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切入点探讨

时间:2022-09-17 08:38:16

导语: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切入点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切入点探讨

摘要:伴随着国内知识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对我国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和科技成果转化也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但根据目前国内各高校的实际现状不难看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依旧存在许多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仍有部分问题存在。因此,必须提升高校教师与学生们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重视度,不断优化知识产权的管理机制,提升师生不断开拓创新的研发热情,保护其知识产权,保障其合法权益,为高校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科技成果;转化

最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还时常颁布部分创新科技奖励政策。高校作为科研成果较集中的研发培训机构,虽然科技成果有了新的突破,但是怎样有效保障大学生的知识产权,使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仍然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科技成果转化相对复杂,不仅需要国家相应政策做支柱,更需要实现知识产权的标准化管理,从而提升科技成果的质量及转化率,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可持续稳固发展。

一、推进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要性

(一)有效提升高校科研能力

完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标准化体系,有利于科研工作价值的提升。高校科研管理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知识产权管理,通过完善有关管理工作,可有效提升高校整体科研技能水平,发挥科研比赛的特长,需要对知识产权管理不断进行完善。通过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不仅可以加速高校对市场化运营体系的适应能力,而且可以实现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率,为知识产权的增值起到促进作用。

(二)加强对科研工作的保护

为使高校拥有适应复杂竞争环境的能力,需要在优化科研工作的同时,加大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力度。经过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标准体系,可以加强对高校及学生们的有效保护,还可以对高校的科研战术策论进行合理布置,把控科研预算值。同时,降低由于科研引起的诉讼、侵权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优化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标准,方便对科研项目的绩效考核进行统计。通过对不同科研资源进行合理安排,激发高校学生和教师对科研项目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科研气氛[1]。

(三)有效把控科研项目风险概率

完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可有效把控科研项目的风险概率。在完成科研成果后,需要做好科研成果的保密工作,并催促高校相关科研人员加速专利申请的速度。同时,在此氛围下,提升高校全体师生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度,加速高校科研管理制度的变革,有效提升高校科研的增长率,降低高校科研工作因一些突发事件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为高校知识产权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2]。

二、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机构没有切实优化

虽然目前国内很注重科技成果的创新转化,为提升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也对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了优化。但从结果看来,并不是很理想,管理制度还是不够健全,对相关机构进行实际的优化力度不足,大部分高校没能根据本身的科研状况施行适合自身管理的相关制度。甚至一些高校并无自己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需要把相关工作交由科技部门,以至于没办法对知识产权进行标准的管理。部分高校没有设立相应的奖励和成果的转化体制,故而造成相关工作没办法展现出应该有的效果,导致知识产权发挥不出其应有的价值[3]。

(二)高校知识产权流失问题比较严重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变革发展,各个领域越发重视科技价值成果。当下随着高校人才的不断涌现,使得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随之而来,出现了很多知识产权的流失。因此,应进一步加强高校知识产权的管理,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而不应该仅局限于以往的管理理念中[4]。其一,人才变动引起较严重的知识产权流失问题。为了获得高额的报酬,很多高校教师或毕业生把其掌控的核心技能带到相关企业当中,还有部分人员自发创业,以上这些因素都是导致高校知识产权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当下我国还没有相关规章制度对人才变动引起的知识产权流失问题做出相应的管理,应该有目的性地保障因人才变动引起的知识产权流失问题,从而提高技术成果的转化效率。其二,造成高校知识产权流失的第二个主要因素是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在高校与外界相关机构或企业进行合作交流以及科技成果转让时,没有加强对自身研究成果的有效保护。同时,缺乏完善的保护条例为依据,因此,这也是造成高校知识产权流失问题的一大因素。其三,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没有较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由于科研人员一般更注重科学技术,却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相关的部门也没有督促其进行保护工作[5]。

(三)科研成果转化率及产业化使用不高

总体来讲,目前国内科技成果创新、转化的主导力量都来源于国内各高校,基于大多数的研究成果都是理论实践中,缺乏实践能力,导致科研成果被转化或者被投入生产的可能性比较低,不能够达到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收益效果[6]。

三、推进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有效切入点

(一)以完善管理体系为切入点,健全管理制度及优化管理机构

为构建和完善高校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必须明确按照国内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进行编制,要注重严格执行、涵盖全面、突出要点、言简意赅等基本准则,确保把知识产权过程管理当成首要内容,涵盖管理的不同方向。特别要注意,由于每个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务必要保证管理办法简明有效,具有较强的操作空间,根据相关的行业内规则进行定位。而且,还要严格考量有关内容,用实际操作加以论证,加强监管力度,确保科技成果的可操作性,而不是所谓的面子工程,需对管理机构实行优化,保证国内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进而能在相关条例和标准规则下起到促进效果。此外,不仅要有效保护知识产权,且要结合使用相关知识产权,融合《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内容,完善知识产权的管理规范,提升知识产权的科学管理水平,让相应的制度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7]。

(二)以优化完善管理、降低知识产权流失率为切入点

1.完善人才变动的相关合同内容。在收集意见稿内容时,应明确“术语和定义”,使“未披露的信息专用权”具备实际价值,同时“商业秘密”在相应规范中可以作为界定的术语。在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中,不仅包括高校师生和项目组,还需要包括具体的院系部门,并且以知识产权收益参与方的身份进行有效界定。为加速知识产权管理专业队伍的建设速度,充分落实各部门人员维护知识产权的主导权,应督促大家积极申请专利,为加速提升专利质量提供有利条件。2.增强高校科研人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高校内,学生同样是对知识产权创造贡献的主体之一。因此,各高校可以通过从保障学生自身利益和科技成果转化质量的方向出发,设立相应的学生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比如,加大对保护知识产权相关内容的宣传,组建可提升学生积极创新知识的产权管理的标准规则,有效引导学生构建知识创新的意识,使得学生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从而提升整体的知识创新质量,营造良好的学术创新气氛,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潜力。3.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从实际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大部分国内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和组织体系都有着相对清晰的原则。作为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工作第一责任人,校长需要确认组织体系的各项细节,例如,运营机构、知识产权管理及其委员会等。总体来说,此体系虽然较全面,但相对复杂,可能造成各部门无法有效沟通、合作。因此,应结合相关内容不断完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同时,要确保各部门能进行正常交流沟通,保证可操作实施性,满足标准要求,推动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有效实施。并且,需促进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平台的建立,加速科技的创新和知识产权的转化效率,在公共平台上有效实现知识产权数据信息共享化[8]。

(三)以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及促进产业化使用为切入点

1.充分认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要性。将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升到科技强国的高度层面上来,加强高校人员对所有与科技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相关知识产权管理标准体系,平衡好国家、相关企业和高校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实际工作中所产生的利益关系,实现劳动成果市场价值观。2.赋予科研团队知识产权管理员相应的权利。在科研团队中,观察对技术转移有迫切意向的研究人员或对专利申请较活跃的研究人员,根据工作人员对知识产权工作兴趣热度为基准,选拔相关的管理人员,并在今后高校工作量考核标准上适当的给予帮助。而且,给予科研团队相应的谈判主导权和对相关企业单位合同审查权,当面临重要项目谈判时,相关管理人员有权利对技术转移谈判会议实施全程跟进。3.制订并落实知识产权深度培训计划。经过相应的案例分析和实际培训,提升科研人员的专利重视度,明确专利主要实质性内涵,熟练掌握专利检查索取内容。并且,明确商业技术转移和秘密管理的商谈核心内容,不断设立整体宏观的布局观点。同时,要确定自己的限度和利益,能够选择合适的人和有识别专利资料好坏的能力,进而可以和专业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对其工作质量起到监督作用,辅助相关管理人员加速科技成果的转移。4.提供学习空间,提升创新动力。高校可以定期开展科技成果的交流研讨会,组织相关科学技能比赛。师生可以通过学习及相应比赛,激发师生的科研兴趣,提供更好的学习空间,营造和谐的科技创新氛围。同时,可以给研究生们开设相关专利课程,增加博士、硕士在读研究生时期对相关专利内容的熟悉度,为科研专利开发提供相应的帮助,为大家提供更好的学习空间,激发大家的创新能力。5.加大国家财政资金的投入,设计专利基金。国内高校科技的研发主要还是以国家财政资金投入做支撑,所以,应保证国家利益,珍惜科研资源环境,珍惜科研成果,保持公正性和高效性。对重大发明专利设立专项资金,构建及完善申请、审核等相关流程,对专利价值进行初步评估。并积极采纳技术专家及法律专家的有效建议,有效保护相关企业单位及高校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和经济利益,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同时,对有国际前景科研项目,可以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作为专利基金,更好地激发出科研人员的潜质,研发出更加优秀的专利技术,为国内科技水平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9]。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推进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切入点进行分析和探究,不难看出,在目前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虽然存在一定不足之处,但科研市场有较高的需求,因此,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有更好的发展趋势。我们通过对知识产权标准规范化管理,从本质上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及转化质量,为高校知识产权成果的不断发展提供推动作用,有效提升国内科技发展水平,从而实现国内科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树冬.新时期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1,29(8):127-128.

[2]曹舒然,丁祥高.中国高校专利技术转化问题、影响因素及对策[J].科技和产业,2021,21(2):87-91.

[3]李蕊,翟通,李程,田阳.浅谈新时代中国高校成果转化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发明与专利,2020,17(6):49-53.

[4]黄灿,徐戈,李兰花,沈慧君.中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改革——基于专利技术交易数据的分析[J].科技导报,2020,38(24):92-102.

[5]姚旭.产学研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知识产权策略创新研究[J].河南科技,2020,39(33):21-25.

[6]陈树冬.新时期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1,29(8):127-128.

[7]林芳菲.市场导向下高校知识产权转化机制探析[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4(4):30-34.

[8]唐丹蕾,王琦.科研院所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与建议[J].中国发明与专利,2020,17(2):92-98.

[9]王虹燕,孙凤,李亦林,傅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影响及改进策略研究[J].科技和产业,2020,20(7):45-49+55.

作者:任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