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时间:2022-05-17 08:52:16
导语:未来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国家经济新业态的发展,出现了诸多超级工程,对施工的难度系数与复杂程度等有了新的要求,加上互联网信息时代对高素质土建人才的需求更高,就要求我国必须在新工科战略背景下,构建未来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中高端专业人才。
一、新工科被赋予的历史使命
高等院校是未来型土木工程专业性人才的主要输出地,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工程人才的输出质量仍旧与西方先进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我国是拥有全球最庞大工程教育体系的国家,而工科教育人数占全部工科本科教育人数的四成,这是非常高的比例,但即使是在如此规模的工程面前,我国仍旧存在企业工程人才紧缺、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麦肯锡在全球研究中心相关分析中明确表示,中国工程类就业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一定缺陷,即学校过于注重应试教育与认知培训,对学生本身的创造意识、实践应用能力等的培养并没有给予充分重视。而在世界性科技与产业革命快速发展中,增强高等教育工程教学质量,积极探索现代化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更符合企业发展新要求的未来型工程人才,就成为当前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主流,更是我国工程强国建设路径的必然。2017年我国教育部明确指出,要积极、全面地启动“新工科”教育培养工作,明确了“新工科”教育共识,为未来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提供路线导向,奏响了人才培养新旋律。
二、土木工程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
土木工程是拥有高度实践性、应用性的专业,具有一定地域性、人才需求量大等特征,现阶段的土木工程专业存在更注重理论教学、教师工程实践经验不足、教学形式缺乏多元化等问题,导致土木工程教学中出现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教学学科交叉程度有限等问题,学生无法在工作中解决庞大、复杂的工程项目,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我国“新工科”未来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所以,必须有针对性地转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以保证其更好地满足新时展要求,使学生成长为拥有新工科内涵的未来型专业人才。
三、新工科背景下未来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1.优化课程体系,设计人才培养顶层方案。新工科背景下,要想实现对未来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最终需求,就必须从人才培养的目标、理念、模式、体系、特色方面着手,构建全新的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方案。培养目标:培养更具有社会理念、品学兼优、理论丰富、实践能力强,拥有更全方位、现代国际视野,能引领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工程先进人才。培养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完成学习能力与实践发展双向驱动的最终成效。培养模式:建立综合能力提升、核心价值创造、知识多元化构建的现代三位一体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体系:建立专业、实践、应用、个性等全面有机结合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培养特色:发展通识教育、深厚理论、高度实践、严格专业环节、追求现代创新创业。在实践教学中,学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状况,进一步完善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如邀请土木工程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进行演讲、举办讲座会、组织学校创新就业培训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路径,促使创新意识提升、实践能力培养等在各个教育环节得到贯彻。2.丰富教学方法,构建线上与线下联动人才培养机制。在实践教学中,需要结合互联网等现代网络教育资源,构建线上与线下联动教育机制,结合现代虚拟仿真技术等,实现学生的工程模拟仿真训练,帮助其利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全方位教学。利用问题导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与针对性,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学习课堂,使理论教学同工程实践进行有机融合。如利用校内建筑项目,使学生通过相关软件模拟整个施工、建设过程等。另外,还需要借助慕课、微课堂等,构建精品课堂线上学习资源平台,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扩展与补充,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归纳演绎等多种方法,实现对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使其真正成长为未来型土木工程人才。3.多学科有机交叉,形成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现代社会对人才的个性化需求,使多学科交叉结合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变革发展的必然选择,这种交叉结合发展形成的创新能力,正是新工科背景下未来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冲破传统学科教育屏障,创建跨专业、跨领域的教学体系,积极探寻庞大、复杂土木工程建设问题解决的合理教学模式,如生物混凝土技术、建筑3D打印等,均属于生物、计算机、机械等多学科内容的融合,需要学生具备多学科知识与技能。4.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学校要发展校企合作,使更多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走入课堂,将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分析,在案例针对性讲解中,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得到有效提升,并实现校内教师实践知识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学校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线土木工程专业教师进行实践培训,积极鼓励教师取得职业资格、职称等,发展学校的各种产学研项目,顺利完成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组建与发展。
四、结语
由此可见,“新工科”建设的关键在于培养能够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能引领未来工程发展标准的综合型创新人才,赋予其多元创新思维、生态意识观念、全球化视野,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跨学科大工程系统观、辩证性思维、引领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等现代能力与素养。所以,需要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人才需求导向,从优化课程体系、设计人才培养顶层方案,丰富教学方法、构建线上与线下联动教学机制等不同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真正满足新时代对未来型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标准。
作者:尹海云
- 上一篇:土木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应对措施
- 下一篇:专业英语在机械工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