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下成本管理论文
时间:2022-08-27 11:25:27
导语:市场经济下成本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成本管理侧重于宏观需要。
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成本管理的主体应该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动力也来自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但是,我国企业并未充分认识到这点。企业成本管理思维还没有转移到企业经营上来,仅局限于国家颁布的财务法规如财务通则和税法等法规中有关成本条例的遵守和执行。成本管理侧重于宏观需要,基本上为国家服务。这从另一个侧面将本来应企业化的成本管理社会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表现为成本优势和产品差异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该站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充分认识到加强成本管理,避免和控制成本的发生对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现实意义。
(二)成本管理缺乏市场观念。
成本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综合表现,只是企业内部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低成本意味着以较少的资源投入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意味着效率高,但它未必有效益。按照成本习性,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按其与业务量的关系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属于维持企业生产经营条件的成本,在业务量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无关而保持不变。这样,企业只要提高产量就可以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因此,产量越高,企业产品成本越低,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就越高。这就是我国企业为什么长期以来偏爱“产值”而不注重销售的原因所在。由于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存在财务会计功能化倾向,侧重于存货计价及收益确定,追求产品成本最低化,导致企业不管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如何,片面提高产品产量,降低产品成本,通过存货的积压,将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转移或隐藏于存货,提高短期利润。成本管理缺乏市场观念,导致成本信息在管理决策上出现误区:似乎产量越大,成本越低,利润越高。客观地说,规模经济是有条件的。只有在产品存在市场需求的前提下,以销定产,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企业只有以市场为导向,在市场需求的指引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才能创造出效益,从而使效率转化为效益。否则,只有效率而没有效益。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效益才是根本。这就要求我国企业成本管理要转变思维,树立成本管理的市场观念,正确看待效率与效益的关系。
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如何实施成本管理战略
(一)正确处理成本管理中的几个关系。
首先,正确处理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在管理会计上,成本按其与业务量(产量)的关系划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部分。其中,固定成本是指在相关范围(即一定时期和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不变的成本;变动成本是指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其总额也将随着发生相应正比例变动的成本。一般来说,增加产量可以降低产品单位成本中的固定成本,从而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但是,如果只强调增加产量,而忽视节约各项消耗,也可能会引起单位产品中的变动成本的上升而提高成本。因此,在企业成本管理中,首先必须研究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正确地考察和分析成本降低的方向,为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次,正确处理质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从质量与成本的关系来看,它们之间是对立的统一,是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必须从企业整体的利益出发,正确处理好质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权衡利弊与得失,采取较适宜的措施。反对忽视质量的降低成本,也反对忽视成本的提高质量。应当提倡在提高质量的过程中降低成本,在降低成本的过程中提高质量;第三,正确处理效益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成本与效益之间的正确关系应当是既统一又矛盾的。具体地说,成本对经济效益既有正确的影响(二者之间的统一),也有负面的影响(二者之间的矛盾)且在这一对矛盾体中,经济效益是第一位的,成本是第二位的,成本的增加或减少必须由经济效益来决定的,而非成本决定经济效益。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现代成本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摈弃过去那种从成本出发来研究效益的被动做法,而应当实行从效益出发来研究成本的积极做法。努力做到在积极降低带来负面影响的成本的同时,还要抓好能带来正面影响的成本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来自国内外日益激烈的竞争致使企业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是否建立健全一个有效的、能够为企业产品定价、生产决策、市场定位,以及成本控制等决策提供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是对企业全过程实施成本管理。对成本形成的整个过程,包括建造、设计、制造、采购、销售、售后服务、融资、信用损失和投资损失等等各个环节阶段,凡是有成本发生的地方都要进行管理。这里就成本控制而言,建造成本、设计成本和制造成本控制三个环节是最重要的。对有些行业尤其是基础设施和重化工行业而言,建造成本控制往往是最重要的。以电力企业为例,目前一台90万机组的发电投资约在40多亿元左右,若能在建造环节节约10亿元的投资,实际上就相当于以后年度经营期间增加10亿元的利润。但是对轻工业类企业来说,产品设计成本控制往往是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通常认为,产品成本的80%以上在设计阶段就已经形成了,制造环节的成本仅占产品成本的不到20%。另外,融资成本、信用损失成本和投资损失成本的控制也是重要的。据中国市场学会统计,我国企业年平均坏账率为5%~10%,美国只有0.25%~0.5%;我国企业的账款平均拖延期为90天,美国只有7天。相对而言,我国企业的信用损失成本控制的意义更大。融资成本控制的关键是保持适度的负债规模,这取决于企业的战略定位。投资损失成本巨大的主要原因是投资决策失误。减少甚至避免投资决策失误,最重要的是要改进和完善投资决策机制,除进一步完善投资决策程序外,还应当关注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及建立投资决策责任制度,要将“谁决策、谁负责”纳入企业制度框架,并对决策者实行“无期限责任制”;二是对企业全岗位实施成本管理。通过预算和考核,落实企业成本目标和责任。从工厂到车间,从班组到个人,从公司、车间领导到各个管理部门,人人都要参加到成本管理中去,按照成本指标严格把关,只能降低,不准超支,做到时时、事事、处处都有人管理成本;三是对企业费用全要素实施成本管理。生产费用各项要素,包括原材料、动力、工资、折旧等都要制定定额和标准,加以管理,既要抓大,也不要放过小的。要控制期间费用总额,严格审核单项费用。一般的做法是将部门费用的发生严格控制在预算之内,由财务部门进行部门核算并严格监控。为此,要建立严格的费用审核流程,包括费用发生前的申请及审核;发生后及时报账;费用报告的填写规范及审核;超期不报账的处罚等。在管理费用控制中,主要应对招待费、差旅费、通讯费、办公用品费用等容易超支的项目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
(三)制定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
一是成本预测和决策方法。成本预测方法是根据过去的成本资料,结合调查研究,针对今后的新情况,运用科学的预测方法,估算未来的成本水平,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其包括定性预测法和定量预测法两种。成本决策方法是根据既定的成本目标,运用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经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从中选出成本最低的方案,列入计划。通常有差量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贡献毛益分析法、决策树法等;二是成本计划和核算方法。成本计划是指导成本管理工作的纲领。目标成本的确定是和成本决策的实现都要通过成本计划来具体安排和落实。主要有全面预测法、弹性预测法、零基预测法、目标预测法等。成本核算方法是对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以计算各种产品和责任中心的成本。成本核算必须准确及时,否则就会使成本考核遭到歪曲,也使成本控制失去方向。成本核算的方法主要有制造成本法、责任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变动成本法等;三是成本控制和检查方法。成本控制法是根据成本计划提出的控制指标,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资金耗费,进行有效的控制,发生偏差,及时纠正,保证成本计划的实现。成本计划完成的好坏,关键在于成本控制,如果成本控制不好,浪费无人问,超耗无人管,成本计划就起不到作用。成本控制的方法主要有标准成本法、定额成本法、责任成本控制法、预算控制法等。成本检查法是以目标成本为衡量尺度,对照实际成本,以检查目标成本是否完成,作为评价成本管理工作业绩的依据。成本检查的方法有单位成本检查法、总成本检查法、材料费用检查法、工资成本检查法等。
三、结语
总之,企业成本管理战略的选择和成本管理制度的制定不存在统一的准则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成本管理工作的改进永无止境,企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更切合自身情况的管理方法,才能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潘秀庆单位: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工程预算成本管理论文
- 下一篇: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