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修裱技术应用研究论文
时间:2022-09-18 08:47:00
导语:档案修裱技术应用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摘要:修裱技术是纸质档案加固的方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档案保护中。修裱一般是选择与其原件材料一致的新纸进行整体托裱或局部修补,使档案纸张失去的强度得到恢复,寿命得到延长。经过修裱的档案,如果在后来的保管、利用中又发生老化或者损坏,还可以通过揭裱把支撑档案的托纸或者补纸揭取下来,换上新的材料,以新材料的机械强度继续支持和改善档案原件的强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
一、最小干预原则
拉金斯是最小干预原则的创始者。档案修复的基本原则是“整旧如旧”、“最小干预”、“材料和措施可逆”以及“最大限度保存档案历史信息”。对“整旧如旧”与“材料和措施可逆”,文物、图书、档案界等认识基本统一,但对“最小干预”理解与认识则存在很大差距。最小干预不是不采取措施,而是采取的措施到位,既不影响档案原貌又能达到修复、加固的作用。干预到什么程度需要很好地把握,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最小干预实际上是在尽量保持档案原貌的情况下采取一些方法或措施延长档案保管和使用的寿命。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理解为能不干预则不干预,能小干预不大干预。但直到今天,还有将本不该托裱的档案托裱的现象发生。最小程度干预是修复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保护意识。一刀切的抢救修复或不管不问等态度和措施是与最小干预原则相违背的,最小干预的具体应用是要在选择修复内容、修复材料、修复方法等方面更多地考虑不影响档案原貌,对档案本体的干预力求最小。
最小干预原则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应用是:科学合理地确定修裱档案的范围和应采取的措施,可修裱可不修裱的暂不修裱;能用补解决的勿托裱;能用干托解决的勿轻易用湿托的方法;对浆糊用量要求“宁少勿多,宁稀勿稠”;对补、配材料要求“帘纹宁窄勿宽,绢纹宁细勿粗,质地宁薄勿厚,颜色宁浅勿深”;对修裱质量要求“宁薄勿厚,宁软勿硬”,做到“薄、光、平、软、长”。这几个“宁”和“勿”正是最小干预原则在修裱细节上的生动体现,最小干预突出了保护档案原貌在档案修复中的核心地位。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对最小程度干预并不重视的现象,在不经意间进行了过度处理,超越了保护的底线。比如前面所述“能用补解决的勿托裱”,就是基于档案的干预要小于整页托裱而言,但是由于托裱比修补来得快捷,实际工作中以托代补的修复就常常发生。有的档案馆对抢救档案的理解就是不分档案好坏,一律托裱,以便达到整齐划一的目的。在托裱的过程中对档案原件进行最大程度的干预。这种做法便于管理,易于操作,短期内效果明显。但实际对某些档案将造成很大的影响。
最小程度干预并不是不对档案进行干预,修复中不对档案干预是不可能的。最小程度干预的这个度就是数据或经验所提示的上下限或者说阚值,在操作中超过这个阈值就应视为过度处理。这就是具有保护意识的修复与想当然式修复的区别,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护与修复的融合。
二、修裱技术与档案保护
修裱的目的是加强纸张的强度,达到延长纸张寿命的目的,但在操作中,不论是主观还是客观都会对档案带来一定的影响。
1、修复过程中破坏了档案原貌
保持档案原貌正是修复工作中档案保护的精华所在,是前人在丰富实践基础上所做的精确而又深刻的总结。离开对档案原貌的维护,就根本谈不上对档案的修复,也就谈不上修复中的档案保护。作为修复工作者,要真正在修复过程中把握住保护这条脉,使修复落脚于保护之上,应首先弄清楚档案原貌的概念。
任何修复处理都不可能对档案原状不产生影响,修复就是要对档案动干戈,经过修复的档案与原件必定会有一定的区别。正如前人所说,档案修复一次,其“精神”就损坏一次,修复的次数越多,和原件的区别就越大。修复得好。档案“精神”就保留得多,修复得不好,档案“精神”就保留得少。
档案原貌,应是指档案在修复前的风貌。进一步说,档案的原貌是档案在修复前本身就具有并在保管利用过程中由于历史性的原因不同程度老化或损坏而呈现的有信息价值的状态。它包括从载体材料、档案信息到装订形式等部分的真实原状和特点以及历史痕迹。实践工作中习惯上所说的修旧如旧,指的就是保持档案原貌。首先,修旧如旧与修旧如初是有区别的。例如对于曾经修裱过、现在需要重修的档案,修裱后添加上去的材料如补纸、托纸、接背加边纸、粘合剂等不是档案原貌。由于去污而被漂白焕然一新、或是变换了装订形式的档案更是改变后的状态。其次,绝不允许翻旧如新。档案修裱规程规定,修裱工作必须忠实原件,不允许做违反真实性的修复,也不允许进行人为的增减补充甚至再创造,更不允许对档案造成损坏。档案如果缺字,即便确有根据,只能附加说明,记载于案卷的考证表中。档案修复并不是为了使档案外观上完美,更不能对档案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例如在用刷上一般不允许用棕刷在档案正面排刷,以防止把字迹刷花或者把纸张刷烂。对两面有字或不得已需要在正面排刷的档案,要求先垫吸水纸然后再排刷,其目的是将棕刷对纸张、字迹排刷时产生的摩擦力降至最低,从而保证档案的安全。在使用水或有机溶剂之前,要求对不同材料的字迹进行测试检查,以判断在使用水或某种溶剂时是否有溶解或流散现象,从而决定对某溶剂的使用或者要求进行加固处理。
首先,修裱过程对纸张有一定的影响。原件纸张用细水雾展平,纸张着过一次水,若用水多,耐水性差的字迹可能出现扩散或洇化现象,对档案造成严重损害。使用淀粉浆糊时,纸张再一次着水,每着一次水,就是对纸张的新一次破坏。一些档案变黑变黄,墨色暗淡无光,常年灰尘泥土、发霉虫蛀使其千疮百孔,用中国传统的修复技术手段修复,要经过去污、揭褙纸、补残、托裱四道主要工序,而这些工作对每件文物的干预又是非常的全面和直接,每遇一次水,档案的“精气神”就会损伤一次,每进行一次修复,对原貌就是一次破坏。
其次,修裱过程中有些档案需要揭褙纸,在揭的过程中如不小心,很容易伤及原件。另外有些时候会将不规整的原件裁切掉一些边角,便于装订,这便是对档案原貌的一种破坏。
2、修裱过程中留下隐患
修裱过程中使用的水和浆糊使档案原件受到了水的侵袭,纸张受潮程度越高,纸性的改变就越快,纸张湿后再干燥,再遇水,再干燥,这样反复,对纸张的物理性影响较大。修裱中使用的浆糊是微生物生长的温床,纸张档案修裱后,在短期内没有干燥,很容易生霉,这样不但对纸张有很大的影响,还会留下很大的隐患。浆糊留在壤件中,当时干燥了,但遇到潮湿情况,也会出现长霉的现象。裱件上墙干燥,如果墙曾经生过霉菌,就会对以前没有长霉的裱件带来二次污染,使其带上霉菌孢子。因此修复过程中水和浆糊的使用如处理不当都会影响档案原件。某些档案的字迹遇水会扩散或洇化,在修复过程中若没有检查字迹的溶水性而直接用湿托的方法将会破坏字迹。
美国、英国、法国也基本放弃了过去的加网修复、化学修复等“善意破坏”的修复方法,对于破损严重的档案,采用塑封等手段对原件加以保护,基本不在原件上进行修复。
3、修裱质量参差不齐
修裱后的档案从外观上看还是不错的,仔细研究以后会发现一些问题。一是用纸不规范。许多单位无论什么样的档案纸张,在修裱时一律用宣纸托裱。不考虑纸张的厚度,纸张的颜色,这样操作起来较为容易,但难以保证修裱后的质量,如纸的颜色与原档案颜色有一定差距。二是操作不规范。有的档案先补洞,再托纸,有的直接上托纸。在补洞时,部分纸张是随便撕出一个形状粘贴在档案上,形成明显一个补丁。有的纸张边缘破损处经过修复,已经补齐。但补纸与纸叶相接处高出一块,又厚又硬。这是由于选用的补纸和档案纸张厚度基本相同,补纸四边在修复时没有做一些处理所致;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和责任心参差不齐,因此,档案修裱质量难以控制。比如浆糊的浓度,10个人配制有10种浓度,刷浆糊的均匀度、排实的程度等有很大的差异。
三、图书、档案界对修裱技术的理解与实际应用
目前,图书、档案界对修裱技术的应用持不同的观点。图书界在修复方法上,坚决摒弃传统的通卷托裱,针对原卷的保护现状与残破现状做具体分析,区别不同情况,予以不同的处理,做到既充分保证原卷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不再损坏,以保证研究者的使用和保管者的管理;又做到尽量少修,尽量保持我们目前看到的图书原状,尽量保留原卷的各种研究信息。
赵万里先生在50年代初主持《赵城金藏》的修复工作时,针对过去对卷轴装古籍镶绫托裱的方式提出改进意见,“过去本馆装修的观点是将每一书完全改为新装,此办法开始觉得很好,其后则发现它不对,一本书有它的时代背景,所以自(民国)廿三年后决定不再改装,以保持原样”(赵万里在“赵城金藏展览座谈会”上的发言)。《赵城金藏》修复时更换褙纸,整卷托纸掩盖了经卷背面的信息,应该坚决摒弃。要对原卷的保护现状与残破现状做具体分析,抢救为主,治病为辅,突出重点,抢救那些影响卷子寿命的、必须修整的地方,对破损不严重的地方尽量不动,保持我们目前看到的卷子原状。在外观效果上,要求修复时附加的裱补纸与原卷必须有明显的区别,从而避免因修复干扰原卷固有的研究信息。在保留处理上,要求修复工作本身是可逆的。将来如果有更好的修复技术出现,可以消除目前的修复状态恢复原状,改用更为先进的技术,以便更好地保护遗书。国家图书馆目前正在修复的敦煌遗书也是采用的这种做法,避免通卷修复,能小修则不大修,能不修则不修,必须修时,一定要尽量保证遗产的原貌。公务员之家
而档案界,纸质档案的抢救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托裱,这样便于管理,修复的速度快、效率高。笔者从2007年对全国37家不同级别的档案馆进行统计,发现这37家档案馆都在开展修裱技术,大多数是手工修裱,有的档案馆配以机械修裱。多数档案馆的修复能力为1年3000卷一5000卷,如果赶上对某一时代的档案进行抢救,在短时间内可以修复大量档案。如上世纪70年代,四川省档案馆日常修裱档案10万余张,托裱和补洞相结合,以补为主。90年代以来,基本采取托裱,主要方法为湿托,共托1万多张。从2004年到2006年5月,全馆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将馆藏所有清代档案进行了托裱,共计4万多卷。所裱档案中70%为手工修裱,20%多使用修裱机进行机裱。从其他档案馆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修裱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在某种程度的理解就是修裱。但从长远考虑,这种做法不值得全面提倡。
古人最初使用裱画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易于悬挂,便于保管(宣纸太薄、较软),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裱画可以加固纸张,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因此普遍使用此技术。笔者认为尽量在完整保留原始装帧特点的情况下完成修复工作,如能在不拆下原有装帧材料的情况下完成修复工作的坚决不拆,能不拆掉纸捻修复的,尽量在不拆掉纸捻的情况下完成修复工作。对于档案封皮有破损或脱离档案芯的情况,虽然封皮破了,但芯基本完好。在这种情况下,只对封皮进行修复,能够保留档案芯的原始状态是这类情况的最佳选择。需要拆掉纸捻修复的,原来使用的材料能够利用的,一定要保留下来,继续使用。档案封皮纸板确实不能再使用的,一定要选择PH值为中性的手工纸加工配制、替换。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档案纸上有烧过的痕迹、水迹、修裱过的纸张等一定要保留下来。因为这是档案历经浩劫、修复和保管的标志,绝对要保留。修复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的使用,以防纸上残留水渍或使板框和栏线遇水后涸染、褪色。补纸应和档案纸张保持一定的色差。修复后的档案要让人看得出原来的面貌,不必描栏、补字。坚决摒弃一律修裱、通体修裱的做法,严禁在修裱过程中因技术不到家、材料、方法不合适而造成的修复性破坏。
- 上一篇:档案管理的职称研究论文
- 下一篇:医院管理效能工作半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