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论文10篇

时间:2022-03-23 09:28:58

导语: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论文10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论文10篇

第一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突飞猛进,事业单位各方面也在发生着变化。事业单位是国家机构的重要分支,主要负责我国的公共类事务,而资金是公共事业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财务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工作的重点,而加强内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关键。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对策研究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近年来,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改革创新,为自身的发展和壮大探索最有效的途径。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许多方面也有了明显改善,为了更好地促进事业单位的生存和发展,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对财务内控存在的问题不断分析,寻求合理的应对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一、存在问题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没有相应的制度做约束,经费支出不够明确,一些领导认为小的支出不必关注,如办公室物品的采购、交通费用、旅餐费、接待类费用等,致使最终成本增加,远远超出预算。账目不准确,漏记帐、改帐的现象时有发生,财务报销制度不够严格,只要有领导的签字,有相关的报销凭证就可以到财务部门领取报销费用,这给一些人留有了投机取巧的余地,很多人为谋取个人私利对报销单据进行造假,领取本不该属于自己的报销费用,最后决算远远超出预算,给事业单位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二)财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

一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缺少专业知识,甚至有的根本不懂业务,把财务工作当成只是每月报报表,算算工资而已的轻松简单的工作,只要会算数就能干,因此在工作中经常出现纰漏,甚至报账不准。现在是网络时代,很多财务工作是靠计算机完成的,个别财务人员计算机不熟练甚至不会,只好去求助他人,甚至有时要请其他部门计算机精通的人员帮忙,但有些财务工作是需要保密的,这样给工作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还有的工作人员不遵守工作时间,劳动纪律涣散,常以工作为名晚来早走,造成不良影响。

(三)管理不到位

对财务职能管理不到位,分工不明确,预算执行管理不够严格,预算几乎失去参考价值,财务人员只重视核算和编制报表,忽视了财务分析的重要性,没有成本管理意识,缺乏税收策划相关知识,人员工资核算部门责任不清,财务人员集中办公,不利于了解基层业务,财务管理信息化不完善,财务人员手工记账和和信息化共用,没有完整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

二、财务管理内控对策分析

(一)完善各种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各种财务管理制度,加大资金管理力度,提高资金使用率。建立健全预算控制制度,预算控制制度是财务管理内控的重要保障,完善对预算的审核及管理制度,加强对收支费用的合理化控制,按规定的程序办事,违者必须严惩。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环节的职责范围,细化到每个人,责任和绩效相联系。建立监督机制和各种监督制度,对财务管理部门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督管理,定期不定期抽查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实现资金运行的公开化,加大资金审核力度,一旦发现贪污腐败的行为,严惩不贷,保证事业单位财务内控有效运行。

(二)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素质

针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特点,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使他们能在财务工作中做到融会贯通,能够胜任财务各个岗位的工作,此外,要根据本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制定符合本单位财务管理需要的人员技能素质培训计划,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多为工作人员提供外出学习和参观机会,开阔视野,学习其他单位先进的经验和好的管理方法,并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实践。定期组织网络知识培训,加强信息化进程,随着网络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与信息系统漏洞的犯罪经常发生,因此,在对业财务管理人员网路培训中,更应进行警示的教育,保证事业单位经济安全,避免给单位和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三)加强管理

自上而下高度重视,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领导要充分认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合理编制单位预算,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对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决算与评价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一旦发现违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分,严重的要开除公职,甚至负法律责任,在收支业务控制方面,对收入支出业务实行对口管理,实行资金支出前申请制度,有效控制资金支出规模和资金使用方向,资金统一由财务部管理,加强管理内控。充实财务部门人员,强化队伍建设,有些岗位实行轮岗制,严格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特别是对专业性较强的重要岗位,要求学历必须达标,比如担任总账会计岗位人员,必须具备会计学专业本科学历,中级会计师以上职称,加强财务人员政策法规、业务知识、财务系统软件等各方面的培训,定期考核,作为年终考核的部分内容,建立财务人员绩效考核制度,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发展。

三、结束语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对严格管理制度,节约资金,提高工作效益起重要作用,因此,事业单位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财务管理内控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制定出合理的改善方案,对加强财务内控管理,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体系,做好公共项目的预算控制,合理的控制费用支出,提高内控质量和水平,促进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顺利运行都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王丽 单位:泰安市房产交易中心

参考文献:

[1]佟雪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经济,2016(6):106

[2]钱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经贸,2016(5):202

[3]迟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2015(33):31-32

[4]苏立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5(8):215

第二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

摘要:现阶段,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财政的资金使用情况起到明显的改善。文章就以国库集中支付作为研究背景,通过这一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进行解析,并着重探讨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所暴露的问题,并对优化管理制度提出的可操作的策略。

关键词:财务管理;国库集中支付;事业单位;策略

适应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的进程中,必须要摒弃事业单位的旧观念,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处于国库集中制的背景下,事业单位应积极针对于在新的管理模式所呈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一、国库集中支付的背景下事业单位财管暴露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滞后

信息化管理是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必要条件。可如今很多事业单位即便有电脑也不去安装相应的财务管理软件,也只对一些基础进行操作,缺乏对审核信息的重视,个别的部分会有财务管理的软件,虽然有安装,但却并未有员工真正的去利用它,如果继续朝着这个方向走下去,那么会对信息化的发展形成阻碍。

(二)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仍旧

落后在国库集中支付制作为基础条件下存在,事业单位在管理账户、财务的时候应用的管理方法和预算管理方面都发生了大的转变。牵涉很多方面,其中包括会计、财务、金融、票据、现金和一些法规、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的系统还不够完善,比如像一些对会计内部的控制制度、预算的管理方法等,这些在很久之前已经不能满足国库集中支付制了,若想顺应国库集中制,就需要完善对事业单位的改革提高要求。

(三)财务管理的根基比较弱

许多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还不能满足如今的在财政体制改革和国家集中制,在实践中来观察日常管理,会发现事业单位比较忽略对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者的基本思想素养还不够高、管理经验不足、对待业务的能力有待提高和对于财政的观念依旧不符合改革之后的实际需要,甚至还有部分人员依旧停留在最基本的层次上,也就是计费。会计师对业务审核的能力十分有限,财政管理的能力还没有贯彻到实际中来,发挥不到极致,因此,现在的管理根基比较薄弱。

二、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应用对策

(一)努力提高单位会计电算化标准

根据上面提及的,现在国库集中支付制的实施对于事业单位建设信息化有了新高度。这一制度的出台职能在健全的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才会将效能发挥到无限大,也会为国库集中支付制的应用带来技术支撑。由于许多事业单位有关于财政流程或对于每项支付活动都会由网络系统自定的去实施,这会使财务支付活动一直维持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因此,事业单位若想平衡发展,必须要依靠计算机的驱动和网络管理系统的使用,这样才能有质量的提高财务电算化的水准,解决对人力资源浪费的情况,使其顺应国库支付制的前行之路。

(二)对财务管理方式和观念的转变

在还没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之前,储蓄足额时只能停留在银行的账户上,这一制度实施以后,全部的财政资金都需要回流到国库中去,不同的事业单位有着不同的运用准则,而不会对某一专项划分要承担的责任,事业单位的财务开支要与款项都会得到财政资金的拨付。因此,事业单位在实行财务管理任务的时候,要有一个自己的规划,有目标的策划好每一步,来分配好管理资金到管理预算。促进预算编制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是实现这的目标的基础。

(三)细化财政资金的运用范围

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制需规划好财政资金的应用范围,事业单位的应用资金项目应用面比较广,针对于项目经费也只是针对于一个项目,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只会对公用的开支进行分类对比。然而,如果在日常工作中碰到很多问题,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如何规范好财政资金的方向和范围,由于事业单位的资金都是属于公用的性质,并非是行政方面的定义。只有这样才能定位好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的运营范围,来加强使用效率。

(四)提高财务管理职员的综合素质

工作者是决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为了有效的适应事业单位改革后财务管理工作的高要求,事业单位内部必须要对全体人员进行一个高标准的教育与培训,这是直接影响单位财务能力的因素。在国库集中支付的前提下,要大力的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提升财政管理员工的能力和素质:首先,对财政管理人员要求必须具备两点品质:第一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素养,这是做好财政管理人员的基本品质,财务管理方面涉及到方方面面,专业度很高,同时,在管理中比较容易出现突发状况或者是危急情况的发生,为此,要带领全体员工提高职业道德、端正职业态度,严格自律,以真诚的态度、敬业的精神来对待平时的管理工作;第二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和各个部门负责人要进行岗前培训、行业再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其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存有正能量,在国库集中制实行的同时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用前卫的理论知识和精益的头脑,来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才能,把所学到的知识能融汇贯通到实际应用中来,要刻苦专研互联网技术,提高会计计算化的应用程度,增强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准。还有最后一个不能被忽视的方面,财务管理人员在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后,还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要在实践中成长,吸收经验、不断壮大,以突破自我为自身的终极目标,激发自身的潜能,让不可能成为可能,使财务管理的能力加强。事业单位要打造出一支精英队伍,作为模版使其作为参照物,让每一支队伍都成为业务能力高、专业素养好、遇事不惊、能落实好财务管理的任务,朝着这个方向前进,会收获一个不一样的事业单位。

三、实现国库集中制使事业单位内部存在的差异化

(一)“自下而上”式

由于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事业单位分为两种:一种是“自下而上”式;另一种是“自上而下”式。对于财政管理是会面临很多问题,所谓“自下而上”是指各个内部机构在规定的时间将计划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浅谈自身的想法,如果涉及的用款项目和资金,都是按照轻重缓急来排序的,是因为财务部门对资金状况的全面掌握。实行国库支付制的要求是必须做好财政的计划管理,国库集中支付制与会计预算是紧密相连的。财政上报资金的计划是删减形式,以用多少资金计划来上报上级,经批复的部门进行预算来追加预算。

(二)“自上而下”式

“自上而下”式是指单位财务部门根据月份的形式来给予单位下达预算,各预算单位都是按照指标的额度和可用资金的情况,将可以用的资金进行分配,给予到各个部门。财务部门根据审批的多少来下发,使各个机构按照计划来进行合并分类,形成单位的用款额度,预算单位按照用款额度和用款计划的项目来支付,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是财政部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必须革除旧的财政管理方式,构建新的管理方式,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四、结语

在国库集中支付作为前提,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需开辟一个优秀的新纪元,着重从财政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的培养开始,要努力杜绝挪用资金的一系列的违纪行为,从根源上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和财政资金的利用率。在顺应基本国情的基础下,在事业单位进行改革的流程中,必须摒弃与事业单位改革理念不符的陈旧思想理念,开展新的管理模式。在国库集中支付条件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出现的突出问题都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作者:李婉 单位:大连市甘井子区国库支付中心

参考文献:

[1]博闻.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1(03).

[2]肖东云.国库集中支付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2).

[3]朱艳平.国库集中支付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6).

[4]苗萍.浅析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2(32).

[5]梁沛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对策[J].当代经济,2013(19).

第三篇: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财务管理改革研究

摘要: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在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极具适用性。然而,在改制工作具体实施中,转制单位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尤以财务管理改革最为重要。它作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其改革和完善需要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财务管理工作满足事业单位转企发展的要求。本文主要论述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必要性,明确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中的财务问题,并提出具体改革思路。

关键词: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财务管理;思路

将事业单位改制成企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中尤为重要,其包含资产划转和重组、财务核算及改制之后经营管理等。改制单位领导和财务部门要依据实际状况,对财务管理改革思路具备清晰的认识,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从而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为单位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必要性

(一)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当前社会环境下,对部分事业单位,尤其是具有经营职能的事业单位进行转企改制,能够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激发其活力。因此,要依据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对事业单位进行改制,推进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事业进步。

(二)事业单位实施分类改革之后,对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具有积极意义,也有助于建设现代组织体系。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社会公共服务的基本要求。事业单位要通过转企改制,参与到市场化进程中,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推动力[1]。

二、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财务管理问题

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工作逐渐深入,其传统财务管理体制中的各类问题也逐渐凸显。如果不及时进行解决处理,就会对单位的经营效益以及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就必须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进行解决,保障事业单位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管理方式及财务制度无法满足企业财务管理需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与企业会计核算体系、要求以及执行的会计制度不同。例如,事业单位应收账款不计提坏账准备,以至于资产负债表中净资产无法对实际资产状况进行明确反映。固定资产购买核算时,分别增加固定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余额,直接记入支出,在固定资产核算中对是否计提折旧有决定权。固定资产购买时,将购置金额全部作为支出,使事业成本虚增,不符合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同时因运行成本中不含折旧费用,致使成本核算不完整,出现盈余虚增情况;成本核算中,事业单位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很难对具体经济业务进行完全反映,出现会计年度内收支项目不匹配的现象。

(二)财务报表的信息不完整。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反映的财务信息有限,它是对事业单位特定时期内资金流动以及盈亏的一种记录,可以说是对资金使用的一种监督方式。但是,现阶段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所呈现的信息十分有限,对于资金的使用及其产生的效益很难准确反映,而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采用预算绩效考核方法,以预算管理为主,不注重经济效益,使成本核算过于粗糙,缺少细致性、全面性的考虑,导致报表信息和资金使用效益的内在要求不相一致。此外,事业单位在财务报表的制定上,忽视了对现金流量的合理编制,从而增加了现金管理的难度[2]。

(三)缺乏全面有效的预算管理控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资金使用缺乏规划,仅进行事后核算。很多单位对经费开支进行实报实销,并未依据预算管理来对预算进行有效执行。财务人员没有在资金使用之前,对其进行科学规划和预测,也不注重控制资金使用过程,资金收支考核工作又过于单一,使财务监督并未发挥实质性效用,严重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率。

(四)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工作薄弱。事业单位领导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缺乏内控意识,使内部控制停留在规章制度层面,甚至将内部控制划归财务部门。我国事业单位内控规范实施时间不长,对于内控所涉及到的要点也不明确,很难从整体上做到全面性和规范性,使得内部审计工作在具体实施上缺少针对性。除此之外,当期很多事业单位没有构建内审制度,缺少了制度的支持,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就会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这样就会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增加。

(五)核算及管理方式无法适应企业管理目标。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原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核算和管理方式与企业管理目标缺乏衔接性。在税收管理方面,对财务人员提出了很高的管理要求。因专业水平限制或管理能力不足,难以适应企业财务工作及发展要求。

三、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财务管理改革思路

(一)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加强成本观念。事业单位转企之前,无论是成本、资产核算方式,还是财务报表的信息反映状况,都与企业管理要求存在偏差。转企之后,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建立符合本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转制单位也要依据实际要求,将会计衔接工作落实到位,依据具体规章制度,对会计科目和核算方式进行重新设置。核算要求包含以下内容:对应收账款提取坏账准备以及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提取折旧和摊销等,收支核算时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同时,员工要重视成本核算,实现管理、销售费用控制,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各种财务会计信息,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财务风险[3]。

(二)注重财务分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事业单位转企之后,科学分析日常财务状况,依据企业化财务管理需要,以会计信息分析为基础,实现对财务工作的实时化监控,这样可以保证财务报表所反映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也可以使成本和收入费用在核算上更加细化。构建完善的财务分析制度,选择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建立规范的指标体系,以提高财务报告质量,为企业和客户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同时,要将现金流量分析作为重点工作内容,使现金流量表更加完整,确保各项资金的合理应用。

(三)规范预算,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对出资者、经营者与各部门及职工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制约,其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事业单位转企之后,要明确市场动态,对单位经营收支实施全面预算控制,事前制定预算计划,事中执行监督控制,事后进行总结分析,使预算管理程序中包含资金收支,并限制无预算支出。对全面预算进行编制和执行,使财务管理关口前移,确保财务管理工作更具前瞻性和预见性,将业绩考核与预算指标挂钩,使员工日常工作更加积极,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其经济效益[4]。

(四)健全内控制度。企业管理中离不开财务内部控制。如果内部控制比较完整,能够使财务报表信息更真实可靠,实现财务风险控制。转企改制之后,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领导层要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确保自身参与性。对内部控制过程进行规范,使各岗位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从而防范违法乱纪的行为,同时要将具体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同时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将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落实到位,使其具备较好的实施效果,并注重人才培养,使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水平不断提高[5]。

(五)强化财务人员管理意识,构建培训发展机制。根据实际财务管理改革工作需要,对财务人员进行科学管理和培训,使其具备较强的财务管理意识,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强化财务人员的企业财务管理意识,使其对投资风险、成本筹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经营收益等具备明确认识,并在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中加以践行。与此同时,构建财务人员培训管理机制,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使其能真正服务于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财务管理改革工作[6]。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转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事业单位领导和财务管理部门要依据事业单位发展背景及财务管理工作要求,明确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财务管理问题,完善会计核算体系,进行财务分析,使预算过程更加规范,构建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与当前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充分提高经济效益,使其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具可开拓性。

作者:张美华 单位:辽宁省地质矿产勘查局

参考文献:

[1]孙红梅.浅析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的财务管理改革思路[J].会计师,2014(07):68-69.

[2]张志强.新时期事业单位强化财务管理的思路[J].现代经济信息,2013(02):122,124.

[3]曾芳.探析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财务管理改革的思路[J].企业导报,2013(14):30-31.

[4]肖晓霜,史莹.转企改制背景下的文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以陕西省文化事业单位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5(04):205.

[5]潜颖.事业单位转企过程中财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重构[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3):48-49.

[6]郭全中.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研究[J].新闻记者,2012(05):11-16.

第四篇: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探讨

会计集中核算指的是政府财政部门设立核算中心,在保持事业单位的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以及资金审批权等不变的情况下,推动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权和管理权的分离。会计集中核算作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在增加事业单位会计信息透明度,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效益,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行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会计集中核算作为一种具有探索性质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机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突出问题,必须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以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一、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开展会计集中核算工作,是事业单位强化财务管理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加强财政资金监督,减少事业单位的成本支出、增加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现实问题。

(一)事业单位会计职责不明晰

根据会计集中核算管理体制的要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由会计核算中心进行集中管理。由于开展会计集中核算,事业单位取消会计及出纳人员等岗位,而很多财务管理工作依然由事业单位承担,事业单位资金的所有权以及使用权保持不变,这极易带来会计核算中心和事业单位之间在会计职责划分等方面的矛盾。会计核算中心的财务人员重视开展会计核算,并不参与事业单位的具体财务管理工作,而在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看来,既然会计核算中心承担着对事业单位资金的审核和监督等权利,那么会计核算中心就应当重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因此,会计职责不明晰已经成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的突出问题之一,阻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二)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脱节

当前,一些事业单位在实施集中会计核算之后,出现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权与会计核算业务之间脱节的问题。根据会计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制度,纳入会计核算中心管理的事业单位,其所开展的资金业务都应该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统一集中的结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权限受到影响,因此很多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降低了。一些事业单位甚至认为,在纳入到会计核算中心之后,事业单位就可以不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了。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的实施,使得资产会计核算与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相分离,造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混乱,带来了国有资产流失等财务隐患。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弱化

在事业单位被纳入到会计集中核算之后,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发生了变化,不再承担算账记账等任务,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能力遭到削弱。当前,很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内控意识以及风险防控意识本身就比较淡薄,随着财务人员岗位及职责的调整,事业单位难以有效消除假账错帐等违规财务行为。而会计核算中心的主要工作是对会计凭证及原始单据进行审查,核实票据的合法性以及手续的完备性等方面,他们对于票据以及事项的真假等无法进行有效辨别。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职能的弱化以及会计核算中心审核工作的缺陷,必然会引起事业单位内部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等行为的发生,成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巨大隐患。

(四)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益低

从事业单位的性质来说,事业单位座位承担社会公益建设任务的社会组织,是对政府相关职能的有效补充。因此,对于资金的科学合理运用,是事业单位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实现服务目标的必然要求。但是,实施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事业单位社会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一些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看来,会计核算中心能够有效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因此,他们对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放松要求,很多单位的财务人员被调整到其他岗位,也有些财务人员尽管仍然从事财务管理工作,但是他们缺乏工作的积极性,被动遵守相关制度,而对于提高单位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益、盘活存量资金等工作缺乏创造性,造成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二、完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的主要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健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已经成为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制约因素,应当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完善和强化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工作,努力消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职能弱化、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脱节以及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益低等问题。

(一)转变思想观念,强化财务管理意识

在纳入到会计集中核算体系之后,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及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强化财务管理意识。首先,事业单位的负责人要深刻认识到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逐步推进集中会计核算工作。事业单位应当从大局出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会计集中核算改革工作中去,深入厘清工作思路,确保会计集中核算相关措施落到实处。其次,事业单位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提高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事业单位要宣传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广大财务人员的思想认识,督促他们按照会计集中核算的相关要求抓好本单位会计业务日常管理工作。最后,事业单位要认真做好本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并积极推行大宗物品的政府采购工作,努力提高本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扎实推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二)明确岗位责任,落实财务管理制度

随着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制度的逐步实施,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应当明确自身岗位职责。一方面,要科学划分工作职责。根据会计集中核算的要求,事业单位的会计职能被纳入到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管理,主要包括资金结算、会计业务处理以及会计档案管理等。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职责包括预算编制、制定用款计划、资产管理、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制度以及财务支出审批等,这些仍然由事业单位自行负责。因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要明确自身岗位要求,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要建立起完善的协作机制,以有效推进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工作顺利进行。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能,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事业单位要认真配合会计核算中心开展会计核算工作,主动邀请会计核算中心指导事业单位的财务分配工作,提高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的运行效率。

(三)强化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事业单位财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对于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事业单位要重视做好预算管理工作。首先,要提高预算管理意识,实行全口径预算,把事业单位的所有资金都纳入到预算管理体系中,强化绩效管理。其次,要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建立起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及预算执行的全过程监督,为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状况进行分析评估。最后,加大对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及资金使用的考核力度,将预算执行的考核结果与相关财务人员的考核等级及奖惩情况挂钩,强化事业单位管理部门的预算绩效意识和责任意识,督促事业单位有关部门科学合理规范使用各项资金,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定期开展培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定期开展财务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首先,要做好财务人员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要组织财务人员认真学习《会计法》、《预算法》等财政会计法律法规,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引导他们掌握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及有关制度。其次,要重视做好财务管理人员思想道德方面的培训和教育。通过培训学习,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爱岗敬业的工作责任心,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最后,要扎实做好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定期不定期开展财务管理知识培训、部门预算决算知识培训以及岗前培训、后续培训等培训学习,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确保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三、结语

随着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逐步实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在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效益,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行为,降低事业单位的管理运行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相关配套制度不够完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工作在运行过程出现了一些问题。要深刻认识到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的主要意义,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吕学云 单位:辽宁东戴河新区财务会计核算中心

参考文献:

[1]崔丽娟.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会计集中核算的应用研究[J].财经界,2015(11).

[2]卢巧君.加强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体系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5(18).

第五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运行当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在本文中,将以公立医院为例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公立医院

一、引言

医疗问题目前得到了全国的广泛关注,包括有看病贵、看病难以及医患关系紧张等。这部分问题的存在,同医院的财务管理具有较大的关联。作为事业单位,根据其资源来源以及职能特点,使其在财务管理侧重点以及内容方面存在较多的不同,需要以针对性措施的应用做好存在问题的积极解决。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一)资金使用效率差

在医院运行中,其支出内容主要包括有医务人员支出、医疗科教项目支出以及医疗设备支出等。其中,其科教项目资金的获得渠道为财政专项资金,而在普通财政经费中,其主要用途为医务人员支出以及医疗设备方面的支出。在现今医疗设备价值较高的情况下,医务人员支出方面则逐渐减少。在财政资金不能够对事业活动开展需求进行满足的情况下,其则可能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而提升活动服务的价格,并因此导致我国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发生。

(二)资源分配不均衡

在日常发展中,医疗水平是医院吸引患者的主要条件,其中,医疗设备以及医生技术水平则成为了对一个医院医疗水平进行评价的重要内容。目前,不同医院医生技术水平差异情况的存在,也严重导致了看病难问题的发生。由于仅仅在几个医院具有名医,则在造成大量患者聚集的情况下加剧了高收费情况的发生。而对于技术水平相对较差的医院,则会在收入减少的基础上难以弥补财政经费的不足,在发展中存在经费紧张的问题。

(三)监督机制不健全

由于很多事业单位不能够获得财政全额拨款,对此,其在发展当中则需要通过有偿服务的提供来维持自身发展。而在具体操作中,却因目前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出现获取收入利用率不高以及收费标准不规范的情况。在公立医院中,很多医院通过高收费将获得的收入应用在人员待遇方面,方式仅仅为以不同名目发放财务,并没有通过这部分资金的有效利用进一步促进事业活动发展。对此,在医院做好收费标准规范的同时也需要能够做好支出标准的严格管理,在将人员支出作为管理重点的基础上避免不合理列入管理费用的情况。

(四)过于依靠有偿服务

在现今公立医院中,药品收入已经成为了医院资金的主要获得渠道,并因此存在药商同医生、医院的串通情况。在现今我国积极开展的医疗改革中,明确提出了要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也逐渐增加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标准。而如果医院药品一直保持在较高的价值,那么即使财政加大在公费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方面的投入,也不会减轻该种看病贵情况的发生,不能够切实减轻居民就医负担。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措施

(一)保证专款专用

在医院发展中,要根据资源来源做好其使用方向的确定:第一,医院在工作当中获得的医疗收入都要由财政统一进行管理,避免出现同其他资金混用的情况,通过单独医用财政资金专户的建立应用在医疗人员的津贴以及奖金方面;第二,对于医疗设备费用,应当将其单独应用在设备的更新当中。在医疗设备初次购置中,其主要依靠贷款方式完成设备的购置。通过对医疗设备的专款管理,则能够将其专门应用在贷款偿还当中,在偿还完贷款之后,则可以将获得的收入作为重新对固定资产进行购置的基金,且需要做好基础设备同检查设备投资情况的区分,即使用检查费实现检查设备的投资,从医疗服务收入当中实现基础设施如床位以及电梯的投资等;第三,对于名医效应收入,则可以将其应用在奖金层次的区别以及确定当中,专门应用在奖金的发放。

(二)加强内部控制

资金使用率效率是从财务管理工作当中的一项重点,对此,要从会计核算以及内部控制制度两个方面不断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通过相关制度的建立做好资金使用的规范以及检查。对于财政方面获得的经费,主要将其应用在基本工资发放方面,但需要避免出现随意发放津贴以及奖金的情况。名医效益收入包括检查费以及挂号费收入,在将检查设备费用扣除之后将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奖金的发放。固定资产方面,要需要在做好医疗检查固定资产以及基础设备区分的基础上实现单独的核算以及管理。

(三)调配医疗资源

国家层面,要以行政手段的科学应用实现医务人员的科学调配,以此保证不同级别医务人员都具有更为合理的技术水平搭配。根据医院的公立性质,就使其在发展当中并不能够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发展,即要通过市场+行政手段的结合应用使其更好的实现社会职能的履行。在公立医院发展中,名医效应、乱做检查可以说是主要的集中高收费途径,而现时期我国看病贵情况的存在,同医院这种高收费具有直接的关系。通过对医疗资源的科学调配,则能够对该问题进行根本的解决。具体医疗资源调配方面,首先要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实行药品零利润销售;其次,适当降低部分检查检验收费标准,根据合理弥补成本原则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标准,避免不合理检查情况发生,在减轻患者负担的情况下缓解看病贵问题;最后,合理提高护理费、手术费、治疗费以及诊查费标准。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适当提升上述内容收费标准,以此合理体现医疗服务技术劳务价值。

(四)加强履职考核

事业单位的职能即实现相关社会职能的履行,通过社会服务的提供更好的实现社会效益。具体履职能力情况应当从其所从事行业的业务指标反映。以公立医院为例,则需要从其接诊量、医治不同病种及救治的成功率、医疗事故率、医疗设备的利用率、各类医务人员薪酬执行制度等方面做好履职考核,促进其更好的发挥工作职能。

四、结束语

可以说,财务管理这项工作不仅仅是单位内部的管理,如何通过内部财务管理环境的改善优化内部财务管理,则成为了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优化改善的重要途径。作为公立医院,需要在新形势下积极做好财务新规定、新措施的制定执行,在实现财务管理问题解决的同时更好的发挥社会价值。

作者:王丹 单位:江西省萍乡市妇幼保健院

参考文献:

[1]郑雷文.医院文化建设在基层公立医院发展过程中的思考[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6(09):44-45

[2]陈锦梅.医药价格改革对公立医院收入结构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88-189

[3]兰青,朱晞,刘瑛.初探我国城市公立医院监察行使院内监督管理的途径[J].中国卫生产业.2016(23):66-67

第六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队伍建设研究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很多方面存在问题,比如存在着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领导不重视,管理责任不明确,人员调动时未将所用物资纳入移交范围。导致带来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流失严重,造成账面数与实存数不符。缺乏计划性是我国事业单位目前资金方面存在的一个最普遍的问题,不仅部门没有预算计划,在经费方面也相互挤占,即使有事先设有计划定额但也只是流于形式。此外,管理职能低下,资金的使用率低以及相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会计制度不够完善与配套、票据管理的不规范等是我国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可见,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队伍建设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对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与研究。

一、加强领导法律意识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高低与各单位领导对其的认识与重视有着密切关系。可见,加强事业单位负责人法律意识是解决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以及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因素,国家以及省级的财政部门应当重视对各单位领导人进行相关财务管理以及会计知识的培训,向其传输相关的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法律意识,让其能够在充分掌握财务管理以及会计知识与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单位的违法违纪的处理条列,做好自己的职责,服务于整个单位。

二、完善财务管理计划

目前大部分的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以及监督机制不完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事业单位在年度的预算中,没有考虑到市场的变化,没有做到收支的平衡,忽视预算带来的严重后果,事业单位对于收支过度的重视,没有做到面向市场,实事求是,又或者偏重预算,总之在管理上存在着松散的现象,致使资金上浪费,从而带来的后果就是,预算执行力无法得到相应的结果打折扣。不注重预算的编制,机构的重叠,致使资金使用率低下,也降低了办事效率,并且决定随意,没有成本意识,不进行审计,效益的考核形同虚设,仅仅注重单方面的绩效考核,而且资产的管理问题衍生出资金管理问题,主要在于公款私用,和固定资产使用的不合理造成资产流失,都是事后调查。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存在问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表现在当前一部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体现在一人专职或者多个人一职等问题程序繁多,内部机构的冗杂,操作上效率低下,不能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对此事业单位要加强内部管理,简化机构,明确制度,照章办事,比如说,固定的资产在管理上严禁列入个人名下,设立相应的资产明细账目,以及对事业单位所进出的项目需要透明化,和票据和资金管理都要进出有账,并且严格执行有数据有账目,管理好事业单位的票据。还需要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这是非常重要的,事业单位的任何经费支出,都要以年度的预算作为一个依据,如果没有纳入这一年度预算范围的工程建设和公用设备支出等,一律不得出现在当年的预算资金内,而且对于预算的流程上,要做到透明化,有理可依,有据可循,因此严格加强控制预算开支,完善财务的管理制度,形成一个完善的流程,对内部的电子信息技术加强控制,完善电子信息系统的开发以及维护,减少人为的操纵因素降低人为影响。

三、提高在职人员素质

财务工作是一个重要的枢纽,而其中的人是直接的载体,他们的素质能力对财会的工作质量有直接的影响。随着时代变化财会工作也逐渐在与时俱进。其中有很多重要因素产生着直接影响。领导是一个财务内部的风向,需要提高其自身的法律意识。学习中央的财政实时纪律,并带领团队与时俱进。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以及业务的能力影响到财会工作的质量。需要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组织内部的业务培训,提高其能力与素养,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上的责任和纪律教育,坚持公平原则,并且每年应该组织出了业务以外的培训以外,还需加强其道德的培训,做到干净办事,培养会计人员的自觉以及学习的能力。加强其学历的职称教育。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要持岗上证,以具备本最基本的完成本职的工作能力,然而取得证书者,也应该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会计上岗证学习考取证书。并且组织内部的职称考试,已提供升职的平台。

四、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是社会中重要的一个单位,对于我们类似风向标的指引,而财务管理又是这个单位中重要的一环,为此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需要逐步完善财务的管理制度,将财务管理制度尽可能的展现在阳光下,领导者以民主的方式领导财务管理部门,加强会计人员的廉政建设,建设一个高水平的会计团队。

作者:张忠 单位:江苏省沭阳县人民武装部

参考文献:

[1]王超.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

[2]王红.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商业,2008,36:220-221

[3]王莹.浅谈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8:111-112

[4]韩成稳.浅谈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北方经济,2012,10:105-106

第七篇: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意义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事业单位进行了转型,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无法适应新的形式的要求,新预算法的实施给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会对国家和地方的发展产生作用,面对新的形势,进行新预算法的研究,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处理好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这篇文章研究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些弊端,新预算法的湿湿的要求,以及做好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新预算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是很关键的,不仅会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产生作用,还会对国家的财产安全产生作用,做好财务管理可以使资金的管理没有风险,能够很好地弥补出现的问题。新的预算法颁布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出现的弊端也就越显著,这需要实行一些新的措施,做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

一、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一)财务基础较为薄弱

第一,财务原始凭证的内容不齐全,财务审核的时候没有严格进行。财务工作的出发点是填写并审查初始的凭证,出事的凭证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财务工作的精确度以及可靠性,但是,当前,很多单位没有严格要求,初始的凭证常常有附件不全以及审批过程不完整的状况,第二,记账凭证编写的时候不够精确,不能把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项目全部再现出来有的事业单位没有按时记录资产,没有按时核对资产的实际存有量。

(二)财务制度不健全

第一,有的事业单位的领导掌控观念淡薄,漠视内部的掌控的设立和完善,没有有关的财务管理制度,第二,有的事业单位没有专门进行审计的机构,既是由这个机构,领导也没有领会到审计的关键性,有关的工作落实不好。

(三)部门间沟通不足

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工作的时候,应该与不同的部门进行交流合作,但是,很多单位做不到这一点,在做年度预算编写的时候,没有结合具体情况和部门的要求,使得编写出的方案与现实的需要不一致,不好执行。

(四)财务部门人员素质需要提高

第一,事业单位主管财务的员工很固定,造成了许多财务人员的观念比较落后,不愿意学习心得知识,与时代相脱节。第二,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自身的理论和知识基础不好,业务能力不高,交流合作的能力太低,进行新业务的能力不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影响着财务工作的进行。很多单位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重视财务管理质量的要求,许多单位对财务的管理还是处在要钱花钱的级别上。

二、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相关要求

(一)需要预算公开

新预算法规定,单位在预算的时候,应该保证透明性,保证人民群众可以知道单位的预算状况,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权,使用晒预算的方法让预算更透明,这种方法保证了公开性,是事业单位能够很好地进行工作,使财务预算可以合理地进行。

(二)预算全面性

新预算法规定政府需要把它全部的指出以及收入增加到预算中去,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预算包括政府性基金预算、一般公共预算等,这需要单位在进行财会工作的时候,不仅需要增大它的工作的领域,还要使用一些方法,提升财务工作的进行的速度。

(三)预算支出法定性

新的预算法规定人民嗲表大会批准的预算,如果不经过特定的程序,不可以进行协调,不同的部门,和单位在进行财务支出的时候应该依据预算规范进行,如果没有进入预算的项目,无法支出。

(四)预算审核具有权威性

新的预算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审核,明确规定了人大的机关的权利的形式,第一,要依据需要进行预算草案的规划,新的预算法要求需要依据经济性质以及支出能力进行预算的编写。依据支出把它分为三个类型,依据经济的性质,把它分为类款两个层级,依据需要很好地结合两种分类项目,全面对预算的支出实行控制。第二,要实行预算审查制度的完善,新的预算法要求应该做好预算草案,对预算草案的各方面进行明确的规定。

三、新预算法施行后,事业单位做好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努力获得其他部门和领导的配合,确保编制的预算真正合理

1、努力获得领导的重视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要想编写的好,需要领导的关注,领导要认识到预算编制的关键性,把它作为费中关键的任务来做,统一进行组织和领导,从全局出发做好编写的工作。

2、获得其他部门的配合要想使这项工作具有合理性,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持,财务部门还要把其他部门的预算作为基础,科学的进行预算,这样可以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保证预算的顺利进行

第一,要进行内部掌控的制度的完善,对事业单位的结构进行改良,领导要改变自己的管理的理念,真正认识到内部掌控的关键性,设立内部掌控的构架,只有内部掌控结构齐全,才可以保证内部控制适应单位的需求。第二,还要做好业务的监督,对会计工作实行闺房话的管理。单位应该领会到不同岗位的先知影响。尤其是财务管理的制约以及监督的作用。这样可以从根源上避免出现问题以及缺陷的纪几率。把各种监督融合起来。保证业务自身的可靠性。还要依据财务制度以及有关的规定制定审查初始的会计凭证、财务报告等。从而提升财务工作的质量。这会促进单位提升预算质量,强化财务管理水平。第三,做好内部的设计,强化财务监管,内审部门要抽查单位内的掌控的规章。定期审查财务部门的工作,这样可以很快发现弊端,使用一些措施来处理这些问题。财务部门还要依据需要搞好单位的监督,监督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保证单位的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提高监督力度,保证预算可以严格执行

内审本门要做好预算工作,第一,在编写预算的时候,内审部门应该依据有关的法律规定进行,检查财务工作的合理性。第二,在进行预算的时候,内审部门还要监督检查资金现实的收支的状况,把事中的监督以及时候的额监督融合起来,保证预算能够顺利进行。

(四)做好培训工作,提升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1、强化财务人员法制观念

第一,使用有效的方法提高蔡锷人猿的法制观念。充分学习党的方针,规定员工必须按照法律来做事。第二,还要做好培训工作,帮助财务人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员工的道德修养。

2、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财务人员要想提升专业素质,就必须掌握很多会计理论知识以及实务技能,为了不断适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种政策相继出台,若员工不上进,容易落后于时代,要做好这点,第一,单位需要认识到培训的关键性,给财务人员越多的机会,让他们参加到培训中去。第二,财务人员应该知道接受培训的关键性,摆正心态,努力学习心得知识。

(五)合理运用权责发生制,进行财务报告的编制

当前,许多事业单位都是通过收付实现制进行财务管理,新预算法规定,对特定的项目可以在报人大常务委员会后,把权责发生制使用进来,着就需要财务人员研究。为了保证财务报告可以正确反映事业单位的运行以及财务状况,新预算法规定政府在编写财务报告的时候,把权责发生制使用进来,这就需要财务人员从整体上研究权责发生制。

(六)提高预算透明度

单位应强化预算的公开性,按照新预算法的要求进行,预算方案要在先要的地方进行公开,接受其他人员的监督,因为当年的预算执行状况要依据类别对收支进行公示,时间是一星期以上,还可以使用微博、等媒体把预算执行的状况进行汇报,接受全社会的监督,这会促进单位提升预算质量,强化财务管理水平,保护公共财产。

(七)强化监督管理

事业单位要依据规定形成内控制度,有单位各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内控的小组,这个小组有单位的最高领导智指挥,是一个独立的部门,使其工作具有独立性,内控小组要制定有关的规定,暗示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评价与考察,把考核的结果上报负责人,有负责人做出仲裁,对日常的工作进行改良。

四、结束语

财务管理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是很重要的,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还会对国家的财产安全产生作用,做好财务管理可以使资金的管理没有风险,能够很好地弥补出现的问题。新的预算法颁布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就越明显,这需要实行一些新的措施,做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新预算法的实行,深刻影响着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新的形势到来,事业单位在管理的时候应该依据需要,和时代共同进步,是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不断健全。促进事业单位的不断进步。

作者:陈冬梅 单位:盐城市大套船闸管理所

参考文献:

[1]蒋业.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影响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3):41+40

[2]戴安容.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16,(14):83-84

[3]涂红梅.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和解决途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2):130-131

[4]柳坤建.浅议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对策[J].当代会计,2015,(09):21-22

第八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

摘要:现阶段,在新会计制度背景下,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于科学有效地引导其内部财务行为、实时监督单位内部的财务运行及管理状况、内部资金利用率的提高等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更快更好地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就应当与时俱进,自觉遵循新会计制度,完善财务报表及其核算模式。该者针对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解决对策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用,提升内部资金的利用效率,并且也有利于避免一系列贪污腐败新行为的出现。随着新会计制度的执行,当前对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情况

1.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不够紧密

在过去实施旧会计制度的背景下,通常存在任意设置多种账目的现象,从而造成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账目不规范的出现,所以在处理账目问题时产生了很多模糊的状况。如此一来,行政事业单位贯彻新会计制度的过程中,以往的旧账目便失去了精确处理的契机。换言之,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充分执行新会计机制,同样会对新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起到限制作用。

2.单位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众所周知,财务工作者是行政事业单位中专门负责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工作的人员,实际工作中,往往因为财务人员缺乏对财务管理观念及理论的创新,而表现出财务数据管理不力、甚至诱发各类违法乱纪现象。除此之外,还存在因基本职业道德及法律意识不足而造成的单位内部执法不严格、无法可循的不良风气,进一步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陷入被动。

3.财务管理观念较为滞后

我们都知道,国内的行政事业单位是以服务社会大众为己任的机构,其平时的经营运作需要依赖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但是,行政事业单位如果没有对内部资金监管方面给予更多关注,那么很可能令自身的财务管理蒙受非常大的风险。此外,财务工作者缺乏财务管理理念的创新,同样会造成单位在清算资金及财务管理等方面发生一系列的问题,遇到很多困难。

4.资产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国内行政事业单位在使用财务资金的时候,往往比较随意,不够严谨,资金超额开支以及资金被挪用的情况屡禁不止。实际上,目前财务资金管理方面的不严谨,甚至出现了大量未得到充分利用被闲置的资金,都表明了在财务资金的保管环节中缺少一套强有力的资产管理保障机制,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盘点和清算资金,最终导致“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5.财务预测及财务管理能力亟待提高

一般而言,国家财政拨款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财务来源,因此,在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预算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中有些财务工作人员的预测及管理水平并不高,也难以做到坚持整体性及全局性的原则实现预算,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资金预算编制精确程度的提升,并且降低了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可靠性,长此以往,财务资金的实际运作效率便会慢慢下降,预算资金被任意挪用的问题也会不断出现。

二、新会计制度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改善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1.迎合新会计制度的要求,推动记账方式的变革

当前,新会计制度给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供了更加准确的资金数据,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当继续推动财务记账形式、会计等式的变通,在平时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旧会计制度的记账方法,目的是令本单位更好的满足新会计制度的实施标准,从根本上突出单位的资产、净产值以及负债情况,同时明确单位内部会计间的联系,最终有效提高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率。

2.进一步增强财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

要想保证新会计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得到更有效的贯彻落实,就应当依靠全体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及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考虑到财务工作者财务管理意识十分不足的基本状况,行政事业单位首先要打破自身管理范畴狭隘的局限,积极引入更多更优秀的财务管理工作者。举个例子,像为了发扬财务工作者的“主人翁”精神,单位可以对全体财务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专业培训,令他们在最短时间内能够深入领悟新会计制度的精髓及实质。与此同时,财务工作者也应当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和学习,在脑海中牢固树立强烈的财务管理意识,并合理运用到实践当中。不仅仅是良好培训条件的创造,激励机制的完善同样关键,经过财务工作者之间的激烈竞争,能够更加有效的刺激财务管理者积极、热情地投入到自身工作当中。

3.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财务管理理念

现阶段,新会计制度要想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获得有效的贯彻执行,就必须依据《会计法》的相关规定,使单位全体人员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影响;同时,在深化财务工作者对财务管理工作认识的同时,也应当适当淡化该项工作中的人为因素。这样一来,便对单位内部审计、财政、监督等部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4.推动内部资产管理的正规化资金的管控是行政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性任务之一。在旧会计制度背景下,往往会发生大量挪用内部资金的不良现象。所以说,为了进一步提高内部资金的利用率,合理管控资金,保障内部资金的专款专用,就必须加强内部资产管理的规范化。除此之外,单位还应当合理划分专用资金和日常开支资金的区别,目的是有效防止资金被挪用情况的出现;还有一点,就是及时总结同时仔细归纳资金的使用情况,展开有效的追踪和评估工作,最终提高单位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5.改变会计主体,真实体现资金的流动情况

和之前的旧会计制度相比,新会计制度的推行令会计主体出现了不小的变动,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把它当作财务预算进行普及。在行政事业单位现今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由于新会计制度的影响,财务管理水平迅速增强,包括财务内部算账、报账及结账等环节也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同时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对单位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率及流动情况等方面的关注度明显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承载着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两项职能,它们的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亿万民众的切身利益。但是,我们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现行财务管理工作的研究,仍旧找到了不少问题,这就要求在新会计制度下,单位应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问题,提升自身财务管理水平。

作者:杨伟 单位:深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参考文献:

[1]陈黎笋.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J].财会学习,2015,7(18).

[2]王微.新会计制度对国库集中支付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5,14(21).

第九篇: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

1引言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指事业单位有计划地筹集分配和运用资金保证单位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通常对资金的运用和分配是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来执行的。一般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虽然拨款有全额和差额之分,但是总体来说有国家的财政支持能够让事业单位更好地运转。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只讲究利用率,在资金的使用上不追求其他经济效益。在资金的管理上主要有预算管理、收入管理等等。预算管理作为核心,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财务管理要严格依照国家的财政政策执行。随着经济的发展,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所获得的财政拨款越来越少,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现象日益普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事业单位若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拓宽财务管理新思路。

2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

2.1财务管理工作思路不够先进

尽管政府很少给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下拨资金,但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由于受到地域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和制约,未能及时吸收先进的财务管理观念,很多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仅仅按照一般管理资金支出的思路来管理财务工作,安于单位目前的收支状况,没有能力根据本单位的情况来拓宽本单位的业务。

2.2预算不够严谨科学

不少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预算方面不够科学,财务工作者在编制本单位预算时,没能充分了解单位下一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或者没能全面了解单位所有业务活动,造成了预算偏差。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原本的预算不够科学完备,执行时就不能完全依照预算的想法和思路进行,预算执行情况对单位各项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预算不够完备,很难保证工作的流程和执行的过程足够科学,不利于资金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增长。

2.3资金使用效率较低

很大一部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对于资金的使用没有恰当的预算。而且对于资金如何使用没有明确的使用规范,导致使用效率低,普遍存在着资金浪费的现象。同时,单位领导也没有对资金的来源和去向有明确的监督和检查机制。很多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资金存在着资金缺口的现象,这不利于单位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当出现缺口时,要及时采取方案来弥补,否则会给单位造成资金压力。资金的利用率低,不仅造成了资金和资源的浪费,也给单位的长远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

3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3.1创新财务管理工作思路

管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为,作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要主动地了解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沿知识动态,了解这个行业的最先进的管理状况和管理方法,以便对财务管理工作做出有效的决策。不能按照传统的观念,只是将财务管理工作简单地理解成资金的收支状况和收支统计,还要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自身的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领导者要以身作则,加强单位员工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向员工阐明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提高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全体员工的财务管理工作意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完成这项工作。

3.2提高财务预算的准确性

提高预算的准确性,既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对单位的运行情况充分了解,同时要有完善的监督机制。自收自支单位要想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就要制定明确的制度和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要加强对财务专业知识的了解,认识到财务管理监督机构设置的重要性,组建完善的管理监督机构。有效的财务管理监督机构可以使预算在工作中认真地贯彻下去,最终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切实做到有章可循。

3.3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就要对本单位的资金使用状况进行合理的预算,对每一笔账的收入和支出都要有明确的规范,使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都经过领导的批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领导要亲自参与到资金使用状况的监督工作中,对于监督过程中的漏洞要彻查到底,不能敷衍了事,对于资金的投资问题要慎重考虑,有合理的预算。对于资金的去向和使用数量要明晰,提高资金的使用科学性,恰当的预算非常重要,提高预算的精准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收自支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和能力是每一个事业单位主要领导者和全体员工必须考虑的问题。采用新的工作思路,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对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祁悦 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

参考文献:

[1]杨伟华.关于提升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力度的方法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11):249.

[2]李强.地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2.

第十篇:园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

摘要:财务管理在园林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加强单位内部管理的重点环节。本文针对园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关工作,首先分析了园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以及财务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并就改进加强园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园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目前,在园林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中,由于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足,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建设不完善,以及内部控制管理力度不够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园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为了进一步适应园林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需要,应该全面加强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强化资金使用管理,规范预算开支,以不断提升园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这对于保障园林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充分履行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园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一般来说,园林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源于国家的财政资金,在资金的开支用途上,除了行政事业单位基本的办公经费支出以外,主要是用于绿地建设、公园景观建设以及市容环卫等方面。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园林绿化项目越来越多,在城市园林绿化方面的经费投入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对园林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与此相比,不少园林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预算管理方面薄弱环节较多

保证单位内部财务管理规范有序,最基础的是应该具有相对较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这也是园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但是目前,很多园林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意识薄弱,预算编制方面不够科学合理,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跟踪管理不到位,对于预算的具体绩效情况也缺少相应的评价分析,预算整体的管控约束力度不够。

(二)收支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不高

目前,园林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虽然都已经建立完善了有关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但是规章制度体系中仍有不少的漏洞,尤其是在资金管理方面,收支不规范的问题仍然存在。有的单位比较重视内部账面上的收支平衡,但是对于内部的经常性支出以及资本性支出的界定不明确,会计核算管理与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活动没有紧密的结合起来,财务信息有时存在失真问题。

(三)内部控制管理力度不足

保证园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的规范有序,必须依赖于有力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但是有的园林行政事业单位在自身的管理方面,对于内部控制管理重视不够,内部控制管理中的一些关键制度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内部审计监督也不够到位,造成了在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纠正,这也是一些财务管理常见问题多发的重要原因。

二、提高园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提高园林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在园林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上,应该在财政部门的指导监督下,根据单位的预算基础数据,由单位内部的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共同配合,综合采取零基预算、增量预算、弹性预算等相结合的方式,完成预算编制,并进一步细化相关项目的预算标准,特别是要细化到具体执行项目、细化到直接实施单位、细化到项级支出功能分类和款级经济分类预算科目。在园林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经过审核批复以后,应该重点加强对内部各职能科室、部门的预算执行考核,确保严格按照预算计划执行。严禁各种擅自调整、调剂或自行分配预算资金的问题,如果预算计划需要调整,则应该严格审核预算责任主体的用款计划,在不改变预算级次和支出功能科目的前提下,进行内部调剂。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和直接支付业务审核,确保财政资金规范安全高效使用。

(二)提高园林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水平

在园林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方面,应该由单位的财务部门进行统一归口管理,特别是应该加强收支分析和对账制度的落实管理,保证单位内部的收支实际与单位内部账目、财政账目的一致性。同时,在收支管理方面,应该将票据管理作为关键点,加强对有关收支活动的审核、入库、支付管理,尤其在支出管理方面,应该确保各项开支在支出范围、标准上符合单位内部规定以及国家相关财经法律法规规定,确保园林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活动合法合规。此外,还应该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控制水平,由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人员按照相应的票据、凭证等进行会计核算和归档管理,实现收支管理的规范科学。

(三)加强园林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

为了保证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在园林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方面,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以及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有关规定,在坚持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实用性、适宜性等原则的基础上,细化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在党风廉政建设、廉政风险防控、财务管理等内部控制管理方面细化制度和办法。同时,按照园林事业单位的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编制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报告,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准确。此外,还应该及时开展内部审计监督,对关键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重点审计,及时发现解决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提高园林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质量。

三、结语

加强园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应该重点将收支、预算、资产、内部控制等管理内容作为重点,不断改进优化园林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强化内部控制,不断促进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作者:刘芬 单位: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黄克辉.基于内部控制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析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445(3).

[2]张森.会计集中核算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探讨[J].时代金融,2015,258(1).

[3]黄貌.试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机[J].财经界(学术版),2015,4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