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9篇

时间:2022-12-24 10:30:55

导语: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9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9篇

企业转型互联网的财务管理分析

一、互联网+引发企业变革

所谓互联网+,就是企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商业模式进行审视创新的思维模式。互联网+的“+”,不是简单相加,而是思维、理念、模式上的融合与重塑。18至19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的蒸汽机技术,19至20世纪的电力技术,导致了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21世纪,互联网也势必会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重大提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企业必须要适应变化,积极变革,运用互联网思维来实现自我转变。当前,管理层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提出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经济模式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思路,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这也就是进入创新2.0时代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因此,“互联网+”也自然拥有更丰富、更深刻、更富时代特征的内涵。一般来说,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会经历四个阶段(见表1)。对于前三个阶段,很多企业已经在积极实践。第四个阶段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去重构企业的价值链。那么何为互联网思维,我们可以依托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模型,具体构建企业的互联网思维变革(见图1)。

二、互联网+转型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的挑战

在实现互联网+转型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每个企业都会有各自的目标和任务、困难与挑战,但是总体方向应该是基本相向的。在互联网+的转型发展过程中,企业都应能够依靠互联网技术实时获取到及时的产、供、销、人、财、物的信息,从而有效支持企业的管理决策;同时,应该真正转变思维模式,利用互联网思维模式改变传统企业的职能管理部门既有的条块化的管理模式,形成互相交融支持的共享化模式。要实现这样的转变,需要有效构建企业的大数据交互平台,需要理念的重塑和流程的再造,而其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就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转型和重塑。传统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主要偏重于各种基础数据的记录与核算,对目前企业向互联网+转型急需的风险管理、战略管理、市场管理、预算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涉及比较少。因此,企业在互联网+转型过程中,财务管理是基础,是重中之重。如何来推进企业财务管理的互联网+转型,总的来说,应着重加强如下九种能力(见图2)。具体操作上,在互联网+时代,企业财务部门要从一般职能部门转变为核心职能部门,重点在于进一步提升管理会计的能力,努力实现三项转型:业务支撑转型、核心工作转型、运作模式转型(见图3)。只有不断加强管理会计能图3:互联网+时代企业财务管理转型方向力与范围,财务部门才能很好地进行企业经营状况预测,进行业务计划预算,编制财务报表及相关分析,为业务部门的经营业务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成为业务部门的伙伴;同时,财务部门还可以利用大数据的技术与平台,综合利用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加工形成满足相关方面需求的报告,支持相关的经营决策。

三、转变财务管理适应互联网+转型需求

(一)加强财务管理的战略支持

为加强企业战略层面的管理,西方企业形成了战略地图、平衡记分卡等管理工具,以实现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支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管理水平提升,一大批中国企业也在经营实际中不断应用这些管理工具,逐步从粗放式管理阶段过渡到精细化管理阶段。但是从目前看,中国企业管理会计实践仍更多停留在企业内部管理支撑上,停留在经营管理层面,还远未达到战略层面。在互联网+时代,企业面临的将是一个快速调整变化时期。随着环境变化,企业面临着诸如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各种各样管理的调整和改变。在这个背景之下,财务管理就要从更高层次,包含从企业预测,到企业全面预算,到企业管理会计,再到风险管控、财务战略管理等,对企业战略的形成与调整进行有效支撑。

(二)财务管控去中心化

互联网使企业之间的交易及其管理控制活动实现了充分、即时的连接,使各种组织结构呈现出扁平、多元的趋势,这对传统的集团财务集中管控架构提出了挑战。互联网自身就强调去“去中心化”,但是“去中心化”并不意味着弱化管控“,互联网+”的管控,重在构建大数据分析平台并从大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这个可扩展、灵活而可管理的数据基础架构就是企业大数据中心与管理控制平台。在这个中心与平台上,能够提供一系列完整语义的数据处理功能,提供对流程、表单、应用程序界面数据等完整的搭建方案,完成企业各项数据的集成与交换,是一种强兼容性的数据仓库,也是关于应用系统的集成设计器和工具箱,它可以在同一个框架下,实现对企业产供销、人财物等各项分布式多源异构数据的管理分析。大数据处理平台建设是一项企业顶层战略行动,目前许多企业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成效。比如,云会计通过多媒体终端,使企业成员在“云端”共享和处理会计数据,实现了远程管控,大大提高了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利用大数据平台,企业管理者可以实时通过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融合后的深度分析,对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地预测、识别、控制和应对,实现企业对市场变化的柔性适应,同时帮助企业实现财务共享服务,实现“核算、报账、资金、决策”在企业内的协同应用。

(三)财务分析的非结构化

在传统会计领域,整个会计核算工作始终是严格按照会计准则来处理所有经济交易与事项,从经济业务发生到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薄、编制会计报表等相关业务都存在着严格、明确、确定的程序与方向,甚至是唯一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即为结构化的会计数据。在互联网+时代,以交易、业务、事项、预测为主的财务工作有可能实现新的提升,财务分析的理念、功能、模式和方式方法也将发生颠覆性变革。将会突破原有会计和财务管理方面诸多技术上的障碍,大幅提高信息获取、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能力;同时在评判投资项目可行性、改进管理流程、全过程成本管理等方面也将发挥重要作用。由于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的提升“,互联网+”的发展对于财务管理理念和模式的颠覆,将突破传统的财务与会计领域,全面向产品销售、研发创新、人力资源等多个领域延伸和渗透。互联网+时代财务管理与传统财务管理相比,不再停留于记账算账,将会形成新的“大数据“”大财务”的概念模式定位,跟企业业务有关的一切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将会进入大数据时代的财务管理范畴。财会人员的分析对象将是报表数据与非报表数据的双重并行,实现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比如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依次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周转能力、发展能力等结合外围情况进行关联性分析,同时,对报表附注、业务信息等电子数据进行分类归纳、筛选对比,重点掌握大额资金往来、重大资本运作、重大或有风险、重大资产损失等态势,实现非结构化数据与财务结构数据的关联分析。对全面或相关环节内部控制的测评数据、内部规章制度等电子数据进行存在性、符合性分析,对照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评估控制风险水平,并对非结构化数据中的关键分析信息进行抽取和结构化处理,结合结构化财务数据,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四)建立立体交互式预算系统

互联网+的基本要求是使信息管理体系建设更加智能。预算从编制、执行到监督,始终面临着技术实施、心理博弈的挑战,从时间与空间角度看,也需要多维视角,而不应该局限于“先编制、后执行、再分析”的一维视角。目前,企业预算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在预算编制环节,目前大部分企业还在初级阶段,管理层对于数据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很难做出判断,因为很多数据仍然是经验化数据,科学性得不到认证,很多基础性预算数据并不会充分考虑企业面临的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也很少有企业真正实现合理的预算调整。在预算控制环节,缺乏科学合理的控制体系,没有有效的信息化手段控制;在预算分析环节,大部分企业仍在进行简单的图表分析,无法针对不同需求和不同角度对财务数据进行全面分析。针对上述问题,在引入互联网+财务管理模式下,利用大数据支持的信息管理体系即可以有效打破数据存储和利用的壁垒,对企业多年积累的业务、财务、市场和人事等方面的各种信息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预算编制和预算报告等工作,形成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的预算管理流程。尤其在企业的预算执行监控过程中,可以有效完成企业预算系统和业务系统的集成。由于业务信息系统数据是及时更新的,而预算系统只是在规定的编制与调整期间才会发生。通过大数据下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数据及时对照与调整,实现科学有效监控,从而使预算管理能更加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五)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财务信息流程再造

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先后经历四个阶段,一是运用单机进行会计核算。二是实现集团化资源部分共享,即主机的终端式管理。三是局域联网,通过服务器与各端口等进行联系和数据交互。四是互联网+引发的大数据管理。传统的会计信息主要按照固有的处理流程和方法服务于企业决策层、政府、债权人和投资人等,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希望获得会计信息包括特定用途会计信息的相关方不断增加,由于传统会计信息的处理流程和方法的限制,会计信息还未真正实现及时性与个性化。在互联网+时代,由于网络和计算机的存在,提升了财务效率,打破了时间性限制,突破了间隔的瓶颈,使会计信息按需求加工和实时传送成为可能,能够随时为会计信息需求方提供符合需要的财务信息,将极大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发展水平。从具体业务流程来说,在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四种循环,即信息流、资金流、物资流和人员流。财务管理主要是处理两种活动:信息流和资金流,对于企业而言,普通主要处理的就是资金的活动和业务的活动。传统财务管理由于间隔的缘由,业务流和资金流常常呈现一定的分化,存在着业务流和资金流的不同步,这也是由于客观条件导致的。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电子商务和网上银行应用越来越广泛,业务流和资金流将呈现一种交融的倾向,财务与业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将会改变,财务流程与业务流程的协同化将会进一步提高,从而更加有利于财务信息资源与业务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结语

“互联网+”所带来的革命性变革,已经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同样,也对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基于技术环境的改变,大数据量、多样的格式、分散化的存储将成为互联网+时代会计数据的发展趋势。企业财务管理必须积极适应互联网+转型的需要,根据企业经营实际,不断加以创新,不断提升发展,从而实现企业新的跨越发展。

作者:王鑫伟 单位: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策略

一、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一)由直接管理变为分层管理

传统财务会计制度都是由国家财政部与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总行颁发,下面照章办事。改革后,企业财务管理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这是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基本法规,是财务部门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准绳。第二个层次:根据《企业财务通则》制定的《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制度》,即所谓的行业财务制度。第三个层次:企业根据第一个层次和第二个层次的规定,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制定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办法。

(二)建立新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

成本管理制度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改“全部成本法”为“制造成本法”;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调整了部分成本、费用开支项目。此外,为了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和经营者的需要,设计了能够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经营能力和获利能力的指标体系。

(三)取消专款专用和专户储蓄制度,建立资本金制度

《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制度》打破了固定资产、固定基金、流动资产、流动基金、专项资产、专用基金三段平衡关系。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将企业资金来源划分为所有者权益和负债两大类。

二、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部分问题

(一)建筑企业缺乏财务管理意识

根据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实际状况调查显示,大部分建筑企业严重缺乏财务管理的意识。企业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因此,尽可能减低企业财务风险、降低生产的成本、控制财务以及加强财务工作人员的意识等工作已经成为当前建筑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建筑企业财务会计管理部门体系不健全

根据目前建筑市场要求,促使建筑企业在财务会计管理时必须加紧与经济环境以及建筑市场之间的信息交流,因此建筑企业在财务管理部门的组建上必须以它作为建立原则,尽可能完善财务管理部门的各项组建部分,在财务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选取上,需要确保他们具备充足的财务会计经验,以及财务会计专业水平。但是由于部分建筑企业只把生产和利润放在第一位,而往往忽视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有的管理者会认为企业的财务部门的作用只是事后结账,而提高企业利润只能从提高生产力上获取,而无法在财务会计中得到。换句话说,就是财务管理观念不强,对财务管理其综合性起到的重要作用没有清晰的认识。

(三)建筑企业财务资金缺乏统一化管理

建筑企业施工本身具有流动性比较频繁或者高度分散的显著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建筑企业的资金严重分散,不利于资金更好地进行筹集和调配等工作的进行。另外,部分企业选择多方面开户,导致资金闲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建筑企业为了筹集资金苦苦发愁。很多建筑企业在经济状况不错时,肆意运用、分配资金,企图摆脱企业总部当前发展现状的限制,一旦企业经营出现风险,又开始向企业总部求救。由此可见,当前建筑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缺乏难题。资金在企业正常运营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相当于企业的生命之源,一旦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将无法扩大规模,甚至将造成企业无法运营的现状,使企业陷入濒临破产的边缘。

(四)缺乏项目的成本控制

近几年来我国部分建筑企业逐渐开始扩张,完全忽略了项目的成本管理能力以及水平的高低问题。从而,给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水平出现停滞不前的现状。另外,建筑企业对项目成本控制的对策十分简单,且实施对策时又过于表面化。大部分建筑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只一味的按照经验成本的降低率成本编制成本计划,没有考虑建筑工程的实际环境的质量好坏、施工条件的好坏以及工程所需工期长短等多种因素,因此,建筑企业项目在进行过程中便会出现很多隐患问题,对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严重影响。项目是施工企业效益的源头,项目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在财务管理的时候一部分的管理者在建筑材料、设施装备和固定资产的保管上面不是很细心严格,没有节约材料的意识,同时也不注重设备的保护,可是这些物品一旦出现遗失或者浪费却又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来进行购买。并且因为管理控制的不合理,许多的企业出现了资金不够运转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在施工的时候大量的采购原料,等到工期结束,原料还有许多超过了成本。

(五)机构设置不够合理

建筑企业的经营活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面临着更高的财务机构设置要求,它要求建筑企业能够适应快、准、全的市场信息指导,建立科学有效的组织机构。但是,目前的情况却是建筑企业的财务机构设置却不尽合理化,往往是以中间层次较多的金字塔型结构,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也偏低,对于财务信息的高效、快速和通畅等都反应较慢,无法适应现阶段的财务管理工作要求。

(六)建筑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

伴随着财务会计管理分布在建筑工程中的每一个步骤,财务风险也相应的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由于部分建筑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部门体系不健全,时常导致在建筑工程中的资金往往不能及时到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项目的运作,增加企业的投资风险。而对于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来说,工程项目中的财务风险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筹资难度高;二是资金回收难度高。如果建筑企业自身内部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此时如果选择向银行贷款,贷款金额一旦过度的话就会很可能使企业陷入巨大财务危机当中。对于这些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由于目前很多建筑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仍不完善,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使企业在资金周转长期处于债务支付的阴影底下,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率。

三、完善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管理者想要更好地对企业资金进行有效管理,首先要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特点有充分的认识。尽管财务核算方法以及资金管理的相关软件目前已经得到比较广泛的使用,但是由于我国部分建筑企业还在使用旧式的集权管理模式,因此很多企业内部的所有决策都是由企业管理者凭借自身经验和直觉来进行决策,导致各种财务管理软件和工具都得不到实际有效的运用,而且财务会计部门中的人员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在实际工作中只会一味地听从领导的指挥,而缺乏独立的判断能力,因此不能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及时有效财务管理建议,所以只有不断完善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果。建立一个完善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一是要在企业内设立专门的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经济管理部门以及结算中心。二是财务部门内部要进行明确、合理的分工,对企业资金的收入、支出、调控以及审计等工作进行结合,各部门、各人员尽最大的努力发挥自身的职能,从而形成更加完善的企业财务体系。

(二)加强员工技能和素质的培训

对于建筑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工作质量,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技能和综合素质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企业财务管理力度的加大之外,还需要重视对相关财务人员在技能和素质上培养力度的加强。一要对财务会计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协助他们更新自身的财务管理知识结构,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建筑市场的发展;二要对于财务会计人员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培养也是其中的重点,坚决严打做假账行为;三要定期开展财务技能和税收业务技能的教育课程,让财务会计人员能够及时学到最新的与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提高财务工作的合法性。目前,一个高质素的财务人员必须具备编制预决算书、审核工程造价、审核建筑材料的审价标准以及测算工程完成度的技能,才能满足现代建筑企业对成本控制和监督的要求。

(三)完善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管理者想要更好地对企业资金进行有效管理,首先要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特点有充分的认识。建立一个完善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一是需要在企业内设立专门的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经济管理部门以及结算中心。二是要在财务部门内部对各部门进行明确、合理的分工,同时结合企业资金的收入、支出、调控以及审计等工作,各部门的人员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相应的工作,从而让企业财务体系更加完善。

(四)强化预算管理

预算不仅属于行动计划,也属于管理目标。要求做到:一要盘活存量,优化增量,以收定支,把有限的优质资源导向优势企业,让亏损企业和项目处于受控状态,对经营业务量做出硬性规定。比如生产性单位,其重点就放在项目成本的控制上;对于经营性的单位,其重点就放在费用开支的控制上。二要控制资本性支出。集团公司总部将大的资本性支出,如借贷、投资、购置等的权限收归己有。三要维护预算的严肃性。根据量入为出的原则,统筹安排资金支出。同时,根据确定的利润总目标,制定出年度各项指标的分目标,通过分解目标,严格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不实施那些未列入财务预算的经济事项。财务部门一律不安排预算外资金支出,特殊情况必须开支时,由总经理或财务总监一支笔审批,超支单位还应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四要将预算与绩效、考核、奖罚挂钩。

(五)对企业收支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

在进行施工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时,必须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施工生产组织形式相结合,建立有施工企业行业特色的预算管理模式,紧紧围绕资金和成本两条主线,在现金预算、施工项目现场成本预算、费用预算三方面着力加强,从而带动企业财务预算的全面实行。一是在进行预算管理时要对资金支出进行统筹安排,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还要制定出分目标,但是前提是要按照利润总目标来看。同时,不能实施没有进入预算规划的各个事项。二是企业资本性支出的支出权限是归企业自身所有的,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得冒用,企业自身在支出的时候,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在当前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积极创新管理方式和转变企业财务管理者的基本观念,促使财务管理的作用达到最大化,并以此带动整个企业进行全面发展的动力,为未来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作者:喻硕 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ERP财务管理软件在企业财务核算的作用

一、利用ERP财务软件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

1.通过ERP相关软件设置可以强制执行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中,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防止舞弊,也会有相关的管理制度,但由于这些制度由相关管理人员监督执行,很多管理人员为了图方便,降低自己的工作强度,不愿执行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利用ERP财务软件就可以避免管理人员执行上的随意性,强制相关人员执行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例如在ERP财务软件的凭证定制中,可以将制单和审核权限设置不同,只要与企业银行存款和现金有关的凭证必须由出纳登陆审核,有效执行企业财会制度中的相互制约制度。

2.通过ERP软件的角色设置可以有效执行企业的权限管理制度

在一个企业中,存在经理、管理员、财务主管、出纳以及会计等不同的职位,这些职位所具有的权限是不同的,只有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企业才能运转有序。在ERP软件中通过设置经理、管理员,财务主管以及会计等角色,并赋予这些角色不同的权限,可以有效执行企业的权限管理制度。被赋予角色的公司员工只能在软件赋予的权限内执行相关的操作,保证企业的数据安全,并且在日后的审计中,也很容易找到责任人,真正实现责任清晰。

3.通过ERP软件可以很容易实现重大事项审批流程的控制

在传统的财务审批过程中,存在效率低、周期长等弊端,借助ERP提供的单据审批设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通过消息驱动模式,某项审批只通知到相关审批责任人,并实时提醒审批责任人作出相关审批,设置审批时限,加快审批过程。集团公司需要审批事项都可以借助ERP软件实现网上审批,例如:原材料采购、投资决策以及大额资产购置等。

二、利用ERP财务软件实现对集团关联交易入账与对账的控制

对于集团企业来说,各个子公司以及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资金往来以及关联交易是很频繁的,对这些关联交易以及资金往来进行财务核算、往来资金的入账和对账是公司财务部的一项重要工作,借助ERP财务软件可以很容易实现对集团关联交易入账与对账的。

1.利用ERP提供的业务凭证模板功能实现凭证入账协同化

母公司与子公司以及子公司之间的内部交易因为涉及的双方都是集体内部成员,因此在入账方面与对外有些不同,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中,内部交易的双方由于入账时间不一致,很容易导致月末交易对账不平,为了找到交易对账不平的原因,找到解决的方法,往往要浪费公司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利用ERP提供的业务凭证模板功能可以将集团内客商和集团外客商分组,至于哪些是集团内客商由集团公司总部确定,集团内客商间的交易确定为内部关联交易。对于集团内部的关联交易,可以制定关联交易凭证模板,制定相关的入账协同化策略,交易形成后,一方的交易凭证可以自动生成另一方的交易凭证,避免出现内部交易对账不平衡的问题。

2.利用ERP提供的往来抵销模块实现对账自动化

对账自动化生成可以省去大量人力成本,要自动化生成对账,只需要在ERP系统中预先设置好对账规则,可以设置的常见企业对账项目有: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以及营业成本和营业收入等项目。一旦生成规则设置完成,系统将自动读取内部交易数据,自动生成内部交易的对账单,大大提高财务报表编制效率。

三、ERP财务管理各模块的功能作用及相互关系

1.总账模块

(1)成本管理模块成本管理模块将根据设置的成本中心归集各自成本费用数据,引用总账系统提供的应计入直接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及制造费用的相关费用数据。(2)应付账款管理模块应付账款管理模块将其所管理的供应商数据中的所有凭证都传递到总账系统中。(3)应收款管理模块应收款管理模块将其所管理的客户数据中的所有凭证都将传递到总账系统中。(4)结算中心模块总账系统为结算中心提供科目余额、发生额,结算中心则为总账系统提供相应的支票和凭证。(5)薪资管理模块薪资管理系统由公司人力资源负责维护管理,薪资管理模块将工资的计提、分摊结果自动生成转账凭证,传递到财务部门总账系统模块。(6)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将接收从固定资产模块传递来的凭证。(7)存货核算存货核算系统生成的凭证将传递到总账系统模块。

2.应收系统管理模块

(1)销售管理模块经过复核以后的销售发票在应收系统进行审核记如应收账款,已经收到的销售发票可以在应收系统进行记账、制单,生成财务凭证。(2)总账模块应收系统管理模块中的所有凭证都将传递到总账系统中。(3)财务分析模块财务分析系统模块对应收款项的分析数据均可由应收系统管理模块提供。

3.应付系统管理模块

(1)采购管理模块采购部门将采购发票录入采购管理系统模块,采购管理模块可以在应付款管理系统中进行审核记应付账款、付款、核销,已经现付的采购发票可以在应付系统中进行记账、制单。(2)总账管理模块采购管理模块中的所有凭证都传递到总账系统中。ERP财务管理软件在企业财务核算控制中的作用于金兰(陕西神木化学工业有限公司,陕西榆林719319)(3)应收款管理模块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之间可以相互对冲;应收票据背书时可以冲应付账款。(4)财务分析模块财务分析系统分析数据所需的数据可以由应收款管理模块提供。(5)存货核算管理模块存货核算系统中对采购结算单制单时需要将凭证信息回填到所涉及的采购发票和付款单上,应付款管理系统对于这些单据不需要进行重复制单,但能查询出科目账。

4.成本管理模块

(1)存货核算系统模块成本管理模块引用存货系统提供的以出库类别和会计期间划分的领料单汇总表。存货核算系统可以从成本系统中获取产品单位成本数据。(2)薪资管理系统模块成本管理系统可以引用薪资管理系统提供的,以人员类别划分并且按部门和会计期间等汇总的应计入生产成本的直接人工费用和间接人工费用。(3)固定资产系统模块固定资产系统提供的按部门和会计期间汇总的折旧费用分配表可以引入成本管理模块中。(4)总账系统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引用总账系统提供的应计入生产成本的间接费用或其他费用数据。

四、ERP在我国企业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ERP是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软件,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管理能力,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但在其实践应用中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对ERP的认识不足

企业对ERP普遍缺乏深入了解,对其功能及作用的认识不全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管理服务效能的发挥。目前仅有少数企业能够充分认识并真正挖掘出ERP的管理服务潜能,其余大多数企业对ERP的认识还处于浅表层面,仅仅将ERP建设项目当作普通的计算机项目来对待,全部交由计算机技术人员去计划和实施,未充分采纳财务、管理人员的建议,因而缺乏科学、系统、全面的指导,同时,在ERP项目运行期间疏于监督管理,无法第一时间发现项目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也不能针对性地给予控制和调整。

2.ERP管理基础薄弱,业务流程滞后

完善的基础工作是企业开展ERP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如管理流程的标准化、基础数据的标准化及其与ERP系统的衔接等,都是企业开展ERP管理所必须考虑的问题。然而,当前很多企业的ERP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导致很多虽然斥巨资引进了ERP系统,却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在ERP应用的相关理论中,供应链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其涉及采购、供应、财务、设备、产销等企业活动的方方面面,只有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才能顺利完成。然而,部分企业在开展ERP管理时仍然沿用以往的业务流程,未能根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及业务流程的更新来作出调整,当遇到利益均衡问题时,企业有可能通过降低预设目标的方式来推动系统的实施。此外,国内企业无论从管理方式、组织机构、企业文化还是外部竞争环境等方面来看,均与ERP管理要求存在一定出入,如不将这些问题考虑进去并因地制宜地制定调整策略,就会阻碍ERP管理系统的正常应用。

3.ERP系统下的企业会计控制比较复杂

较之传统会计控制方法,基于ERP管理系统的会计控制更加复杂,比如,ERP会计控制的内容更多、涉及面更广、成本更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ERP系统涉及较多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假如某条信息发生错误,就会使后续会计核算乃至整个核算环节产生巨大差错,从而大幅提高了会计控制的难度与成本。

4.解决企业会计中应用ERP问题的对策建议

对于ERP系统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可从以下方面予以解决:(1)提高对ERP的认识ERP不仅是一种管理工具,更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企业要想顺利推行ERP管理,就必须对其有深入的了解,将先进的管理理念渗透到ERP的应用过程之中,同时在企业运作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引进更新的理念,以切实发挥ERP对企业财务工作的管理服务效能。企业必须彻底吃透、真正消化新的管理理念,并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和应用,方能实现ERP系统的最大效益。对于ERP软件应用的相关人员而言,必须正确看待ERP系统,知道ERP系统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管理软件,还是各种先进企业管理理念的凝聚和结晶,它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企业的管理提供服务。对于企业管理人员而言,也应对ERP系统提起重视,并在实际工作中为推动ERP系统的应用作出表率,从而提高全体员工对ERP系统的重视。此外,企业管理人员要积极为ERP系统的应用创设良好条件,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ERP知识培训,使之全面掌握ERP系统的正确运用方法。企业要有意识地营造各部门监督、协作的良好氛围,具体如下:第一,部门协作有利于企业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管理人员要大力提倡部门协作,避免部门之间的矛盾与摩擦,为ERP系统运行中各种问题的解决提供便利,更好地发挥出ERP系统的管理服务效应。第二,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稽核、监督机制,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分工,合理地配置部门权限,以免发生越权、违规操作等情况,防止系统系统的泄露或损坏损毁;强化操作控制,保证系统录入的每一条信息都是无误的。通过以上方式,将ERP系统运作的整个过程置于有效的内部控制之下,为系统的良好运行提供有力保障。(2)加强基础工作建设,调整业务流程导致ERP系统应用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对企业业务流程缺乏相应的调整和优化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尽管企业采用了先进的系统软件,也开展过相应的培训,但企业原有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等大多保持原样,为了实现ERP系统的有效应用,企业必须加强基础工作建设。在ERP系统的应用下,可将企业的运作可分成产品制造、分销、财务、人力管理等不同模块,要想实现各模块功能,必须对企业先前的组织结构、人员安排、业务流程加以调整,因此,企业推行ERP系统管理之前必须对其业务流程进行重组,消除冗繁的层次与程序,重新整合系统架构、优化ERP系统流程,将以往各自分散的管理活动进行流程化改造,实现工作流管理,为ERP系统的顺利推行提供保障。

作者:于金兰 单位:陕西神木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提升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水平得到进一步完善;社会各类企业和单位面临着新时期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供电企业是为社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提供电力能源的经济体,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内容,其发展效益对各行各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供电企业面临着成本费用上升、社会用电需求扩张以及内部财务管理出现漏洞等问题;对企业的发展形成威胁。因此,如何重新认识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并结合其发展特点进行有效整改,是目前多数供电企业需要讨论的重点论题。

一、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特点

1.筹资风险较大

供电企业的运行项目通常较为庞大,且内容具有复杂性,涉及较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因此,要维持供电企业的有效运转,还应充分利用各种融资渠道进行资金充盈。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供电企业未在融资管理上未形成较为稳固、适当的机制;筹资管理机制的缺失导致供电企业未能及时、科学、有效地处理资产以及负债等有关事项,从而使得筹资行为的风险提升,对企业的长期管理安全不利[1]。

2.固定资产所占比重较大

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具有一定的固定性以及广泛性,企业首先在该部分的资产管理上存在困难。其次,庞大的固定资产体系将增加供电企业的经营以及管理成本,从经营利润上看具有较大的抗性。另外,供电企业的主要经营内容为电力能源,其作为能源服务项目,需要以庞大的配电网络为载体进行运作,可见,固定资产的重大比重给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阻碍[2]。

3.缺乏固定的投资收益

基于供电企业的特殊性质,其财务经营运作的方式受到国家严格的规定和管制,管制内容主要可包括电能价格、同网同价以及电网建设的政策性要求等。而供电企业囿于国家的严格规定无法在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投资活动;使其收入来源固定且单一。另外,供电企业的投资行为受限导致其无法合理控制企业内部的财务结构,减少了收入渠道,对其长期的有效发展不利。

4.资金相对集中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生了逐渐扩大的供电企业规模,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对供电企业的服务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随着城乡电力网络的不断覆盖,电力建设项目也因不同地区的不同需求层出不穷[3]。面临着电力网络维护、修建以及扩建等的市场需求,其本身即面临着庞大的且集中性较高的资金需求。当供电企业无法及时获得足够的资金来源时,将直接影响其运作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

二、提升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相关策略

1.确保资金使用计划的合理性

供电企业的资金管理通常对资金的流量、流量及流程进行规范来实现,在进行资金管理的过程中,供电企业应该坚决贯彻“收支两条线”的宗旨,大力落实资金使用计划的优化方案。要对资金使用计划的合理性形成保障,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为对预算内的收支情况进行专门的结算,可开设一个相应的银行基本账户,促进企业内部资金的集中使用;其次,应对相关财务人员的管理培训工作做出进一步完善,可通过多形式、多角度的培训工作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取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并对自身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做出进一步完善;最后,为实现员工业务水平的总体提升,还可建立起相应的动态管理机制,确保资金在流动、使用的过程中的合理性可得到进一步保障。

2.对财务预警能力进行进一步强化

作为提升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对财务核心能力中的财务预警能力进行强化已成为当前供电企业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强化预警能力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供电企业中潜在的财务风险提供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实现财务管理安全性、可靠性的进一步提升。供电企业运行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如发展方与国家基本政策相悖、企业负债导致的企业财务危机等,对于这些突发状况如缺乏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解决,将会使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陷入难以预估的混乱状态。要使财务预警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首先就应以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为依据,建立起具有真实性、可靠性的财务预警体系,并对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漏洞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3.加强财务分析与控制环节之间的建设

通过加强财务分析与控制环节之间的建设,可对供电企业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判断,并以此为依据对企业的财务运转状况做出切实分析。一方面,可对现金流量、应收账款、往来结算等各方面的共组进行常规性的财务指标检查,并对其具体情况做出细致分析;另一方面,应当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与监控制度,如内部授权制度、重大财务情况通报制度、财务报告制度等,通过对各环节工作的完善来实现资金信息质量的整体提升。总而言之,加强财务分析与控制环节的建设,可有效针对现金滞流、成本上升、投资回收期过长等问题进行预防。

4.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手段,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当以企业自身目标为基准,并通过全面的预算编制来推动目标的进一步实现。首先,应当强化预算执行过程的约束性,使预算执行决定在企业内部具有相应的约束效力;其次,应将预算控制的责任向基层进行落实,下达预算指标后,将预算责任逐级延伸,做到尽可能的细化,以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最后,进行预算编制时,应对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统筹,避免利益冲突的出现,实现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实现管理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具有高度渗透的影响,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这便要求我们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对以往经验进行总结,并与企业自身特点相结合,实现财务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从根本上保障企业长足稳定的发展。

作者:张文 单位:国网山东东阿县供电公司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

一、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变化

1.新准则对财务管理环境带来的变化

新会计准则在财务报告的方面对于决策的实践运用性非常注重,这样就会让利益相关主体在具体信息过程中耗费的成本过于降低,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还有公允价值观的引入以及科学的利用,可以在一定层面方面确立资产负债表关键的作用,让财务会计工作自身具备出企业自身的价值。另外就是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也是逐渐向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方向进行发展,这也就从另外一个方面也间接的加速了我国会计信息的国家化程度,这样从一个方面可以更好的让专业的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估值,打开我国企业资金运作的总体范围以及方式[1]。

2.新准则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带来的变化

新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债券股价上升情况下的损失确定方面都具备了非常详细的要求,这样在一个方面也确定了财务的稳定性和风险的总体降低。金融工具确认,金融资产转移以及其他方面的规则,让企业在进行金融业务运作的风险规避过程中拥有一道屏障。

3.新准则对企业预算管理带来的变化

新准则在报表机制中构建了严格的资产负债表,这对企业的预算管理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如此一来就可以使得企业从以利润为主要内容进行预算把控管理,进而转向在资产负债表以及现金流量表,强化对于现金流以及经营风险等方面因素的管理和把控,进而将企业的财富创造以及健康有序的发展作为入手点,不断的构建企业较好的资产质量以及现金流量。

二、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措施

1.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

现阶段,我国的会计人员的结构普遍出现不科学的情况,当新会计准则下发的时候,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快速的提升当前会计人员的综合工作水平。为了能够让企业的资深会计人员实现知识的过度,那么就应该最好对当前会计人员不同方面,多方向的发展,不同方面的多元化培训。在进行全新的培训的时候,也应该下狠功夫招收一些全新的会计人员,为企业的财务管理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而将之前的队伍进行扩建。还有就是也要督促企业会计人员及时的增加新的知识能量,从思想上督促会计人员紧跟时代的步伐。

2.建立健全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

企业的预算管理机制关乎到了企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在新会计准则下要对企业财务管理机制进行新的优化,从而建立起一个全新全面的预算管理机制。首先必须要从系统的企业法人的管制框架进行入手,把企业主要的单位作为重点,从当前社会目前所出现的管理繁杂,没有建立系统秩序的问题,然后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另外还应该最大程度的建立企业内部的结算中心,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的提升企业集团对于资金的把控能力,使得企业内的每一笔资金都能用到实处[2]。与此同时,这从某一个方面表明企业高层对于企业总体的运作情况有深刻的理解。财务管理职能进而能够从核算型向管控型的方面进行发展和进步。而企业就是要将财务管理作为重点的信息化管理机制,通过这样的方式,不单单能够将不同企业内部把控信息进行有效的传送以及沟通,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企业对运作活动的分析,对内部的报告机制有非常严格的标准。

3.加大财务管理与监督的力度

新会计准则实行后,根据企业体制的全新要求,任何企业都应该注重会计准则的作用,科学的运用会计法等,对早先的财务制度行全面的优化和处理。而在这个阶段中,必须要依据企业的要求和标准进行全方位的创新,确定不同产权相互之间的关联性,确定相互之间的责权关系,严格的不同会计岗位对于企业必须承担的责任,最终从实际方面体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把控以及核算等的作用。

4.增加财务风险的管理

合理的安排财务风险防范策略和手段属于上市公司在多样化发展道路中遇到的坎,企业高层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全面地觉察到财务风险,只有这样的话,才可以更加有效的强化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强化财务风险的管理理念。企业在制定系统的财务风险预算过程中,就应该最大限度的考量降低风险,提高预防风险控制水平的目标。另外,企业要想保持良好的运营目标,那么就应该具有非常建立严格的财务运营程序以及规范机制,这也是企业最大限度地避免风险的保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会计准则环境下,不断的加强会计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企业运营过程中内部财务的管理,这也是新会计准则环境下,企业为了保障长远的发展和进步的关键手段和方法。在全新的模式下,强化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为企业的健康有序的运营做好充分的铺垫,进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综合的运作能力,尽最大努力的防止由于财务风险从其他方面给企业带来其他一些不好的影响,基本上而言,这可以说是财务管理手段以及方法的研究内容。

作者:苗建壮 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基于信息化的企业财务管理问题

良好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顺畅、有序进行的保障,它也是企业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紧跟时代的节奏,才能提升自身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中的核心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因此,笔者在文章中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并据此对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一、简要分析目前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

在现阶段许多的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上的认识不到位,存在一定的误区,并且在投入上没有把握住重心。在实际的财务工作中部分领导及财务工作人员将财务管理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对等起来,没有充分了解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内涵与实质,同时,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地位认识不到位,没有将其放在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核心位置上。

2.财务信息不一致

这里的财务信息不一致是指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而这一现象较为普遍,并对其财务管理带来了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阻碍了信息在部门间的共享,对于信息资源来说是一种浪费,有碍于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和效果的提高,也严重影响了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率。

3.软件更新步伐落后

企业财务管理是一项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的工作,所以对其应用的软件具有较高的要求,而现阶段像会计核算等这一类型的软件是企业财务管理主要使用的软件,这一类型的软件对于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全面需求来说还是不够的,所以企业首先应在其财务管理的软件的开发、更新、运行上进一步加强,同时,相对应的硬件投入也应一并跟随。

4.复合型人才的缺失

人才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以企业应抓住人才的开发利用、培训提升,这是企业的极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也不例外,而目前很多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缺乏既掌握专业技能又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企业从事财务管理的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学历有限,还有一部分是通过企业领导或者其他的一些关系进入该行业等,他们在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方面有限,而且一部分人员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于现代的信息技术也缺乏认识和了解,所以造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缺乏复合型人才,这也是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难以提高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

二、信息化背景下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1.强化意识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革新,将信息技术引入到企业财务管理中来,对此首先应强化从领导到工作人员的意识,需要他们对现代先进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一方面企业应加大在财务信息化管理上的各项投入,另一方面财务管理人员应积极地配合和努力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

2.技术引进与队伍建设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实现的程度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由其内部的网络应用的程度和技术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所以在新形势下企业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必须积极引进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金融工具。然而要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中科学、合理、有效地应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与金融工具来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必须建设一支与之匹配的现代化的人员队伍,具体来说就是注重人才的引进和人员的培训,可以通过从各大高校相关专业招聘优秀毕业生等方式引进人才,也可以对在职财务人员进行现代信息技术、金融知识等方面的专门培训,来提高其专业水平、计算机水平、信息网络技术水平等,并通过培训加实践的方式让他们能够将上述三个方面综合起来,灵活应用,才能真正实现其财务信息化管理的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3.制度的完善

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企业内部制度的完善和健全,这是协调企业内部关系,特别是内部财务关系的基础,也是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与积极性的最好途径,比如在新形势下企业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完善人才选拔与人员任用制度等。

4.软件技术结合实际

由于现代的财务软件与信息技术都是专业性较强的领域,所以企业应找相关的专业人士,并让其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同时,也可借鉴国内外较为成功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经验,这样才能实现软件技术与企业实际和财务管理实际的有机结合,才能设计出针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突出问题与实际情况的软件,实现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个性化、科学性、可行性,从而促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落实与提升。

5.环境的维护

由于网络具有自由、开放、合作等显著的特点,基于此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在运行内部网络与软件的时候,安全应放在首位。可采取以以下措施:第一,请专业人员进行软件运行与网络的管理工作,甚至包括进行网络的构建;第二,在企业的内部网络构建完成投入使用的过程中,企业及员工都坚决不能自行对其进行更改;第三,由于企业构建起的网络系统并不是坚不可摧的,相对来说还是极为脆弱,因此,在进行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各种数据、信息存储与传输的安全,加密是必不可少;第四,加强设备的管理,比如通过建立制度的方式来严格管理计算机设备与机房使用及出入管理等。当然具体管理和维护措施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环境条件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下企业对信息化要充分认识,建立起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意识和创新意识,引进先进的软件技术和加强人员的培训,并从制度与模式上进行跟进等,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和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来提升其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持续的向前发展。

作者:田桂梅 单位: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医学院

电力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

一、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的意义

电力企业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要想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对企业运营成本进行严格的管理。在新形势下,由于各种影响因素的干扰使得电力企业的资金支出明显增加,例如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以及社保体系的规范化等,这方面的资本增加将会直接影响到经济利润的提高。那么,基于这种形势,就需要电力企业做好财务管理的工作,以精细化的方式来对各项成本的支出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保证各项资金的利用合理有序,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支出。电力企业中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报表,可以直观的显示出各项资金的流动情况,它是企业经营状况的有力体现,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可以充分的利用财务管理来实现的对企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从而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合理。

二、当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存在的问题

1.精细化管理缺少统一的标准

一个统一的管理标准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是其他后续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支撑。由于电力企业的管理活动较为复杂,涉及诸多的影响因素,这样就会给标准的统一化制定带来很大的困难,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电力企业是从属于国家电网管理下的分支企业,各个不同的分公司在财务管理上都有很大的差异,这也是难以形成统一标准的重要因素。

2.风险预测和防范能力低

由于电力企业属于特殊型的服务服务,在它的经营过程中难免不会受到外界市场环境的影响,给正常的经营管理活动带来很大的不便。风险管理作为电力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种形式,需要电力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对风险的预测和判断,从而做好事前的防范措施,这样可以保证各项活动的高效化开展,降低风险的干扰程度。另外,企业的经营风险还具有隐蔽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在对风险的预测监控工作中就要建立一套健全合理的防范机制,提高风险监控的全面综合性。

3.信息平台的不健全

企业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在当前我国大多数的电力企业中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那么这就相应的需要有财务信息平台的高效支持。首先,在当前的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平台的建设过程中,缺少集约化的要求,这就导致了后续一系列的工作环节难以顺利地开展;其次,很多的电力企业在ERP系统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大的滞后性,导致财务管理活动中对于数据的精细化处理有很大的难度,导致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效果不佳。

三、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对策

1.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规范财务管理的具体流程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实现,就要有制度上的保障和支持,根据我国现在的发展形势来看,电力企业要对管理的各项制度进行明确化和细致化,提高制度执行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进行精细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始终的坚持集约化的原则,把财务管理的各项流程进行详细的明确和介绍,对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就要切实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把握财务管理的要点所在,从而确保各项财务制度的高效执行。

2.采用先进的ERP管理系统

ERP管理系统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系统,在这个管理系统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对企业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等环节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各个环节的良好衔接。由于ERP管理系统自身应用的特殊性,因此,对于其的正确合理应用,可以显著的提高财务管理的集约化水平,管理人员要在这个系统的应用下,对财务的各项业务进行统一的要求,确保各项财务数据的高效及时传送。

3.加大财务风险的管理力度,实行全过程的财务管理

上述提到电力企业的自身特殊性导致其风险类型较为多样化,因此,对于其的风险管理和防控,就要在健全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可以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风险判断模式,实现对各项资金成本支出到合理化控制,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此外,还要在企业内部全面的实行基建标准成本,优化基建成本管理的具体流程,进而在制度的支持下,贯穿于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进而使得企业的工程造价有效降低,进而把风险的影响程度降低,保证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

4.加大监督监管力度

财务管理活动的精细化,除了要有健全的制度做基础支撑外,还需要有实时的财务监督监管做辅助,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就要安排专门的监督监管部门来对整个财务管理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从而保证各项活动的科学合理,减少失误现象的发生,这样也就为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四、总结

在当前形势下,电力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它的财务管理水平是否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效益状况,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可以有效保证各项管理活动的科学合理,促进企业经营水平的提高,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就要根据自身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来对当前的现状起到高效的解决,从而确保电力企业的良好发展。

作者:胡淑云 单位:国网江西共青城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啤酒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

在现代经济环境和市场规律作用下,企业已经成为一个盈利机构,啤酒企业也是如此,啤酒的研发生产与推广销售都是以谋取利益为目的的。当然,啤酒企业也要考虑成本的问题,它的财务管理会受着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社会条件两个主体的影响。税收就是外部环境的一分子。啤酒企业必须在充分把握市场和政策的基础上,采取正确的税收筹划策略。

一、啤酒企业财务管理中进行税收筹划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资金的流转收支是财务管理的主要对象。税收筹划并不是单单出现于企业盈利以后,而是贯穿于全局。企业在开展项目之前,会有一个财务决策环节,在这个环节就要做好税收筹划,以此促进实践活动的规范性合法性,并为决策提供指导和保障。尽最大可能避免企业在经营、投资等步骤中会出现判断错误的情况。再者,做好了税收筹划,就有利于企业可以正确把握自己的资金流通情况,从而提高企业要节约资金、合理调配资金资源的意识,企业的运作管理水平和社会效益也可以得到提升。而且,由于税收具有法律赋予的强制性和义务性,是企业必须严格执行、依法遵守的。企业要想节约税收成本,必须要在经营管理、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方面入手,不能寄希望于偷税漏税等非法行为。

2.有助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众所周知,企业是为了经济效益而存在的,越大的收益就越明显地证明了一个企业的成功和价值。企业一般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两个角度来实现利益最大化。税负就是成本的一部分,企业要想成本最小化,就必须学会减轻税负。税负的减轻方式并不是非法偷逃税,而可以采用税收筹划这个正当途径。这些年,也不乏企业税收筹划做得很出色的案例。企业可以在税收筹划策略的指导下,开展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现代化运行模式。这样,就可以利用先进的思维和技术来帮助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同时,它有助于资金的调节搭配,充分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二、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1.企业筹资中的税收筹划

资金的筹集是企业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完成的工作。但无论是何途径,都免不了筹资成本。在筹资中,也存在着无形的竞争,哪家企业可以把筹资成本最小化,它就相当于获得了更大的利益。所以,企业的筹资途径选取是一门学问。总体而言,筹资途径包括国家拨入、企业自我积累、金融市场信贷资金、企业内部集资、企业间拆借、发行股票或商业信用、债券筹资、租赁等等。这些各有千秋的途径面临的税收成本也是大有不同的。相对来说,自我积累筹资会比金融机构贷款要付出更大的缴税代价。所以,企业在选择之前,就要结合企业自身和整个市场的综合情况进行全面考量,科学分析,找出最适合自己的筹资途径。

2.投资中的税收筹划

企业除了有筹资环节,还会不可避免地面临投资项目,在投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可以因此要付出的税收代价以及因为缴税可能会造成的经济损失,这个考虑的过程就包括了税收筹划一事。投资也是一项复杂的工序,它需要面对许多问题,包括投资渠道、投资方向、投资对象等等。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方式选择都会导致税收成本的差异。比如在我国当下,出现严重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相应的税收政策也是大相径庭的。对于中西部发展不是很迅猛的城市区域,政策有一定的优惠倾向。企业就可以在投资的时候,考虑这些差异,如果向税收压力小的对象加大投资,就可以相对降低税收成本。

3.经营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企业在前期筹资阶段,可以选择恰当的税收筹划方式,降低成本;在中期投资阶段,可以利用合理的税收筹划途径,获取利益。当开始正式的项目经营和工程操作时,企业就开始了主体的运作。此时,如果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利用税收筹划,避重就轻,杜绝与政策硬碰硬,也是可以得到减少税收压力的优惠的。在企业的项目建设中,很可能会产生税收额外负担,此时企业就要学会在财务核算上下功夫,开启低税负核算模式,掌握主动权,各项报批手续是法律铭文规定的,不可逆转,必须强行承担代扣代缴等等责任,在纳税调整方面紧紧跟上国家大政方针的步伐。

三、企业财务管理下的税收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1.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必须坚持经济原则

企业可以利用税收筹划这种现代化的便捷方式达到节约税额,增加收益的目的。但不可避免的是,在这个税收筹划的部署和实际操作中,还是会有资源的消耗和成本的支付,企业要想控制并降低成本,可以在税收筹划之前进行预算,衡量可能得到的收入与可能支付的成本,在二者之间加以对比,只有当收入高于成本值,这个方案才是可行而值得的。

2.税收筹划要与现行政策法规的导向保持一致

在21世纪的中国,已经是个法制十分健全的法制国家,各个行业、各种社会行为与活动都受着法律的指导和制约。就当前情况而言,我国已经出台了许多条文来规定税收活动,且体系层次繁杂,这些层次内部包含着林林总总的内容,内容又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做着调整和转变。颁布不久的法律很可能转瞬就过时了,如果企业不随之加以改变,就不能正确把握税收筹划的前进方向,有损收益甚至于产生破坏作用。

3.税收筹划应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税收可以尽最大努力来帮助企业提高收益、降低成本,但成本毕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作为以经济利益为存在目的的企业来说,一定要时刻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只要项目实施的成本高于收入了,就是在做赔本生意,完全没有继续发展和选择的必要。

四、啤酒企业案例分析

啤酒企业作为当今市场经济领域一个比较热门的企业,也面临着剧烈的竞争,如何科学地利用税收筹划来达到增加利益的目的呢?深刻地了解、熟悉甚至灵活运用相关税收法律、规章制度是基础要求。在此基础上,要充分把握啤酒行业的项目实践和会计核算。在税收筹划活动之前,一定要做好预先测算,科学考量,综合分析。否则,等到纳税义务成为现实以后,后续的策划就只是于事无补了。这也充分证明了税收筹划是有严格的前瞻性的要求的。2006年,杭州千岛湖啤酒有限公司与世界五百强、全球十大啤酒品牌——麒麟啤酒合资,翻开了千岛湖啤酒发展的新篇章;2013年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饲料产品免征增值税的通知》(财税〔2001〕121号)及浙江省国家税务局公告2013年第9号浙江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加强饲料产品免征增值税管理的公告要求,通过与当税务机关沟通交流,改变会计核算方式,变更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争取享受销售酒糟副产品享受免征增值税政策,减少税费开支几十万元。很好地促进企业效益的提升。

五、结语

税收筹划在现代企业运行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具有复杂和多样性。税收筹划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有助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在企业的筹资、投资、经营过程中,都有着税收筹划的影子。在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时候,必须要坚持经济原则,注意税收筹划要与现行政策法规的导向保持一致,要注意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这样才有利于税收筹划发挥促进企业效益提高的作用。

作者:余公平 单位:杭州千岛湖啤酒有限公司

煤炭企业财务管理风险论文

一、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内部控制不足。主要表现:管理者没有正确认识内部管控,导致企业在日常运作过程中一味的注重其中关键的控制点,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时候,在会计核算与监管过程中依旧仅仅强调其中的控制点,那么肯定会阻碍到企业监管目标的顺利实现,导致企业很难取得良好的效益。同时,现在一些煤炭企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均通过条块状的内部管控模式,虽说该模式可以充分确保管理的条理性,然而,却不能使其内控工作落实到各个环节与岗位,最终能够对风险管控产生负面影响。(二)企业管理人员存在越权问题。由于受到传统的经济体制的作用,在管理过程中,存在若干管理层次越权问题,这就制约着企业的管理秩序,从而使得管理目标发生一定的偏离,影响到内控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内控目标与期望相偏离,影响到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三)内部审计工作不到位。作为企业管理的有机内容,内部审计对企业发挥非常重要的监督功能,使企业可以尽快掌握自身的管理状况,然而,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因审计人员较少,工作量大,很难发挥监督财会的功能。同时,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还和审计人员的素质高度关联。(四)财务管理工作者素质有待提升。财务管理在煤炭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所以,企业在选用这方面员工的过程中,应当认真对待,综合筛选员工,以确保该项工作顺利进行。然而,对于煤炭企业来说,一些财务管理者的业务素质不足,很难满足要求,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留下一定的安全隐患,他们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财务管理的执行力与决策力,同时还能够对内控工作的顺利进行产生阻碍。因煤矿基本上处在边远地区,工作条件相对较差,待遇相对不高,很难留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工作者。

二、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做好风险管控的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煤炭企业运作过程中,全面预算属于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它可以为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制定规划,避免运作中出现许多复杂问题,充分保障企业稳定发展,并且还属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内容,能够有效减小财务风险。构建预算管理体系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企业运行的每一环节,同时必须分析企业运营活动与资本等方面,尽可能的使企业的预算管理体系具有有效性、综合性等优点。不仅如此,为确保计划可以得到充分的执行,必须考虑企业具体特点,尽快做出调整,同时要保证所反馈的信息的准确性,构建起监督体制。(二)不断提高财务管理能力。作为煤炭企业管理工作的内容,财务管理是全面管理企业资金活动的过程,通过支配现金流转来管理企业的融资活动,该项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如果想得到改善,应当从财务核算、财务分析、财务管理工作者素质等诸多方面进行。比如,对于财务管理核算,应当设置专门的会计科目与编制,为财务管理提供有力条件,还必须设置相应的事项,以进一步满足会计核算后期数据的需求。财务分析过程中,应当使用合理的方法,以确保该项工作的可行性,使其可以发现企业运作过程中存在的潜在的安全隐患,为企业的风险预警工作提供参考。(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作为管理企业财务信息与执行相关决策的主体,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员工水平高低也影响着管理质量。为保证企业顺利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应当从员工入手,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利用这种方式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实践中企业需要按照管理员工的需求,尽可能的发挥出企业的平台优势,同时对财务管理员工开展业务培训,以迎合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需要。而财务管理员工需要从企业的资金状况与运作模式入手,编制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案,利用这种方式来减小企业的投资成本与风险,推动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不断提升。不仅如此,管理员工必须始终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分析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积极主动的进行改进,使财务管理充分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从而充分确保企业财务内控目标顺利实现。(四)构建起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涉及到诸多因素,而内部审计制度则可以尽快发现运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还能够有效监督企业的财务预算,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稳定运行,因此,煤炭企业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制度,第一,需要在企业内部成立相关机构,为审计制度的实施做好铺垫,同时,该机构不应当受到企业管理层的制约,必须具备权威性与独立性,以保证其监督功能得到发挥,该制度的运作主要是从企业管理层面出发,对内部关系进行协调,同时还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管,使企业既定目标得以实现。具体来说,该制度的职能是确定部门间的财务关系、人与资金的关系;监督财务工作等,使企业经营可以满足财务管理的具体规定,财务管理计划得到执行。第二,为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必须对内部审计部门授权,其可以对其它单位的材料进行调阅,使其能够尽快发现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尽快提出应对措施,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有序进行。第三,为充分确保审计目标顺利达成,必须配备高素质的审计工作者,为该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煤炭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内部控制不足、公司管理人员存在严重的越权问题、内部审计工作不到位、财务管理工作者素质有待提升,严重影响到风险内控工作质量,为做好风险管控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断提高财务管理能力,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构建起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

作者:薛兆江 单位:鹤壁鹤安矿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