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运用
时间:2022-04-20 11:02:49
导语: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儿科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增加护理风险的发生,一旦护理管理工作中出现风险事故,就会威胁到患儿的健康,引起医疗纠纷,不利于医院的发展。本文就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份至2015年10月份七本院收治的160例患儿,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160例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采用的是2014年1月份至2015年10月份七本院收治的160例患儿,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160例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在观察组患儿中,男患儿45例,女患儿35例,男女比例为9:7,年龄最大的为5岁,年龄最小的为2岁,平均年龄为(3±1.5)岁;在对照组患儿中,男患儿50例,女患儿30例,男女比例为5∶3,年龄最大的为6岁,年龄最小的为3岁,平局年龄为(4±0.5)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IE等一般资料上相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具体内容如下。1.2.1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在留置期间,护理人员指导患儿不宜过度活动穿刺侧肢体,避免因过度活动造成血流不畅,血液凝固。同时,在使用留置针输液过程中,要对穿刺的部位进行敷热,促进血液循环。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肢体应妥善固定,尽量减少肢体的活动,避免被水沾湿。1.2.2意外防范:由于患儿年龄都比较小,在患儿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意外风险,如坠床、跌倒等事故。为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护理人员就必须积极的做好意外风险的防范工作,在患儿治疗期间要陪同在患儿身边,并叮嘱家属,要协助医护人员的工作。在夜间,要将病床上的防护栏摇起,防止坠床的发生。1.2.3病情的监控:当患儿生病后,由于患儿自己对疾病的表述不够正确,再加上患儿身体各项机能不成熟,疾病变化快,进而会恶化病情。为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体征,定时巡查病房,防止意外风险的发生。1.2.4用药风险防范:患儿的用药是根据其自身的体重来进行的,然而在实际用药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给错药、药量少或者药量多的现象。为此,在用药过程中,护理人员先要对患儿的体重进行测量,用药前对患儿的信息进行仔细的核对,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给药。
1.3观察指标:记录患儿护理管理中风险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对此次研究所产生的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对数据结果用P<0.05表示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观察组患儿中,风险发生率为1.7%,在对照组患儿中,风险发生率为20.0%,两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讨论
护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护理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同时也影响到医院整体护理效益。近年来,儿科疾病的发病率有着明显的上升趋势,对于患儿来件,他们的年龄小,身体各项机能都不够成熟,在护理工作当中会存在很大的风险,进而不利于患儿的康复[1-2]。本院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有效地降低了风险的发生,促进了患儿的健康,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儿科护理工作中的用药、疾病护理、以及患儿自身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为了防止风险的发生,在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加强用户风险管理、疾病风险管理以及患儿风险管理,不仅有效地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医院儿科护理效益,为患儿的健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3-4]。通过此次研究发现,在观察组患儿中,风险发生率为1.7%,在对照组患儿中,风险发生率为20.0%,两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能有效地降低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儿的健康。
作者:顾春芹 周成侠 单位:江苏省沭阳县仁慈医院
参考文献
[1]张丽英,耿岚.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02(10):490-492.
[2]奚丽蓉.对儿科护理行为实施风险管理的分析与干预[J].内蒙古中医药,2011,23(09):175-177.
[3]刘璇,孜依丹•买买提.风险防范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02(11):161-162.
[4]王芳.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09(18):92-93.
- 上一篇:煤炭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的思考
- 下一篇:高校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