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时间:2022-04-28 04:23:00
导语:虚拟企业财务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虚拟企业是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竞争对手,以商业机遇中的项目、产品或服务为中心,充分利用各自的核心能力,广泛利用信息技术,以合作协议、外包、战略联盟、特许经营等方式所构建的动态的、网络型的经济组织。虚拟企业将成为网络社会企业发展的方向,世界500强企业的大多数都在不同程度上引入了虚拟企业的运作机制。但关于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目前的学术论文并不多见,本文拟对此进行一些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一、虚拟企业财务管理的角色定位:复杂化
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以企业的核心功能为重点,通过网络对各虚拟化的职能部门进行集中协调。它处于虚拟管理的中心,为各成员企业的合作建立奖惩、警示机制,对虚拟经营、虚拟交易所产生的财务信息以及其他信息进行管理。
从形式上看,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虚”与“实”并存。因为虚拟企业突破了传统企业有形的组织界限,如同生产、营销、设计等功能在虚拟企业存在,但企业内部却没有执行这些功能的组织一样,虚拟企业虽具备财务管理的功能,但不设财务部门,也无财务经理,而是外聘顾问和专家等智囊人才参与管理与决策。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与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相适应的一种横向管理,很多中间环节和管理层次减少,价值的产生与确认直接相互对应。
从特点上看,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是柔性管理。柔性管理以“人性化”为标志,强调灵敏与弹性、跳跃和变化,注重平等与尊重、速度和反应。它依靠信息共享、虚拟整合、竞争性合作、差异性互补等实现价值由微到显的转化,创造竞争优势。财务柔性管理主要体现为管理决策的柔性化和奖酬机制的柔性化。管理决策的柔性化表现为决策目标的选择由最优化准则向满意准则转变,决策程序由“一言堂式的决策”向“群言堂式的决策”转变。奖酬机制的柔性化表现为除了物质上的奖励外,更注重精神上的嘉奖。
从企业财务战略上看,虚拟企业强调策略性财务,而不特别注重对交易的处理。企业财务战略的特征是:第一,支持性。即企业财务战略是企业全局性战略的支持系统之一。第二,全员性。即财务战略管理是以全局性战略为主导、以成员企业的协调为依托而进行的全员管理。第三,动态性。即财务战略以变制变,随环境的变动而不断调整。
总之,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以网络技术为基础,是网络化的财务管理,是实现财务信息资源系统化的财务管理。其功能是确定财务战略和财务目标,处理财务关系,进行财务分析等。
二、虚拟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多元化
虚拟企业没有中央办公室,没有固定工作地点,也没有多层次的组织结构。它不是股份制企业,所以其财务管理的目标不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虚拟企业既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完整的经济实体,又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且具有“暂时性”的特征,不可能通过持续经营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所以其财务管理的目标不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虚拟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有以下几种:
1.价值链最优化。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综合设计、生产、销售、运送和管理等活动的集合体,其价值链可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增值活动。虚拟企业本质上是一个由各个企业贡献自己核心能力而组成的价值链,各成员彼此发挥自己在价值链上的最优部分(如,最好的生产者负责生产产品,最好的销售者负责销售产品),从而形成一条比任何纵向一体化的传统价值链都优越的价值链条。
2.交易成本最小化。在电子商务条件下,网络成为虚拟企业进行交易的虚拟市场。交易前,交易双方都使用一些专门的网络搜索引擎搜索信息,在网络中直接接触、相互选择,促进了交易的达成。然后,交易双方在网上协商条款、签订合同。同时,买方通过网上的电子证单实现款项的直接划拨,卖方提供商品或劳务。最后,客户将信息反馈到企业的信箱或网站中。若企业的网上技术服务人员得知产品存在问题,便马上派人去进行售后服务。这样,交易前搜索成本显著降低,搜索的时间明显缩短;交易过程中的差旅费等支出减少,交易的签约和执行成本降低;交易后解决问题的时间缩短,售后成本减少。整个过程的交易成本最小。
3.资源综合配置效益最大化。资源的互补性奠定了虚拟企业形成的经济基础。虚拟企业以项目为核心通过契约关系共享与互补资源。它包括:资金互补,即为保证产品或项目所需资金到位,各成员企业共同出资;人才优势互补,即虚拟企业通过人才的整合,取长补短,发挥人才的整体优势;管理互补,即虚拟企业管理趋向扁平化,管理层次减少,管理目标明确,管理效率提高;市场营销互补,即虚拟企业充分利用各自的营销经验和营销网络,对已开拓的市场份额进行组合、叠加;技术上互补,即技术上密切合作和相互支持。总之,虚拟企业的各个成员组织为虚拟企业贡献出各自的优势资源,共同构成实现市场机遇所需的所有资源,产生强大的资源优势和竞争优势,使资源综合配置的效益最大。
4.契约关系人利益最大化。虚拟企业是由一系列企业通过外包契约建立起来的动态企业联盟。各成员企业(包括动态联盟中的厂家、商家、顾客、甚至同行的竞争对手等)形成多边契约关系,构成了虚拟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共同对虚拟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产生影响。其原因在于:①他们是虚拟企业的投资者,对企业有核心技术、资金、人才或服务方面的投入。②他们是虚拟企业收益分配的参与者,最终要从企业的合作项目中取得奖金、利润等各种报酬。③他们是虚拟企业风险的承担者。当企业失败时,他们都会承担一定损失。因此他们是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利益集团。若虚拟企业价值链最优化、交易成本最小化、资源综合配置效益最大化时,虚拟企业的整体收益最大,那么各种契约关系人的利益会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所以,虚拟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总之,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上述财务管理目标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成为一个整体。
三、虚拟企业的财务关系:新型化
财务关系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与各方面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从构成来看,组建虚拟企业的实体企业众多,除核心企业之外,还有主要成员企业和临时性成员企业。各实体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与国家、金融机构、内部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依然是强制与无偿的分配关系、资金融通与结算关系、按劳分配关系。虚拟企业财务关系的新型化突出表现在企业内部关系上。依靠核心企业,各成员企业通过外包契约联结起来,建立起战略联盟关系和协作关系。这种关系既不同于市场中的交易关系,也不同于传统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科层关系。
如果把市场调节和企业科层管理分别比喻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那么虚拟企业中各组织间的协作关系可以比喻为“企业之间的握手”。从“握手”的结果看,各成员企业彼此奉献自己的核心能力,围绕合作项目进行信息的集成、知识的集成、资源的集成,他们之间不再是你死我活的输赢关系和竞争关系,而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双赢关系。
这种双赢关系的特点是:①阶段性。虚拟企业是以利益(市场机遇)为基础组建的,它随着业务的发生而组成,随着业务的结束而解散,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因而虚拟企业各成员之间的协作关系具有阶段性。②延伸性。各实体企业之间一次成功的合作能成为下一次继续合作的起点,以此为契机,各实体企业可建立短期或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③灵活性。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便捷的通讯和网络,使企业可以根据某种需要立即执行某种任务,建立或解除某种人事与商务关系,从而使虚拟企业的互利合作关系变得灵活、高效,但同时缺乏必要的约束。
四、虚拟企业的理财手段和方法:网络化
虚拟企业以互联网、内部网以及电子商务为背景进行在线理财活动,其理财手段和方法以网络财务为主。在网络财务环境下:①从空间上看,虚拟企业的事务可以进行远程处理,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客户空间上的物理距离变成了鼠标距离。②从时间上看,在网络财务环境下,虚拟企业可以对财务信息实施“实时传递”,信息传递速度为“瞬间”亚光速;还可以快速实现诸如网上催账、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网上服务、网上银行、网上理财等辅助功能。数据的及时传递、实时化的动态核算显著提高了虚拟企业的工作效率。③从媒介上看,电子单据和电子货币将得到普遍使用。货币的电子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网上支付、网上结算,既能提高结算效率,又能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降低企业资金成本。
虚拟企业引进网络技术进行财务管理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企业所选择的网络方案中财务系统功能和其他各业务部门管理系统做到“无缝连接”,以实现企业财务、业务的一体化,包括与企业内部的协同、与供应链的协同和与社会部门的协同。第二,财务管理的重点应转移到决策与分析上来。要通过网络技术实现财务信息资源优化,使企业信息资源具有柔性,提高各种财务信息资源以多种方式被使用的程度,从而实现财务的柔性管理。第三,做好虚拟企业信息流的建设。如:遵循统一的国际技术标准;实现异构环境下应用软件的可操作性。第四,在信息共享过程中应加强网络安全的管理。如,防止病毒和黑客的袭击、关键技术的保密等。
五、虚拟企业的财务评价与考核:系统化
虚拟企业的绩效考核是一个动态过程,应建立系统化的绩效评估体系。笔者认为,虚拟企业的财务评价与考核应体现两个结合:一是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因为各成员企业对虚拟企业整体效益的“贡献”不仅仅局限于财务上的,有些则是无形的或非财务上的,为此应关注新产品研究开发信息、市场调查信息、营销与沟通信息,考核各成员企业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和虚拟企业创建速度。特别关注反映企业反应性和可靠性的指标——生产周期、生产速度和按时交货率。要重视风险评估和各企业间的合作,按风险和回报来评估投资机会。二是事前分析与事中考核相结合。事前分析作为基础性工作在虚拟企业越显重要。由于虚拟企业的成功必须依赖各成员企业的业绩,如何选择和选择什么样的合作伙伴是虚拟企业成功与否的必要条件,也是事前分析的重点。
为此,不同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各不相同的评价指标。如,马士华(2000)认为选择合作伙伴主要考虑的因素有:企业业绩、业务结构、生产能力、质量体系和企业环境。樊友平(2000)提出一套选择战略联盟合作伙伴的评价体系,此体系由投入指标、能力指标及兼容指标组成。也有学者认为,虚拟企业选择合作伙伴应增加以往合作的次数、同其他企业合作中违约次数、在行为中的信用等级这三个指标,以降低道德风险的发生概率。
笔者认为,事前分析应考虑协作各方的能力、素质与项目的组织实施是否匹配;为了协调管理的顺利进行,事中考核应把合作期内各成员企业的业绩与虚拟企业整体业绩结合起来,平衡成员企业目标与虚拟企业整体目标。如,若成员企业各自达到自己的目标,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若整体目标已达到,获得的奖励更多。相反,若两个关联企业中有一个没有达标,则两个企业均无奖励。这种做法会鼓励成员企业之间彼此协调、合作。因此,在奖酬设计上,要确定团队绩效评估体系和合理的组合薪酬体系,尤其要设计与项目绩效直接挂钩的激励方案。同时,为了鼓励相互协调,应即时进行内部满意度调查。如,对需要合作的项目,通过电脑自动发送问卷、用电子邮件回复、储存答卷等等,了解各成员企业的服务水准,随时随地累积调查结果。此外,要构建合作利益的保护机制,建立违约责任追究和利益惩罚机制。
- 上一篇:银行金融部经理竞职演讲
- 下一篇:内部会计财务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