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治意识培育探讨

时间:2022-03-31 11:37:27

导语:青少年法治意识培育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青少年法治意识培育探讨

摘要:青少年作为高校和社会重要的人才输出源泉,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加强青少年法治意识培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项基础工程,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以学校为保障、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三个角度探索形成“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意识培育体系。

关键词:青少年;法治意识;“三位一体”;路径

2020年11月,党中央主持召开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强调:“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①”青少年作为高校和社会重要的人才输出源泉,是全面推进法治国家和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加强青少年法治意识培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基础工程。初中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新标准都将“法治意识”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着重提出,对学校教育教学寄予了新的期待和要求。法治是规则之治,规则是按照一定关于责权利的规定实现对相关主体的约束和保护。法治意识就是规则意识。在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贯穿法治意识培育,使其形成按规则办事和处理问题的行为方式,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以学校为保障的法治意识培育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进行法治意识培育的主阵地。学校承担着传播法治知识、创造法治文化的特定功能。因此,学校必须为青少年法治意识的培育提供空间平台和资源设施的保障,逐步建立和完善法治意识培育体系。(一)校内带动,师生互促机制。首先,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校纪校规,并引导学生参与其制定过程,为学校的“有法可依”提供“法律”依据和前提。将班级班规和校纪校规作为学校法治文化建设工作的“总抓手”,一切都要“依法依规”处理②。例如:针对目前中学生几乎普遍配备手机上下学的现象,给学生自己和任课教师都造成了很多困扰。学生无明确时间场合规定的手机使用导致教师在课堂上收缴并破坏其手机的现象无时不发生,这严重影响教学秩序和师生关系,引发系列问题。学校应将此类情况进行明文规定,对学生和教师的行为同时进行约束。鉴于以往校纪校规主要都是针对学生的,针对教师的几乎没有或者很少。让学生参与到校纪校规的制定,增加对教师进行约束的“教师行为规范”。师生共同参与学校“法律”的制定,互相寻找能够最大程度约束对方的“法条”,最后上升为共同意志,形成“校法”。如此,既解决了“制法”困难的问题,师生又相互监督,达到“我制定,我遵守”的“良法善治”的效果。其次,学校应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成立宪法宣传日。2014年我国确定了每年的12月4日为国家宪法宣传日,至今国家宪法宣传日已经走过了第七个年头③。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宪法的精神引领作用。学校要以宪法宣传日为契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成立宪法宣传日,引导学生知法、守法、学法,提高青少年的法律认知,让法律意识入身、入脑,入心。最后,宣传法治思想,开设法治思想专题学习课,贯彻落实新时代法治思想的时代精髓及核心要义,引领高中生学习新时代法治思想的潮流,与党同心,与国同体,与民共进,通过法治校园的建设推动法治国家和社会一体化建设。(二)部校联动,双向互导机制。政法部门等机关要坚持“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推进法治“七进”之“进校园”责任的落实。一方面,学校聘请专门人员,在校成立“法治讲堂”,为学生法治意识培育提供空间平台的保障,确保法治意识培育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平时,我们经常都会听到诸如“我家谁在某单位”“谁家后台很硬”“那个人不要惹,他家有人在某单位”的话语,等等。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人情”社会,使人们不知不觉中形成了“遇事找人,解决问题靠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通过与相关政法部门建立长期稳定的互导机制,让学生“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④”另一方面,法治部门和法律机关应以高中生法治意识培育过程中的问题为导向,探索更加具有普适性和针对性的法治意识培育机制,推动青少年法治意识培育的内容和形式创新,增强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为青少年法治意识培育贡献更多力量,为建设法治社会筑牢更加坚实的根基。(三)校际互动,双向互鉴机制。各学校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下应首先形成本校的法治意识培育体系,在此基础上学校与学校之间建立互学互鉴机制,共同促进法治校园建设。在这一机制下,遵循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则,在共性中坚持个性,在个性中寻求共性的统一。各学校在全面依法治国要求下,根据各自特色办学,形成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法治意识培育体系。校际互学互鉴,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共同为法治校园的建设出谋划策,为法治国家和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

二、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法治意识培育

教师是维持学校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学校具备好的教师,才会形成良好的教育。《札记•学记》云:“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教师承担着“教书”和“育人”两个重要职责。一方面,教师需要传递科学文化知识和一些基本技能,让学生增长见识和才能,即“智育”;另一方面,教师要教与他们为人处事的能力,即“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是首要的和根本的。现代化语境下,德育就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这给学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转变教学观念,加强法治教育观念。观念是行动的指南,观念是连接制度和行为的桥梁,任何改革都是从观念开始的。从当前我国青少年的教育来看,学生受到的还是一种应试教育,成绩唯上,高考至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绝不允许其他“无关紧要”的事情占据宝贵的“高考”时间。因此,各门各科教师也就局限于专注自己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进行系列“育人”的教育,更别提“附加的法治意识培育”了。教育需要各方协调和配合,各门各科老师都应该无时无刻对学生进行法治意识的渗透,而不要认为教师只要“各司其职”,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够了。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和进步,法治越来月成为成为衡量人们行为的标准和准绳,是否具备法治意识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标尺。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自己的法治培育意识,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在班级、在学校让法治意识的培育蔚然成风。其次,挖掘法理资源,整合学科教学。学科教师在形成法治意识培育的理念后,应充分挖掘教材和学科教学中的法理资源,如:语文教学可以利用文中的相关经典人物和事件,向学生传达法治精神的核心要义;数学教学可以利用相关公理、定理对学生进行“无规矩,不成方圆”的规则意识的教育;英语学科应注重利用一些法治相关的专用名词和语句等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历史教学应重点关注从古至今我国法治的发展史和典型法治范例,古为今用;生物教学要对青少年进行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的教育,树立众生皆平等的生命观。等等⑤。最后,加强法治意识培育,政治教师是为主导。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体制下,没有设置专门的法治课程,而思想政治课教师就理所应当地承担了“法治培育者”的角色。既然“众望所托”,那么也就“难辞其咎”。学校应该为政治教师设立单独的、自成体系的法治意识培育课程。第一,利用相对固定的课堂和课时,开展法治意识培育。学校在安排课程时,也应注意要将法治意识培育作为单独课时来开展。在保证政治学科正常课时的同时,也不至于“排挤”法治意识培育课程。第二,在法治意识培育课程中,政治教师可以设立专题或主题式研究来开展法治意识教育。与政法部门在校的“法治讲堂”融会贯通,让法治教育更加专业化、专门化,并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比如可以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增加学生法治意识的评价一栏,使法治意识培育从口头上落到纸面上,引起学生足够重视。第三,政治教师应注重青少年法治意识培育的学法守法实践。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同样地,青少年法治意识培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实践”。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走访法院,或者旁听一场庭审,真实的场景更能触动他们内心深处,这些带来的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教育,都能让他们有所思考和感悟。

三、学生作为主体的法治意识养成

法治意识培育的目的是让青少年成为受规则约束同时又能够利用规则约束他人来明确责权利的主体。前面讲过,要学生参与到学校校纪校规的制定中去,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发挥学生创造性在法治意识培育过程中是尤其重要的。学校和教师要创造条件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他们利用“法律”理性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屈服于人情和权威。首先,民主协商,自主管理。学生要自觉参与学校、班级公约和规则的制定,培养自己按规则办事的习惯。校纪班规的制定要公平公正,要能体现对师生的共同约束及相应的惩戒机制。不能让这种约束只是流于形式,成为一纸空文。这就要求在校纪班规的制定过程中坚持开放原则,达成一致意见后再上升为学校的“法律意志”。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规则和法治的力量,使法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研究法治问题,提高法律素养。在学校和政法部门共同开设的“法治讲堂”课程中,教师和专门人员就时下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比如:关于将青少年的刑责年龄由16周岁降至14周岁的提案是否有现实的必要性?关于将我国法定婚龄由男22周岁女20周岁降至男20周岁女18周岁的提法是否切合实际?合法不合情的某些职业是否应当被禁止?等等。择取一些与他们年龄和身心相符的法律事实进行法治意识的培育,激发他们对于法治培育的热情和兴趣,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将逐渐明确:“我”的权利有哪些?“我”的义务是什么?(涉及到用法律解决的事情时)“我”有怎样的责任?这些是最基本的法治意识的确立。最后,深化法治认知,践行法治意识。学生在校通过成立“法律援助小分队”,对接学校的“法治讲堂”,在学校范围内开展模拟法庭等系列辩论活动,以处理校园内对学生造成影响的“重大事件”,利用学校成文的规章制度,发挥学校保障、教师主导、学生参与“三位一体”的法治意识培育系统的作用,公平公正地处理相关事件,达到“良法善治”的目的。

注释:

①沈开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N].人民政协报,2020-12-19.

②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13.

③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9:144.

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⑤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M].2016.

作者:刘小梅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