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及政策建议
时间:2022-09-29 03:01:37
导语: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及政策建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根据当前农村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村社财务管理审计角度分析了当前农村财务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为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审计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问题;政策
当前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如何有效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
1存在的问题
1)村社财务民主监督机制不规范,群众对农村财务监督的责任心不强,派系思想严重,公正性存疑。目前,不少农民对村社财务监督的出发点不是从村社财务的健康运行出发,而是以现任村社干部离任,自己或自己属意的人当选村社干部为主要目的,争权夺利现象严重。很多农民监督村社财务的目的不纯,公正性存疑,不能真正做到民主监督,民主监督走了调,变了样。2)村社财务管理不规范,支出发票不正规,现金多头管理,收入不及时入账。审计发现,很多村社财务管理民主审议程序把关不严,财务手续不全,支出票据五花八门,有出入库单作支出票据的,有自开支出票据的,有存根联作支出票据的,且支出票据大多为非税务发票,逃税现象严重。有的村现金多头管理,村书记、主任、文书都是“出纳员”,村出纳成了“收票员”。有的村干部收到款项不及时入账,坐收坐支,资金长期账外循环。有的村现金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严重不符,白条抵库现象严重。3)村干部不能以身作则,特权思想严重,不能坚持原则,公正做事,村账坏账呆账多,借欠款数额大。审计结果表明,有些村干部不能以身作则,长期拖欠村集体的房屋租赁费、农场承包费等。有的在承包费、水电费等费用的收缴上默认亲属朋友的拖欠行为,尾欠大户往往与村干部沾亲带故。有些退职多年的村干部找借口不归还借欠款,借欠款变成了死账、呆账。有的村班子进取精神差,畏首畏脚,对应收的社员往来款项不积极清收。有的村农户拖欠款数额巨大,拖欠款的数额达到了村集体年收入的10倍以上。4)乡镇对财务管理审计工作的重视不够,审计的监督职能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农经审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审计职能弱化。目前,很多乡镇对农村财务的管理审计变成了二次记账,审计人员变成了“二会计”角色,失去了管理审计的监督作用[1]。很多实行会计委托的乡镇,由于人员职数不够,会计既是村级账务的记账员又是村级账务的审计员,审计的监督职能弱化。很多乡镇农经人员变动频繁,农村审计人员的审计水平和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农村审计队伍的建设任重道远。
2相关政策建议
1)畅开监督渠道,实行民主决策,实现农村财务源头化管理,维护村级班子整体稳定。要做到农村财务的公开透明,就要在民主监督、民主决策上下功夫,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在村社集体资产、资源发包等重大事项上实行流程化管理,从制度上约束村社干部的行为,使村社干部少犯错,不犯错,保持村级班子的整体稳定。同时要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要选好人,用好人,严把村干部选拔关。对违反财务管理的相关人员,造成集体资产流失的,除依法予以赔偿外,还要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从源头上实现村社财务的规范化管理。2)全面落实村级资金基本账户管理制度,实行村社财务年度审计制度化、规范化。要规范资金运行,从根本上遏制村集体资金多头管理、收入不及时入账,坐收坐支、借欠条抵库等行为,就要严格执行会计委托制度,实行村级资金基本账户管理制度,严格现金的使用范围,村级资金的运行一律实行转账,杜绝白条入账,偷税、漏税、私设“小金库”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支出票据一律使用正规的税务发票。全面实行村社财务年度审计制度,要确定乡镇纪检书记专抓此项工作,并抽调专门审计人员,对村社当年度的财务收支,不论是否有重大财务事项,都要进行审计清理,达到当年的事当年办,当年的手续当年结,做到账账、账证、账据相符,做到村社财务管理账务记载真实,数据真实可靠,档案管理规范。3)成立清理追缴拖欠工作小组,加强拖欠款的追缴力度,实行严格的责任倒查制度[2]。广泛开展的政策法规教育,提高村干部及农民对拖欠款追缴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切实解决村干部及农民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把加强拖欠款清缴同农村社会稳定、农村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及时撤换罢免不称职的村干部,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同时拖欠款数额大的村要成立转化为有机物。迄今为止,这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能源和物质根底。有了初级消费才有可持续的多级、多层次消费。因而,我们应充沛应用资源、合理配置,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有方案地开发荒原、荒滩、荒水,进步林木植被掩盖率,增加资金和物质投入,加强农业抗逆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业比拟效益,最大限度地增加农产品的供应程度。
3结束语
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我国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其作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型农业发展形式的依托。我们应当在现有的农业资源条件下,依靠科技创新,发展进步农业,实现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融合以及促进初级消费能力的进步,从而构建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消费高效、环保健康的种业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许鹏泽 单位:甘肃省民勤县农村经营管理站
参考文献:
[1]郑刚.浅谈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6(23):6317-6316.
[2]丁声俊.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中国合作经济,2006(3):22-24.
- 上一篇: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
- 下一篇:国有林场财务管理特点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