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优化路径
时间:2022-01-04 10:39:07
导语: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优化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投资驱动的双重引导下,很多政府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采用PPP模式运作,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以PPP项目投资带动施工总承包业务的发展。在PPP模式下,建筑企业既是社会资本方又是施工总承包方,在PPP项目财务管理方面更需要统筹兼顾。本文就PPP模式下的建筑施工项目财务管理进行研究,通过对PPP模式相关概念及PPP模式下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基于PPP模式视角下的财务管理优化路径,以期能够为PPP模式下的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优化提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PPP模式;建筑企业;财务管理
一、PPP模式相关概述
(一)PPP模式的含义
所谓PPP模式指的是政府资本与社会性资本有机融合,将公共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化的公司合营模式来实现资金共同投入、风险共担、经营共管、盈利共享的统一化新型经营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双方签订PPP合同,通过合约内容对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设施进行投资、建设和运营。投资过程中,政府方出资一小部分,社会资本出资一大部分,双方按照其各自的出资比例以及公司章程约定来获取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因此,PPP模式是新时代以来促进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政府投资与民间资本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
(二)PPP模式的特点
PPP模式相比于传统型的政府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具有许多优点,它充分发挥了公共资本与社会资本进行公私合营有利的方面,规避了二者各自独自承担基础设施投资而带来的不利因素影响。一是可以有效的减轻财政资金压力。由于PPP模式下是政府资金和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出资一小部分而实现对基础设施大规模的改造,从而利用杠杆效应有效地实现引入社会资本,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实现经济增长。二是实现了资金的规模化效率,无论是对于政府而言,还是对社会资本而言,单独的承担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都具有高投入、高风险、低收益甚至亏损的可能,而通过PPP模式实现了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强化了资金的利用效率。成功引入社会化资本之后,也加强了对政府资金利用效率的监督,从而提高政府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资金利用效率。三是多样化的资金来源,使得政府和项目公司可以较为便利的取得多样化的融资渠道,获得风险更小、利率更低、成本更加优惠的资金来投入到公共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建设。
二、PPP模式下的财务管理问题
(一)会计核算政策不系统
当前阶段,我国的PPP项目仍然存在着会计核算不系统这一问题。我国没有对PPP模式给予固定化的会计核算指引,只是针对PPP模式在工程建筑相关领域的应用做了延续原有政策的相关表述。如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二号》的通知,对于PPP项目在BOT模式下的会计核算进行了规定。由于PPP项目财务管理涉及的内容较多,具有投资性质、融资性质、财务往来性质和管理模式多样化特征,涉及到的资本方较多,有政府、社会资本、政府资本、金融机构和施工单位等不同类型的财务会计主体,各方在不同阶段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具有差异化,需要国家在PPP项目会计核算方面出台更明确的指引和政策。
(二)税收征管政策不明确
税收征管政策不明确是当前PPP模式推进过程中财务管理方面面临的难题。目前国家税务总局对于PPP项目没有出台明确一致化的税收政策,PPP项目实施过程中,参与的各方对于前期的税收数据测算和税务征缴准确度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PPP项目涉税情况也多有不同。
(三)项目融资难以落地
PPP项目融资落地难,落地时间长。从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的实践来看,一方面,一些投资项目不符合国家财政部关于PPP项目的运作要求,先上马项目再进行项目申报,后期很可能因不合规而被迫终止。有些PPP项目没有纳入财政部PPP项目库,政府付费也没有经过政府有权部门批准,从法律意义上而言,这类项目属于非合法性项目,很可能因资金无法到位导致项目延期甚至中途中断。另一方面,有些市政工程项目,入库后因土地、规划等原因无法办理施工许可证,导致金融机构因项目手续不完备无法发放贷款。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部分项目的资本金是由社会资本委托基金的形式进行单独的财务运作,其运作资金到位周期较长,有可能会导致项目资金的落地无法完全执行。
(四)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
PPP项目的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成本预算编制过程中,有可能未将PPP项目的附加成本等其他特殊性成本完全计入在内。例如,许多PPP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仅仅包含着成本收益的基础性分析和建筑工程本身的投资,而将征地、拆迁补偿、土地征收平整等成本有意无意的模糊化处理,最终使得其财务管理出现数据和模型不匹配。二是PPP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成本控制无法真正落到实处,成本预算没有按照计划认真执行,导致项目总投资超出原先的投资预算,对后期的政府方付费产生一连串的不利影响。三是PPP项目财务预算编制不合理,内容不具有连贯性,缺乏实际性。
(五)项目融资风险
项目融资风险包含着项目融资的利率风险,项目融资的违约风险,经营风险等各类风险。一是项目融资的利率风险。由于PPP模式下的社会资本面临着较长的资金回收周期,项目公司偿还融资的过程也较长,在这个过程中间,如果国家利率政策发生变化,或市场利率发生剧烈波动,将对该PPP项目下的财务管理产生一系列的风险影响。二是违约风险。违约风险是PPP项目财务管理需要关注的重点,PPP项目融资一般由社会资本方负责,如果社会资本方投入资金中断,或者项目公司融资迟迟不能到位,会导致整个PPP项目的资金管理出现问题,社会资本方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三是经营性风险,建设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而产生的材料浪费、环境保护以及设计变更等,可能会导致成本费用增加;运营过程中,因政策变化或运营管理不到位,可能导致运营收入和政府付费达不到预期。
(六)信息披露的监督力度较弱
PPP项目财务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财务信息披露能力不足的问题。当前,由于PPP模式下监督力量主要来自于内部监督,可能出现信息披露不充分,导致暗箱操作、违规操作,使得PPP项目的资金管理、财务处理不规范,甚至出现浪费、贪污等危害公共权利的事项。
三、基于PPP模式视角下的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优化路径
(一)坚守PPP项目的投资原则
为进一步做好建筑企业PPP模式下的财务管理,使财务管理充分的实现集约化、效率化,就必须坚守PPP项目投资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主要包含着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坚持PPP项目投资与主业相关性原则,以PPP项目投资带动施工总承包,尽量选择政府可行性付费有保障、使用者付费收入占比较小且风险较低的PPP项目。二是适度性原则。PPP项目由于面临着较长的资金回收周期,应当坚持适度投资规模,量力而行,防范建筑企业自身的资金链风险。三是坚持利益动态调整原则。统一安排,合理规划PPP项目财务管理,实现PPP项目收益和成本的动态均衡,以防止出现较大的财务亏损。四是表内外融资基本平衡原则。尽可能的使社会资本和政府资本通过杠杆效应,实现多方资本力量的共同作用,进而以较少的资金投入带动大量的资金汇集,充分实现表外融资与表内融资的相互搭配结合。五是税收筹划原则。要提前做好财务管理的税收策划,反复统筹,制定有效的方案,合法合理降低税负。
(二)创新PPP项目的融资模式
全面推动创新PPP项目的融资模式,以进一步提高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的资金实力。一是推动股权融资,实现PPP项目股权化、融资结构改革,尽量撬动杠杆,引入市场化资本,实现表内外资本的联合利用。二是拓展PPP项目的融资渠道,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等方式,权衡并选择合适的融资组合,有效降低融资成本,获得更好的资金通道。
(三)研究PPP项目的会计核算指引全面规划,有效研究
PPP项目的会计核算指引。建筑企业要从准备阶段入手,强化PPP项目的各类前期费用、成本预算和运营费用梳理,强化会计核算,准确、合理确认项目公司的收入,按规定归集、摊销成本费用。
(四)加强PPP项目成本管控和预算管理
全面强化PPP项目的成本管控。一是要做好PPP项目建设期的投资预算,按照PPP合同约定的投资范围列支相关费用,控制好PPP项目总投资规模,严防超投资情况的发生。二是强化建设期成本管控,主要材料多方认质认价,减少不必要的预算外支出,严格控制前期费用、建安工程费及其他预算外费用。三是强化PPP项目运营期财务预算控制,加强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各部门的协调、提高预算精准性,做好运营期的运营管理和绩效考核,动态监控运营成本,确保运营收入的实现以及政府付费的按期拨付。(五)加强PPP项目信息披露强化PPP模式下的财务信息披露,是有效推动PPP项目财务管理的重要一环。一是本着应披露则披露的原则,让各方对PPP项目的财务管理、财务状况和财务运行有整体的把握,减少股权复杂化、财务链条多元化和扭曲化可能带来的财务违规和内部交易。二是拓展信息披露的领域和披露的范围,利用信息化的载体平台,强化PPP项目财务数据纵向联系和横向沟通,提升PPP项目财务信息的融合度,促进各方按合同履约。三是尽可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利益相关者从各自的视角全面、有效的掌握PPP项目资金流通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而实现PPP项目财务管理的科学化、有效化。总而言之,PPP模式下的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优化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从基本的PPP投资项目、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原则出发,创新融资模式,强化会计核算、成本管控、税收筹划和风险防范,推动项目信息、财务数据、政府付费信息的披露,促进PPP模式下的建筑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盛和太.PPPP-BOT项目的资本结构选择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3.
[2]王超,赵新博,王守清.基于CSF和KPI的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4,(08).
作者:张福涛 单位:潍坊昌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上一篇:互联网课程教学流程及实践方法
- 下一篇:乡村旅游市场边界再认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