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论文

时间:2022-12-07 10:10:05

导语: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论文

【摘要】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的迅猛发展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巨大变革,对于高校财务信息化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在深入剖析高校财务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以绩效提升和价值创造为目标,以满足高校教学科研需求为驱动的基于云计算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的理论框架,分析平台涵盖的核心财务模块并给出实施建议,以期为高校财务转型升级提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高校财务;财务信息化;数据共享

一、引言

在经济新常态下,随着国家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新《预算法》的实施,高校朝着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转型,高校经济活动日益复杂,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着教育经费投入多元化、预算管理精细化、财务信息公开化等新形势,这些对传统的高校财务信息化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升高校财务信息化水平,对于满足高校在科研经费监管、预算绩效评价和战略决策支持等方面的管理需求,推动高校财务由传统的核算型向管理决策型转变,实现高校价值创造和绩效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和《管理会计基本指引》(财会〔2016〕10号)文件都提到,“单位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1],“通过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加快会计职能从重核算到重管理决策的拓展”[2],“通过信息系统整合、改造或新建等途径,及时、高效地提供和管理相关信息,推动管理会计实施”[2]等。同时,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方兴未艾,这些为在高校范围内建立财务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高校财务信息化发展变革提供了重要契机和实践路径。

二、高校财务信息化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基于单机版的会计电算化核算阶段,通过计算机代替手工实现凭证的录入、输出、会计报表打印等功能,主要解决会计核算的准确性问题。二是基于校园网的财务集成软件阶段,会计核算模块之间通过网络技术在局域网内实现数据共享,高校工资、缴费、报账、查询等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逐步整合在一个综合的财务信息平台之中,同时在会计核算流程中已嵌入少量简单的预算控制。三是基于互联网的财务业务集成阶段,也就是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化阶段,实现财务与业务的高度融合和内外部信息的高度共享,不仅满足事后的统计分析绩效评价,而且能够实现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提高决策科学性。此阶段高校财务部门的管理和决策职能逐步凸显[3]。目前,我国多数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尚处在第二阶段,总体而言,信息化程度较低,财务管理职能仍以核算为主,财务人员的日常报销等数据录入工作繁重,业务流程不顺畅,数据生成时效性差,信息传递方式落后,无法达到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化、流程化、信息化等要求。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数据共享和集成化程度低,信息孤岛现象明显。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等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但高校受领导层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所限,缺乏对这些信息网络技术的科学运用,导致高校各部门虽开发了各自的信息管理系统,但数据无法实现实时共享,形成信息孤岛[4]。例如,高校内部财务、人事、教务、科研、资产等部门都拥有独立的管理信息系统,校外的银行、税务、财政、教育等部门也有独立的系统,并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开展工作,没有形成跨部门跨职能的业务流程,财务管理服务水平低下。随着高校经济业务的日益复杂,财务部门同校内各部门、校外各单位之间的数据交互愈来愈频繁,例如教职工的工资津贴发放与人事部门的沟通,学生学费管理与教务处、研究生院的协调,各类资金到账、支出需要与银行、二级学院等及时联系,经费预算的编制、执行、评价、监督需要向财政、教育部门报送数据等。因此,统一规范高校内部信息标准,构建一体化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形成以财务部门为核心的大数据中心,在高校内外部实现数据高度共享和实时监管控制显得尤为必要。(二)缺乏复合型的财务信息化人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财务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更多地考虑财务收支的合法合规性、内部控制和账务核算的准确性,时间和精力被繁重的经费报销和应对各类专项审计、税务和物价检查工作所占据,而对服务于高校内部管理决策的研究和实践不够,财务知识结构单一,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处理的IT技能更是极度缺乏,不具备参与高校规划、决策、控制、评价职能活动所需的管理会计综合知识和能力,成为制约高校财务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瓶颈。随着高校发展规模越来越大,财务人员更多地将面对海量、复杂的数据,高校必须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推动财务人员由传统的核算型向管理决策型转化,注重培养既懂信息技术又能熟练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三、基于云计算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框架的构建

(一)基于云计算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云计算是一种基于Internet的超级计算模式,通过Internet将所有硬件、软件结合在一起,之所以称作“云”,是因为需要访问的资源不在本地计算机中,而在由若干个服务器组成的“云端”。此模式下,高校可以像使用水电一样租用会计信息化软件,其优势是资源运用灵活,可以实现数据高度共享;突破时空、物理设备限制实现远程访问,方便科学决策。笔者借鉴企业集团推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经验,认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是依托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将分散的、重复性工作的各财务业务系统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和业务标准化,以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流程、提升流程效率和创造价值为目的,实现数据高度共享,并与单位业务信息系统等非财务系统互联互通的新型财务服务模式。具体的平台框架如图1所示。基于云计算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是以绩效提升和价值创造为目标,以教学科研需求为驱动的财务信息化集成平台,考虑遵循高度适应性、融合性、扩展性等原则,能满足高校师生、上级主管部门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个性化需求。如图1所示,首先在高校内部通过校园网实现财务部门和教务处、学工处、人事处、科技处等相关业务部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财务部门能随时查询使用教职工、学生、资产、科研等原始数据及异动信息,消除内部信息孤岛,提高数据交互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其次,校内所有收支业务纳入全流程化系统管理,教职员工实现经费预算的在线申请、审批、报销和实时查询的全流程跟踪和管控,支持各项缴费的线上支付,支持纸质票据的电子扫描,相关费用实现银联自动收付、财务处理以及自动生成分析报告;最后,校内财务核心系统平台通过专网与外部的上级教育、财政等主管部门经费管控平台实现无缝对接,大大提高了双方进行实时数据交换的效率,也加强了主管部门对高校财政拨款、科研经费使用的监控力度,有利于提升经费支出绩效。其中,面向用户的客户端涵盖高校两大收支业务:网上缴费和电子报账系统。网上缴费系统主要与财务部门的收费系统实现同步对接,支持各业务部门关于缴费项目、标准、对象、时间的线上申请,财务部门的在线审批和缴费者的在线注册、登录和银联、支付宝、微信等线上支付。电子报账系统包括教职工的科研费、差旅费等日常报销、酬金发放、借款等业务,支持报销人员线上填列报销单、财务一支笔的线上审批,大大减少了财务人员的核算工作量。图1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框架自助服务平台(前台客户端)财务共享核心模块(后台管理端)数字化校园业务集成平台外部接口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高校经费管控服务平台银校互连模块财务报告模块资金管理模块会计核算模块收费管理模块薪酬管理模块预算控制模块票据影像模块电子报账系统网上缴费系统……教职工、学生及校外人员通过电脑端、手机端等统一认证、单点登录教务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OA办公系统……财务共享核心模块包含八大部分,预算管理模块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分析与考核等子模块。票据影像模块,支持报销人员将纸质单据扫描,生成电子票据,实现原始单据的信息化管理,消除单据在流转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薪酬和收费管理模块,与会计核算系统关联,分别是对教师工资津贴酬金和学生学费、住宿费等信息进行管理。会计核算模块,支持财务人员自动生成记账凭证、月末智能对账、实时账务查询,代替原来的手工录入做账。资金管理模块,和会计核算模块、银行系统互联,实现资金的账户管理、用款计划、风险预警、现金流预测等功能。银校互联模块,通过学校财务系统和开户银行实行后台接口方式,改变传统的支票支付方式,实现电子化支付,大大提高支付效率[5]。财务报告模块,通过合并不同校区、二级独立核算单位报表,对外提供完整准确的财务报表信息。(二)基于云计算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实施建议。1.教育、财政部门牵头部署,提供资金支持,实现软件模块标准化当前,我国高校领导层已经认识到,先进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能极大地提高财务工作效率,方便广大师生员工,但是考虑到建立一套完整的现代化信息系统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许多高校迫于经济压力难以施行。对于省属高校而言,由省级教育、财政部门牵头,统一购买云服务器和相关网络安全设备,挑选代表性高校与第三方优质软件商谈判合作,为高校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设立专项经费资助,一方面为建设区域性财务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另一方面有利于在全省高校范围内推动软件模块的标准化,实现数据一体化和信息实时化,减少信息冗余,增强数据可比性,形成支撑各高校乃至全省高等教育科学决策所需的大数据,为以后建立区域性乃至国家级高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奠定基础。2.高校加强产学研合作,整合、改造原有信息系统,满足个性化信息需求考虑到各高校的发展规模、战略目标、信息化现状等各有不同,高校在教育、财政主管部门的统一推动下,实现了主要模块标准化的前提下,需要根据各自的校情因地制宜地开展符合自身需求的财务一体化平台建设。高校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借鉴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经验,与软件研发公司紧密合作,统一高校内部业务部门各子信息系统的底层数据标准,对不适应高校管理需求的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升级,注重面向高校自身需求的个性化软件开发。

四、构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的现实意义

(一)全程电子化运营,助推高校财务转型升级。在一体化的财务信息平台管理模式下,高校传统繁杂的记账工作交由电子信息系统完成。例如关于科研经费的报销工作,教职工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交报销申请,通过财务人员的在线审核后,系统智能生成记账凭证,出纳通过网银同步结算相关费用,月末自动生成财务报表。全程信息化的智能运营模式,不仅仅使得财务工作效率提高,高校师生满意度大大上升,而且将一部分会计人员从传统的重复性账务核算中解放出来,逐渐脱离财务数据信息“直接生产者”的角色,他们将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处理更多庞大、复杂、动态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培养全局视角和职业判断能力,为高校的日常运营和未来发展履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评价职能。这在高校范围内实现了财务核算岗和管理决策岗的分离,使财务转型变革落实到人,极大地推动了管理会计在高校的实施,为在高校建立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二)数据高度共享,增强主管部门对经费的监管力度。2017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等联合发文《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提出,“在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政府要转变职能和管理方式,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构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政府在对高校经费监管中,要弱化审批,强化监督。笔者认为,基于云计算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其与政府主管部门经费管理平台互联互通,高校可以实时地向经费管理服务云端传送数据,政府部门可实时监控高校各项经费的开支情况和使用进度,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的偏差和问题,将大大提高经费监管效率,创新经费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对高校经费监管工作的主动性,优化政府服务形象。

作者:江小琴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A].财会〔2014〕27号.

[2]财政部.管理会计基本指引[A].财会〔2016〕10号.

[3]章雯华.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功能设计思考[J].财会通讯,2017(1):121-123.

[4]陈乳燕.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化探索与应用[J].新会计,2016(8):57-58.

[5]陈虎,孙彦丛.管理会计信息化——财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J].财务与会计,2015(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