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确认制度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时间:2022-11-07 09:58:40
导语:司法确认制度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司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制度具有正当性,但实践中却产生了适用率过低的现象,究其原因,既有制度设计不合理的问题,也有人员素质和使用意愿的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完善法规、调整法院的管理机制、提高人员素质和加强宣传来改变这一现状,以落实其立法本意,推进法制建设。
关键词:司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收支挂钩;协议模板;激励考核
201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明文规定了司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制度,为司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2011年3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若干规定》(下称《若干规定》),对该制度的程序方面进行了进一步完善,标志着司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制度正式确立。这一制度确立的初衷一方面是减轻当事人的诉讼负担,同时节约司法资源。但实践的效果却差强人意。理论上通过法制的完善,确认数量应当大量增加,直接诉讼应当有大幅的下降,从各地不完全的统计和情况了解却没有印证这样的反应,反而有逐渐消隐的趋势,这一现象值得详细研究。
一、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存在的问题及其后果
目前司法确认制度实践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司法确认适用率低,非诉案件总数与法院诉讼调解结案的总数对比,十分悬殊,完全无法体现立法本意,并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一是当事人权利难以落实。人民调解只有经过法院的司法确认程序后才具有强制执行力。若非讼案件未经确认,当事人实践中经常反悔,对方权利就无法落实,调解不能发挥实际作用,结果仍然要走上诉讼程序。二是加重了司法资源负担。由于调解协议未经确认,当一方拒不执行时,案件仍然要再次通过诉讼来解决,经过两次程序不仅没有达到节约司法资源的初衷,反而加重了法院的工作量,造成了更大程度的司法资源浪费。三是降低了人民调解制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未经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存在大量的反悔和无法落实的情况,影响了人民群众对人民调解制度的信任度,反过来诉讼当事人就会降低使用调解的解决途径,进而又增强了对人民调解制度不管用的负面看法,形成恶性循环,降低了人民调解制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二、司法确认适用率低的原因
(一)司法确认程序的规定不合理。《人民调解法》、《若干规定》、《民事诉讼法》规定司法确认须由双方当事人两次达成共同意见才能完成,首先由双方当事人同意调解,达成协议后还得再次达成司法确认的共识,这就提高了双方协调的成本和程序,甚至个别当事人故意不申请司法确认,为其不履行义务争取时间,损害对方当事人利益。(二)申请时间太短。司法确认申请期限只有30天,并且没有其他可以顺延的法律规定,过期则不予受理,实践中,这条规定非常不利于保护权利人的利益。(三)调解协议没有规范的模板。司法实践中,人民调解协议没有规范的模板,这就造成协议本身存在很多瑕疵,甚至有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造成司法确认通过率不高,当事人和社会对司法确认的信任感下降。(四)法院内部管理制度不合理。司法改革前法院实行“收支两条线”,但经费下拔实际上往往同上交的诉讼费挂钩,而法律明确规定司法确认不收费。目前法院系统的绩效考核,一般与诉讼案件挂钩,而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未纳入其中,很多基层法院对司法确认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些法院内部的管理制度都影响了司法确认的推广和使用。
三、完善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的建议和对策
针对上述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首先,应当更改司法确认的申请条件,只要协议当事人一方申请就应当许可。条款规定在当事人进入调解程序前就应当明了,杜绝当事人钻法律漏洞,利用调解争取时间的恶意企图,也避免达成协议后再次进行诉讼程序,加重司法资源负担的现象;其次,放宽司法确认申请期限,出台相关详细规定对顺延期限的情况进行列示,以便更好地保护当事人权益;再次,出台规范的指导性调解协议模板,以提高制定调解协议的水平,保障调解协议的质量。(二)改进法院内部管理考核体制。从法院管理机制上看,根本上是要调整法院的经费管理机制,改变以收定支的不合理管理模式;同时,把整个调解案件计入法院考核内容,全面、科学地衡量法院的工作绩效。(三)提高基层组织的人员素质。基层调解组织的人员素质是提高调解达成的重要因素,要加强基层法院和调解组织的互相交流和信息沟通,加强法院对调解组织的工作指导,加强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和内部工作流程的熟悉,以便使司法确认顺利进行,少走弯路,提高当事人和人民群众对司法确认的信任度。(四)加强执行力度。加强对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执行,把当事人权益的保护落到实处,扩大司法确认制度的公信力和影响,进而加大其适用率,形成良性循环,实现立法本意。
四、结语
司法确认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特点和创新,其理论上的先进和正当性是确实可信的。在实践中发生适用率过低的现象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也是司法改革不完善的一种表现,我们要针对其发生机理进行完善和改进,以便充分发挥该制度的立法本意,推进我国的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
[1]张迪.论我国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制度[J].职工法律天地:下,2016(4):42.
[2]朱腾飞.人民调解协议完善路径之思考———以司法确认机制为出发点[J].人民调解,2016(12):23-25.
作者:杨斯宇 单位:本溪市明山区司法局
- 上一篇:电力企业低碳物流的现状及对策
- 下一篇:司法责任制改革案件管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