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窃电及预防研究论文

时间:2022-09-09 09:00:00

导语:独家原创:窃电及预防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独家原创:窃电及预防研究论文

摘要:电的发现和利用使我们带入了一个崭新的飞速发展的时代,它作为一种能源不仅给我们带来光明,更重要的是酝酿并推动了现代化大生产和现代科技,为我们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之进入了现代化时代。

长期以来,窃电问题一直困扰着供电部门,窃电造成的损失和社会危害巨大。不但扰乱正常的电力市场经济秩序,且形成巨大的经济黑洞,给国家和电力企业造成重大损失。而且,由于近年来窃电份子手段层出不穷,执法人员执法困难打打增加。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对窃电的方式方法进行研究,普及广大群众的预窃电﹑反窃电意识,以期更好地提高反窃电技术水平,彻底堵塞窃电漏洞。本论通过对窃电的相关现象,展开对如何防窃电﹑反窃电进行分析,对当今窃电犯罪及处罚进行探析。

关键词:防窃电;反窃电;窃电犯罪;窃电处罚

1.窃电相关现象

电作为一种能源,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便利,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对于现代社会贡献巨大。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电力部门做为企业,以有偿使用的方式为我们提供电能是合理且合法的。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却在利益的驱使下,抱着各种各样的目的,千方百计以不光彩的方式窃取国家的电能,不仅给供电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1.1.目前违章用电、窃电现状

1.1.1窃电主体与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窃电现象日益增多,不论是城市还是在农村到处都有发生。从窍电主体来看,窃电者已由过去相对单一的居民家庭、个体、乡镇砖厂等为窃电高发群体发展到目前的餐饮业、宾馆、大型商场甚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一起上”的大范围窃电局面。对国家和供电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在规模上,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窃电损失的电量有数十亿千瓦时之多。来自新疆伊犁地区伊宁市供电公司的一组数据显示:“2000年查获窃电、违章用电案件88户,其中窃电67户,涉案金额2.69万元;2001年102户,其中窃电79户,涉案金额3.51万元;2002年55户,其中窃电39户,涉案金额8.63万元;2003年111户,其中窃电60户,涉案金额22.86万元;2004年89户,其中窃电40户,涉案金额21.39万元。而据了解,实际上发生的窃电、违章用电行为远不止这些。近几年伊犁地区窃电量不断增加,目前已占到年售电量的1%,2004年查出窃电量78万千瓦时,金额达40万元;2005年仅前四个月,就查出窃电量23万千瓦时,金额达20万元。”看来,窃电主体不断增加,窃电规模不断扩大,窃电形势越来越严峻。

1.1.2窃电技术更高

从全国各地查获的窃电作案手段上看,窃电已由较原始的方式已发展到现代化高科技术含量的智能型窃电方式,如使用倒表器窃电、使用移相方式窃电、使用有线远方控制和无线遥控方式窃电等。高科技含量的引入,增加了窃电行为的隐蔽性。另据发现,社会上已出现了窃电技术研究机构和窃电产品的生产厂家,使窃电技术更趋于专业化。

1.1.3窃电者行为恶劣,态度嚣张。

相比于以前的窃电行为,目前的窃电者有不少社会关系和背景复杂,他们或仰仗金钱或依靠权贵,往往气焰嚣张,态度蛮横。在窃电行为被发现后有的拒绝接受检查,甚至对用电检查人员和公安机关联合办案人员大打出手,公然暴力抗法,其态度与行为,给用电检查带来很大困扰。

1.2.窃电原因和目的

目前窃电现象如此猖獗,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又或者说窃电者是出于什么目的呢?经过分析,可以得出几点:

首先,主观因素来说,窃电者个人素质低下。这主要表现在私欲膨胀,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见利忘义,且法制观念淡薄,对电是一种特殊商品缺乏认识,认为电是国家的,不属于任何个人,不偷白不偷。这是窃电的直接原因。

其次,客观因素来说,部分企业经营形势不好,为了能节省费用铤而走险,知错犯错。还有,目前用电检查及其管理的漏洞,而且窃电很难实物验证,相关法律对窃电行为的处罚操作上缺乏具体规定,使得窃电违法犯罪得不到应有的制裁,对窃电行为的惩治与处罚不力,也是导致窃电行为屡禁不止,而且愈来愈甚。

1.3.窃电常见形式,特点

1.3.1窃电常见形式:

普通型窃电:如直接从配变的低压陶瓷上挂线用电;短接计量箱进出线;私自从供电局电网內接线用电或增容用电等。

技术型窃电:通过破坏计量装置的准确性以达到窃电目的的窃电形式。这种形式窃电近年来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如:把电表小齿轮挫坏,令电表无法计数等。

高科技窃电:通过高科技手段,干扰电表的正常运行。

1.3.2特点:

普遍性。从个体工商户、普通居民的高比例窃电行为,到包括私营、国有、合资等各式各种企业和事业单位,窃电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行为。

日趋隐蔽。窃电行为从最初的挂线、接线,已发展成出现了专门研究窃电的组织,他们将高科技手段运用于窃电当中,增加了隐蔽性,给用电检查工作增加了难度。

1.4.窃电的方式

窃电主要是通过某些方法使电表少计量甚至不计量。因此,改变输入电能表的电压、电流、相位以及改变电能表的转速、齿轮变比等均可以达到窃电的目的,成为窃电的方式。

1.4.1改变电表的电气参数法。

这种方式窃电的具体方法很多,1.短路电表的电流线圈。这种方法通常是在电能表内部或外部用导线将电流线圈短接。这种方法可以使电能表转速变慢而达到窃电的目的;2.断开电压线圈或电压线圈上串联分压电阻。对于单相机械式电表,其原理是使通入电压线圈的电压减小,从而达到少计量的目的。对于单相电子式电表,其原理是使通入电能表的电压取样信号减小,从而达到少计量的目的。3.调换输入电能表的火线与零线,使零线接入电能表的电流线圈。4.使用辅助变压器。5.修改电子式电表的脉冲常数。6.修改电子式电表的费率时间。7.修改电子式电表的计量参数。8.负荷端接移相器。9.三相计量中反接某相电流。

1.4.2改变电表的机械参数法。

这种窃电方式的具体操作法有:1.钻孔法。在电表的上端钻一小孔,窃电时插入铁钉或其它物件,使电能表转盘卡死或增加反转动力矩,使电能表少计量。2.制动法。调整电表的制动磁铁,使制动力矩增大,电能表转速变慢。3.间隙法。调整轴向齿轮与计度器齿轮之间的传递间隙。4.更换计数器变速比法。更换计数器变速比,使电表计出电量成倍减少。这种窃电方法是目前所有窃电方法的最高手段。

2.如何防窃电

2.1.目前用电检查工作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之所以出现严重的窃电行为,除了窃电者的原因外,用电检查队伍、法律薄弱等与之不无关系。在窃电技术与规模不断扩展的今天,用电检查正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与挑战。

2.1.1用电检查队伍建设薄弱,人员技术素质有待提高

原电力部《用电检查管理办法》规定:用电监察人员,大用户7人/百户~9人/百户、照明用户为10人/万户~15人/万户。但这样的标准在我们的供电企业中却远远达不到。况且,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到今天,客观现实表明,用电主体及用电量都有着史无前例的增长,而用电检查人员的数量基本没有增加,这说明用电检查队伍在人员的数量配备上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有心无力成为我国用电检查工作质量提高的瓶颈。同时,在思想观念上,部分用电检查人员的用电管理思想还存在着计划经济的影子,意识上明显落后。在日常的用电检查工作中,在发现有窃电行为时,有些检查人员往往缺乏合法的执行程序,由此造成供电企业败诉。另外,在现实中,还发现有个别窃电户拉拢腐蚀用电检查人员,形成用电检查者与与窃电者相勾结现象,所以,用电检查队伍亟待加强。

2.1.2供电企业管理职能缺失,增加了对窃电监管的难度。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力部撤消,使供电企业所具有的企业特性与代表国家行使电力管理职能的双重身份丧失,管理职能被移交,供电部门成为纯粹的企业,供电企业和用户之间在法律上成为平等的民事主体地位。这无疑加大了对窃电行为的监管难度。

2.1.3相关法律可操作性不强,供电企业在司法上被动

《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是目前我国处理窃电行为的依据,但二者都属于原则性情条款缺乏可操作性,而原电力部代表电力管理部门出台的行业规章可操作性强,但法律效力又不高,使得用电检查中即使发现违章用电、窃电行为,也很难得到法律惩治。

2.2.打击窃电的策略和方法

面对窃电行为的严峻现实,我们可以从组织管理以及技术等方面,对窃电行为进行控制和打击。

2.2.1加大宣传,提高民众对于窃电危害的认识。

要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向人民群众广泛宣传窃电的违法性以及社会危害性,减少民众的窃电行为,同时激励人民群众的反窃电热情,随时监视和举报窃电者。另一方面可以协同新闻媒体对大案要案进行报道,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威慑力和反窃电氛围,以警醒窃电者。

2.2.2提高用电检查人员的素质。

用电管理人员要掌握全面的法律知识,能熟知和运用《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管理条例》这些专门法律法规,还要加强对《民法通则》、《刑法》、《合同法》、《社会治安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加强工作规范性。同时,用电检查人员要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受窃电者腐蚀的能力。

2.2.3运用技术手段,防范窃电行为的发生。

窃电越来越高科技化,反窃电的手段与也方法相应要提高技术含量,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的运用或使用高科技成果,有力地打击窃电行为,为国家电力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2.2.4建立健全用电检查管理制度。

是否有健全的用电检查管理制度,直接关系到反窃电工作的实效以及能否继续深入有效地开展。在制度上,应建立严格的用电检查管理制度。对查到的窃电者应建立专门台账;实行窃电处罚分级审批制度,增加处理工作中的透明度,切忌由少数人暗箱操作;建立窃电处理回避制度,以防出现不公正的处理;建立窃电说情登记制,杜绝各类人员的说情;建立健全各项反窃电的奖惩措施,对举报、查处窃电有功人员给予奖励,并对举报人实行保密制度以调动各级人员工作积极性,激励他们积极投身到反窃电工作中来。对于与窃电者有勾结行为的用电检查者,要实行经济处罚,还可以吊销电工执照,使之不再具备从事电业工作的资格。

2.3.用电检查人员对窃电的注意事项

2.3.1用电检查人员要对于辖区用电客户的用电情况了熟于心。

对于大的用电客户民,在检查窃电前,应对被查用户生产经营状况,负荷及用电量情况,电工素质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如遇到用电量突降,应仔细检查核对。对可疑用户进行检查时,必须尽快到达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处,突击检查,防止其破坏窃电现场。

2.3.2用电检查必须够细够耐心。

检查时必须认真检查核对计量装置的封印是否完好,计量设备接线是否正确,运行状况是否与实际相符,有无过热,接触不良等,要特别注意细节的检查。注意检查计量设备的配置是否与用户的实际负荷相符,如发现不符应及时更换。

2.3.3注意用电检查程序规范化。

在进行用电检查工作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按要检查的内容填写《用电检查工作单》,并经批准后方可赴用户处执行任务;现场检查不得少于两人;到用户现场必须出示《用电检查证》,并叫用户派人随同检查;检查完毕,用户应在《用电检查工作单》上签字;对有明显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用电检查人员应向用户开具《用电检查结果通知书》或《违章用电、窃电通知书》,要求用户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受处理;除现场检查确认有窃电行为的,可当场中止供电外,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停限电。

用电检查人员一旦发现有违章用电或窃电行为,还要千方百计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为日后的处理提供依据。

3.如何反窃电的措施

3.1.反窃电工作的难点

反窃电工作之所以困难重重,与电能的特点及窃电的隐蔽性及手段的多样化不无关系。

3.1.1电能商品的非实物性。

电能是一种发电、输送、配电、用电同时完成的一种能量形式,有别于其它商品,它具有非实物形式的特性,这让用户在窃电的同时就完成了电能的消费,不像其它能够储存的有形商品,可以“人赃俱获”而直接提供犯罪客体,即使窃电者被现场抓获,作为电力企业也不可能马上知道窃电行为从什么开始,被盗电能的数量,只能通过调查询问和收集有关资料后确定,致使出现窃电者死不认罪的现象,给反窃电工作带来难度。

3.1.2窃电行为的隐蔽性。

一般来说,窃电现场不会对周围建筑设施造成损坏,几乎可以完全销毁现场,不留下一点痕迹。从窃电的手段来看,过去查获的窃电行为大多采用简单的容易操作同时也比较暴露的手段,如利用U型导线分流、表外接线、别卡表盘、开封拨表等,这些方法都比较容易查获。但近年来窃电手段已呈隐蔽性、高科技的趋势,改变CT变比、电压线虚接或反接或压皮接线、隐蔽处安装过流开关或双头刀闸控制表外线等,甚至目前出现了遥控窃电装置,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使窃电更具有了隐蔽性,因此,在日常监管中,很难发现问题。

3.1.3.打击不力,人为阻挠。

由于群众的法律意识不强,对电的商品属性和窃电的违法性认识不明确,以及相关法律对窃电行为的惩处不具体,导致打击不力,窃电行为多发。更有一些不法分子和单位打着“为了企业”、“为了集体”的招牌窃电;而一些地方领导在地方保护、部门保护思想支配下,千方百计为其提供“保护”,妨碍了反窃电工作的顺利开展。

正是由于认清反窃电工作的难点,在反窃电措施的选取上才能更有针对性,提高反窃电的效率。

3.2.反窃电措施

3.2.1封闭变压器低压出线端至计量装置的导体

这项措施主要防止无表窃电,对通过二次线采用欠压法、欠流法、移相法窃电也有一定的防范作用。适用于高供低计专用变压器用户。

3.2.2采用专用计量箱或专用电表箱

窃电者大部分是通过破坏计量装置的准确运行来实现窃电的,因此,计量箱如何封闭好,是防窃电的成败关键因素。该法主要通过阻止窃电者触及计量装置来实现防窃电。具体技术操作方法有:对居民用户,采用集中装表箱或全封闭表箱,让用户无法接触到电表和二次线。对高压用户,使整个电能计量置处在一个全封闭状态,并将计量点由室内向室外迁移。对计量点设在用户侧且计量方式为高供低计的用户,将计量方式改为高供高计,并将计量点迁移到配电室外进行电杆上或变压器高压侧。对低供低计带TA的用户,改造时将电能计量装置用计量箱或柜进行一次全封闭以防止窃电。

3.2.3更换或升级电表装置。

使用全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这种装置具有不能倒装、不可更改常数、失压、失流记录及电流不平衡记录、逆相序记录、设表等事件记录,可以对窃电起到很好的监控作用。对用电量大而且有窃电嫌疑的用户,可以在表箱中加装“电能计量装置异常运行测录仪”,这种测录仪可以利用移动通信网络直接报警计量回路的各种故障,又能随时和定时采集用户用电负荷情况,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科学管理。

4.对窃电犯罪行为的处罚

窃电是一种危害国家和电力企业利益的行为,对于窃电行为应该按其情节轻重,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1996年9月1日起施行的《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三十一条将以下六种行为规定为窃电行为,分别是:(一)在供电企业的供电设施上,擅自接线用电;(二)绕越供电企业的用电计量装置用电;(三)伪造或者开启法定的或者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加封的用电计量装置封印用电;(四)故意损坏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五)故意使供电企业的用电计量装置计量不准或者失效;(六)采用其他方法窃电。

对于窃电行为,《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四十条规定,违章用电的,供电企业可以根据违章事实和造成的后果追缴电费,并按照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的规定加收电费和国家规定的其他费用;情节严重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停止供电。第四十一条规定,盗窃电能的,由电力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追缴电费并处应交电费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996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也对窃电行为的处罚进行了规定。其中第七十一条:盗窃电能的,由电力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追缴电费并处应交电费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或者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而其中涉及《刑法》有关条款内容具体为:刑法第第一百五十一条:盗窃、诈骗、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一百五十二条:惯窃、惯骗或者盗窃、诈骗、抢压公私财物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对于上述条款中涉及到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的认定标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1998年3月26日公布了《关于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的规定》,该规定明确:“‘数额较大’,以五百元至二千元为起点。‘数额巨大’以五千元至二万元为起点。

以上基本是以法人为主体的窃电处罚方法,对于以单位为主体的窃电行为,1996年1月23日,最高检在《关于单位盗窃行为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中指出:单位组织实施盗窃、获取财物归单位所有,数额巨大,影响恶劣的,应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主要的直接责任人员按盗窃罪依法批捕、起诉。

对窃电行为的处罚中有“追缴电费”的规定,但一直以来,对于窃电数额的确认就是个大难题,1996年10月8日,电力部颁行了《供电营业规则》,其中第103条第2款规定:“窃电时间无法查明时,窃电日数至少以180天计算,每日窃电时间,电力用户按12小时计算,照明用户按6小时计算。”这给窃电数额在无法确认的情况下提供了处罚的依据。

另,《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13条规定:对盗窃电能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警告,可以单处或并处200元以下罚款,窃电人承担的此类责任也属于行政责任。1990年1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的能源部、公安部《关于严禁窃电的通告》规定,“窃电违反治安管理处罚者,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处罚”,该条例第23条规定,“偷窃……少量公私财物,尚不构成刑事处分的,处1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尚不构成刑事处分”在这里当然是指不够盗窃罪的起点标准,即500元以上。但是,窃电数额在500元以下者,可以或应当依法拘留。

5.预防窃电犯罪的对策

5.1建设一支过硬的用电检查管理队伍。

目前许多窃电犯罪的产生都与用电检查不到位有很大关系。因此,要对建设一支过硬的电用检查管理队伍。这首先要求在用电检查人员的数量上,要扩充现有的检查队伍,尽量符合相关法规对于用电检查人员与用电客户数量的比例关系。其次,对付窃电犯罪是一项原则性较强、技术水平要求很高的工作,除了数量外,更对用电检查人员有高的质量要求,不仅思想作风良好,而且技术素质过硬。专业管理人员身肩执法重任,是窃电分子拉拢收买的对象。所以,在队伍管理工作中制度要严,教育要勤,反腐倡廉,奖罚分明,始终保持一支高效廉洁、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反窃电队伍。面对不断翻新的窃电手段,要对作为反窃电中坚力量的用电检查人员进行及时培训与教育,让其了解与掌握窃电技术的新发展,以在工作中能更好的识别和及时发现窃电现象。过硬的用电检查管理队伍,这是预防窃电犯罪的有力保障。

5.2警企联合整治用电秩序。

在预防和惩治窃电行为上,仅凭供电企业的力量远远不够。在原电力部撤消,而且行政管理职权的移交的状态下,供电企业成为普通企业,失去了行政管理权。对于窃电行为,只能发现而无法处罚。这大大增加了工作难度,也放纵了窃电犯罪行为的产生。在此种情况下,必须与公安、司法、检察机关联合,给窃电分子以足够的震慑,遏制窃电猖獗的势头。

5.3加大宣传与检查打击力度。

窃电现象屡打不止,一个重要原因是窃电者在观念中对窃电犯罪认识不清,现实中对窃电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因此,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包括对于文明用电的宣传和对于窃电大案要害处罚的宣传,让窃电分子在心理上警醒。

打击力度加强可以在两个方面体现,一是加大查处力度,包括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分区负责,责任到人,对于辖区内高压用户,确保掌握客户信息的真实、准确,要成立专门检查组,不分昼夜24小时进行不定时突击检查,以即时发现用电上的问题,达到预防窃电犯罪。二是加大对窃电者的处罚力度。现行做法是:抓到窃电者后,多数给予追补电量或罚款处理,面对窃电的巨大利益获取,这种简单的处理办法不能使窃电分子伤筋动骨,既不能达到教育本人的目的,也不能起到警示他人的作用。因此,要加大对于窃电的打击力度。对于那些窃电性质恶劣、影响较大的窃电者必须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做到依法查处、依法严打、防打结合,遏制其发展势头。

5.4加大反窃电的技术研究与开发。

从长远来看,要加强用电秩序监管,单靠人力是不行的,目前窃电犯罪行为增多,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计量设备的防窃电能力落后于窃电手段的发展,疲于应付,不能有力地遏制窃电行为的发生。因此,必须采取加强技术研究与开发,将之运用于反窃电当中。采用反窃电能力强、技术先进的设备是开展反窃电工作的基本技术保障。这就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开发好的防窃电产品与监测系统,实现电能计量的智能化与电能计量装置监测的实时化,确保供电企业能在在第一时间发现客户的用电异常并采取打击措施。通过高科技的防窃电产品,让窃电分子不敢轻举妄动。

6.结论

窃电是一种损害国家与人民利益的不良行为,但出于私欲以及客观上反窃电的力量薄弱,窃电在规模和范围上日益扩大,由于窃电行为具有普遍性与隐蔽性等特点,加之窃电手段的多样化,给反窃电带来很大困难,使用电检查人员面临巨大的挑战。对于窃电,相关法律规定了一系列处罚方法,为打击窃电行为提供了很好的武器,但与些同时,我们还要在用电检查队伍的建设上,在警企联合上,在宣传与检查打击力度上,在反窃电技术的研发上等方面努力,以预防窃电犯罪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梅晓萍,反窃电:伊犁在行动,/news/news_2541.html,2005年11月3日。

2.朱宇翔,论窃电犯罪及其预防思路与对策,广西电业,2005年2月。

3.陈志远,用电检查工作中的反窃电探索,四川电力技术,2003年第4期

4.陈可钰,防窃电措施探讨及展望,农村电工,2007年第8期

5.胡昆岭,浅谈对窃电的查和防,河南电力,2006年第1期

6.魏振宇,用电监察中的反窃电工作浅谈,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3月第1期。

7.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view/437556.htm

8.邹和东,邱吉福,电力企业用电检查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探讨,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管理论丛与教育研究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