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新校区建设中预防腐败的思考与对策

时间:2022-08-04 09:28:00

导语:独家原创:新校区建设中预防腐败的思考与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独家原创:新校区建设中预防腐败的思考与对策

对外开放,对内改革,无疑是一项伟大战略决策。然而,它又必然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应当承认,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还是很不成熟、很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我国的政治权力规则还是很不成熟、很不完善的政治权力规则。一方面,法律真空大量存在,在许多方面无法可依;另一方面,法律虚置现象严重,在许多方面有法不依。改革开放活跃了社会的经济、政治和人们的思想,也激活和诱发了腐败行为。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还是不正之风的话,那么今天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是腐败成风了。由于腐败现象司空见惯,所以人们由气愤、反对逐渐到麻木、习惯。由于原来腐败的人看到搞腐败风险很小、代价很小,而收益却极大,所以在屡屡得手之后,胆子变得更大,手段变得更毒,腐败者变得更加腐败。原本廉洁自律的领导者,看到腐败现象大量滋生、恶性蔓延,且得不到有效治理,自觉再不与之合流,就会吃亏、碰壁、孤立,于是自觉不自觉地使自己所操守的官德发生了逆转,这样,不腐败者也可能变得腐败了。对于普通社会成员来说,感到自己无权无势,既搞不了腐败,也治不得腐败,旧社会都说“官贪民偷”,现在“偷”不行,那么也就学乖点,利用腐败机制和权力办点私事、捞点实惠!这样,腐败者又成了某些普通社会成员的依靠对象,某些普通社会成员又成了腐败者的社会基础。总之,权力腐败和社会环境的这种交叉感染,使权力腐败这一顽疾久治不愈,越发严重。在中国,从上到下,可以说人人都说存在腐败,人人都说应该惩治腐败。然而许多人又可能本身就在搞腐败,又可能本身就是腐败的社会基础。“中国特色”腐败,尤其是权力腐败,已经达到了一个仅凭说教难以改变的程度,这种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可怕的。

从政府的作用及预防腐败机制等方面进行反思,力图为高校新校区建设存在的筹资困难和腐败现象等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以利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适应交通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我校将要建一所高水平的交通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一流的干部培训基地需要一流的环境来营造,为实现这一目标,我校将花数年时间,投入7000多万元人民币,在50亩土地上建设2100多平方米高质量的建筑群落。

我校采取投巨资建设新校区的方式来增加教育资源、扩展教育发展空间。在我们干部培训基地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背后也出现了盲目跟风、贪大求高、高债务、高风险以及高腐败群体等现象,已引起政府、学校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如何破解这一历史性的课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学习,构筑拒腐防变的防线

自身的思想作风、廉洁自律、遵章守纪等方面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使大家对反腐倡廉工作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表示要以反面典型为警戒,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真正做好廉政、勤政的表率;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党纪政纪法纪,自觉抵制不正之风;要以教育月活动为契机,把反腐倡廉更好地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推动新校区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健全新校建设的制度。

第一,为使预防腐败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分权制衡,核心是领导干部强化自律意识,带头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做遵纪守法的模范,主动接受制度的约束,确保廉洁公正。具体的就是新校区建设中要坚持领导不参与具体操作的原则。领导的职责是制定规则,总揽全局,研究重大问题,用好干部;至于具体的工作细节,在规则的约束下,让工作人员去做。在权力分割的机制下,只有主要领导具有控制全局的权力,而这种权力如不加限制,就可能变成绝对权力,就可能导致权力的滥用。因此领导不参与具体操作,就是对权力的限制。如果领导参与具体操作,或者干预操作,那么审计办公室发现了问题也无法及时制止和纠正。

第二,在实际操作中,作为招标的一方,对每项设计、施工项目和监理单位的确定都必须采取公开招标方式。每一项工程,从编制招标文件开始,到中标单位的确定,再到最后的工程验收,都必须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进行操作,不允许有任何的例外。尤其是一些小型工程、零星工程施工队伍的选定更要严格按规定程序办。实践证明,这种方式确保了最优设计成为新校园的建设方案,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较低的工程造价。

最后,资格审查确定投标单位的工作应引起招标领导小组的格外关注。报名的投标单位很多,通过资格审查,初步筛选出入围单位后,必须进行实地考察。这是针对目前建筑市场合谋骗标现象屡见不鲜,层层转包现象普遍而采取的必要措施。考察重点是投标单位业绩的真实性,包括代表性建筑的原始档案资料,以及拟定项目经理人的业绩和档案记录等。通过考察,力图对投标单位的资质实力、技术力量、建筑水平以及信誉度等,都有一个真实准确的了解和把握。尽管据此确定的投标单位之间也有相对高下之分,却能保证最后中标的单位能够顺利地完成项目建设计划

三、全方位全过程实施监督制约

(1)对制度执行的情况进行监督

管理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办公室,负责办理手续、协调关系、材料认质、质量管理和竣工验收等现场工作;筹资管理领导小组,下设财务办公室,负责资金管理、工程款支付、工程款结算等工作;项目监察审计领导小组,下设审计办公室,负责制度落实、跟踪审计、造价分析、进度拨款审核等工作。这样将整个工程管理工作分成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各自的权力运行中,由于各自任务明确、责任落到了实处,工作起来不易受干扰,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从而确保新校区建设相互制衡、相互协调、衔接。将权力进行有效的分割,使任何工作人员都无法拥有绝对的权力,这是分权制衡原则的基本要求。

(2)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监督

新校区建设的管理者们作为项目的业主,有着对工程规模、设计标准、规划设计和使用功能要求的认定权,对工程设计变更的审批权,同时拥有通过公开招标选定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承建单位并与之签订合同的权力,还拥有相关设备、材料的招标权,选择供货单位的确定权等等。因此,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单位为了在招标过程中中标,对拥有这些权力的管理者们格外青睐是可以理解的。实践证明,科学规范建设单位管理者的行为,是实现新校区建设管理过程中公正廉洁、程序透明的基本前提,也是确保新校区建设成败的关键。

(3)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新校区建设项目应充分发挥群众的义务监督作用,推行项目质量义务监督员制度。确保工程质量。监理员数量应根据工程规模,工期和工程复杂程度等因素确定,监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资质水平,全面履行监理服务合同和施工合同中规定的各项监理职责。新校区的建设可由建筑主管部门抽调或聘请有资质、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同业主质量管理人员或现场代表组成监理组开展监理工作,加强对重要环节、重点部位的监理控制,严防重大质量,安全事故。要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党政监督、新闻监督和群众监督作用,构筑综合监督网络,将新校区建设成人民群众的“放心工程”和“满意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