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用药安全分析与规范化管理
时间:2022-03-19 05:25:32
导语:心内科用药安全分析与规范化管理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用药安全隐患,并制定规范化管理措施。方法:对2019年7~12月心内科375例患者用药过程进行分析,统计用药不良事件,设为实施前。分析实施前用药安全隐患并制定规范化安全管理措施,于2020年1~6月对心内科用药过程实施规范化安全管理,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药品知识掌握情况、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在药品储存、药品使用、药品禁忌、不良反应及处理等药品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心内科用药过程进行安全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药品知识掌握水平,减少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降低用药风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心内科;用药安全;安全管理;不良事件
心内科是主要收治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科室,药物治疗非常重要。心内科涉及药物种类多、数量大,对药物的安全管控难度大,容易发生药物安全事件[1]。用药安全是决定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会降低患者满意度,不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2]。因此,如何降低用药风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成为心内科的管理重点。故医院对心内科用药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安全管理对策,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2019年7~12月心内科375例患者用药过程进行分析,统计用药不良事件,设为实施前。分析实施前用药安全隐患并制定规范化安全管理措施,于2020年1~6月对心内科用药过程实施规范化安全管理,设为实施后,实施后有390例患者。所有患者具备一定认知、沟通能力,排除患有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者。实施前患者中,男210例,女165例;年龄为43~75岁;高血压104例,心绞痛99例,心肌梗死73例,心率失常54例,心力衰竭45例。实施后患者中,男214例,女176例;年龄为45~78岁;高血压112例,心绞痛93例,心肌梗死78例,心律失常57例,心力衰竭50例。实施前后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成立用药安全管理小组。成立包括心内科护士长、科室主任、临床药师、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在内的用药安全管理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负责用药安全因素的分析、协调安全管理措施的开展、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监督并考核安全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科室主任、临床药师负责护理人员安全用药的知识培训,主管医生负责患者开具用药医嘱和制定治疗方案,责任护士负责用药安全管理措施的具体落实。(2)分析用药安全隐患。对实施前的2019年7~12月心内科用药数据进行分析,查找各项用药安全隐患。①护理人员因素。护士责任心不足、缺乏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未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用药过程中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导致临床用药存在安全隐患。护士欠缺临床用药知识,未掌握肠溶片、缓/控释片、胶囊等制剂不可掰开服用,缺乏正确的用药宣教和指导,导致药效降低。配药期间未完全掌握配伍禁忌,对需要避光放置、现配现用的药物处理不当,同样降低药效,甚至引发输液不良事件。护士对需要控制滴速的药物如硝酸甘油、西地兰、米力农、新活素、艾司洛尔等掌握不足,未严格控制滴速,存在较高的输液隐患风险。护士对患者的用药宣教力度不足,如针对同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应教育患者积极服用抗高血压药物、降糖药物、综合服用硝酸酯类和钙离子拮抗剂类药物。②患者因素。心内科患者大多为中老年群体,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有限,记忆力下降,同时服用药物较多、频率不一致,容易出现漏服、错服、多服的情况,造成用药安全隐患。部分患者用药依从性差,不遵医嘱服药,常常自行停药、自行加减剂量,影响治疗效果。③科室管理因素。科室缺乏完善的药品存储制度,药品大多随意放置,未严格按照药物储存条件放置,需要放在特定温度下的药物未按适当温度环境保存,导致药物变质。需要避光的药物未放置在黑暗处或进行避光处理,降低药物效能。需要严封的药物未密封,导致空气或水分渗入造成药品污染。科室缺乏完善的清点审核制度,导致部分抢救药品长时间积压而失效。(3)制定用药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护士安全用药培训,邀请临床药师定期举办心内科常用药物的知识讲座,提高全体医护人员用药知识水平,避免因自身药物知识不足引发的用药安全隐患。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法律知识,提升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促进护理人员提高对安全用药的重视程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用药流程。分析药物发放、使用的各个环节,制定规范化安全用药流程。医生开具用药医嘱后,护士应核对用药单,确认无误后进行配药或发药,若存在疑问则应立即询问主管医生,避免发生治疗方案模糊不清的情况。严格执行分餐发药制度,责任护士分别于7:00~7:30、11:00~11:30、17:00~17:30发放三餐药物,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实行双人核对和条码管理。交接班时核对电脑上药物执行情况,未执行的查找原因。配制静脉用药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充分考虑配伍禁忌、用药浓度、输注顺序,保障药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输注药物前调整输液速度,讲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输液期间做好监督巡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实行药品分类管理。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药物放置于单架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排列处,常规抢救药物放置在配药室醒目位置。对于存放条件要求严格的药物,应为其设置相应存放空间,对温度有要求的药物放置在恒温冰箱内,要求避光保存的药物应放置于干燥通风的阴凉处,配制输液时也应注意避光,配制完成后使用黑色纸袋遮蔽。高危药品应做好标签识别,相似药名、类似包装药品单独放置,并贴上标签。定期核查药品有效期,并对临近过期药品实行颜色化管理,有效期6个月内贴绿色标签,3个月内有效期贴红色标签,原则上优先使用近效期药物。加强患者用药安全教育。心内科患者大多为中老年群体,用药知识水平优先,对用药安全的关注度不足,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利于专业知识解答患者疑问,提升治疗依从性。发放药品、输注药品时详细讲解药品副作用、注意事项,促进患者做好用药安全观察。1.3观察指标。实施前后采用自制量表分别对护理人员药品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包括药品储存、药品使用、药品禁忌、不良反应及处理4个维度,每个维度得分10分,得分越高表明药品掌握情况越好。统计实施前后患者用药不良事件,包括用药方法错误、用药剂量不当、重复用药、药品过期等事件。1.4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护理人员药品知识掌握情况比较。结果显示,实施后护理人员在药品储存、药品使用、药品禁忌、不良反应及处理等药品知识得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见表1。2.2实施前后患者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结果显示,实施后患者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见表2。
3讨论
心内科是收治以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科室,药物治疗非常重要,用药安全是决定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由于医护人员、患者、科室管理等方面因素,心内科用药过程中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用药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严重约束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3]。因此,医院管理者应给予心内科用药安全充分重视,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来提高用药安全性。本研究对心内科用药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规范化安全管理措施,结果显示,实施管理后护理人员用药知识水平明显提高,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这说明心内科用药过程实施安全管理可减少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经过分析发现药物储存不合理、缺乏安全用药管理制度、护理人员药物知识水平不足、患者用药依从性低是主要的风险因素,因此,本研究进行了针对性管理:①护理人员是临床用药的执行者和观察者,用药知识水平直接决定着用药安全[4]。因此本研究加强了护士安全用药培训,通过提升护理人员用药知识水平保障用药安全。②心内科药物种类繁多且用药量大,科室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药品任意摆放,存储时间过长而失效,部分药物存储不当而变质[5]。
本研究实行药品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种类、不同剂型的药品分类放置和储存,保证药品处于安全备用状态。③科室对药品使用过程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用药期间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配制药液未严格遵守无菌要求,药物清点制度不完善,容易出现药物过期现象。因而本研究建立了安全用药流程,从药物发放、使用的各个环节,制定了规范化安全用药流程,保障了用药过程中的安全。④患者对药物认知的缺陷也是影响用药安全的因素,本次管理加强了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强化了用药安全教育,通过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意识和用药知识水平保障用药安全。综上所述,对心内科用药过程实行安全管理可提升护理人员用药知识水平,减少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徐丽莉.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3):85-87.
[2]王冰寒,张艳,颜巧元.住院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7):931-937.
[3]吴凤家,金建芬,孙红娟.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临床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2):82-83.
[4]何慧.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用药安全的影响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2):171-173.
[5]张艳.五常法在心内科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8):88-89.
作者:吴雅芬 张小芳 王玉梅 郑梅 江珍珍 单位:衢州市人民医院
- 上一篇: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在中药房的应用
- 下一篇:医院职能部门绩效考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