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定义与防范思考
时间:2022-01-28 03:02:00
导语:财务风险定义与防范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风险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企业财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避免地面对风险。风险是对企业的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从财务管理角度看,风险就是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当前,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我国企业所有制结构趋向多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快速变化与不可准确预见性,企业风险无处不在,而财务风险更是企业经营中所不可避免的问题,财务风险决定企业的成败,而且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复杂和多变。本文针对不同财务风险分析其涵义,进而衡量财务风险,并结合不同财务风险的特点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服务于实际工作。
当前,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企业所有制结构趋向多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快速变化与不可准确预见性,企业风险无处不在,而财务风险更是企业经营中所不可避免的问题,财务风险决定企业的成败,而且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复杂和多变。本文针对不同财务风险分析其涵义,如何衡量,并结合不同财务风险的特点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服务于实际工作。
一、对财务风险的认识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的财务效果,从而产生的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以财务决策为例,企业的财务决策几乎都是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作出的,离开了风险评估,就无法正确评价企业报酬的高低。因此,对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进行研究、控制,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财务风险的分类
结合理论界对企业财务风险认识,为财务风险可作如下三种不同的分类:
第一种分类:财务风险仅指筹资风险,是指由于举债而给企业目标带来的可能影响。企业举债经营,全部资金中除自有资金外还有一部分借入资金,这会对自有资金的获利能力造成影响;同时,借入资金需还本付息,一旦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企业便会陷入财务困境,甚至破产。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借入资金,这个企业就不会发生财务风险,而只有经营风险;如果企业有借入资金,这个企业就存在着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企业借入资金必须按期还本付息,在未来偿还债务能力不确定的情况下,就会相应增加企业的压力和负担,使企业面临着资不抵债的潜在风险,这也就形成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达到规模经济,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又不得不想方设法筹借经营性资金,进行负债经营。因此现代企业中财务风险是企业必须面对的客观现象。
第二种分类:财务风险按企业经营活动可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个方面和某个环节中出现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企业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活动四个方面,相应的也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财务风险需要企业去面对。筹资风险即借入资金而增加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投资风险即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使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而发生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即产品销售出去,其货币资金收回的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收益分配风险即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财务风险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密切相关,一个正常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财务风险必然是企业所不可避免的。
第三种分类:按资本运动的结果不同可将财务风险分为财务状况风险和经营成果风险。财务风险是资本流通过程中的产物。从资本运动的角度看,在G—W……P……W’—G’的资本运动过程中,资本流通的始极是货币本金的垫支,终极是得到价值量增加的货币本金收回,财务是为了重新获得货币而垫支货币所进行的运动。所以财务的风险萌芽于本金垫支之时,只要筹集货币并把货币作为资本来使用,资本就具有无法得到价值增值的风险。资本的流通过程,既是财务风险的转移过程又是财务风险的积聚过程,某一资本形态的风险不仅接纳了上一资本形态的风险,同时又吸收了本形态新的风险。这样的过程使财务风险不断形成和积累,最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状况和财务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业绩如何,必然会体现在企业资金运动的状况和结果上,表现为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和财务成果的大小。因此,企业的财务风险包括财务状况的风险和财务成果的风险。财务成果即财务收益(或现金净流入)及获利能力等;财务状况即企业的资产结构、
资本结构及偿债能力等。从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偏离的趋势看,出现偏差的结果只有两种,即财务状况的变好或者变坏,财务成果的增加或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既是财务结构不合理而可能面临的偿债压力,也是企业利润的不确定性。于是财务结构作为财务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是财务的静态表现;财务成果则是财务运动的过程表现,这两者要共同构成了财务风险。在管理企业财务风险时,这两者同时要纳入到财务风险的监测体系中。
通过对风险分类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主要有:1、对风险的描述是一致的即认为风险是当一项活动会产生几种不同的可能结果,且这些结果的概率和可能性可以推算时,则认为这种活动是有风险的。2、都包括筹资活动所带来的风险,即认为筹资所带来的风险是财务风险的基本组成部分。上述三种分类也存在差异:1、对财务风险的内涵认识不同。第一种分类只是强调了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企业负债经营带来的筹资风险,认为筹资风险是企业财务风险的全部而忽视了企业其他方面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将财务风险的本质等同于财务风险;第二种分类从企业资金运动的整个过程来认识企业财务风险,较全面的涵盖了企业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实践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第三种分类是从财务管理者的角度认识财务风险的,认为财务风险从企业资本垫支开始就产生了,随着企业生产程序更替而产生和积累了其他方面的风险,最后从影响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习性划分为财务状况风险和财务成果风险。2、上述分类对财务风险认识的外延不同。第一种分类仅认为企业货币资金无法偿还企业到期债务时而产生的风险,第二种分类则是从财务活动的各种不确定性影响因素来全面认识财务风险的,将财务风险产生的各种可能因素都包括进去。第三种分类同样也是从企业资本流通的各个环节全面认识财务风险,将影响企业财务运作的各种财务风险因素都予以考虑。
本文认为第一种分类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认识带有片面性,只是注重了财务风险的本质,而忽视导致本质产生的其他方面的原因。第二和第三种分类虽然对财务风险的内涵和外延认识不同,但是它们都能够从总体上全面把握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2、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只有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归纳起来,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客观性。即财务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风险处处存在,时时存在,人们无法回避它、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从而避免费用、损失的发生。企业财务活动存在着两种可能结果,即实现预期目标和无法实现预期目标,这就意味着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2)全面性。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资金筹集、资金投资、资金回收、资金分配等财务活动,均会产生财务风险。
(3)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即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这就意味着企业的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时时都具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4)收益性或损失性。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即风险越大收益越高,风险越小收益越低。财务风险的存在促使企业改善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因而可以说,收益性与损失性是共存的。在我国企业里,由于种种因素的作用和条件限制,财务风险也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和生存的安全性,最终可能会威胁企业的收益,也就会影响企业收益。
(5)激励性。即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会促使企业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佷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内部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它的内部原因主要包括筹资规模策略不当、资金来源结构不当、筹资方式以及时间选择不当、信用交易策略不当和筹资顺序安排不当。外部原因主要有市场风险、利率变动、物价风险。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管理环境复杂多变,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内外各种条件的统称,如经济环境、法律环境、金融环境等。而企业财务活动在相当大程度上受内外界环境制约,如生产、技术、供销、市场、物价、金融、税收等因素,对企业财务活动都有重大的影响。如持续的通货膨胀,将使企业资金供给持续发生短缺,货币性资金持续贬值,实物性资金相对
升值,资金成本持续升高。例如,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使企业增加了运营成本,减少了利润,无法实现预期的收益。而利率的变动必然会产生利率风险,包括支付利息过多的风险、产生利息的投资发生亏损的风险和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的风险。市场风险因素也会对财务风险有很大的影响。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困难。
(2)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企业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我国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滞销现象。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同时,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欠缺,缺乏控制,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大量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例如,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由于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也必然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益,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从而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
(4)企业内部关系混乱。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例如,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等。在我国,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于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负债在资金结构中比例过高,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30%以上,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衡量
企业财务风险存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财务风险的衡量也不是仅依据某一两个指就能识别的,本文从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现阶段金流量等方面来分折如何对财务风险进行衡量,也就是说什么情况下财务风险大,什么情况下财务风险小。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综合评价。一般来说,可以选用以下几类指标来分析、衡量财务风险:
1、资产变现能力
资产变现能力是指企业的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内转化为现金的能力。现金是企业经济活动的“血液”.如果企业的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内不能转化为现金,或变现能力低,企业不仅无法支付工资、购买原材料和生产设备,更无法偿还到期的流动负债。企业资产变现能力主要通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来反映。其中,流动比率反映了企业有多少流动资产可在一年内转化为现金,以便用来偿还流动负债。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资产变现能力越高,短期偿债能力越大。但由于流动资产包括了存货,存货的积压会使流动比率增大,而实际上存货的积压降低了资产的变现能力,因此,可用速动比率来衡量企业偿还流动债务的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2、负债状况
企业的总资产是由债务、投资人投入、企业经营积累等形成的。企业的债务如何,直接反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一般可用资产负债率和已获利息倍数来衡量。其中:资产负债率表明了企业的负债状况和债权的保障程度,该指标值越小,说明用资产保障债权的程度越高;已获利息倍数反映了企业当期获得的收益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当期利息费用的开支需要。该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有较大的支付利息能力,反之,则说明其负债过度或盈利能力太低,企业可能面临着财务危机。两个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已获利息倍数=(净收益+所得税+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3、资产使用状况
一般来说,企业的资产使用状况越好,企业的财务状况就越好。资产使用状况可主要考核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一方面反映了企业存货的管理效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企业存货的变现能力,综合反映了企业产品滞销问题。该指标值越大,存货变现能力越强,企业产品的销售状况越好。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成本)×100%
4、盈利能力
如果一个企业长年亏损,那么不但无法向国家缴纳利税,而且终究会耗竭国家资金和企业自有资金,丧失偿债能力。企业的偿债能力最终取决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常见指标是总资产报酬率。它反映了企业总资产的获利能力。该指标越高,企业偿债能力越大。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利用以上几类财务指标,能够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识别和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但是仅就上述指标就能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由于企业财务风险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仅用某一两个指标就能衡量财务风险的大小是不可能的。即偿债能力高并不能说就没有财务风险,盈利能力强也不代表就没有财务风险。什么最重要?我认为现金流量最重要,一个企业只要有较好的现金流量就可以避免财务风险,因此衡量财务风险不必须运用下列指标来识别。
5、现金流量指数
现金流量指数=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该指标主要用于分析或估测企业现金流入对现金流出的总体保障能力。在这里,现金流入既包括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也包括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此外,还有其他来源的现金流入;同样,现金流出也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即包括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的现金流出需要量以及其他方面的现金流出需要量。一般而言,如果现金流量指数大于1,即现金流入量大于现金流出量,表明从整体上讲,企业对各种现金支付的需要是有保障的。
6、经营现金流量指数
营业现金流量指数=经营现金流入量/经营现金流出量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是企业整体现金流量的构成主体,经营现金流入对相关流出的保障程度,是整个现金流量结构稳健的前提基础。因此,在从整体上对企业现金流量状况分析的同时,还必须进一步对其中的营业现金流量状况做出更加深入的分析评价。如果该指数大于1,表明企业有着良好的现金支付保障能力基础;反之,当该指数小于1时,就意味着企业收益质量低下,营业现金流入匮乏,甚至处于过度经营的危险状态。倘若企业营业现金流量长期性地处于短缺状态,必然会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甚至破产倒闭境地。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不同的财务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因而,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因此,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1)控制负债比例
即通过合理安排资本结构,适度负债使财务杠杆利益抵销风险增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是指由于举债而给企业目标带来的可能影响。企业举债经营,全部资金中除自有资金外还有一部分借入资金,这会对自有资金铁获利能力造成影响;对借入资金需要还本付息,一旦无力偿还到期债务,企业便会陷入财务困境基至企业破产。因此企业不但应该设计合理的资金结构,保持适当的负债、降低资金成本,而且还要控制负债的规模,保证谨慎的负债比率,避免到期无力偿债或资不抵债,从而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2)研究理财环境,制定理财策略。
企业财务活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理财环境制约,如生产、技术、供销、市场、物价、金融、税收等因素,对企业财务活动都有重大的影响。只有在理财环境的各因素作用下实现财务活动的协调平衡,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研究理财环境,有助于正确制定理财策略。只有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即是说,应制定财务管理战略。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3)努力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认识
财务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企业的财务活动包括投资、资金运用、筹资和资金分配等一系列行为。而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阶段。
(4)对财务风险作出恰当的处理
财务风险的处理是风险的事后控制,具体方法主要有:①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即在损失发生以前以预提方式或其他形式建立一项专门用于防范风险损失的基金。如工业企业按一定规定和标准提取坏账准备金、存货跌价准备等。商业企业可提取商品削价准备金,这是弥补风险损失的一种有效方法。②在损失发生后,或从已经建立了风险基金的项目中列支,或分批进入经营成本,尽量减少财务风险对企业正常活动的干扰。③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有关部门应定期对资产管理比率进行考核。同时,加强流动资金的投放和管理,提高流动资产的周转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增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另外,还要盘活存量资产,加快闲置设备的处理,将收回的资金偿还债务。④注重投资决策问题。投资决策是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主要内容之一,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结构。企业决策者必须作好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5)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决策,切忌主观臆断。如在筹资决策过程中,企业首先应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要量,然后通过对资金成本的计算分析及各筹资方式的风险分析,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筹资决策。再如,企业资金流动是周而复始地进行的。确切地说流动性是企业的生命,企业必须加速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率,以保持良好资产流动性。按照以上方法作出的决策,产生失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可以避免财务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6)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关系。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职责,并赋予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而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部门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7)建立财务“预防”机制,正确把握企业负债经营的“度”
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决策时,首先应该考虑企业举债的规模和偿债能力。一般而言,确定负债规模应该考虑以下因素,如警惕财务杠杆效应的负面影响、防范财务风险和关注财务成本。建立企业财务预警的“诊断”机制,要对企业的负债进行分析,从三个方面来看:①负债经营有利于提高经营者业绩,使企业获得负债资金效应,降低资金成本,提高权益资本收益水平。②负债经营可以迅速筹集资金,弥补企业内部资金不足,增强经济实力。③负债经营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和破产的危机。首先,在资金结构中,若负债的比例过大,即过度负债经营,那么依赖于外界的因素过多,也就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生产经营环节稍有脱节,资金回收不及时,资金成本大幅度增加,降低了企业经营利润削弱了企业活力。其次,因负债率升高,财务风险加大,在财务杠杆作用下自有资金收益率下降,企业承受能力降低,偿还能力减弱。一旦企业出现坏账,产品积压,那么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危机。因而,在建立企业财务预警制度时,应把握好负债经营的“度”。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财务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 上一篇: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管理革新探讨论文
- 下一篇:剖析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转变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