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1-05 10:55:20

导语: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多次爆发,信贷风险对于银行业的危害之大开始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江苏省2015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余额在增加,不良贷款率维持在1.4%左右,波动幅度不大,说明银行机构在多年经营中对风险控制有一定的管理办法,但成效不高。尤其是无锡市近年爆发的钢贸、尚德等金融风险,导致2015年无锡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本文以无锡市为例分析了其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江苏整体的商业银行业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信贷风险;大数据;风险控制

1江苏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1.1江苏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概况

信贷风险是银行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特指信用风险,指银行在放款后,借款人不能按约偿还贷款的可能性。信用风险一旦产生,已发放贷款会成为银行的不良贷款,对银行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由信贷风险的定义和特点可以看出,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会面临的主要风险,借款人是指向其贷款的企业客户或者个人客户。随着多次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信贷风险对于银行业的危害之大开始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形态的变化使得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主体,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也一直在不懈努力中稳健运行。江苏省2015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和净利润总额、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率数据见表1。

1.2无锡市的信贷风险情况

随着近年来无锡经济的发展,无锡市商业银行的人民币贷款总额呈逐年递增趋势,具体数据如图1。尽管贷款数额在增加,不良贷款率仍不容乐观。2015年8月,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在无锡市银行业座谈会上指出,无锡近年来爆发钢贸、尚德等金融风险,导致2015年无锡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2016年无锡统计年鉴的数据还显示,2015年无锡市金融业增加值仅占GDP的5.6%,低于全省6.3%的水平;同时全市信贷增速连续多年全省垫底,无锡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与全市经济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

1.3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为有效减少信贷风险的发生及对商业银行产生的损失,各银行制定了相当严格的审批制度以管控信贷风险。目前,主要采用了信用评级、信用评级调整、审批管理等几大步骤。

1.3.1信用评级

在决定是否对借款人发放贷款之前,商业银行都需要对客户的信用进行及时、准确的评级,为贷款的审批提供指导。目前采用的评级方法分为外部信用评级和内部信用评级两种。外部信用评级是指各银行借用外部评级机构,特别是专业信用风险评级机构对贷款企业进行评级,并根据评级结果确定银行面临的风险及相应的风险准备金。著名的国际评级机构有穆迪公司、标准普尔公司和惠誉国际公司等,这些评级公司都有一套成熟的方法对信用度进行评估,并采用“AAA\AA\A\BBB\BB\B\CCC\CC\C\D”等评级符号来标识企业的信用风险水平,表达自己的评级意见。内部信用评级是指银行通过建立自己的内部风险评估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客户准入、信贷流程优化、贷款定价、资本计量、收益分析等银行内部管理流程中,从而实现信用风险管理的定量化与精细化,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内部信用评级是无锡市商业银行采用的主要信用评级方法。信用评级体系主要用于计算企业客户的违约概率和当前对应的信用等级,计算依据有两类:一是基于历史条件进行周期性评级;二是根据当前信息进行评级。商业银行主要采取后者评级方式进行信用评级,而前者主要被专业评级机构使用。

1.3.2信用评级调整

商业银行对企业的信用评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如全国经济或行业环境整体变化,或者企业的经营与债务环境变化时,会对企业的信用评级进行调整。商业银行再据此调整相应的信贷策略。

1.3.3审批管理

审批管理是当前商业银行管控信贷风险非常重要的环节,通常是由审批部门的工作人员根据企业客户信用评级结果,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决定是否授信、授信额度和授信价格,以规避信贷风险。尽管各商业银行采用的信用评级具体方法有所不同,但对企业评级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大致相同。

2无锡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2016年7、8月份对无锡市多家商业银行进行实地调研,发现目前无锡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2.1信贷审批管理制度实施不到位

商业银行信贷审批管理制度没有落实到位:一方面矫枉过正,另一方面形同虚设。矫枉过正是说在审核客户信息时,对客户没有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单凭其某一方面的特征就拒绝向其发放贷款。如无锡近年来爆发了钢贸风险,少数商业银行内部便形成了不再向钢贸企业授信的不成文规定,而不去考查该行业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形同虚设是指一些银行客户是关系户,银行工作人员迫于压力在对该类客户授信审批过程中走过场,使得银行信贷审批管理制度流于形式。这些行为都为信贷风险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2.2获取的客户信息真假难辨

目前,商业银行在获取客户信息时,仍然采取传统人工获取的方式,主要需要客户向其证明具备还款的能力。如主要需向个人客户获取家庭成员情况、收入证明等信息;向企业客户获取财务报表数据等。由于我国目前的信用制度和体系建设不健全,银行很难具备辨别信息或数据真假的能力。如客户提供的个人收入证明情况,虽然商业银行在审核过程中会向其所在单位核实,但也不能避免存在疏漏,这跟我国个人收入证明不透明以及个人的征税机制不完善密切相关,使得商业银行不可能对借贷者的真实财产、真实收入做出完整、客观的正确判断。包括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数据,虽然信贷员会深入企业对其经营状况进行实地考察,对财务报表数据也会请审计人员审计,但也不可避免会出现企业恶意欺诈和哄骗贷款的情况。这样,银行处于被动地位,自然会增加信贷风险发生的概率。

2.3信贷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

商业银行在利用内部信贷风险评估体系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时,对于对客户信用状况难以准确评估,造成了信贷业务优劣不齐。一方面,由于商业银行获取客户信息的全面性及准确性有待提升,直接造成了利用现有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评估的客户信用结果的误判率较高。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和维护相对于快速发展的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技术要滞后许多,也会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2.4信贷风险控制手段不健全

信贷风险一旦发生,商业银行需要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这涉及到对信贷风险的控制问题。无锡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的控制体制并不十分健全,对信贷风险的控制手段相对单一。目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采取的担保形式主要有抵押或保证贷款。抵押物主要是借款人的动产和不动产,这样当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拍卖抵押物等方式来挽回损失。但是抵押物本身的价值会随市场上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上下波动,抵押物虽能减少银行一定的损失,但商业银行仍可能遭受创伤。保证贷款这种业务形式也存在着问题,企业间常会出现相互担保、多头担保等现象,保证机制并不十分完善。

3大数据时代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1大数据时代的机遇

随着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兴起,社会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银行业是信息化建设较早的行业,数据比较规范,在多年的经营过程中也累计了海量数据。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分析思维的渐入及技术的逐步推广,客户网络行为中产生的各种活动数据,可以被银行较好地用来把握其信用状况。采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的行为特征,分析优化运营流程,提高风险模型的精确度,提升风险定价能力,从每一个经营环节中挖掘数据的价值,从而进入全新的科学分析和决策时代。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是银行业提高风险管控能力的重要时机。

3.2面临的挑战

要提高银行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商业银行也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各种挑战。一是客户数据收集方面的挑战。互联网技术的发达使得商业银行将面临复杂的数据环境,客户数据来源广、类型多、形态不一,需要商业银行从中甄选有用的信息。二是客户数据存储方面的挑战。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使数据储存量更庞大;数据类型的多样化,对数据展现的要求更高。为了更好地应用大数据技术,商业银行应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着手搭建自己的大数据基础设施。三是大数据技术应用方面的挑战。目前大数据技术在我国刚刚兴起,商业银行如何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还需要通过大量实践慢慢探索并逐渐成熟。四是外部大量竞争对手的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银行业务的交叉融合,大量互联网金融企业营运而生,而它们强大的数据挖掘分析能力使得这种新的金融模式直接瓜分了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量。如阿里信贷等小微信贷企业近年来大量涌现,使得银行业的竞争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4大数据时代江苏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措施

4.1交叉验证,多渠道了解和识别客户

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将改变银行信息获取、分析和运用的渠道和机制,为信息化风险管理创造优良的技术条件。银行要利用大数据提升风险管理的能力,内部需要不断整合信息源,外部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不断打破数据获取的边界,不仅仅搜集结构化数据,对于非结构化数据也应建立相应的存储平台以满足其海量存储的要求,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基本信息、账户信息、交易信息、行为信息整体数据图谱,做到全方位了解和识别客户。如商业银行可以与互联网站、社交媒体开展战略合作,进行数据和信息的交换共享,全面整合客户的有效信息,将风险管理与移动网络、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融合起来。

4.2数据挖掘,完善信贷风险评估体系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催生了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企业从大量数据中筛选关键的信息,寻找可能存在的规律,发掘出人们不知道的事实。银行机构可以与省内的高校或相关技术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以帮其了解和掌握多样的数据挖掘技术和工具,用于信贷风险的预测和把控。商业银行在原有的客户评估系统基础上,可以在内部系统中专门设立大数据分析平台,帮助银行加强风险建模,提高风险量化能力,对客户及项目的风险和潜在风险做出有数据支撑的综合评估,以提高客户信贷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4.3内部监督,优化实施信贷审批流程

商业银行可以施行内部监督机制,不断优化信贷审批的流程,提高信贷审批效率,以防御小微信贷企业的竞争。另外要严格实施完善后的信贷审批流程,防止出现“走过场”及“信贷偏见”等现象的发生。明确各级职务的职能定位,防止越权或滥用职权等现象出现。除此之外还要重视过程管理,形成银行人员的内部监督报告管理机制,上下级之间不仅仅是上级监督下级,还可设置匿名举报平台,使基层银行员工对上级的行为也可以进行监督管理。

4.4金融创新,丰富不良贷款处理方式

为减少信贷风险发生对银行造成的损失,商业银行可以不断进行金融创新,采取多种方式以处理不良贷款。例如,可将不良资产打折出售给资产管理公司,以收缩不良资产规模;或利用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将不良资产打包成可交易的证券,不良贷款证券化后可将证券发行给可以承受风险的投资人,再通过各种途径来销售证券。这样不仅有利于证券的销售,促进金融市场的繁荣,还可以满足不同投资风险爱好者的需求。

4.5人本管理,改进信贷人员的激励考核办法

目前商业银行对信贷员的业务考核任务过于繁重,对存贷款规模及利润等增长考核指标要求过高,而各级银行机构又将任务层层下达,导致部分基层信贷员为完成任务而去寻找客户时放松了对其资质的考查,为信贷风险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商业银行应对员工进行人本管理,科学制定信贷员的激励和考核办法,将对信贷员信贷量的考核转向对其信贷资产质量的考核上,从而使基层信贷员重视对客户还贷能力的考察。

作者:黄薷丹 单位:无锡太湖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小敏.在无锡市银行业座谈会上的讲话[J].金融纵横,2015(09).

[2]无锡市统计局.2016年无锡市统计年鉴[EB/OL].

[4]郑志明,缪绍日,荆丽丽.金融数据挖掘与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5]庞淑娟,黄旭.大数据助推信用风险管理创新[J].银行家,2015(2).

[6]侯维栋.大数据时代银行业的变革[J].中国金融,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