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对财政管控科学化精细化的思索
时间:2022-03-30 04:58:00
导语:小议对财政管控科学化精细化的思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关键词: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重点难点;外部助推;内部整合
摘要:实现科学化精细化财政管理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具有现实迫切性。科学化精细化所要突破的工作重点和难点主要是预算编制管理、收费资金统管、专项资金管理、国有资产管理,需要外部环境助推和内部协同整合来提升财政管理的效能与效率。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紧扣当前财政管理的脉搏,深刻精辟地揭示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理财新方略,抓住了公共财政管理的灵魂和财政工作的活力源泉。我们必须把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贯注到、落实到财政工作的全程运行之中,使之发挥出强劲而持久的重大作用。
一、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具有现实迫切性
首先是政府转型需要财政管理“转轨”。责任型、法制型、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履行离不开公共财政的高效精确运作来体现与实现。另一方面,也是民主政治不断进步的紧迫要求,社会公众对财政资金的收支管理有权利、有意愿知晓其来龙去脉和效益如何。其次是应对财政收支矛盾尖锐的根本对策。县乡基层财政持续困难,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资金缺口持续扩大,迫使财政部门必须精打细算,分厘必较。即通过各项财政管理制度的细化完善,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好用活,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可信度。其三是确保资金安全有效和消除资金管理风险的必然路径。近年来各级审计部门的审计报告反复披露出一个“顽症”:资金紧张与铺张浪费并存现象较为突出,且屡查屡犯,屡禁不止,人、车、话、会、接待费等行政成本快速膨胀,这种粗放型管理被讽喻为“官油壮捻子,头比身子大”。加之资金运行过程中风险失控的隐患继续积累,骗套财政资金,截留挤占挪用现象日益突出,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一套严密清晰、刚性系统的管理约束机制。其四是建设廉洁型财政干部队伍的有效途径。财政部门在管理分配资金的过程中面临着多种多样的利益诱惑,关键环节和核心岗位的权力过于集中,工作透明度不高,导致自由裁量权失范,索贿受贿现象时有发生,《财苑警示录》中的违纪违法案例启示我们,必须运用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机制缩短权力半径,强化监督制衡,从业务操作层面上有效化解和预防各种不廉洁行为。
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必须突破,点难点
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以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人民群众期待的民生热点和社会公众不满的管理弱点为重点;以财政资金安全有效运行为主线,敢于抓主要矛盾、抓源头控制、抓权力分解、抓程序制衡、抓机制透明,防止避重就轻,重表轻里,只说不做。
(一)尽快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程度
一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预算编制的级次顺序,增加预算编制时间,提高预算的精确程度。二是建立健全预算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完善行政开支定员定额标准。构建部门机构编制、业务计划与经费预算衔接对应机制。三是预算编制终端必须数据化和具体化,提高预算的预测性、前瞻性和控制力,尽量减少“以基数定预算”的惯性方法。当前有必要实行“开门预算”,加强人大财经委员会的专门审核与监督,引入公众质询参与机制,增强预算的公开性和公信力,以真正解决预算报告“内行说不清,外行看不懂”。“一年预算,预算一年”的根本缺陷。四是要加快建立预算支出的绩效考评机制,完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围绕重大资金项目、民生项目、行政成本项目推行预算支出绩效考评试点,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以后年度编制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逐步建立绩效考评结果公开制度,提高绩效考评的透明度和公信度。
(二)细化收费资金统管
以当前正在开展的“小金库”专项治理为契机,彻底清理预算外资金账户,严格规范各单位财务管理,建立“零户”统管机制,取消各单位收入过渡户,实行票款分离,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要全面推行综合财政预算,把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各类非税收人纳人预算管理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使各类收费资金在科学化精细化机制引导约束下发挥应有的使用效益。
(三)强化专项资金管理
由于缺乏系统严密的管理方法,相当一部分资金被挤占挪用充做公用经费,有些甚至被截留贪污。因此要从源头上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设置,严格控制新增项目,规范现行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一要提高专项转移支付管理透明度。其设立要做到有合理明确的分配依据与标准,有操作程序,真正体现公开、公正、透明、效率原则,及时公布各项转移支付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减少随意性。二要加强监督考核和问责力度,使各类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益有一个明显提高。
(四)要严格国有资产管理
切实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全面衔接和有机结合,制定操作性强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更新报废标准和相关配套制度,依法规范处置国有资产,切实加强新增资产配置专项审核和资产收费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完整安全,保值增值。
三、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需要外部环境助推和内部协同整合
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带有鲜明浓厚的改革色彩。从一定程度上讲,一是调整权力,即制约规范“一支笔”审批的花钱方式。二是调整利益,即改善和优化不合理、不公平的支出结构与利益格局,必然要遇到相当的阻力和掣肘。因此,要做到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从外部环境上讲,既要做好深人细致的宣传解释工作,取得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的认同支持,清除各种认识误区和思想障碍;又要注重基础工作,积极取得各业务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摩擦和阻力。从财政系统内部讲,要真正认识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也是一次“权力手术”。首先,管严管细财政干部的理财行为,限制约束规范自身的权力空间和自由裁量权,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其次,要“上下一盘棋”,使新的管理机制在各级财政部门之间无缝对接,同步推进。中省财政部门要加强督查指导,对基层财政部门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实行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第三,在财政部门内部要科学梳理归纳权责对应关系,明确界定岗位职责,确定工作衔接节点和程序,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形成包括工作职责、目标任务、业务流程、质量标准、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等精细要素的具体岗位工作规范,确保严格按照管理标准和工作规范,优质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
公共财政进程的大量实践表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破解资金紧张难题,化解资金使用风险的现实选择,是财政部门必须做实做细的“规定动作”而非“自选动作”。必须在解决主要矛盾上求突破,在管理机制的操作性配套性上下功夫,提升财政管理的效能与效率。
- 上一篇:下岗工人演讲创业给我制造辉煌
- 下一篇:深究术后病人疼痛的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