读的方式是很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的,因为计算机检索快捷,且途径很多,甚至可以进行全文检索。但要做深入研究和潜心阅读时,就要采用传统阅读的方式,慢慢地、细细地、深入地进行经典式的阅读,这样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我们求知和阅读的目的。对于图书馆而言,一方面要继续深化和延伸传统阅读服务,一方面则要积极推进和引导网络阅读。

2公共图书馆推进和引导网络阅读的对策分析

面对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和网络阅读率迅猛增长的深刻变化,面对图书馆读者日渐减少和图书馆网站阅读率很低的严酷现实,我们不能漠视。如果不能顺应新时期读者的阅读需要,公共图书馆势必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遗忘。我国图书馆数量很少,馆藏量也很少,这种情况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有大的改观,加之图书价格又普遍偏高,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社会阅读的发展。而积极发展网络阅读正是推动社会阅读的一条有效途径。由于电子图书价格低廉,并且网络阅读突破了文献利用的场所束缚、图书馆利用的时间限制、文献与利用者的地理间隔,因此积极发展网络阅读,对于社会阅读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但可以满足网络时代读者的阅读需要,而且可以缓解我国图书馆网点缺乏、基层图书馆馆藏缺乏的困境。

那么,应该如何有效地推动网络阅读呢?通过前面的分析,网络阅读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两大症结,一是缺乏精读,容易流于快餐式的浅阅读;二是网络信息资源存在过于庞杂、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情况,需要读者进行较多的甄别和筛选。因此,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打造资源丰富、使用方便、富有特色的优秀网上阅读阵地,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网络阅读指导,引导读者在网上读好书、精读书,促使网络阅读向更健康的方面发展,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2.1切实重视网上图书馆建设,打造资源丰富的优秀网上阅读阵地

面对读者强烈的网络阅读需求,公共图书馆的网上阅读服务明显滞后。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图书馆应当把网络服务与传统服务并重,打造资源丰富的优秀网上阅读阵地,打造真正的网上图书馆,而不仅仅把网站作为图书馆的一个窗口。

在网络阅读服务方面,天津图书馆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天津图书馆2006年开通了电子文献网上阅览“一码通”服务,面向注册读者开放公益性的电子文献。其后整体引进了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并与清华同方知网公司合作,建设数字图书馆公共服务平台。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加入“一码通”服务后,读者不必到图书馆来,坐在家里或办公室,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络,方便快捷地阅览国内7600多种期刊、1000多种报纸和12万多册电子图书和300多家高校的优秀学术论文等数字文献资源。而且网上阅览“一码通”服务是纯公益性服务,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规定的期限和下载流量之内阅览、下载所需的文献,不用支付任何费用,极受读者欢迎。天津图书馆非常重视数字馆藏资源建设,目前已拥有数字化资源库15个,数据量达260GB。这些举措使天津图书馆成为国内电子和网络文献服务方式最开放、资源集成整合范围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对于推动网络阅读效果非常显著,被众多媒体争相报道和赞誉。2007年5月文化部在天津专门召开“全国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经验交流会”,对此进行了总结交流。

2.2加强网络阅读指导、网络信息导航,引导读者读好书、精读书

2.2.1将传统阅读指导有效地延伸到网络上。传统阅读指导主要是推荐书目、名著导读、书评等。这些方式在网上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并可借助于网络实时、交互的优势得以更好地体现。图书馆可以定期在网上推荐书目、书评等信息,并建立“书评数据库”,引导读者阅读优秀的网上读物。2004年,上海图书馆通过与作者、出版社签订协议,获得书评作品的使用权,推出了国内首个具备完善检索功能的“专家书评”数据库。随着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加入了书评作者的队伍,该数据库在导读方面的功效日渐凸显。

2.2.2构建有特色的信息资源导航库。图书馆应发挥信息整合方面的优势,对海量的网络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搜索和甄别、整理,为读者提供优秀的网络信息导航。目前搜索引擎技术越来越完善,但是搜索引擎技术再发达也不能取代图书馆对文献信息的筛选和评价功能。资源导航并不是简单地罗列网络资源,而是从专业角度将网络信息分门别类并对信息质量进行甄别筛选,对网络信息进行深层次开发整合,有目的地构建有特色的信息资源导航库,使网络信息资源更便于使用。

2.2.3建立图书馆的网上阅读社区。阅读社区是一种以文本交流为主的网上阅读讨论组织,它以读书论坛、讨论组、聊天室、电子公告牌等形式展开。阅读社区的建立有利于加强读者与图书馆的互动、读者与作家学者的互动、读者与读者的互动,方便读者在网上展开读书讨论,引导读者深入阅读,还可以有效提高图书馆网站对读者的吸引力、凝聚力。如果能邀请一些知名的作家、学者等担任阅读社区的贵宾,效果会更好。

2.2.4加强读者网络信息能力、网络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指导培训,使读者学会如何进行网上信息资源的查询,如搜索引擎使用的技巧等,学会对信息进行正确地理解、分析、判断、甄别、利用,并使读者掌握有效的网络阅读方法,这应该是网络指导的最终目的。图书馆可以通过文献检索课、讲座培训、在线教学课件等形式,不断加强读者的网络信息能力和网络阅读能力。

2.3积极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共享优秀文化

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还很落后,图书馆数量严重不足,图书馆的藏书也严重不足,很多公共图书馆也无力大量购置和自建数字资源,这种情况不可能在短期内有明显改善。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为图书馆提供了海量的、优秀的数字文化资源,图书馆应当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网络阅读服务。

作为中国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经过几年建设,文化共享工程整合了极其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目前数字资源量已经达到58TB,其中包括电子图书1万多种(2010年将达到5万种)、电子期刊几百万篇,如此丰富的资源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缓解很多基层图书馆“有馆无书”的窘况,同时也为图书馆开展网络阅读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公务员之家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突出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作为公共文化建设的国家重点工程,2006年文化共享工程列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各地图书馆应当抓住这一大好机遇,积极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充分利用文化共享工程丰富的信息资源,推动社会阅读,促进图书馆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3结语

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总体上还很落后,图书价格又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社会阅读的发展。网络的兴起给阅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不再局限于以书本为中心的阅读,而是有了多元化的选择,阅读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大大拓展,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注入了全新的东西。图书馆应当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建设优秀的网上阅读阵地,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网络阅读服务,引导读者在网上读好书、精读书,为开创我国社会阅读的新局面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