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保障残疾人升学就业的政策
时间:2022-04-07 04:09:00
导语:司法保障残疾人升学就业的政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残疾人升学和就业语境下的司法介入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和生理上具有某种障碍的人。残疾人要和健全人一样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创造自己的生活,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需要全社会的帮助和关心。社会保障对于残疾人的自立是极其重要的,升学和就业是残疾人实现权利的核心体现。升学和就业是残疾人平等享有权利的关键,是其权利体系中的基本要素,尤其需要关注和保障。
(一)残疾人升学和就业的困境
现实生活中,残疾人的升学和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在同等条件下,很多学校都不愿意招收残疾人学生,可以说像普通人一样接受正常的社会教育,对于很多残疾人来说是不敢奢望的待遇。对残疾人而言,即使顺利地解决了升学的问题,就业问题又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坎,他们不得不面对部分健全人偏见的审视和无情的抛弃。重庆聋哑女大学生熊小芸虽然在最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情帮助,但其初期就业的波折充分说明了大多数残疾人的就业现状:残疾人就业率低,就业难。据统计,我国8000万残疾人中,只有不足1/3的人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大多数靠家庭和亲友供养;另外,多数残疾人福利企业由于技术设备落后、人才资金缺乏而陷入困境。尽管国家规定社会各单位按比例录用残疾人,但是由于对残疾人的偏见和残疾人自身的困难,他们在求职时会遇到重重阻力。残疾人的升学和就业问题是一个亟须解决的社会问题。残疾人作为社会中特殊的一个群体,解决好残疾人的问题,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残疾人的生存照顾,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努力,而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视不仅重要,而且有效。国家权力机关拥有广泛的社会和公共资源,其权威性能保证对残疾人的生存照顾措施落到实处。其中,司法权对残疾人受教育权和就业权的保障又是权利保障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二)司法介入残疾人升学和就业保护的必要性
司法介入残疾人升学和就业保护,是指将法律精神渗透到残疾人升学和就业纠纷中,用法律来规范残疾人升学与就业环节各参与者的行为,并对违法犯罪者启动司法审查程序,从而使残疾人升学及就业过程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司法介入残疾人升学和就业保护是必要的。一方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对于残疾人升学与就业这一问题,国家公权力应做到在整体原则下保障弱势群体实际占有和支配教育资源及其份额,在比例平等原则下不同情况不同对待。要给予残疾人群体以优待,保证他们和正常群体一样获得同等对待的机会。另一方面是司法权本身特点决定的。“有权利必有救济”,没有救济的权利不是权利。残疾人天生的生理缺陷导致其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遭受到许多不公正的待遇,如果一旦失去救济,那么社会保障所带来的权利补偿都将会落空。而司法权是公正的象征,天生就是救济的提供者。司法权的保障性和救济性正是残疾人权利保障的的需要,只有司法权的有效实施,才能使残疾人的社会权利落到实处。
二、残疾人升学和就业司法介入的制度完善
(一)完善法律制度,强化司法基础
在残疾人升学和就业的特殊保护上,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并对《民法》《刑法》等相关法律进行了制定和修改,但是,就残疾人特殊保护的整体而言,我国的法律体系构建仍有许多工作要做。要进一步加强对残疾人升学和就业的司法保障力度,就必须首先加强残疾人教育和劳动保障的立法,并保障残疾人广泛参与立法活动的权利。为了避免残疾人产生对主流社会的认同危机,对社会出现逆反心理,我们应当保障残疾人参与残疾人权利保障的立法活动。让残疾人表达出自己的意志,影响立法的进程和立法的思路,通过法律条文的形式,把残疾人权利加以完善,符合残疾人的需要。只有当法律条文本身符合残疾人权利保护的需要,才能影响司法活动的方向和进程,使司法行为有效地保障残疾人的权利。
(二)完善残疾人基本权利的司法性
残疾人的升学和就业的权利来源于宪法的受教育权和劳动权的基本权利,它们是宪法基本权利的特殊类型,属于宪法权利的范畴。实现现有基本权利的直接司法性更为直接,也更有效,尤其是残疾人入学和就业问题,入学和就业是受教育权和劳动权的基本内容,而残疾人的入学和就业较之一般人而言对其社会地位和生存现状的意义影响更大。受教育权和劳动权具有完全的权利内容,如残疾人的入学权。因此,建立完善受教育权和劳动权的直接司法制度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三)完善公诉和起诉支持制度
要真正有效保障残疾人升学和就业权利,需要完善相关辅助制度,让残疾人愿意寻求司法救济,也有能力进行诉讼活动。一是建立起民事和行政公诉制度,允许残疾人在权利受损的时候,向检察机关寻求帮助,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帮助残疾人进行相关诉讼,在残疾人和司法机关之间建立起一条绿色通道;二是建立并完善支持起诉制度,残疾人的知识条件和经济条件造成诉讼困难,需要组织社会各界力量,规范化、制度化地向残疾人提供诉讼相关的智力支持和经济支持,让残疾人不再顾虑,坚决地使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四)完善程序保障制度
残疾人升学和就业问题的诉讼保障,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科学地构建每一个程序,才能真正将残疾人权利保障的目标体现在整个诉讼过程之中。例如法律规定,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可以申请延期审理。对残疾人而言,可能有许多其他原因可能引起诉讼的暂时难以进行,如医治的需要或者是由于行动不便难以在预定时间出庭等原因,由此,针对残疾人的特殊情况,有必要对诉讼中的某些程序进行必要的修正,在程序上对残疾人进行适当的倾斜,以有效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更有效地把残疾人权利保护落到实处。
三、残疾人升学和就业司法介入的司法能动性思考
司法和立法、行政一样,需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的发展,促进法律制度的完善。司法实践中,由于司法能动性的短缺,造成了法院在审判实践中缺乏创造性,被动司法和死板的法条司法,使司法权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工具。尤其是在残疾人的升学和就业保障中,司法能动性的缺失,使法官在司法行为中难以通过对残疾人具体情况的把握能动地调整司法的具体程序和法律适用,以弥补固化制度和法律的不足。因此,司法介入残疾人升学和就业问题,需要在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司法的能动性,提高残疾人权利保障中的司法能动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一)探寻个案正义与利益的平衡点
司法活动不同于立法活动,其目标是对受损的权利进行修复,通过个案的审理纠正违法行为,保障合法权益的实现。司法实践中,法官在审理具体案件时,需要分析案件的具体情况,准确地把握案件的实质,从而准确地适用法律条文,以实现案件实体正义。个体正义的实现是法院在具体案件审理中的目标,但是,绝对真实是难以实现的,因为我们没有照相机般的功能,不能准确无误地观察、固定以及复忆在我们眼前所发生的一切。我们所观察、叙述的事物受到了自身认识能力、周围环境状况、个人成见、预期倾向性以及律师对有关事物做出的技术描述的极大影响。正义的实现来自法官对双方辩解的分析和采纳,来自法官对利益的比较衡量。纠纷的背后是利益的冲突,而一个好的判决是各种利益冲突的相对平衡,尤其是在残疾人利益纠纷之中,法官不得不综合考虑社会公平、公共利益和双方利益等多种要素的平衡,在纷乱复杂的案件事实当中,找到最佳的立足点。另外,正义并非只是一种结果的表达,还需要以一种正义的方式表现出来,在残疾人权益纠纷中更是如此,残疾人的问题涉及社会稳定和群体冲突,只注重司法的结果而忽视司法的形式同样可能造成预期目标的不能实现。正如英国古老的法律格言所说的:“正义不仅应当得到实现,而且还应以人们能够看得见的方式得到实现。”
(二)树立正确的司法观念
司法是权利救济的最后屏障,无论是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司法的目标都应该是一致的,就是保障社会活动主体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恢复受损的权利。司法就是救济,不应该带有社会调节器的功能,维护社会稳定只是通过利益的保障间接表现出来的。在解决残疾人升学和就业问题的司法活动中,残疾人合法权利才是司法的考虑范畴,保证司法的纯洁性,避免司法的行政化和工具化。另外,必须树立起司法不是万能的观念,避免法官在司法过程中打着司法能动的口号脱离现实的强行司法。在解决残疾人升学和就业的司法活动中,法院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弥补残疾人已经受损的权利,而不能代替行政机关和社会主体去行为。正如庞德所说的,一个法院能使一个原告重新获得一方土地,但是不能使他重新获得名誉。法院可以使一个被告归还一件稀有的动产,但是它不能使他恢复一个妻子已经疏远的爱情。法院能强制一个被告履行一项转让土地的契约,但是它不能强制他去恢复一个私人秘密被严重侵犯的人的精神安宁。
(三)建立起司法判例制度
在发挥司法能动性的同时,有必要建立一种机制使司法过程既能保持灵活性又能保持规范性。判例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实现这一目标。判例制度可以打破法院判例的封闭状态,充分开发利用“判例”这一长期封闭和浪费的司法资源,可以较大限度地缩短审判周期,节约诉讼资源,降低诉讼成本,提高司法效率。残疾人升学和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我国有8000余万残疾人,其中听力言语残疾的2000万;智力残疾人550万,其中肢体残疾的2400万,视力残疾的1200万,精神残疾的600万,多重及其他残疾的1300万。任何一个残疾人权益的司法救济行为都不是独立的,过度地强调灵活而忽视规范,则可能造成残疾人权益保障的非制度化,个案的偏移,反而会损害残疾人的权益,偏离司法保障的预期目标。在残疾人升学和就业的司法保障环节,需要建立起健全的司法判例制度,以制度化的手段规范司法能动性的发挥,充分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残疾人的升学和就业问题的司法介入是影响社会整体和谐的重要问题,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残疾人的发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升学和就业的司法保障能力,使司法权真正成为残疾人群体权利的避风港。
- 上一篇:禁荒活动方案
- 下一篇: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