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探讨论文

时间:2022-02-01 03:09:00

导语: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探讨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探讨论文

一、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运行机制

可持续发展成本是指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因环境遭到破坏而产生的环境成本,包括人为破坏资源而付出的代价;或因环境差异而产生的差异成本,包括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而产生的差异损失;或因制度、观念差异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成本。通过对这些方面成本的研究,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成本是由自然生态成本、人文生态成本等组成。

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是从战略的高度研究可持续发展成本,其作用的发挥因成本运行机制不同而异:(1)自然生态成本运行机制上符合减项效应的原理,即符合低成本战略的要求,同时符合其他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中的合理部分。(2)人文生态成本运行机制上符合增减效应的原理,即符合和谐成本战略的要求,同时符合其他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中的合理部分。

(一)自然生态成本运行机制。自然生态成本包括自然资源成本和生态环境成本两部分,自然资源成本的形成过程分为资源初开发成本、资源加工成本、资源产品成本三个阶段,最终通过自然资源的消费而收回成本。生态环境成本的形成是由生产破坏或污染、自然破坏或污染、人类生活破坏或污染而产生的,包括耗减成本、损失成本、恢复成本、再生成本、保护成本、替代成本和机会成本。其形成过程为:破坏或污染恢复或治理循环利用生态环境成本。自然生态成本具有减项效应,即此类成本越低越好,会产生正效益。

(二)人文生态成本运行机制。人文生态成本包括人力资源成本和社会和谐成本两部分,人力资源成本的形成过程分为养育成本、培养成本、维持成本三个部分,从为社会创造的财富中得到补偿。社会和谐成本是由自然差异、社会特定差异而应当由社会支付的成本,根据支付的方式不同分为按不同制度执行而形成的制度成本,或用科学技术、解放思想、塑造新观念而形成的观念成本。人文生态成本具有增减效应,即有时增加成本会产生正效益,有时减少成本会产生正效益,具体视情况而定。

二、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的特点

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与传统成本战略相比较,成本战略视角、效益的原则以及成本战略的时间和空间上均有较大的不同。

(一)独特性。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通过差异化成本战略、低成本战略、和谐成本战略、可持续成本战略等形式,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对其成本发挥各自不同的独特作用。如差异化成本战略采用的是因地制宜的策略,低成本战略则是从控制成本的角度,和谐成本战略从协调的角度,可持续成本战略则从时间的持续性方面去发挥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的作用。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强调的是发挥地区个体、自然和谐的特色优势,与整体成本战略相得益彰。

(二)效益性。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最终目的是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如差异化成本战略所产生的效益是因地制宜策略所取得的经济利益,低成本战略所产生的效益是控制成本形成的差异利益,和谐成本战略所产生的效益是协调不合理的效益障碍而取得的效益。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强调的不是短期的、局部的效益,而是长期的、全局的效益。

(三)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最重要的目标是不考虑当前利益,而是考虑长远利益;不是考虑一代人的利益,而是考虑几代人的利益。因此,可持续成本战略主要考虑经济社会利益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三、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的影响因素

从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的运行机制看,影响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的因素是:自然环境因素、生态环境因素、人力资源因素和社会和谐因素,前两个因素影响自然生态成本,后两个因素影响人文生态成本。

(一)自然资源因素。自然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重要物质源泉。同时,自然资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劳动资料,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营养库和能量来源。无论是作为活动场所、环境、劳动对象,还是从中制造劳动对象,都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涉及诸多方面的问题,但资源问题是其中心问题。资源问题可以说是资源供需方面的两个不平衡造成的,一是人类自身对自然资源的总需求和地球能够提供的现实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着不平衡;二是自然资源生产和消费空间分布的不平衡。协调好这两种平衡,将会减少可持续发展成本的发生。

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基础,而许多非持续现象正是源于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而引起的资源生态系统衰退,这样,就会形成过度开发而损害下一代的机会成本。这就必须解决好资源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合理配置,既要保证当代人的合理需求,又要为后代人留下较好的生存与发展条件,重视资源在各地区、各部门和每个人之间的合理分配,避免资源闲置与浪费。

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必须对资源加以保护。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环境良性循环下的经济发展。任何一个大于零的指数增长,其长期结果却是无限大的。西方发达国家对工业革命以来平均每年3%的增长率都不满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则难以接受低于7%的增长率。这样的增长要求是有限资源与环境难以承受的。可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利于减少自然生态成本的发生。

(二)生态环境因素。“可持续发展战略”是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关注的方面有:生态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文化可持续性。近年来,国际环境教育界提出了新颖而科学的“环境定义”,主要有两要点:一是人以外的一切就是环境;二是每个人都是他人环境的组成部分。

人类的环境分为两大方面:(1)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2)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居住环境、生产环境、文化环境和交通环境。

地球环境需要人类珍惜的资源主要有以下四类:(1)三大生命要素:空气、水和土壤。(2)六种自然资源:矿产、森林、淡水、土地、生物物种、化石燃料(石油、煤炭和天然气)。(3)两类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荒野、灌丛等)与水生生态系统(如湿地、湖泊、河流、海洋等);(4)多样景观资源:如山势、水流、本土动植物种类、自然与文化历史遗迹等。

空气、水和土壤是对我们的生命至关重要的三样东西,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都依靠这三要素而生存。因此,保护好地球环境三要素,才有保护地球生物物种的基础,也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环境问题往往起源于经济问题。现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又给人类留下全球性生态环境普遍恶化的难题。然而,生态环境的恢复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按照一般自然规律和当前生态恶化趋势,人们也许永远等不到生态环境恢复的这一天。据《中国生态问题报告》称:“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十分严重。从总体上看,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从古玛雅文明、两河流域早期文明的毁灭,到古楼兰王国的风沙覆盖,黄河长江的水土流失,都一再向全人类发出警报:全球的环境恶化是一场没有枪声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英国生态学家爱德华语)可见,生态环境将要决定一个民族的兴亡!

因此,保护生态环境构成了以自然生态成本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成本。

(三)人力资源因素。人力资源主要体现在人口素质的高低。人口素质特别是劳动力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文生态成本。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实现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也是保证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高素质的人口是国家的人力资源,是国家的重要财富,低素质的人口可能成为人口包袱,只有将人口转变为高素质以后,才能成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成为人才大国、经济大国、科技大国。

人口素质的核心和生态环境意识都离不开科学文化素质。在人口文化教育落后的贫困地区,人口、环境、经济的发展始终难以跳出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经济贫困的“怪圈”。在20世纪90年代后,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但由于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低,专业技术少,难以向技术密集型、资源集约型的产业转移,只能从事劳动力密集型的初级或粗加工产品的生产。因此,采矿、建煤窑砖窑、造纸、冶炼以及电镀、印染等乡镇工业便成了最简单、最便捷的就业门路,其结果是造成资源、能源的巨量消耗和浪费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可见,如果科学文化素质低,意味着经济的发展要付出更多的资源代价,产生更重的污染。

人力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是可再生资源(劳动力的再生产),如果充分利用、发挥它的替代作用,就能够节约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尤其是自然资源的投入。同时,也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可见,适度投入一定的人文生态成本,提高人口素质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四)社会和谐因素。和谐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特有社会状态,构建和谐社会与推进可持续发展是历史的统一。我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倡导和推进世界和谐,这不仅是将人类的千年理想付诸实践,而且是为推进可持续发展创新社会实现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可持续发展是全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它的提出本身就宣告了传统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其根本原因就是:全球生态系统的持续恶化和社会差距的持续扩大,已使传统发展方式走到尽头。前一个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后一个问题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两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才能成为现实。同时,这两大问题又是紧密关联的,是一个整体性问题的两个方面,孤立地去解决其中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不可能使整体性问题得到解决。

可见,和谐社会因素包括两个方面:(1)人与自然的和谐。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境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这份宣言是在凝结了58个国家152位一流科学家和思想家集体智慧的成果——《只有一个地球》的基础上形成的。《只有一个地球》共分5篇15章,篇名分别是:地球是一个整体、科学的一致性、发达国家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地球上的秩序。《只有一个地球》高度综合了现代科学对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研究成果,系统地阐述了宇宙的统一性、生命的起源、生物圈脆弱的平衡、人类社会的失衡和生物圈的失衡可能带来的毁灭性后果,由此得出一个结论:人类只有转变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实现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社会和生物圈在整体上进入和谐的状态,才有生物圈的稳定性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和谐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特有社会状态,这一结论也为《只有一个地球》发表后30多年来生态学研究所提供的大量论据所支持。(2)人与人的社会和谐。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认为,在各国的经济发展中随着人均GDP的增长,收入分配差距的长期运动轨迹呈现倒U型。如果这一理论也适用于我国的话,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可能正处于U型的底部。如,居民收入的地域差别,根据衡量收入分化程度有两个经济指标:财富集中程度和基尼系数。2002年我国总计8.69亿储蓄存款中的50%为不足10%的人群所拥有,社会财富已日趋集中于少数人手中。2001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59,已较1980年改革之初的0.33上涨了近40%。不要指望这种状况会自己从U字的底部爬上来,因为世上本没有免费的午餐。地区差异的加大、收入差距的扩大必然会使社会发展的总体均衡丧失,短期内会降低经济的效率,长期内则会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社会的长远和全面发展。

四、结论

基于以上分析,自然环境因素和生态环境因素影响自然生态成本,如果不到位将增加自然生态成本;人力资源因素和社会和谐因素影响人文生态成本,低素质的人力资源和不和谐的社会将加大人文生态成本的投入,如因小型造纸厂环境污染造成的地方病的治疗与预防的资金投入等。所以,只有重视这些因素,从战略的高度正确认识这些因素可能造成的自然生态成本和人文生态成本,才能从总体上降低可持续发展成本,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家澍.90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J].会计研究,1992,(5).

[2]牛文元.绿色GDP与中国环境会计制度[J].会计研究,2002,(1).

[3]陈明坤,可持续发展成本理论刍议[J].企业经济,2006,(10).

[4]王立红.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5]罗伯·格瑞,简·贝宾顿,著.王立彦,耿楚新译.环境会计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摘要]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与传统成本战略相比较,成本战略视角、效益的原则以及成本战略的时间和空间上均有较大的不同。可持续发展成本是由自然生态成本、人文生态成本等组成。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是指从战略的高度研究可持续发展成本,其作用的发挥因成本运行机制不同而异,具有独特性、效益性、可持续性等特点,受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力资源、社会和谐等因素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的运行机制、特点及影响因素,寻求从总体上降低可持续发展成本,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运行机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