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研究成果现状论文

时间:2022-11-22 02:21:00

导语:高校图书馆研究成果现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图书馆研究成果现状论文

[摘要]以梧州学院图书馆为例,从馆员队伍、科研成果两方面详细考察了该馆的科研现状,深入分析其成绩与不足,提出提高科研实力的五点对策。

[关键词]本科院校;图书馆;科学研究

长期以来,由于高校图书馆被人为地定位为教辅部门,因此常常被不同程度的忽略,[1]造成高校图书馆虽然基本完成了服务学校教学科研的任务,但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的科研水平、科研实力却成了高校科研队伍的薄弱环节,由此引起的连锁反应就是国内高校图书馆员在高校的科研地位低、职称低、待遇低,简称为“三低现象”。如果说“三低现象”在国家重点大学、各省“211工程”高校表现得还不那么明显的话,那么在刚刚通过合并原有大中专院校、整合教育资源组建的“专升本”院校就表现得尤为突出。对此类院校的图书馆科研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并提出改善对策,不仅对困扰高校图书馆员的“三低现象”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此类院校四年一次的本科院校教学评估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在广西19所本科高校(包括钦州学院、贺州学院、百色学院3所与梧州学院情形极其类似的“专升本”院校)图书馆中,笔者根据已公布的资料[2]从馆舍面积、馆藏文献总量、工作人员数量、职称级别四个指标进行综合比较,梧州学院图书馆的综合实力处于中等位置。

因此,选取梧州学院图书馆的科研现状作为调查和分析对象在广西区内本科院校尤其是“专升本”院校有着较为典型的意义。

1科研现状

广西梧州学院是在原广西大学梧州分校、梧州教育学院、梧州师范学校三校合并的基础上于2006年2月正式成立的本科院校。学院图书馆包括北区、西区两个分馆,其中北区为图书馆主体部分。截至2008年12月,工作人员除1人长期病休外,实有26人,其中编制人数23人,非在编3人。

1.1馆员队伍状况

在目前的26名工作人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14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7人,二者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53%和29%,这个比例不仅远远超过该馆2006年的23.1%和2.6%,并且在区内高校图书馆人员学历层次也处于较高水平。“专升本”后,通过馆员自身不断的努力和人才引进建设,梧州学院图书馆的科研队伍已经初具规模。从职称比例上来看,该馆现有副高以上人员3名(除兼任图书馆馆长的学院副院长为研究员职称外,另外两名均为图书馆情报学专业副研究员)、馆员13名、讲师1名、助理馆员7名、助理工程师2名。整个职称分布除高级职称尚有不足外,中级、初级职称分布合理。从年龄结构上看,50岁以上4人,占员工总数的15.4%;35—50岁以上17人,占员工总数的65.3%;30岁以下3人,仅占总员工数11.3%。从数据上看,该馆馆员的年龄结构不是十分合理,30岁以下人数过少,35岁以上年龄段人数过多,不利于图书馆长远发展。

1.2馆员科研成果情况

2006年,学院刚成立时,仅有高坚的一篇论文《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采购工作新对策》发表在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现代情报》上。2007年,由于学院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图书馆职工的职称总体水平较低,因此,数量呈加速上升状态:高坚在专业刊物《图书馆界》《构建和谐的高校图书馆》、在《梧州学院报》《在数字环境条件下高校图书馆的书目情报服务》;吕振任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需求与服务对策的思考》,该文还获得自治区高教第16次学术研讨会论文二等奖;其他还有刘支农、钟良建、邓以惠等也将论文提交到自治区高教第16次学术研讨会上并获奖。该年度参与科研论文写作的人数也明显增多,但级别有所下降,并且以非正式的会议论文居多。2008年,图书馆工作人员数量和质量都进入一个急剧增长的阶段,其中的刊物为图书情报专业核心期刊的达3篇、4位作者之多,黄付艳的《讨论构建以人为本的图书馆信息文化》发表在《情报杂志》上,李红、黄付艳的《论图书馆信息文化的构建》发表在《图书馆》上,高坚的《开放存取对学术图书馆的影响和对策研究》发表在《图书馆论坛》上;另外还有李红、刘支农、尹静静等人的10篇学术论文分别在《河南图书馆学刊》《梧州学院报》《人民音乐》等刊物上发表;其他参加学术研讨会的论文达到9篇之多。全部参与论文写作的人数达11人,占全馆总人数的42%。该年度由李红主持的院级一般项目和李凯旋主持的院级青年项目获得立项。

2科研现状分析

“专升本”院校图书馆由于底子薄、起点低,科研的参与度和论文的发表量都处于一个相对低的水平。从上面梧州学院图书馆2006—2008年度三年的科研发展情况来看,可以看出以下成绩和不足。

2.1图书馆职工参与科研的意识逐年提高

从2006年该馆仅有一篇科研可以看出,当时大多数馆员的科研意识比较淡薄,这当然也与当时学院的办学水平和图书馆的实际工作密切相关。当时学院刚刚建立,百废待兴,人心未定,因而大多数图书馆职工还没有充足的时间搞科研,并且在多数馆员的心目中,图书馆工作主要是做事的,撰写论文是教授、专家的事情。其次,当时馆员的职称和学历总体水平不高,除兼职馆长的副院长为高级职称外,其他都是中级职称和大专学历。2007年学院升为本科院校后,由于有职称评定的压力,图书馆职工的科研意识才有所提高,但除少数人在正式刊物成果外,其他人还只能以会议论文的形式参与科研。2008年,全馆职工科研意识发生质的飞跃,该年度有2人成功晋升为副研究馆员。

2.2科研水平有较大增长,科研队伍渐成规模

该学院图书馆的科研队伍在2006年基本上还是由个别人孤军奋战;2007年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科研队伍初步形成,但科研水平较低,2006、2007年度科研论文的专业性不强,发表刊物级别也较低;到了2008年,以科研成果为标志的科研队伍初具规模,科研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图书馆学专业核心期刊、普通期刊及其他学术性刊物上,学术会议获奖论文继续呈上升趋势,科研队伍骨干以馆员为主,属于学院引进人才的研究生也开始崭露头角,并且科研起点相当高。

2.3科研队伍虽已形成,但缺乏学术带头人,各项研究的主题较分散

梧州学院从升为本科院校到2008年年底,其图书馆经过短短不到3年的努力,科研实力虽然已取得较大提高,科研队伍也有一定规模,但从发表的论文来看,除黄付艳研究的主题集中在图书馆文化信息、文化构建上外,其他人员的论文主题则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研究者个人的研究专长和特色,基本上是各自为战,缺乏统一规划,尤其是缺乏紧密结合本馆现实和远景发展课题的研究,科研队伍尚处于雏形阶段,还没有出类拔萃的学术带头人。

2.4科研意识和水平虽有大幅度提高,但参与科研的目的功利性较强

从该馆这几年的目的来看,图书馆工作人员从事科研的目的性十分明确,就是为了评职称。功利性过强,必然对文章的学术性产生消极影响,这也是该馆科研成果无法形成自己研究特色的根本原因。当然,对于为评职称参与科研,我们也应辩证地看待,梧州学院的快速发展和未来的高校评估,对于高职称的渴求毋庸置疑,图书馆有实力的人员以此为目的从事科研也无可厚非,只是要处理好功利性和学术性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

3图书馆科研工作的提高对策

3.1大力引进人才,尤其是图书情报学专业人才

由于“专升本”院校一般都是合并而来的,而合并前的各个学校图书馆从业人员科研水平不高,因此,合并后必须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梧州学院除2006年外,2007、2008年连续引进硕士生3人,其中图书情报学专业1人、文学专业2人,这样不仅提高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高学历比例,同时也加强了图书馆的科研实力。当然,除图书情报专业外,其他专业,如档案学、计算机、外语、文学等学科研究生也应适当引进,引进前应对其科研成果和能力进行严格考核。高学历人才的引进虽然成本大,但它对于快速提高图书馆的整体科研水平、提升图书馆在全校的科研地位、提高图书馆员的总体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2加大对本馆科研骨干的培训力度,积极开展与兄弟院校的科研交流

每年应保证相当的培训经费,有计划地安排本馆科研骨干到区内业务班参加培训及相关学术会议,或邀请图书馆界知名专家、期刊编辑到本馆做报告,了解图书馆学前沿的研究现状,同时,必须强调馆员要利用业余时间加强本专业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此外,还要加强馆际科研交流,可以在本馆成立以科研骨干为主的科研小组,到兄弟院校或名校图书馆进行“取经问道”式的科研工作交流,形成互相支持、相互促进的学术风气。

3.3将科研成绩纳入月度、年度图书馆员工作绩效考核中

科研的作用不仅仅只是为了评职称,还应该将科研成果的奖励落到日常工作中。应该在工作中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科研成绩显著(以能应用于实际并取得良好效果和在理论上有突出创新为衡量标准)的馆员要加大奖励力度,在工作岗位和职称申报上都给予一定的特殊照顾,使图书馆的科研成果成为与图书馆员切身利益相挂钩的一个关键性、制度性因素。[3]最终在全馆形成“以工作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工作”的良性循环。

3.4为本馆科研人员提供资料和投稿便利

以图书馆科研小组为单位,充分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优势,编写图书馆学研究动态资料和期刊投稿指南。图书馆学研究动态可以以内部交流资料的形式由科研小组组织人员编写,并在全馆范围内交流。开专题会,对编写的动态资料进行说明指导,让馆内科研人员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科研方法,将图书馆学研究的热点和本馆的实际工作相结合,选择具有创新意义的题目深入研究,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投稿的命中率,而且还可以避免大量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对于国内外名目繁多的期刊,图书馆应组织人员编写期刊投稿指南,内容包括期刊的刊名、学术性、投稿地址、电子邮箱、刊物风格以及投稿需要注意的种种问题等。每年根据核心期刊的变化,对期刊投稿指南进行相应的修订。公务员之家

3.5树立图书馆在学校的科研形象,争取学校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图书馆科研

“专升本”高校图书馆可以支配的科研资金一般都十分有限,因此必须在练好图书馆工作人员科研内功的基础上,以领导班子为主,提前做好年度科研工作规划,积极向学校主管领导争取专项科研资金,申报校级、省级甚至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只有图书馆的科研成果数量、质量都上去了,才会在人才云集的高校赢得自己的学术地位、树立不容忽视的科研形象,也只有在此基础上,学校在资金安排上才会给予更多的倾斜。

在短时间内,“专升本”院校图书馆的硬件设施(馆舍、文献资源、办公设备等)只要资金充足,是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的,但科研实力却不能在短期内得到飞速提高,它要求“专升本”院校图书馆在原有科研骨干的基础上,大力引进科研能力强的高学历人才,建设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并附之以相应的资金支持、制度管理等措施,最终促使“专升本”院校图书馆向一个优秀的本科院校图书馆转变。

[参考文献]

[1]阮小妹.高校图书馆科研工作探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4(5):88—90.

[2]教育部.图书馆大全(下)[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8:1171—1214.

[3]杜新中.合并专升本高校图书馆科研工作管理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3(6):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