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财务杠杆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论文

时间:2022-04-25 05:14:00

导语:发挥财务杠杆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发挥财务杠杆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与东方哲学思想对负债经营的启示;企业负债决策的重要依据;资本结构理论下负债筹资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如何实现企业最优资本结构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不同资金来源的组合配置产生不同的资本结构,并导致不同的资金成本、资本结构理论是西方当代财务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不对称信息理论、东方哲学的启示、资本结构决策在实践中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负债筹资是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负债筹资的有利因素、负债筹资的不利因素、企业收益能力和负债比率的关系、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关系、企业补偿固定成本的现金流量能力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在领会西方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精神和东方哲学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企业的适度负债问题。科学合理地利用财务杠杆效应,使负债和股东权益保持合理的比例,形成最佳的资本结构,在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负债经营;财务杠杆;资本结构

不同资金来源的组合配置产生不同的资本结构,并导致不同的资金成本、利益冲突以及财务风险,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股东财富。如何通过融资行为使负债和股东权益保持合理的比例,形成最佳的资本结构,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以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为基础并借鉴东方哲学思想,研究企业的适度负债问题。

一、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与东方哲学思想对负债经营的启示

资本结构理论是西方当代财务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企业的资本结构是由于企业采取不同的筹资方式形成的,表现为企业长期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即企业资产负债表右边的长期负债、优先股、普通股权益的结构。各种筹资方式及其不同组合类型,决定着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变化。资本结构的变化与企业价值存在怎样的关系?当企业资本结构处于什么状态能使企业价值最大?这种关系构成了资本结构理论的焦点。其中,莫迪利亚尼和米勒创立的MM定理,被认为是当代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经典。

(一)MM理论

1.MM的无公司税模型(最初的MM理论)

1958年,美国学者莫迪利亚尼和米勒发表著名论文《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得出了MM定理,创建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它建立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证明了企业的价值与它们所采取的融资方式,即与发行债券还是发行股票无关,该理论又称为资本结构无关论。

2.MM公司税模型(修正的MM理论)

MM理论从逻辑上是合理的,但在实践中却受到了挑战。1963年莫迪利亚尼和米勒对他们提出来的理论进行了修正,即得出MM公司税模型。其要点是把公司所得税的影响引入了原来的分析之中,从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负债会因利息减税作用而增加企业的价值。

3.米勒模型(回归的MM理论)

米勒模型是米勒于1976年在美国金融学会所做报告中阐述的基本思想。该模型用个人所得税对修正的MM理论进行了校正,认为修正的MM理论高估了负债的好处,实际上个人所得税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个人从投资中所得的利息收入,他们所交个人所得税的损失与公司追求负债,减少公司所得税的优惠大体相等。于是,米勒模型又回到最初的MM理论中去了。

(二)权衡模型

权衡模型的基本思想包括两方面:一是从财务危机出发,认为公司最佳资本结构在于权衡债务税收利益与财务危机成本之间的关系;二是从问题出发,认为资本结构的变换仅仅是股权成本与债务成本之间的变换,两者之间的权衡可得到总成本最低,此时为最优的资本结构。

(三)不对称信息理论

公司经营者与投资者相比,总是更了解公司的内部经营情况,总是掌握着投资者所无法知道的信息,这就是所谓的信息不对称。

罗斯1972年提出不对称信息理论,他假设公司经营者对公司的未来收益和投资风险有充分的信息,而投资者只知道对经营者采取激励和监督措施,通过经营者输送出来的信息间接评价市场价值。他认为:如果公司市场价值提高,经营者会由此受益;如果公司破产,经营者就会受罚。低质量公司的经营者不会进行过多债务筹资,即:越是公司发展前景看好的公司,债务筹资水平越高;越是公司发展前景看淡的公司,债务筹资水平就越低。反过来说,债务筹资是企业前景看好的信号。

(四)东方哲学的启示

我们合理的做法是领会西方资本结构的精神,结合我国的国情去解决负债的“支点”问题,也就是一个“度”的问题。如用东方哲学解释就是一个“中庸”之道问题,也是道家的“阴阳和谐”问题。中国的商品经济虽然与西方国家相比欠发达,起步也较晚,但是,也不乏如范蠡、胡雪岩、荣毅仁、李嘉诚、王石这样的顶级成功商人。他们都很好地借鉴了东方哲学理念,解决了许多问题,这种借鉴可以拓宽我们的思维空间,使我们以较为超脱的精神去经营理财,防止我们陷入西方数学模型的怪圈之中不能自拔。如何用东方哲理去看待最优资本结构问题呢?那就是一个《易经》中的“天人合一论”的问题。那负债经营呢?就是一个道家学说中的“阴阳互根”的对立统一问题,我们可认为自有资金为“阳”,则负债即为“阴”。我们为何去负债经营呢?就是我们的自有资金不足,才去借“负债”这个“鸡”,去下“利润”这个“蛋”,既使我们不缺自有资金,在经营情况好的情况下,为了扩张的需要,也要适度负债,这是经营之道,也是资源稀缺性争夺战的必然,即: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可谓“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济,乃生万物”即是这个道理。但筹集的资金必须有效使用,即是“财务杠杆”问题。是谓“无生有,有则用,用则变,变则通,通则达”,即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之目的。否则,“存而不用,物极必反”企业就会因恶性扩张而患“坏血病”。我国许多企业不是集不到钱,而是集的钱太多,没进行理性投资,而遭受挫折和失败,如:秦池,习水等。以上思想的有效利用,可以为企业冷静、科学的负债经营决策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总之,资本结构决策在实践中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很多。因此,如果简单的依据哪个资本结构理论进行财务决策,一旦其假设条件不存在(假设条件是学者的奥康剃刀,他们为达研究目的无处不用),则会使理论脱离实际,导致决策的失误。为避免这一失误,我们要将先进的经营理念,超脱的理财精神,科学的量化经济模型等综合加以利用,才是我们解决该问题的不二法门。

二、企业负债决策的重要依据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用杠杆跷起整个地球”,在物理学中,杠杆具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同样,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杠杆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其“支点”的选择更为重要。企业财务活动中的杠杆叫“财务杠杆”。即:不论企业利润多少,债务的利息通常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盈余增大时单位货币盈余所负担的固定利息就会相应地减少,能给每一普通股带来较大的收益;适当举债中的“适当”,即是我们通过量化分析寻找到的“支点”,解决好这一支点问题就是我们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根据财务杠杆原理,企业可以通过调整资本结构为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这就是企业负债决策的主要动因。

我们对负债经营实现企业股东财富最大化应明确以下几点认识:首先,负债筹资是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在企业的各项资金来源中,由于债务资金的利息在企业所得税前支付,而且,债权人比投资者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要求的报酬率较低,因此,债务资金的成本通常是最低的。当存在公司所得税的情况下,负债筹资可降低综合资本成本增加公司收益。其次,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未必是最佳筹资方式。由于财务拮据成本和成本的作用和影响,过度负债会抵消减税增加的收益。因为,随着负债比重的增加,企业利息费用在增加,企业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在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加大。这时,无论是企业投资者还是债权人都会要求获得相应的补偿,即要求提高资金报酬率,从而使企业综合资本成本大大提高。第三,最优资本结构是一种客观存在。负债筹资的资本成本虽然低于其它筹资方式,但不能用单项资本成本的高低作为衡量的标准,只有当企业总资本成本最低时的负债水平才是较为合理的。因此,资本结构在客观上存在最优组合,企业在筹资决策中,要通过不断优化资本结构使其趋于合理,直至达到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方能实现企业最大化这一目标。

三、资本结构理论下负债筹资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好处,只有相对的好处。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下面就对其利、弊加以分析,从而使我们对负债经营的合理、适度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负债筹资的有利因素

其有利因素主要有以下五点:

1.公司所得税

债务筹资最大优点是可以享受利息减税优惠,债券利息计入“财务费用”,从而可以抵减企业的税前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最终达到“税盾”的效果,而因股权筹资而发放的股利却是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一个项目,不具备少交所得税的优势。

2.股权成本

负债筹资会相对减少股东的监督成本,减少经营者进行“在职消费”的现金流量支配权。债券持有者作为企业的债权人,为了确保发债企业到期能还本付息,不惜花费人力、财力对企业经营状况予以关注,并对企业的某些行为进行监督,以防止有损自己利益的事情发生,同时也会对企业经营者的有损企业利益的行为(实质上是不利于还本付息的行为)加以限制。

3.保持控制权

债权人只有到期收回本息的权利,但无论提供资金多少,他都无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而股东可按所持股票数量的多少,分享企业的控制权。对于股份制公司的现有股东而言,公司每增发新股都会使他们的股权被摊薄。所以,债权筹资可以使现有股东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防止其股权被稀释。

4.信息不对称

经营者与外部投资者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它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不能绝对消除的。负债筹资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营者与外部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债权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在签署债务合约时,会对经营者做出某些限制,之后,也会对经营者行为进行监督,以防止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发生。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营者与外部投资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相对股票筹资而言,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债务筹资给市场传递的是“好消息”,因为发生财务困境的企业会对发行新债非常慎重,否则,将面临破产的风险。换言之,负债筹资的企业一般财务上不会有大问题,现在资本市场日益规范、透明,财务上有大问题的企业很难融到资。

5.债权人要求的收益率低于股票投资,加上利息减税,使债务筹资成本相对较低,债券投资一般比股票投资风险低。按照“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的一般原则,债权人要求的收益率通常比股东要求的收益率低,加上债务利息可以减税,债务筹资成本会更低些。

(二)负债筹资的不利因素

其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

1.财务危机成本

过度负债会加大财务危机发生的概率,降低公司价值。特别对拥有大量无形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公司,利润波动很大的公司更易发生财务危机。

2.负债成本

过度负债会引起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大债务合约成本和监督成本以及各种限制条款产生的机会成本。

3.投资机会成本

过度负债会降低公司再筹资能力,可能会丧失投资机会。从企业的债权人而言,他们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会限制负债企业进一步负债,以规避投资风险。从负债企业来说,过度负债也会使之比其他企业面临更大风险,他们不敢再度负债。因此,过度负债的企业有可能无法筹集到所需资金。这样,他有可能丧失好的投资机会。

负债筹资既对企业发展有利,同时也存在弊病,因此,不能简单得出负债筹资好或负债筹资不好的结论。而确定企业的最佳负债比率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企业一般以行业平均负债率作为分析的起点,再根据企业特定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条件,进行多次调整,才能最后确定企业的合理资本结构。

四、如何实现企业最优资本结构

确定企业的最佳负债比率进而确定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应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企业收益能力和负债比率的关系。首先,只有当企业盈利的情况下,负债才能发挥减税作用;另外,负债融资引起的财务杠杆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当企业的资金收益率高于负债利率,负债融资产生的收益大于负债的利息支出时,股东的实际收益率才会高于企业的资金收益率。因此,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时应分析企业的收益能力。当企业的预计资金收益率高于负债利率时,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比率就可以大一些。

(二)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关系。企业的经营风险实质就是企业的资产风险,因为经营风险是资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企业的资产性质和资产结构的不同,导致企业的经营风险不同。企业的总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要将企业的总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经营风险增加,必须通过降低负债比率来减少财务风险。因此,资本结构中负债比率是否最优,还必须视经营风险大小而定。

(三)企业补偿固定成本的现金流量能力。确定资本结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分析企业补偿固定成本的现金流量能力。企业负债金额越大,到期越短,固定成本就越高。这类固定成本包括负债的本息、租赁支出和优先股股息。在企业确定其负债比率时,必须认真考虑和分析未来的现金流量,尤其是企业经营活动所能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当企业未来的现金净流量充分、稳定时,其偿债能力较强,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比率也就可以大一些。

(四)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的关系。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密切相关。资产结构指资产负债表资产部分各个项目之间的关系。企业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当企业面临偿债压力时,可以通过资产变现来偿还负债。流动资产相对于长期资产变现时价值损失较小,即破产成本低;而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相比,在企业破产后的价值损失很大,不少无形资产变得一文不值,其破产成本高。因此,资产结构不同的企业的偿债能力不同,破产成本也不同。长期资产、无形资产比率高的企业的破产成本高。面对不同的资产结构,企业要调整资本结构,从而相应地降低企业的破产成本。长期资产、无形资产比率高的企业,可以通过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比率来降低破产的风险。

(五)企业财务的灵活性。由于债务约束硬化,对企业的限制性较强,而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又是不确定的,如果企业将财务杠杆用足,达到最佳负债水平,一旦遇到不利的经营环境,就有可能使企业财务恶化。而遇到新的投资机会需要再融资时,企业融资的选择又将受现有资本结构的制约。因此,企业资本结构在实际上并不需要达到理论上的最佳资本结构而要保持适度、略低的负债水平,在财力上留有余地,这种情况可以视为财务储备。财务储备包括未使用的负债能力、变现性强的流动资产以及超额信贷限额等。保留财务储备后,企业在财务上就具有了灵活性,而财务灵活性是企业捕捉发展机会、保持经营灵活性的保证。只有具备财务和经营灵活性的企业,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综上所述,企业负债融资应处理好一个“度”的问题,也就是找到一个阿基米德用杠杆跷起整个地球的“支点”问题。成功的决策者会根据企业内在发展需要、匹配地、科学地去筹集资金,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去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而不是为筹集资金而筹集资金。

参考文献

[1]乔世震。财务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18-144.

[2]叶全良。负债经营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80-180

[3]赵炳贤。资本运营论[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257-282.

[4]方晓霞。中国企业融资:制度变迁与行为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4-216.

[5]李维安。现代公司治理研究——资本结构、公司治理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20-143.

[6]陈小悦。公司理财学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68-216.

[7]佘运久。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6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