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企业的财务管理探究

时间:2022-01-14 04:37:00

导语:货运企业的财务管理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货运企业的财务管理探究

一、国际货运企业财务风险的来源和成因

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财务收益与预期发生偏离,从而造成蒙受损失的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组织和管理过程中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经营困难。

近几年随着国际货运资格放开,国际货运企业数量急剧膨胀,竞争加剧。同时,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航运市场多年来一直高位运行,风险逐渐累积。国际货运企业作为其下游企业,在业务操作中能否及时完整地回收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其主要的财务风险是资金回收风险,即服务发生以后,货币资金收入在收回的时间和金额上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这是国际货运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来源。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存在的客观性基于三个原因:

一是缺乏信息。国际货运企业的经营决策依赖于企业外部的各种市场信息。市场信息不完全,将直接增加财务风险。国际货运服务所面临的买方市场、竞争加剧将导致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从而导致了对客户的信用评估误差,产生财务风险。

二是政策变化。国际货运企业承担的多是国际贸易和国际航运业务进行过程的衔接环节,相关政策的变化会影响资金回收的确定性。如国家钢材出口退税政策发生变化,将直接影响其后续资金及相关费用能否及时足额到位,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是企业的决策者不能控制客户

的未来状况。由于市场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国际贸易及航运中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客户经济状况恶化、丧失支付能力,导致国际货运企业大量的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或陷入“赢了官司却要不回钱”的境地,导致财务风险产生。

二、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政策选择

防范财务风险政策选择的目的是:预先确定一系列的政策,将可能导致利润减少的因素降到最少,保证企业经营活动按预定的目标进行。由于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风险的大小与风险报酬率是成正比例的。因此,选择财务风险政策的目的,不在于一味地追求降低风险,而应在收益和风险之间做出恰当的平衡。

通常,可供选择的财务风险政策主要有:回避风险政策、减少风险政策、接受风险政策、转移风险政策。结合国际货运企业的特点,减少风险政策是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最佳选择。减少风险政策按照控制风险的目的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预防性控制是在事前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提出相应的措施,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抑制性控制是指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用相应的措施,尽量降低损失的程度,缩减损失的延续。

当前,国际货运企业在控制财务风险实务中,应该注重加强对风险的预防性控制。因为国际货运企业的应收账款普遍存在回收速度慢、回收时间长的问题。应收账款长期不能回收,就会出现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一旦应收账款成为坏账,企业的收入就不能实现,反而成为损失。回收应收账款的成本和代价很大,企业应该将对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管理。

三、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

1、确定适当的信用标准,对客户进行科学的信用评估

信用标准是企业对客户的信用要求所规定的标准,通常用坏账损失率作为标准。在应收账款成本中,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的是客户拒绝支付或无支付能力而造成的坏账。如果能制定合适的信用标准,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将会减少发生坏账的可能。

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通常采用5C评估法:品德,指客户的信誉,这是信用评价的首要因素;能力,指客户的支付能力,主要通过对客户以往经营活动中的支付行为来判断;资本,指客户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根据资本金和所有者权益的大小和比率来判断;抵押品,指客户拒绝或无力付款项时可抵押的资产;条件,指可能影响客户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主要了解在经济状态发生变化时,会对客户的付款能力产生的影响。

2、强化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内部风险控制制度。

第一,建立内部控制制度。首先,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应收款项方面的信息,并将信息及时反馈。其次,建立内部责任考核制度,相关业务人员对所发生的业务承担责任。同时,组织一支高效率的清欠队伍,实行催收责任制。

第二,制定适宜、有效的收款政策,回避财务风险。企业应根据客户的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资金回收方式,如债务重组、债务减免、实物抵债等,最大程度地减少坏账发生的风险。

3、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提高企业竞争力

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是指在财务风险管理中所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功能体系,是降低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应对财务风险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及事后管理,抓好有效控制点,将财务风险与经营管理、发展战略相联系,密切关注可能引发经营与财务风险的“事故多发地带”,

形成针对风险隐患的风险控制点、资金成本控制点,股东权益、利润分配等方面的利益关系控制点。企业财务风险的失控会引发财务危机,财务危机的加剧最终会导致经营危机。应当对上述各项控制点进行预警分析,施加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