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两权分离分层管理财务风险论文

时间:2022-05-06 06:49:00

导语:现代企业两权分离分层管理财务风险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现代企业两权分离分层管理财务风险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两种风险的涵义和特点比较;两种风险的内容比较;两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比较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出资者财务包括及时筹集资金、合理安排资本投向、确定收益分配策略、出资者财务风险是企业最基本的财务风险、出资者财务风险是一种静态风险、出资者财务风险是一种制度性财务风险、企业经营者担负着出资者资本保值增值和债权人债权还本付息的责任、出资者财务是由提供资本者对其出资及其应用状况进行的管理、经营者财务主要关注企业具体的经营、建立财务监督机制、建立指标考核体系、股票期权将经营者的个人利益同企业股价表现以及企业的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在筹资数量上注重选择合理的资本结构、收益分配风险的防范要从现金流入和流出两方面着手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随着企业财务划分为出资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与之相对应,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划分为出资者财务风险和经营者财务风险。通过对两种风险的特点、内容以及防范与控制措施的比较分析,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风险应进行分层管理。

[关键词]出资者财务风险;经营者财务风险;财务监督机制

一、两种风险的涵义和特点比较

出资者财务包括及时筹集资金、合理安排资本投向、确定收益分配策略等,其目标是实现资本最大限度的增值,与出资者财务目标相对应,出资者财务风险就是企业出资者面临的资本投资风险、资本减值风险和资本经营财务风险。其特征如下:

1.出资者财务风险是企业最基本的财务风险。财产所有权是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经济权利,企业设立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财产所有权的维护和扩张。所以,出资者财务风险是企业最基本的财务风险,其风险程度是企业最高的风险程度,其他层次的财务风险管理都应以符合出资者财务风险限度为前提。

2.出资者财务风险是一种静态风险。在两权分离的条件下,生产经营活动交由经营者决策和执行,出资者对企业风险的管理主要通过一系列监督机制来实现。因此,出资者重视的是企业经营的结果而非过程,所以,出资者所面临的风险是一种静态风险。

3.出资者财务风险是一种制度性财务风险。所谓制度性财务风险是指由制度引发、受制度影响的风险。由于出资者对企业日常经营的参与程度低,其对企业的管理主要通过一些制度性手段来实现。因此,出资者财务风险是一种制度性风险。经营者受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委托担负着出资者资本保值增值和债权人债权还本付息的责任。由于所处位置和所具有的权利、义务不同,与出资者财务风险相比,经营者财务风险具有以下特征:

(1)复杂性。企业经营者担负着出资者资本保值增值和债权人债权还本付息的责任,因而必须从出资者和债权人双方角度综合考虑企业财务风险。同时企业经营者管理企业日常经营,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考虑要涉及各个方面,既要考虑外部关系人,又要考虑企业内部各部门,既要考虑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又要考虑自身的利益。

(2)动态性。与出资者关注资本的最终保值增值不同,经营者关注现金流转的顺畅及现金性收益的增加。因而经营者财务涉及企业经营过程中现金流转的各个环节。由于风险也存在于现金流转的各环节中,所以经营者财务风险具有动态性,由此引出的经营者财务风险管理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3)复合性。经营者财务权既包括了企业所有者财务决策的执行权,又包括了企业日常财务活动的决策权和操作权。因而与所有者财务主要是制度性规定不同,经营者财务是制度性与操作性的结合体,与此相适应,经营者财务风险包括了与企业财务相关的制度性风险和操作性风险。

二、两种风险的内容比较

出资者财务是由提供资本者对其出资及其应用状况进行的管理,其目的就是要约束经营者的财务行为,以保证资本的安全和增值。与之相对应,出资者财务风险主要包括资本投资风险、资本减值风险和资本经营财务风险。

1.资本投资风险。出资者对外投资形成了出资者与经营者的资本关系,这种资本关系也是财务关系———投资与接受投资的关系。出资者对外投资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被投资企业经营、财务状况等方面变化引起对外投资收益出现不确定性变动的风险,即资本投资风险。

2.资本减值风险。当出资者投入资本后就要求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从广义上看,资本保全价值包括原始资本价值和无风险收益,资本增值价值包括资本有形增值和资本无形增值等。从狭义上看,如果一个会计期间,期末所有者权益比期初所有者权益减少了,则出资者遭受了资本减值。因此,资本减值风险是出资者所投入资本由于被投资企业经营上的原因而导致起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

3.资本经营财务风险。出资者为了寻求更大的资本回报,避免资本风险,需要调整资本结构,包括把资本从接受投资企业转移出去,或者吸收其他资本等,诸如兼并、收购、联合等。这些资本转移活动就是资本经营活动,在资本经营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相偏离,因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就是资本经营财务风险。

与出资者财务主要关注资本投资、经营与保值增值不同,经营者财务主要关注企业具体的经营,所以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是经营者财务的主要内容,经营者财务风险也主要存在于这三个环节中。

1.筹资活动风险。筹资的具体目标是在不影响现金流出及偿债能力基础上实现权益资本收益的最大化。筹资的实际结果与其目标之间的偏差的可能性,就是筹资风险,具体包括收益风险和偿债能力风险。收益风险表现为每股收益或每股现金流量降低的可能性,偿债能力风险表现为无力偿债乃至破产的可能性。

2.投资活动风险。企业的投资活动可以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两类。长期投资风险主要是现金净流量风险,而短期投资主要面临资产流动性风险。长期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用净现值法来判断,因为只有净现值才能代表股东财富的增加,因而长期投资的目标是实现增量净现金流量,所以长期投资风险是项目净现值小于零的可能性。对于短期投资,强调的是短期资金的流动性,一方面以减少流动资产存量占用为目的,另一方面则以加速企业流动资产的流动性,缩短整个营业周期和提高现金流动速度为目的,两者相互作用,以提高企业整体资产创造现金的能力。因而短期投资的预期目标是提高存量资产的流动性,与之相适应,其风险就是存量资产流动性降低的可能性,即资产流动性风险。

3.收益分配活动风险。企业的收益形成现金流入,分配形成现金流出,现金流入与流出不相适应时,就产生了收益分配风险。当企业收益形成的现金流入远远大于分配给股东的现金股利时,股东可能会因现金偏好得不到满足而抛售股票引致股价变动而对企业经营及整体形象产生不利影响。当现金流出大于现金流入时,企业的再投资将发生困难,影响日后生产经营。因此,收益分配活动风险是现金流量的不协调风险。

三、两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比较

针对出资者财务风险的特征,要防范和控制这种风险,必须制定一系列监督、激励措施以约束和激励经营者,使经营者自身的财务目标与出资者财务目标趋于一致。

1.建立财务监督机制。企业的财务监督机制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股东大会对董事会的授权和监督;二是代表股东利益的董事会对经营者的监督;三是经营者的内部牵制与监督。建立健全这三个层次的财务监督体系具体包括充分行使股东大会的权利,派出独立董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等。只有做到自上而下的层层监督,才能抑制经营者追求个的欲望,从而确保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2.建立指标考核体系。企业只有建立以资本增值为核心,包括财务效益状况、资本运营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状况等的企业绩效评价体制,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经营者的业绩,明确奖惩标准与经营业绩挂钩,以激励经营者维护出资者的利益,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

3.建立激励机制。在激励经营者尽力实现出资者财务目标方面,年薪制、经营者奖励制度、优秀企业家评选等都是较为有效的方法。此外,股票期权将经营者的个人利益同企业股价表现以及企业的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使经营者对个人效用的追求转化为对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追求,从而实现了股东的财务目标,因而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

针对经营者在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其防范措施如下:

1.筹资风险防范。对于防范收益风险,企业要在筹资数量上注重选择合理的资本结构,而对于偿债能力风险,企业要从筹资期限上注重长期和短期相互搭配。但是,预防和控制筹资风险的根本途径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因为只有资金使用效益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才得以加强,那么无论企业选择何种筹资结构,选择何种筹资期限,都可及时地支付借入资金的本息和投资者的投资报酬。

2.投资风险的防范。长期投资风险的控制主要通过投资组合来实现。只有进行组合投资,使各项导致现金流量不确定性的因素相互抵消,才能降低风险,实现增量现金流量。对于短期投资,可通过存货项目分析,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等来加强存货转化为现金的速度以及加强应收账款向现金的转化,从而提高存量资产的流动性。此外,选择适宜的长、短期资产的数量结构也是防范投资风险的有效方法。

3.收益分配风险的防范。收益分配风险的防范要从现金流入和流出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对现金流入实行控制,另一方面要考虑股利政策的现金流出。两方面相互结合,达到现金流入与流出相互配合、协调,从而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

[1]谢志华出资者财务论[J]会计研究,1997,(5)

[2]周吉关于出资人财务管理的几个问题[J]财会通讯,2001,(2)

[3]汤谷良经营者财务论———兼论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架构[J]会计研究,1999,(5)

[4]王斌现金流转说。财务经理的财务观点[J]会计研究,1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