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剂在桥面混凝土的运用
时间:2022-07-09 03:24:39
导语:液化剂在桥面混凝土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液化剂的特点、作用、实际应用案例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希望能促进液化剂在桥面混凝土中的应用。
关键词:桥面混凝土;液化剂;应用
一、液化剂的特点及作用
(一)液化剂的特点。液化剂又称泵送剂、高效能减水剂、大流动性混凝土,它是混凝土外加剂的一种,能明显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变性能,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筑领域。在混凝土中添加液化剂,能够使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变,同时减少拌和物的用水量。简而言之,即在保持原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液化剂能够较好地提高拌和物的坍落度,降低水泥成本,同时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及和易性,使混凝土的耐久性得到提升。(二)液化剂的作用。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求更高。目前,建筑工程中使用的高性能混凝土大多是以水泥、砂石作为原料,再加上一些液化剂以及一定数量的矿物材料,从而提升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使其在硬化之后依然保持高强度、高耐久性。泵送混凝土能大幅减少劳动力,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是目前桥梁施工项目中桥面铺装环节最常见、最有效的混凝土运输方式之一。为了确保泵送混凝土的质量,一定要正确、合理地选择流化剂拌和混凝土。实践证明,在混凝土中添加液化剂,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以及水泥混凝土的综合性能,从而避免其在泵送过程中凝结,确保桥面施工保质保量完成。此外,还可以有效减少管道堵塞的情况,避免泵送过程中混凝土出现离析、黏塑性下降的问题。
二、液化剂在桥面混凝土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混凝土是一种力学性能复杂的非均质脆性材料,原材料不同的混凝土其强度也会有所差异。当前,桥梁工程大多优先选用泵送混凝土浇筑施工,为了满足桥面施工要求,一般会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液化剂,该技术在国外许多高难度的桥梁工程中均被应用,如加拿大的联盟大桥、丹麦的大贝尔特桥、日本的明石海峡大桥等,且这些跨海大桥的使用寿命均高于100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桥梁工程对混凝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早期的桥梁工程中,国内应用较多的是预应力混凝土,且混凝土级别属于普通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桥梁工程采用的混凝土的强度级别逐步提高,在目前已经完成的跨海大桥中应用最广的是C50-C65级的泵送混凝土,比如广东番禺的洛溪大桥,其桥长达180米。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国内许多重要的桥梁工程还采用了更高级别的混凝土,并且在拌和过程中添加了液化剂。正如前文所言,在混凝土中掺入液化剂后,不仅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还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而且在混凝土坍落度类似的条件下,还可以降低拌和用水量,更好地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未来,相信液压剂凭借优越的性能,将会被应用于更多的桥梁工程中。
三、液化剂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桥面作为桥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耐久性、安全性及使用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要确保桥面铺装符合设计要求,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提高混凝土材料的工作性能。为了更好地将液化剂应用于桥面施工中,本文归纳总结了液化剂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一)使用合理的运输和浇筑方法。在桥面施工过程中,传统的手推车浇筑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还难以满足桥面铺装的施工要求。因此,建议采用罐车和泵车完成桥面混凝土施工,且混凝土运送至现场后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坍落度检测,如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则无法继续使用,若桥面铺设过程中有小部分摊铺不均匀,则通过人工填补处理。(二)采用拌和性能高的搅拌设备。卧轴式搅拌机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搅拌作业。如需使用其他设备,需要再次检验拌和物的均匀性。由于在混凝土中加入液化剂后,拌和用水量减少,混凝土在拌和过程中比较粘稠,因此建议使用拌和性能高的搅拌设备。(三)做好桥面的保湿、保温处理。桥面施工完成后,为了避免内外温差过大导致桥面出现裂痕,应加强施工现场巡视。由于加入液化剂后,混凝土的水灰比较小,如果养护不到位,桥面混凝土将会受到影响。因而,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及时做好保湿、保温处理,避免桥面出现裂缝,影响整体工程质量。
四、结语
当前,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公路运输量不断增长,重载车辆也随之增加,使得许多桥梁的桥面结构因受力过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在桥梁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桥面质量,优先考虑选择新材料、新工艺解决建设难题,提高桥面整体性能。从液化剂在桥面混凝土中的应用情况来看,液化剂不仅能提高混凝土的性能,还可以降低养护成本,延长桥面的使用寿命。因而,在桥面施工过程中,不仅要严格控制液化剂的掺入比例,还要研究制定合理、有效的桥面养护制度,规范养护人员的作业流程,充分实现桥面的运输价值。
作者:王彬 王稀 单位:中交四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上一篇:桥梁悬臂浇筑挂篮施工技术实施要点
- 下一篇: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