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学生社团新特点及管理论文
时间:2022-09-16 10:20:00
导语:独家原创:学生社团新特点及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本文从多角度研究入手,基于对全国五所高校社团进行实证调查,阐述了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基本状况、出现的新特点及管理难点,总结了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学生社团新特点、管理难点和发展局势建设措施。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新特点;管理难点;措施
一、引言
(一)提出研究的问题
学生社团是高校在校学生依照法律,遵循一定的宗旨和原则,按照一定的章程自愿结成的具有固定成员和特定活动范围的学生组织。我国高校学生社团不仅数量多,学科覆盖面宽,而且学生参与也十分活跃。高校学生社团的本质是求索知识、开展研究、融合文化、拓展素质。当今大学高校社团各型各样,甚至出现十分专业的社团。对此如何把握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脉搏,拓展其发展空间,分析当前社团出现的新特点和管理上的难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二)研究的背景
在大学产生之初,学生的学习便以社团的形式出现,可以说,社团随着大学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大学的发展而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校园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青年大学生为适应社会需求、培养综合素质,在参加正式群体活动之余,自发地结成了各类社团,开展各类社团活动。大学生社团已经成为当今到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课堂教育的积极延伸、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挥学生所学所长、增长学生知识才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研究的目的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由于当前高校社团出现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社团出现新的发展趋势以及管理上的难点,本课题着重研究这两方面,以致于对各大高校社团提供一些建议。
(四)研究的意义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于,高校学生社团是经过学校批准的由本校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群众性团体。对开展了一系列集思想性、文化性、娱乐性、学术性于一体的活动,增强校园科研学术氛围,构建校园文化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课余施展才华、展示风采的舞台,使同学们在大学期间就有机会去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发挥个性,培养个人能力。为大学生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高校社团加强社团管理,是促进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朝健康、文明、向上的方向发展,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优化育人环境,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素质中的强大作用。
二、研究过程
(一)高校社团发展的基本情况
1、学生社团的规模状况
经过对全国5所高校的抽样问卷调查,近年来学生社团以较快的速度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在调查的5所高校中,共有学生社团360个,参加社团学生总数34889人,占所调查高校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数(57008人)的61.2%。在大学期间,有78%以上的大学生曾先后参加过学生社团。(见表一)
表一:社团规模情况
规模(人)数量(个)比例(%)
大于100030.8
500—100061.6
300—50082.3
100—30010930.4
50—10011632.3
50人以下11832.6
总计360100
2、学生社团的组成状况
从学生社团成员的组成来看,因为只有部分高校社团有研究生,所以参加社团的以本科生居多,占89%。按本科生年级组成来看,社团成员以一、二年级的学生居多,占参加社团本科生人数的90.3%,三、四年级的成员仅占9.7%。(见表二)
表二:社团成员的年级组成情况
组成人数(人)占全部成员比例(%)
一年级1956263.0
二年级667621.5
三年级380412.25
四年级10093.25
31051100
3、学生社团的类别状况
根据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状况,学生社团大致可以分为八种类型:理论学习类、学术科技类、社会实践类、文娱体育类、就业创业类、公益服务类、网络(虚拟)社团类和其他类。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文娱体育类社团,共有153个,占42.4%。这说明文娱体育类社团仍然是目前高校学生社团的主要类型。(见表三)
表三:高校学生社团类别状况表
社团类别数量(个)占社团总数比例(%)
理论学习类308.3
学术科技类5816.2
社会实践类339.3
文娱体育类15342.4
就业创业类205.5
公益服务类3810.6
网络(虚拟)类133.5
其他类154.2
合计360100
(二)不同类型高校社团在学生管理和成长的功能和作用
学生社团是指高校中由学生自发组织、自行活动,由团委进行领导、监督、协调和服务的社会团体。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平均每所高校都有学生社团四五十个,60%以上的在校学生属于一个或几个社团,而90%以上的大学生参加过由社团举办的某种活动。综观全国高校,学生社团总数没有确切的统计,但学生社团的范围基本包括以下八种:文化型,娱乐型、体育型、专业型、研究型、实践型、新闻型和服务型社团。也有把社团类型作三种划分:文学协写作类、文体艺术类和专业学术类。学生社团通过自身的活动,在高校教育中发挥着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作用:
1、学术科研促进功能
大学作为人才培养机构,其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学术研究。早期的大学生社团基本上依托于学校的专业力量,属于学术科研型。它们通常依托学校的强势专业,起普及知识、兴趣引导、辅助科学研究的功能,其会员对象主要是对学术科研有强烈兴趣的年轻学子。
以苏州大学医学院系为例,早期的校园协会主要有:心理卫生协会、皮纹学一美容学协会、传统医学协会、抗癌协会等,这些与医学知识普及、科学研究、健康心理咨询等密切相关的学术性团体都围绕医学专业,具有专业性质。北京大学的光电信息学会、宗教哲学研究会、法学社都具有这样的性质。
这些学术科研社团通过开展学术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适应未来职业的专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对在学生中形成热爱科学文化、培养专业兴趣、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培养团队精神都具有积极意义。
不仅如此,社团还能拓宽大学生的能力培养方式。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兼具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正是社团的长处所在。在社团活动中,每个人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和领导者,可以锻炼他们的各种能力。社团成员来自不同院系,可以优势互补,理工科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人际交往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文科学生可以参加如“计算机与网络协会”、“科创社团”等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2、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社团文化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在学生品德养成、激发学生爱国奉献、升华其思想境界方面具有了承载功能,体现了它对人的培养的重要意义,是培养品质优秀的国家建设生力军的“第二课堂”。
传统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由于多种原因,说教的特点鲜明。学生一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接受者,处于被动状态,难以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社团填补了当前课堂德育的“盲区”和“空白点”。通过社团活动,大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自己动手等方式增强了感性认识,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和健全的性格。
学生社团数量多、种类全,许多社团成员来自不同院系,成员来源广,辐射面广。加之社团活动方式灵活多样,吸引了社团成员,同时吸引了更多的非社团成员。这些灵活多样的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大学生德育的舞台和载体。我们要积极探索和尝试利用社团开展德育,确保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清华大学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协会”拥有会员3000多人,不仅在本校发展会员,而且向在京其他高校发展,其辐射面广,社会影响大。
社团的活动丰富多彩,它通过社会调查、影视欣赏、辩论、走访等活动,把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双向互动、服务社会具体实践,使学生在了解国情、选择人生道路、认识自己历史责任的基础上,把为人民服务的口号转化为实际行动。其内容健康、道德规范、崇尚文明、强调集体观念,涵盖了思想教育的本质目标。当然,这种思想教育相对于正式群体活动具有明确的教育灌输性和导向性而言,更多地体现于学生的自我教育的需求,其形式学生更乐意接受,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社团开展各类活动回报社会是一种比较成功的探索。如清华大学博士生团联合北大、社科院、国家民政部发起了“百名博士百村行”,北大青年志愿者总队组织学生为第21届大运会提供志愿服务等,展示了大学生奉献社会的风采。
高校社团文化作为大学生精神财富的源头之一,它所倡导的竞争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主体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民主精神、服务精神、开拓精神等,丰富了学生德育养成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而且为该项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活动舞台。
3、心理发展与辅导功能
青年人情绪不稳定,青年期是心理问题的高峰期。大学生和其他青年一样,具有青年期的心理特征;同时面临青年期的心理问题,如学习、就业、经济、恋爱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困扰。自我期望不时受到各种因素阻挠,自身生理渐趋成熟,使得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面临巨大的压力。虽然各高等院校都设有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心理干预,但是这种干预的覆盖面远不如社团,而且主要针对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往往容易错过最好的干预期。而社团能对学生心理进行有效的自我帮助,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社团是以兴趣和爱好为基础的群众性组织,其成员志趣爱好差不多,容易产生共同语言。容易在组织内找到知己和倾诉对象,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可以把自己的苦恼、焦虑、不满、困惑、压抑发泄出来,进而得到其他成员的鼓励、安慰和帮助,可以有效缓解他们的心理矛盾和思想冲突。
②校园社团是一种管理相对松散的团体,不断吐故纳新是其特点,成员间无固定交往模式、无利益的冲突,心理压力相对缓和。基于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个体更容易在群体中受到接纳和帮助。尤其是常常游离于班级之外的学生,在社团环境中更易到归宿感。社团活动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个人对群体的需要,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功能,体现了马斯洛人类需求理论思想,即在基本需要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人最需要的就是爱、归属感和自我实现。
③在社团活动中,学生与人生履历不同、年龄相同的同辈交往,接受同辈帮助、了解和分享他人的经验和教训,反思修正自己的行为和观念,成为自助者,同时成为他人的帮助者。可见,通过集体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会自我忍让、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良好品格,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并随着社团成员的更迭而将这种精神和理念传递下去。马卡连柯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提出了“通过集体,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著名教育原则。他强调的集体作用在这里得到证明。
4、体育健身功能
大学生体育社团是具有相同体育特长和爱好的学生建立的体育团体。体育社团类型庞杂,根据对北京部分高校体育社团的调查,体育社团如各类球协、泳协、武协、舞美协会、登山协会、轮滑协会、定向越野协会等;大学社团也具有地域性,北方的高校还有冰协。
体育活动是展现大学生健康向上和青春活力的重要窗口,因而学生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在各类社团中占有重要地位。体育社团是以广大学生为主体,以健身和康乐为目标的大众体育形式。通过体育运动,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有效地释放学习和成长的心理压力,充分体现了“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的当代教育全面发展的理念,这都有利于更加圆满地实现当代教育的育人目标。
大学生体育社团作为高校体育的组成部分在学生的体育活动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体育社团的直接作用是通过体育运动,宣传和展示强身健体的理念和实践。“积极运动,健康工作”成为大学教育的共识。其次,体育社团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的一部分,极大地发扬了体育对人的教育和培训功能,是对现行学校体育工作的有力补充。尤其在大学体育教育弱化的形势下,体育社团是大学体育教育有效而积极的补充,成为校园文化的不可缺少的补充。最后,各高校体育社团还代表学校积极参加对外交流和竞技体育活动,相当的学生在体育竞赛中磨练自己,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体现了奥林匹克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也给学生开拓了一个接触社会的窗口。更重要的是,在我国全民办体育的体制下,通过体育社团积极探索体教结合,也能促进我国体育运动体制的转型。
5、职业导向功能
学生社团发挥着就业导向器和预备站的功能。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在解决学生就业压力的过程中,许多高校如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建立了学生职业生涯促进协会。职协围绕育人的宗旨,以就业指导与服务为核心,首先强调职业素质的培养,包括知识素质、技能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团队素质、信仰素质、人文素质等。其中部分非课堂教育的素质则通过社团开展培养,进而完善和提升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如:北京外国语大学职协还通过多个国际性学生组织和兄弟院校的社团建立了联系,举办了国际青年成就组织工作坊、就业指导讲座、职场嘉年华等系列活动,其中包括开设免费课程、举办校友论坛、进行模拟面试、安排企业参观、进行“在校大学生职业意向调查”等内容。
以经验指导实践,在调查中发现问题,是职协的主要工作方法。除配有专职就业干部担任指导教师外,还通过聘请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做讲座、杰出校友回校交流、各种职业应聘模拟等活动,指导学生就业。同时,根据对学生就业进行的实时调查和及时的跟踪与反馈,为职业培训和职业指导需求、职业规划提供真实的数据,为学生的成长和就业搭建平台。
(三)新形势下高校社团发展新特点(趋势)及形成原因
1、向规模化和整体化发展
形成原因(主观):高校学生社团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能够整合全体目标,形成目标合力,社团内部具有相同兴趣爱好、共同兴趣爱好的个体之间存在一种客观的亲和力,社团成员能够团结一致,努力进取,产生健康向上的群体意思,迸发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社团的凝聚力。
形成原因(客观):学生社团数量与类型增多;学科覆盖面广泛;社团成员广泛;社团功能逐渐成熟;向规模化和整体化方向发展。
2、范围和领域向专业性、多样性、科技型方向发展
形成原因(主观):社团成员集思广益,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活动内容日趋丰富,活动形式日趋多样化发展。社团在社团成员的努力下逐渐由“个体户”转化为“横向面”,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联合型”转变,实现社团之间跨系、跨校、甚至跨地域方向发展。使社团成员结构打破了院系、专业和年级的界限,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纵横交错的学识交流沟通网络。
形成原因(客观):社团涉猎的范围和领域得到拓宽,分工越来越细,涵盖了高校大多数专业。如:文、理、工、医、农等所有学科门类,专业性质浓厚,能满足大学生某一特殊方面的要求,又能实现智能互补和素质互补,同时综合类社团和科举社团逐渐增多,高校中各类学术研究学会、科技协会和科技创业团队广泛兴起,表现出较强的科技型。
3、逐渐向专业化、品牌化、社会化发展
形成原因:在当今社会就业能力日趋苦难的情况下,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压力繁重,而社团恰恰能为高校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培训的机会。由于社团也具有学术交流、社会经验交流等内涵,一些社团逐渐由当初的以“兴趣办社”转换到以“社会交流”为主的专业型社团。通过专业社团的训练,专业社团依据社会需求进行活动调整,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更使学生接受到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企业文化教育等专业以外其他方面的学习与熏陶,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四)社团新的管理难点对策建议
难点:
1、大学生对科技创新与参加学生社团活动的关系缺乏理性认识,参与热情逐年降温,没有持之以恒。
2、学生社团的活动规律不够正常,制度缺乏和管理不善,成员参与活动缺乏主动性。
3、社团彼此之间基本上没有横向联系,仅仅停留在学校组织的少数大型活动层面上,造成社团活动不够稳定,缺乏持久生命力。
建议:
1、加强社团内部管理
首先,应确定一个合理的、大家都认同的并为之奋斗的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将会遇上这样那样实际的问题与困难,作为社团干部应该身先士卒,带领大家解决问题。
其次,要有一支精干高素质学生干部的队伍,能够让社团各部门及社团保持较高的思想斗志,形成共同的理念,善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发挥个人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2、规范社团活动,制定社团制度
首先,做好社团发展宏观规划。从整体上去把握社团的活动。召开各社团座谈会,总结各社团成果与缺陷,提出整改意见,制定本学期全校各社团活动计划。且统筹协调各社团活动,督促社团开展符合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其次,制定社团制度。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作为社团,一个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组成的非正式群体,就必须从制度入手,确立制度在学生社团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如制定适合自身社团发展的《社团管理条例》。如果没有一整套严密的组织管理制度去规范、约束它,那么社团必将是一盘散沙,失去其生命力和战斗力。
3、树立品牌意识、提供专业服务
社团的活力体现在活动上,社团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的功能也只有通过社团活动来体现。社团活动需要精心细致的准备,干一件,成一件,好一件,力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以开拓创新精神,找方子,出点子,寻求适合自己的好路子,创出品牌活动、品牌刊物、专业人才。
(五)社团案例分析
1、复旦大学:生命学社
该学社成立于1989年,其宗旨是“了解生命、热爱生命、关心生命”。现有社员800余人,分布在全校26个院系。
学社组织开展DISCOVERY生命剧院、实验DIY、珍贵动物标本展、纪念DNA发现50周年、拯救中国虎环保知识宣传、WCS绿色社团辩论赛、珍贵野生动物图片展等活动。创办了每月一期社刊,建立了学社网站。学社的“青草丹心青海行”青海湖地区生态状况调查获得上海市优秀暑期实践项目;前社长李辉、社员林凌、杨宁宁分别在“挑战杯”中获全国一等奖、全国特等奖、特等奖的佳绩;2000年、2004年被评为上海市明星社团;2002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社团。
2、清华大学: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协会
1995年,清华大学几十个党课学习小组和求是学会联合发起成立了该协会。魏巍为协会题词:我们的旗帜是共产主义!协会在全校28个院系设立分会,形成了总会-分会-党课学习小组的基本组织框架,现有会员4000余人,是全校最大的学生协会。
1998年、2001年至2004年,协会成功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周年邓小平理论知识竞赛、四届“求索杯”理论知识竞赛;2004年8月,协会部分成员到四川广安社会实践;在团市委支持下,协会与北京市顺义区大孙各庄镇党委建立了合作关系。
3、北京大学:爱心社
1993年11月23日,由17个扫雪的同学发起成立该社,社员以年轻人的热情,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一点一滴地奉献爱心,实践着“奉献爱心、呼唤爱心、自我教育”的宗旨。社员遍布北大各个院系,现有社员500多人。
1996年,爱心社入选、团中央组织的“杰出志愿者(团队)”报告团,参加了全国的巡回讲演。2003年被评为、团中央“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及北京市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通过3个社团的介绍,我们可以对比分析出这些社团获得成功具备以下特点:专业、理论性强;符合当今大学生思想;具备社会实践性。
三、研究结果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高校社团管理存在以下四个特点:
(一)社团组建的自发性和自主性
可以看出:大学生为适应社会发展和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参与业余活动的意识越来越强,许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主动联合志同道合的同学,自主组建培养能力和展示才能的社团。因此,大部分学生社团是由共同的爱好者自发、自愿创立的,社团负责人自愿承担社团的发起和组建工作,其成员在相互认同的基础上,自愿参加社团活动。
(二)社团群体目标的趋同性和整合性
可以看出:参加同一社团的学生,总是在兴趣、爱好、特长、观念等方面具有许多一致性的地方,或者说是志同道合,彼此能从相互交往和共同相处中受益,这种一致性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主动性,从而能够不断吸纳有共同志趣的学生,保证社团健康持续发展。个体参与活动的目标在总体趋势上具有共同性、一致性,这种个体目标在聚合的同时,再通过社团成员经常的聚会、交流,更容易形成“共同语言”、逐渐地走向整合、统一,形成自己社团统一的群体目标走向,这为学生社团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准备了条件。
(三)社团活动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首先,社团活动的形式多样,可以是娱乐型,也可以是学术性,相对以前的讲座、研讨、座谈会、交流会等单一的形式有了不少的创新。其次,社团实现了向“外向型”、“联合型”的转变,部分社团之间实现了跨系、跨校乃至跨地区的联系,加紧了与社会的联系;第三,社团成员结构打破了院系、专业和年级的界限,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纵横交错的学识交流沟通网络。
(四)社团人员的群众性和专业性。
学生社团能广泛吸引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参与,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在学生中拥有极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广泛的群众基础造就了社团逐渐向专业化、社会化发展,为广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四、结论
针对以上研究内容,为广大高校社团管理提供一些可行性参考方案,但本研究由于研究路线(如杂志、索引)资源匮乏,早成某些地方存在瑕疵,不能发挥最好的研究成果,望见谅。本研究报告对今后进一步研究方向意见为:1、社团向外(社会)发展改如何管理;2、专业社团对即将毕业后进行就业、创业的学子该如何规范指导;3、边缘社团(如酒文化社、游戏社)如何让在校师生明白边缘社团并非是“非主流”社团。
参考资料
[1]李晖萧思健刘晔:《复旦大学学生社团团建创新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复旦教育》2000第四期
[2]李新:《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浅议》,《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3]李国荣:《谈学生社团的管理》,《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1年12月第11卷第4期
[4]刘志明:《高校学生社团现状分析》,《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12月第17卷第4期
[5]刘玉祥曹友谊:《大学生社团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思想•教育•理论》2000年专辑二
[6]催润东赵永吉卜丽吕晓波:《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开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领域》,《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4月
- 上一篇:独家原创:浅析美术教育在我国的现状及发展
- 下一篇:国外的两伊政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