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运用中诉讼时效中断问题

时间:2022-11-13 05:09:00

导语:司法运用中诉讼时效中断问题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司法运用中诉讼时效中断问题

一、诉讼时效制度概述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法院依诉讼程序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即诉讼时效届满,债权人即丧失胜诉权。诉讼时效制度是民事法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对督促权利人行使权利从而实现民事法律关系的稳定性、保护交易安全、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法律不保护睡在权利上的人”这一西方法谚正是对诉讼时效制度的经典诠释。

诉讼时效制度作为民法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在我国的《民法通则》第七章专章作了规定,此外,在我国的《产品质量法》、《环境保护法》、《合同法解释(一)》等也都有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诉讼时效中断,指因法定事由的出现而使先前已过去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诉讼时效期间从中断事由结束时起重新计算。诉讼时效中断是权利人防止其胜诉权因诉讼时效完成而消灭的有效措施。诉讼时效是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而有否诉讼时效中断事由更是司法实践中需谨慎审查把握的法律问题。如果正确把握了诉讼时效中断问题,不但能有效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债务人滥用诉讼时效制度逃避债务,也能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

二、案例引入

某银行诉朱某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银行诉称:1994年12月1日,某工艺木制品厂向原告借款17万元,1997年9月,该厂向工商局办理注销登记,原企业债务均由时任厂长的朱某承担。现上述借款早已逾期,多年来原告一直向木制品厂及朱某催讨,但均无结果。现原告起诉要求被告归还借款及利息。原告向法院提供了贷款催收通知书八份、六位证人出具的有关催收贷款的证明一份、通知书及公告书各一份,用以证明自借款到期后,原告一直向木制品厂及朱某催讨。被告朱某辩称:对诉讼时效问题,被告承认至2000年8月止,原告先后八次催讨,但之后10年间,原告从无催讨,被告认为原告应提供相应的催讨通知单,原告提供的六位证人书面证明具有伪证嫌疑。故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已过二年的诉讼时效,请求法庭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法院经审理后查明,因在原木制品厂被注销营业执照前,该厂尚未向原告归还贷款,在被注销后,原告继续向被告朱某催收贷款,催收方式包括到被告朱某的住所地和原木制品厂查找朱某本人,并向所在村委和村干部打听了解被告下落,但由于被告外出避债,致使催讨工作未有成效。法院审理认为,在2000年之后10年间,由于木制品厂已被注销,企业法定代表人即本案被告外出避债,原告一直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被告的下落,这已为三位证人的当庭证词所证实,也能证明原告一直没有放弃对逾期贷款的追偿权利,原告的上述行为,均能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故截至原告起诉时止,法律规定的二年诉讼时效尚未超过。最后法院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一审判决后,原、被告均未提出上诉。

以上案例中提出的问题正是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即诉讼时效中断事由该如何认定和把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对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做了进一步说明,相对增加了司法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但在日益纷繁复杂的民事法律关系网中,新的问题层出不穷,不断考验着司法工作人员理解、适用法律的能力。

三、司法实践中诉讼时效中断认定的困惑

虽然《民法通则》规定了诉讼时效中断的三个法定事由即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同意履行义务,但在司法实践中,又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以致司法人员在具体工作中无所适从。

(一)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后又撤诉的,是否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有观点认为:权利人起诉后又撤诉的,一般不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理由为:第一,从法理上分析,根据诉讼法“诉讼的撤回,视同未起诉”的诉讼规则,权利人撤诉的,视为权利人没有起诉,因而不发生起诉的效果,也不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德、日、法等国的法律也采取了这种立法主张。第二,从当事人对权利的处分看,权利人起诉后又撤诉,是以自己的行为表明否定权利的行使,放弃请求法院依法对其某一实体权利予以保护的要求。??另一种观点认为:对在诉讼时效期内提起诉讼的,都应认定为构成诉讼时效中断事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2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或口头起诉的,诉讼时效从提交起诉状或口头起诉之日起中断”,即当事人一旦向法院递交诉状或口头起诉,则已构成诉讼时效中断,即便当事人自行撤诉,当然也已经从递交诉状之日起重新计算诉讼时效。笔者认同第二种观点,因为法律设置诉讼时效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催促债权人及时行使到期债权,对那些怠于行使权利导致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债权人才排除法律强制力保护。故对那些已向法院起诉的债权人,应视为其已积极履行了债权请求权,诉讼时效应视为中断。

(二)权利人起诉后被法院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是否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提交了起诉状或口头起诉后,法院审查后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那是否仍绝对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第12条的规定,认定诉讼时效必然中断呢?对此亦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不管法院是裁定不予受理还是驳回起诉,权利人提起诉讼行为的本身已引起诉讼时效中断;一种观点认为法院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不引起诉讼时效中断,因为法院不受理起诉或受理后驳回起诉同样视为权利人没有起诉,是不发生诉讼时效中断效果的。??笔者认为应该结合《民事诉讼法》第108条关于起诉必须符合的条件的规定,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情况:第一,如果起诉是因原告不符合“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这一条而被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的,那说明真正符合该条件的债权人并未主张权利,诉讼时效不中断。第二,如果起诉是因没有明确的被告而被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的,则说明债权人未向真正的债务人主张权利,诉讼时效当然不中断。第三,如果起诉是因为没有具体的诉讼请求或事实、理由而被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的,说明债权人未明确向债务人主张权利,仍应认定诉讼时效不中断。第四,如果因债权人向无管辖权的法院起诉主张权利而被裁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认定权利人已经积极主张其权利,诉讼时效自权利人向该无管辖权法院起诉之日起重新计算。这样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既可以有效保护积极债权人的时效利益,也能杜绝消极债权人滥用诉讼时效中断事由而影响正常交易秩序的后果。

(三)债权人通过在全国性媒体上或债务人所在地报纸等媒体上刊登公告、催促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能否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后果

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诚信缺失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债务人为躲避到期债务,选择销声匿迹,长期离开住所地,导致债权人无法直接向债务人主张权利。很多债权人考虑到诉讼成本和诉讼风险(判决后实际难以执行到位的问题),不愿意轻易走诉讼途径,但又怕会超过诉讼时效而导致失去法律的最后保障,故借鉴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全国或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催收公告的方式,在全国性或债务人所在地的报纸或广播、电视等媒体上债务履行公告,催促债务人履行债务。该做法能否引起诉讼时效中断呢?持否定观点的人认为无相关法律规定,故不宜认定诉讼时效因此中断。笔者持肯定观点,理由如下:第一,债务人为逃避债务而下落不明,此时再要求债权人必须通过可以直接到达债务人的方式主张权利,是对债权人的苛求,亦是对债务人恶意逃避债务行为的纵容,不符合民法的公平原则。第二,在民事诉讼中,在当事人下落不明,无法送达诉讼文书的情况下,法院可以公告方式送达。诉讼中的送达,关系到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护,无疑非常严格。而债权人主张权利的方式,并不对债务人的权利产生实质性影响,对权利人主张权利的方式也不应规定得比诉讼程序中的送达更严格。第三,通过在大众媒体上刊登公告方式向债务人主张权利,可以给恶意逃避债务的债务人形成舆论压力,更有利于督促其履行债务,同时可以节约司法资源,降低债权实现成本。

(四)权利人通过邮政快递或其他快递形式向债务人邮寄相关催讨信函,因债务人拒收或者债务人长期外出而无法投递被退回的,权利人凭快递投递回执主张诉讼时效中断的,如何认定

对这一问题,因法律没有相关规定,司法实践中有较大争议。持肯定观点的认为:可以认定债权人已经向债务人主张了权利,构成诉讼时效中断事由。因为债权人通过邮寄或电报方式向债务人催收债权,表明债权人积极主张自己的权利,邮件因拒收和收件人长期外出而无法投递的责任不应归咎于债权人一方,而应由债务人一方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持否定观点的认为:邮件被退回即说明债权人未实际向债务人主张债权,诉讼时效不应中断。笔者认同第一种观点,因为债权人邮寄相关催讨信函即为其积极主张请求权的表现,邮件被退回是债务人妨碍债权人主张请求权的行为,其责任应归咎于债务人,不应由债权人承受不利后果;邮件因债务人长期外出无法投递而被退回的,因现实中债务发生后债权人不可能随时确切掌握债务人的地址变动情况,债务人也不可能向债权人及时汇报自己的实际居住地,故只能推定债务人的户籍所在地为其地址,债权人向债务人户籍所在地邮寄相关催讨信函的,应视为其已主张了债权请求权,诉讼时效中断。

四、结语

司法实践中经常产生各种分歧的主要原因还是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对诉讼时效中断认定的规定不够全面细致。为维护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增强司法公信力,很有必要在今后的立法中对这一问题加以明确化。因诉讼时效中断体现的是对私权利的尊重,因此,笔者建议在今后的立法中应当对时效中断的事由进一步扩大,放宽审查标准,坚持仅对“睡在权利上的人”不予保护为限,允许权利人采取更灵活、实用的方法主张权利,杜绝“合法赖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