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质量量化评估研究论文
时间:2022-11-17 08:48:00
导语:图书质量量化评估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题】书业经纬
【正文】
图书质量是指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所出图书结构、品种、趋势和效益等进行总体把握。
质的规定性是内在的、隐蔽的,具有模糊性的特征;量的规定性是外在的、显现的,具有确定性的特征。因此,质的量度使用模糊数学,而量的量度使用传统数学。模糊数学用“隶属度”表示事物某一质规定性的隶属程度。隶属度最大为1(即对某种规定性的完全肯定),最小为0(即对某种规定性的完全否定),一般介于二者之间。比如,最优秀图书的优质程度的隶属度是1,最坏图书的优质程度的隶属度是0,而优质隶属度为0.85的图书就是通常所说的好书。
微观质量的评估
一本书的质量包括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内在质量分解为选题、结构和内容3组指标。
第一,选题质量的优劣,应从方向性、时代性、开拓性、预见性、需求性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估。方向性既指正确的政治方向,亦指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向。时代性即选题应紧扣时代的脉搏,敢于提出或回答时代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能够反映当代新科学、新技术、新观念、新知识。开拓性指选题有独创精神,敢于在有重大耕耘价值的处女地上开拓垦殖,善于在易被人们忽略的接合部做文章。预见性指选题能在反思历史、剖析现实的基础上展望未来,预计到明天的需要、可能和状况。需求性指选题内容能充分满足两个文明建设和多层次读者对图书的需求。
第二,每一本图书的结构布局,不但是书的筋骨框架,能体现图书的主题,表达图书的主体内容,而且还与逻辑学、美学等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节奏和谐、衔接巧妙的图书,不但能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意图,而且会给人以简洁、和谐的结构美和严谨、深邃的逻辑美的感受。
第三,图书内在质量的关键,是其内容应满足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先进性、知识性、积累性、实用性、可读性等方面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达到相当的学术(艺术)水平。其中,思想性主要指图书内容所表现的政治倾向;科学性指图书内容应符合客观事实,能揭示事物发展规律;艺术性主要指文艺作品在反映生活、情感时,其创作技巧的完美程度和刻画形象的生动程度;先进性指图书内容新颖,能反映该学科的最新成就,推动社会或学术的发展;知识性指书中所承载知识的品位和浓度,而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与经验;积累性指图书内容在文化科学史上有长期保存价值,起文化积累作用;实用性指图书内容在实践中的适用程度,即具有指导实践功能;可读性指图书内容对读者群体的涵盖面以及文字表达、作品风格、魅力对读者的共鸣度。
图书的外观质量主要指形美物精。“形美”指的是图书的版面设计、封面装帧(包括护封、环衬、扉页、插页、书脊等)、装订方式等形式与图书的内容、类别配合和谐,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物精”指的是图书使用的材料质地优良,印制精致耐用。
通常评估图书的思想性、开拓性、知识性、可读性等,主观成分多,模糊程度大。因此,评估时不妨按“优、好、中、差、劣”划分若干等级,请有关专家、学者或相应层次的读者群来做评定,取他们独立评定结果的百分比分布作为约束函数,求算某一指标的优质隶属度。
表中优质隶属度的数值μ0(隶属度的变化规律又叫隶属函数)是根据人们对图书统计分析结果得出的经验数据,带有一定的主观成分。我们还可以把图书先进性的优质隶属度分成如下几个等级:具有国际开拓性重大成就,μ[,0]=1.00;国内开拓性重大成就,μ[,0]=0.90;省内开拓性成就,μ[,0]=0.70;局部有新意,μ[,0]=0.50;有意义但有疵点,μ[,0]=0.30,平庸谬误,μ[,0]=0。其实,隶属度的这种主观性、相对性和模糊性,源于社会认识的模糊性、真理的相对性以及主客观之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任何一个客体,投影到不同的认识主体上,便形成一系列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模糊集合。人们正是通过这个模糊集合,逐步认识事物的本质。
根据表中的数据,如何评估该书的思想性呢?这实际上是一个综合评估中的模糊合成问题。我们可以把各等级的优质隶属度组成一个五维向量,而把评估结果的百分比分布作为约束条件,组成另一个五维向量,即
附图=(1.00,0.80,0.55,0.40,0)
附图=(0.12,0.40,0.33,0.15,0)
那么,通观全局,该书总的思想性优质隶属度μ就是μ[,0]与S[,0]的标积,即
μ=·
=(1.00,0.80,0.55,0.40,0)
(0.12,0.40,0.33,0.15,0)
=1.00×0.12+0.80×0.40+0.55
×0.33+0.40×0.15+0×0
≈0.68
这就是说,该图书思想性的优质程度处于“好”与“中”之间,即属于思想性较强的图书。
根据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分别求出每一项质量的优质隶属度。比如,某一科技选题的方向性、时代性、开拓性、预见性、需求性的优质隶属度分别是0.90、0.80、0.65、0.50、0.50,即
附图=(0.90,0.80,0.65,0.50,0.50)
而上述多项指标的约束权重(也叫加权系数)分别是0.05,0.35,0.40,0.10,0.10,即
附图=(0.05,0.35,0.40,0.10,0.10)
那么,该选题的优质隶属度为
μ[,1]=·
≈0.69
同理,可分别求出该书的其他质量指标的优质隶属度。
宏观质量的评估
1.出书结构优质隶属度。我们知道,图书的社会需求是通过读者需求体现的。读者是有年龄、职业、文化、民族、阶层等层次区别的社会群体,其图书需求类型有研究型、求知型、实用型、消遣型等。因此,每个出版社都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分工和出书范围,掌握其读者群体的层次结构和需求结构,合理地配置出书的门类结构,使出书的门类、层次、品种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假设规定学术著作出版品种应占全社出书品种数的16%,那么,若实际完成数为16%~20%,则给满分(16分);若超过20%,则每超过1%扣0.5分;若低于16%,则每降低1%扣1分。其他图书类别,亦可定出各自的评分标准。这样,上述各类别图书的百分比得分的总和化为小数后,就是该社出书结构优质隶属度的数值。
2.效益优质隶属度。社会效益是优质图书的基本判据,优质图书是社会效益的前提和基础。优质图书通过传播,被读者所接受,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其中的科学技术内容还会转化为生产力,进而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所以,图书的宏观效益质量,实际上就是图书微观质量被社会认可后的整体反馈效应。因此,图书宏观效益优质隶属度μ等于图书微观优质隶属度向量(μ[,1],μ[,2],…μ[,n])与相应的约束权重向量(S[,1],S[,2],…S[,n])的标积,即
μ=(μ[,1],μ[,2],…μ[,n])·(S[,1],S[,2],…S[,n])
式中S[,1],S[,2],…S[,n]分别是每本书微观质量的在总质量中的加权系数。
3.品种(字数)优质隶属度。量是在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表现质的规定性。一个出版社的出书品种应根据出版社的编辑力量、管理水平、后勤保证以及图书的类别、层次和性质等因素来确定。一般地讲,一个有独立工作能力的编辑,每年发稿4~5种,约60~80万字较适宜。经验说明,一个出版社的出书品种(字数)优质隶属度是一条接近正态分布的曲线,即如下图所示。图中横坐标表示出书的品种(字数)n,纵坐标表示品种(字数)优质隶属度μ。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出书品种(字数)的增多,优质隶属度逐渐增大;当品种(字数)达到某一最佳值n0时,优质隶属度达到最大值μ0;以后,再增加出书品种(字数),优质隶属度反而降低。
4.重版优质隶属度。图书重版率高低,是图书生命力强弱的体现,也是图书质量优劣的表现。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图书的重版率不一样。比如,辞书、教科书内容稳定性大,重版率一般比较高;政治时事读物、科技应用读物内容更新快,重版率通常较低。因此,每一个出版社都应根据自己的出书结构,确定其重版率的期望值。如某社近年重版率都在40%以上,所以可把50%重版率作为该社重版率的期望值,此时μ=1。重版率低于50%,应酌情逐渐减少优质隶属度的数值。
假设μ[,A]、μ[,B],μ[,C]、μ[,D]分别代表某出版社出书结构优质隶属度、效益优质隶属度、品种(字数)优质隶属度、重版优质隶属度,S[,A]、S[,B]、S[,C]、S[,D]分别代表上述四项指标的约束权重,那么,该社出书的宏观质量优质隶属度为
μ=(μ[,A],μ[,B],μ[,C],μ[,D])·(S[,A],S[,B],S[,C],S[,D]),
必须指出,出书结构是一项带有导向性质的指标,因此其约束权重不应小于其他3项约束权重之和,即
S[,A]≥S[,B]+S[,C]+S[,D]
出书品种(字数)与优质隶属度之间的关系
某图书思想性的评估数据评估等级优好中差劣
优质隶属度μ[,0](隶属函数)1.000.800.550.400
评估结果的百分比S[,0](约束函数)12%40%33%15%0
图书质量的调节控制
图书出版是一项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生产活动,制约的条件很多,影响质量的因素非常复杂。因此,必须加强对图书质量的调节、控制。这里的“调节”就是要使图书生产过程中各项质量指标尽可能保持在最佳值附近,而“控制”就是要确保图书出版的正确方向,全面实现图书的社会功能。
图书质量的宏观控制
1.政策导向。图书生产经营者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是其自身存在和发展必要的物质基础。但过高的利润刺激又会冲击出版业的正确航向。虽然出版业理应是一个保本微利的行业,不必为社会发展承担资金积累的义务,但我们的出版税收政策、定价政策、发行政策等,却不能有效地发挥“保本微利”的导向作用。读者面窄、印行数少的图书亏本,出版社望而却步;而读者面广、印量多的图书,不但出版社获利丰厚,而且财政、税务、主管等部门都格外垂青。这种状况,必然导致出书结构向“大路货”倾斜。
2.法律规范。现行对图书的质量管理主要依据是《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这一“规定”从1992年开始“试行”,经1997年和2004年两次修订,在可操作性和明确法律依据方面作了较大修改,并推行了图书“召回”制度,对编校质量和印制不合格的图书以及责任人均作出明确的规定,可以说在法律规范方面有了很大进展。但目前我国尚无一部出版法,这与我国作为出版大国的实际是不相称的!出版业是对民族思想文化素质起导向作用的大规模社会活动,不能没有强有力的法律规范手段。
3.行政管理。出版社是精神产品的中介性生产单位,其具体生产经营活动,不宜受到过多的行政干预。作为国家机关的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监督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行政机关的条例规定在出版界的贯彻执行情况,管理图书出版的规模、趋势、结构、质量以及出版队伍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业务培训,制裁违法违纪经营活动,总结推广经验,奖优罚劣。以上各项,都与图书质量密切相关。
4.舆论宣传。出版社的服务对象涵盖整个社会,尤其是当前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好书的社会效益要从可能性迅速转化为现实性,必须借重于新闻媒介的宣传评介;另一方面,新闻媒介又是一个大众舆论监督系统,必然得会到公众的臧否。所以,加强图书的舆论监督和宣传,是提高图书质量的有力手段。
图书质量的微观调节
1.优化选题。选题是编辑工作的基础,是图书的灵魂。选题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图书质量的优劣。优化选题是指作为出版社出版战略方向的选题群体——选题计(规)划,整体结构最佳,而且每个选题的质量也很好,即选题整体优质隶属度最高。
2.审稿体制。审稿是编辑部门对书稿的思想倾向、学术(艺术)水准、体例结构、文字表述、风格特色等作出基本评价,决定是否采用以及采用后如何处理。所以,审稿是决定稿件命运和提高稿件质量的关键环节。
3.编校质量。责任编辑除了审稿外,对已经决定采用的书稿,还要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即结构的调整梳理,内容的勘误增删,文字的修饰润色,辅文的撰写充实,数据资料的检查核对,等等。此外,对译稿则须查对原文,对古籍还应校勘多种版本。只有这样,书稿成为图书后,其思想内容、结构形式、文字表述等,才能达到准确、科学、严谨、洗练、通俗乃至优美、感人的程度。
4.装帧印制。图书外观质量的中心是装帧印制。装帧印制要求既能满足图书的使用功能,又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也就是说,印制上应确保纸质良好,墨色均匀,装订合格;装帧则要求封面设计、版面格式与图书内容协调统一。出版社必须健全装帧印制质量的检查管理制度。装帧设计方案除了美编、文编(责编和主编)、总编审定会签外,还要坚持文编看样;付印校样,也要送责编、主编、总编会签,尤其是责编的审核签发特别重要。另外,图书成品的检查验收,既要经过出版部门,还须通过编辑部门。
5.机构制度。有统计资料表明,管理不善造成质量缺陷是操作不当造成质量缺陷的4倍。由于编辑(包括美术编辑、技术编辑)校对是图书生产过程中的中介性操作人员(其前后两头分别是作者和印制人员),也就是说,现行的图书质量检测控制模式基本上属于操作人员的自检自控行为。显然,这种质量管理模式不够完善,必须建立与编校机构平行的独立质检机构,健全图书质量的检测制度和奖惩制度。
6.人员素质。人是生产力中的主导要素。提高图书质量,必须首先提高出版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一方面,应该加强全体职工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社会责任感,激发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必须强化业务学习制度,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鼓励结合本职工作开展科研活动。其中,尤其重要的是领导人员的素质,应该把思想好、作风正、业务精、能力强、体质好的人才选拔到各级管理岗位上。
- 上一篇: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工作讲话
- 下一篇: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管理论文
精品范文
10图书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