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时间:2022-07-10 10:09:07
导语: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策略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公路是指经交通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具有一定技术标准,可以行驶车辆的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乡村之间的公共道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公路交通取得了进步,公路交通网络的可达性和服务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有力地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养护显得尤为重要。在分析公路养护安全生产和事故的基础上,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分析了公路养护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公路养护;安全生产工作;事故分析
公路作为一种公共设施,具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但由于公路的性质和特点,受地质、地貌、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或人为破坏和以及车辆的长期作用,在公路上承受荷载,特别是超限、超重车辆的行驶,会导致一系列的病害,从而导致高速公路在运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隐患,这就要求我国公路养护部门要进行特殊的维护和管理。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汽车已经走进了普通百姓的家庭。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逐年增加。这些情况对我国一线公路养护人员来说是一枚不稳定的“炸弹”,近年来的一些事故也印证了公路养护人员公路作业安全保障措施不能满足当前公路养护作业安全要求。因此,为进一步保障和充分发挥公路的作用,公路养护部门应重点明确职责和工作内容,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养护安全生产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分析事故原因,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减少公路安全隐患。如何规范公路养护管理的建设和措施,不仅是公路养护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公路界长期思考的问题和课题。
1公路养护特点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养护特点。(1)维修对象广泛在实施道路养护时,除了对主要道路进行养护外,还必须考虑对道路涉及的桥梁、涵洞、隧道等设施进行养护。对于高速公路来说,还需要对沿线设备进行维护,如监控设备、通信设备等。在维护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成本。这就要求内部人员结合具体的维修对象设置不同的维修费用,以保证维修资金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这就要求员工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维修管理方案。(2)维修费用高公路养护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实际投资成本较高。在正式维修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一些施工设备进行维修管理。此外,应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优化主干道养护。为了保证维修效果,相关人员需要制定合理的维修方案。维修计划明确了具体维修地点的投资资金,需要内部人员结合本单位的发展特点制定,以保证计划的可行性。1.2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良好的施工安全管理是保证公路养护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安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当前维修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消除维修管理中的隐患,避免后续使用中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最重要的是,通过施工安全管理,保证维修费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通过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可以提前预防隐患,避免后续使用中的严重隐患,节约施工企业的维修成本。
2致使道路养护安全事故频发的因素
2.1内部因素。在日常的道路养护工作过程中,由于道路养护生产的高度流动性,养护工作本身属于高风险工作,繁重的体力劳动,员工自身也容易超负荷工作,同时由于施工现场布置繁琐,按照规范要求,施工现场作业需要占用大量的工作时间。根据《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GJH10—2009)的规定,“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为公路养护作业设置的交通管理区”,分为警戒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期区和终止区。警示标志、限速标志、施工标志、导向标志和大量锥管、两名交通工作人员,这些工作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进行安排和拆除。然而,在人少物多的公路养护部门,在工作繁重、急迫的情况下,为了尽快恢复车辆的正常运行,我们不得不赶进度、赶时间,这使得很多工人对施工作业程序的印象过于复杂。老工人更容易产生侥幸心理和经验意识。他们认为这是短期的行动。公路养护施工区未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警示标志不规范。战地指挥官不在行动区执行任务。特别是在急弯、能见度差等危险路段,安全保障措施不足,增加了自身的安全风险。导致大量非法作业,造成安全隐患和人员伤亡。2.2外部因素。司机安全驾驶意识淡薄,不能谨慎驾驶。有的甚至违章驾驶,违章操作车辆。例如,无证驾驶、醉酒驾驶、有毒驾驶、疲劳驾驶、操作不当、车辆驾驶生病、超速、超限、超重等因素会导致车辆失控和事故。在一般养护工作中,国家和省级干线公路的养护工作采用不间断养护的建设。这些道路多为双向、混合交通,作业现场一般会占用一条车道,导致该路段的交通拥堵能力降低,占用车道必然对养护工作的安全造成危害。尤其是车流大、路况复杂的路段。此外,有的司机急于追赶,不遵守施工标志的要求和提醒,不服从现场指挥,甚至强行驾车前往施工现场,造成交通事故。但现场指挥责任有限,无权强行拦截这些车辆,这些不安全因素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但大多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外部因素的主体由车辆(驾驶员)决定。交通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而不是不可避免的。应该强调公路的定义和性质。免费公路有一定的技术标准,可以行驶汽车,公共道路是静态的,交通事故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主要是由车辆驾驶员引起的。驾驶员的违法行为是造成交通事故的真正根本原因。所以也可以说,责任是所有的车辆单位和车主及司机,而不是道路管理部门本身。因为车辆所在单位和车主、司机都是有利可图的,而公路本身是公共的,公路管理部门是服务型的。从这个角度看,公路养护的本质是消除公路上的隐患,保证公路的正常使用。然而,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对整个公路行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尽管公路部门高度重视公路养护安全,采取了多项措施,但受内外部因素影响,公路养护运行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公路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出行选择的主要交通工具,公路的建设和养护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一条公路来说,竣工并不意味着工程的结束,后续的养护工作同样重要。当整个公路建设项目因养护工作不到位而发生故障,影响正常交通甚至交通事故时,公路养护的重要性可以得到人们的广泛认识和重视。因此,应该团结各方,尽可能地爱护这条路。虽然后期养护可以在道路发生故障时进行,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道路养护实际上是对环境破坏的第二、三次甚至更多次,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3.1提高工作人员的养护意识。公路养护施工管理人员是保障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因此,要真正提高公路养护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就必须提高工作人员的养护意识。养护人员直接关系到公路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是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和控制公路养护施工的进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公路施工养护的安全。目前,由于道路交通对道路养护质量的不断提高,原有固有的传统养护措施已无法满足当前道路养护的需要。但是,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提高。因此,有必要转变观念,提高员工的维修意识。要加强对职工的专业培训和教育。此外,目前,员工的责任感还存在一些问题。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公路养护意识,增强责任感和工作自豪感,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养护工作的重要性。最后,除了要改变员工的认识外,还要加强员工对一些维修材料、维修技术、新技术等方面的认识,全面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使维修人员对施工背后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加强对公路养护施工技术和材料的掌握,促进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的提高。3.2建立和完善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体制。公路养护建设工作必须按照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制度和规定进行。公路施工单位要想在一定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保证下取得养护施工成果,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养护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俗话说“无规矩,无圈子”。在实际的维修管理中,需要有一个真正的管理方案来进行施工管理,以保证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当前的公路养护工作中,有一些单位放弃了调查分析,而放弃了实地调查。这种不负责任的管理态度直接导致许多公路建设没有真正的针对性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没有放在公路的养护管理上,这直接影响到公路养护建设的安全管理。因此,要建立健全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严格对有关问题的制约和管理,严格执行有关奖惩规定。根据相关人员不同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条件,给予相应的奖惩,不仅要处理好员工的懈怠,还要奖励优秀员工,鼓励员工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相关的管理业务提高专业发展质量促进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技术的发展和完善。3.3加强有效的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运行机制。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公路施工安全,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因此公路养护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应得到相关人员的关注和支持。道路养护施工与道路建设有许多相似之处:注意视觉美、生态环境保护、尽可能使用可回收材料、减少不可避免的废弃物污染、处理可重复使用的材料、避免二次污染;因此,加强有效的养护施工安全管理运行机制是解决当前公路养护问题的有效管理措施。为了建立有效的养护施工安全管理运行机制,需要施工队和高层领导的支持,使养护施工运行机制能够减轻很大的压力,促进相关管理政策的顺利推进。此外,一个有效的运行机制还需要一本科学完善的规划书作为发展的基础。此外,加强有效的养护施工安全管理运行机制,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能够真正按照科学的管理手段落实施工关系,切实开展具体工作,并推动维修建设的各个环节都能有具体的参照物来开展管理工作,从而推动管理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并推动具体管理环节责任的落实,每个环节都有专门的管理负责人,使任何一个环节有漏洞的,可以直接找相关负责人,保证公路养护施工管理运行机制的严格运行,并保证最终公路施工能够得到安全方面的认可和肯定。
4总结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汽车销量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公路出行方式,这直接对我国公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目前,我国道路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道路的使用寿命不仅需要考虑道路施工技术,还需要考虑道路的安全养护施工。建设好公路,需要加强养护建设,确保公路工程质量安全。完善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首先要转变养护管理意识,培养职工的安全养护意识,建立健全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养护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运行机制,通过这些努力真正改善当前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公路建设发展的建立。
参考文献
[1]褚跃.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措施探析[J].科学与财富,2017,7:118.
[2]罗永宏,罗永辑.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2):170-171.
[3]刘永成.浅谈公路养护施工设计及安全管理[J].科学技术创新,2018,2:149-150.
[4]万文超.浅谈公路养护施工设计及安全管理[J].新商务周刊,2017,23:149.
[5]王力.公路养护施工工艺及安全管理策略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3:867-867.
[6]袁浪平.谈提高公路工程施工及养护质量的方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5:83-84.
[7]马萨莎.浅谈如何提高公路工程施工及养护质量[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3:33-34.
[8]蔡生峰.公路养护施工中的交通控制及管理分析探讨[J].江西建材,2017,23:145-146.
[9]吴江玲,张生瑞,马壮林.基于公路养护施工区特征参数的交通事故成本模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0(3):361-367+419.
作者:鲍传林 单位:安徽省六安市公路管理局霍山分局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
- 上一篇:施工工地智能安全帽监测系统研究
- 下一篇:施工现场中施工电梯安全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