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新型成本管理提升商行竞争论文
时间:2022-05-14 09:40:00
导语:推广新型成本管理提升商行竞争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国内银行业越来越认识到先进管理工具运用对于银行改善经营、提高效益的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为提高内部经营与管理水平,也纷纷引入了成本管理法、银行业务活动发展很快、简化了公司的作业成本财务核算系统,实施起来更为容易、单位时间产能成本、建立成本降低、作业单位时间、计算各项业务活动的单位成本、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避开了传统方法的难题、实施简便、更新和维护方便、更为准确了解产能利用情况、按传统成本作业法测算,员工总是认为他们实际产能是100%充分利用了、新的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不仅在实施中简化了流程、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对传统作业成本法进行了创新和改造等,具体请详见。
随着我国金融全面开放,金融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国内银行业越来越认识到先进管理工具运用对于银行改善经营、提高效益的重要意义。在这种背景下,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简称abc)已经越来越受到我国商业银行界的关注与推崇。
所谓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通过对作业活动进行追踪动态反映,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的利用情况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它以作业为中心,根据作业对资源耗费的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中,然后根据产品和服务所耗用的作业量,最终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与服务,为分产品、分客户核算提供依据。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的作业成本制度是西方目前最先进、采用面扩展最快的成本管理制度,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产生后,目前包括金融企业在内的非制造业公司中,采用面已超过60%。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为提高内部经营与管理水平,也纷纷引入了成本管理法。然而,国内银行在推行作业成本法时,还是遇到了一些难题,如技术基础和人员素质跟不上要求、现有核算体系不配套造成实施成本巨大、银行业务复杂造成作业的定义与作业动因的选择难度较大等。因此在实际推行ABC过程中,国内银行遇到了很大的难题,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困境。
分析各种问题的产生原因,的确有着诸如支持环境、配套基础、制度保证等方面的问题,但ABC本身模型建立和运行流程特性也是造成问题的一大原因。这主要表现在ABC原理很简单,但在运用中如果要反映象银行业这样错综复杂的运营实践,工作量太大,同时实施周期太长,建立和维护的成本很高。
以某银行为例,假设对一个营业部对外柜面成本分析,从事业务活动有帐户管理(开户或销户)、现金业务(现金存取或代缴费)、转帐业务、咨询业务(如信息核查)等,员工共有10人,其总费用支出(包括工资、各项费用成本)为250000元,四项业务的工作量分别为10800个、38700笔、20700笔和15300次。如果以传统的ABC来建立模型,将在10位员工中开展调查,估计他们在这几项活动中分别投入的时间,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计算平均时间比例,将所有资源耗费分摊于几项活动中,如根据调查,员工在帐户管理、现金业务、转帐业务、咨询业务上的处理时间分别为20%,40%,30%和10%,那么每次业务活动的单位成本分别为4.6元、2.3元、3.6元和2.5元(见表1)。有了各项业务活动的单位成本,管理者可以将总资源成本分解到各产品和客户上。
表1时间驱动作业成本计算表
业务投入时间比例成本分摊业务量每笔业务活动的单位成本
帐户管理20%50000108004.6
现金业务35%87500387002.3
转帐业务30%75000207003.6
咨询业务15%37500153002.5
100%25000085500
这一方法在衡量单个部门成本时,在简单业务环境中效果非常好,但如果试图推广到整个银行,并要求不断发挥作用时,问题就出来了,首先银行业规模大、业务复杂,以一家中等规模商业银行省级分行为例,包括500多个分支机构和2万名员工,如果需要提交工作时间分配数据,仅仅数据收集和处理就需要50位全职员工完成。可见要建立这一方法成本极大。
其二,银行业务活动发展很快,如不断有新的产品出现,引发不同的业务活动,同时由于流程改造、新技术引进,业务活动的效率也不断变化,不同业务活动在投入时间比例上也常发生变化,这就需要对模型进行不断修改,对于员工的投入时间调查也要长年累月的运行,模型的复杂性不断增加,要维护系统的投入成本也将不断上升。
第三、这一方法还有更为严重的问题,这是因为所有基础数据是来源于向员工的调查。当员工估计各项工作投入的时间时,他们报告的百分比加总后,总是会等于100%,很少有人会汇报自己有时间没有工作或充分利用,因此最后计算单位费用是,总是基于一个假设:银行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但经验告诉我们,银行的产能不可能是100%得到了利用,这就意味着单位费用被高估了。
那么,在本身存在着这么多问题情况下,ABC是不是就不适用于银行等业务分类复杂、规模庞大的行业了呢?毕竟,从ABC的思想来看,其以作业为中心,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产品与服务,这一思路没有错,而最终成本分配到产品与服务,并通过这一结果进行对产品和客户成本核算,银行可以据此重新评估客户价值、改进工作流程、调整产品分布,这对于银行意义重大。因此,仅仅因为ABC存在问题就抛弃这一方法,不是明智之举。
面对这种情况,作业成本法创始人之一、著名经济学家卡普兰最近推出了一套新的作业成本实施方法,即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time-drivenABC),这一方法基于管理层的有效估算,而非机械的员工调查,避免了大规模实行ABC的难题,同时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成本模型,功能和准确性大大提高,反而简化了公司的作业成本财务核算系统,实施起来更为容易。这一方法对于银行业这样规模庞大、业务复杂的企业非常实用。
按照这套方法,管理人员们可直接估计每项事务、每个产品或客户所花费的资源,而不是先将资源成本分摊到各项活动上,然后再分摊到各个产品或客户上。公司只需估计出两个参数:一是单位时间所投入的资源能力的成本,或者称为单位时间产能成本(costpertimeunitofcapacity,这个数字通常可以用一个部门的总费用除以员工的工作时间分钟数得到);二是产品、服务和客户在消耗资源时所占用的单位时间数,或者称为业务活动单位时间数(unittimesofactivities,管理人员通常凭借经验或者观察就可以得到)。两个数字相乘,就可以得到完成某项作业的成本,即成本发生因素的单位费用(cost-driverrate)。
我们继续以上面的例子作为案例,按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来计算作业成本。
1、单位时间产能成本。在新的作业成本法中,可以简单假设实际所用产能为理想状态的80%到85%。一个员工每周工作40小时。但实际产能也就32小时左右,管理人员一般考虑80%作为工作时间实际利用率,剩下20%是员工休息、上下班准备、互相沟通时间。事实上,80%的产能利用率也是管理层相对能容忍的幅度,可以看作是理想状态的产能。营业部10名员工,在80%利用率下,一个季度能工作253440分钟(8小时*60分钟*22天*3个月*80%*10名员工)。根据总耗费250000元(总的资源投入成本),可以计算每分钟产能成本为0.99元。???
2、作业单位时间。管理人员在计算各项业务活动耗费资源的单位时间成本后,要计算每项业务活动需要的单位时间量,如办理一份帐户开立业务的时间。这一时间可以通过向员工了解,或者直接观察来确定。但实际上这一单位时间可以是银行所要求员工上岗必须达到技能要求下的达标时间,如一个员工在正常的业务环境和拥有上岗技能条件下,开立帐户处理时间不得超过3.5分钟,当然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一个熟练工并不需要3分钟时间。这个时间是否精确并不重要,只要大致能反映实际或达到银行管理层要求就行了。
3、计算各项业务活动的单位成本。将上述估计出的两个变量相乘,可以计算业务活动的单位成本。在帐户管理业务中,银行员工发生的单位成本为3.5元(3.5分钟乘以每分钟0.99元),而处理客户转帐业务单位成本为2.5元(2.5分钟乘以每分钟0.99元分钟)。计算出业务活动的单位成本后,就可以将总成本分摊到各项业务活动中去了。
表2时间驱动作业成本计算表
业务业务活动单位时间(分钟)业务量总时间(分钟)总成本
帐户管理3.5108003780037422
现金业务1.8387006966068963
转帐业务2.5207005175051233
咨询业务3153004590045441
利用的产能205110203059
未利用的产能4833046941
通过上例,可以发现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避开了传统方法的难题,同时灵活性、操作性增强,也能更直观反映实际运营情况,具有几个特点:
一、建立成本降低、实施简便。新的方法是基于管理层对业务活动效率的有效估算和直接要求,而非机械的员工调查,以银行营业部为例,只需要业务主管每月工作半天,负责上报业务活动的单位时间数变动情况,为上一级管理部门确定各项业务活动的单位时间提供依据。其余的业务量数据可以直接从银行业务处理系统中取得,因此对于这一成本法,可以在Excel等普通电子表格工具中完成。而传统的作业成本法需要每个员工每月提交工作时间分配数据,业务主管每月统计和处理汇总数据上报,仅仅数据收集就需要10位员工每月工作半天,同时由于模型复杂,数据量大,需要建立专门的软件系统来实施。
二、更新和维护方便。新的方法下,对于新业务发展或流程改造引起的模型的更新也非常容易,如业务增加,不需要重新进行员工统计调查,只需要估计新业务的单位时间数就可以完成更新,而流程变化引起业务活动效率变化,也只需要估计业务的单位时间数来完成更新。例如,营业部使用新的业务处理系统,转帐业务流程简化、速度加快了,一笔业务处理时间从2.5分钟缩短到2分钟,只需要在成本模型中改变业务活动单位时间设定就可以了。
三、更为准确了解产能利用情况
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计算,对各部门进行成本分析。以上表为例:
1、在假设实际产能理想利用率80%情况下,一季度的产能时间是253440分钟(见前述),但按实际计算,银行营业部的业务时间205110分钟,只有81%的产能得到了有效利用。而按传统成本作业法测算,员工总是认为他们实际产能是100%充分利用了。
2、按新方法计算的业务活动的单位时间产能成本0.99元,可以计算出四项业务活动单位成本分别为3.5元、1.8元、2.5元、3元,而传统成本作业法测算是4.6元、2.3元、3.6元、2.5元,成本被高估了。
3、在250000元费用中,只有203059元被直接运用和分摊到客户或产品中,其余费用作为未利用的产能耗费要间接分摊。
可见,新的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不仅在实施中简化了流程,同时提供了业务耗费产能与实际产能之间的差异,管理者很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产能利用率与理想的利用率到底有多大的差距,这方面的信息对提高流程的效率显然具有重要意义,为下一步管理决策提供了支持。如上例中,未被利用产能有19%,管理者可以考虑是否要削减未利用的成本,或者通过扩大业务规模和品种来充分利用产能。
综上所述,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对传统作业成本法进行了创新和改造,既没有违背其基本原理,又对其缺陷作了规避和弥补,有效解决了许多实践中的问题,特别适合在银行这样大规模、业务复杂的行业中运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这一新的成本管理工具必将被国内银行业广泛推广和运用,为我国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提高做出贡献。
- 上一篇:妇联践行宗旨教育方案
- 下一篇:建筑承包行业施工成本风险防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