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中返还彩礼制度完善策略

时间:2022-03-31 02:50:44

导语:婚姻法中返还彩礼制度完善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婚姻法中返还彩礼制度完善策略

摘要:返还彩礼问题始终是社会舆论予以重点关注的问题。虽然我国法律法规对于返还彩礼问题作出了相关规定,但是面对复杂的生活,该规定仍待完善。针对于此,本文主要立足于婚姻法相关规定要求,对返还彩礼概念内容、现状问题以及制度完善策略等进行研究与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分析,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婚姻法;返还彩礼制度;完善策略

彩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中国传统婚姻制度中见证婚约有效的一种手段形式,并以民间风俗形式存在于我国多数地区婚姻制度当中。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彩礼受到当代思想以及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发展影响,在形式内容以及内涵方面已经与传统彩礼概念存在较大差异。结合当前情况来看,因彩礼问题所造成的财产纠纷以及法律冲突问题不在少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除了男女双方感情纠纷问题之外,我国现行法律对于彩礼问题的规范相对简略。尤其在彩礼法律性质以及返还彩礼等问题方面缺乏明确规定,导致因彩礼问题所造成的财产纠纷以及法律冲突问题不在少数。可以说,健全与完善返还彩礼制度基本上可以视为有效解决彩礼纠纷问题的重要保障,必须加以重点贯彻与落实。

一、彩礼概念、返还彩礼范围以及问题表现

(一)彩礼概念。彩礼作为中国古代婚嫁习俗之一,也可以理解为定亲财礼以及聘礼等,基本上可以视为中国就是婚姻的缔结表现,俗称为彩礼。对于当前时代而言,彩礼可以理解为男方在与女方结婚登记之前,按照当地习俗商量好男方向女方赠送的聘金以及聘礼,可以视为结婚的附条件赠与。这种习俗除了在我国十分普遍之外,在东南亚地区也十分流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彩礼从原本的衣服鞋帽、金银首饰发展到了如今的万元现金、汽车房子等。但是如果男女双方婚姻解除或者分手,就很容易引发彩礼纠纷问题[1]。(二)返还彩礼范围。对于彩礼返还的范围界定我国相关法律并未存在明确规定。但是结合大量实践以及相关学者研究,返还彩礼中的返还范围可以利用排除方法进行合理界定。首先,处于恋爱关系中男女双方互相赠予的礼物或者小额礼金等不算在返还彩礼范围当中。究其原因,基本上可以视为男女双方自愿或者情感的表达,属于无偿赠与的领域范畴;其次,双方共同花费的费用支出可以排除在外。举例而言,像一起出去游玩的花费、办婚礼宴请宾客涉及到的费用都可以视为双方共同花费的领域范畴;最后,如果彩礼已经转化成为夫妻共同财产,那么男方所给予的彩礼会被女方转化为物质等形式,带到男方家中,属于夫妻共同生活所需。此时对于彩礼的返还问题,我们应该从数额以及夫妻共同财产分配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2]。(三)问题表现。结合当前国内婚姻情况来看,近两年我国婚姻率明显降低、离婚率逐渐增多。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年轻人对于婚姻的态度与父母那辈存在较大差别。当代年轻人对于婚姻态度始终持有“合适就在一起,不合适就分开”的理念,因此导致返还彩礼纠纷问题频频出现。一般来说,返还彩礼纠纷案件形成的原因有多种,因此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容易受到多较多因素的干扰影响,可能出现裁决不公正其他问题。结合当前社会舆论情况来看,对于返还彩礼问题,研究学者以及社会群众主要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返还彩礼的标准应该是以缔结婚姻并共同生活为基准,缺一不可。如果缺少任何一种条件因素,女方则应返还全部彩礼。第二种观点;返还彩礼的标准应该是以双方是否共同生活为基准。如果存在共同生活关系,分手之后则无需返还彩礼[3]。第三种观点:我国司法虽然对返还彩礼条件进行了解释,即存在缔结婚姻并且共同生活的行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缺少任何一项条件,就需要让女方承担全额返还责任。而是应该从条件部分进行判断,实行部分免责。

二、婚姻法中返还彩礼的制度实施情况及问题

结合当前返还彩礼制度情况来看,我国婚姻法对于彩礼的态度并未进行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是根据当地习俗进行适当调整。因此可以说,我国对于返还彩礼的制度规范存在一定的定位不清晰问题。在当前婚恋自由的社会情况下,不同地区在婚俗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在彩礼方面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其次,近些年来,天价彩礼问题频频出现,彩礼所引发的法律问题俨然成为当前婚姻法以及社会舆论予以重点关注的问题。虽然我国在司法解释方面对于返还彩礼问题进行了调整,但是对于彩礼范围以及部分概念缺乏细化制定,导致司法实践中工作人员对于彩礼纠纷案件的处理始终存在偏差问题,亟待解决。

三、返还彩礼制度的健全与完善策略分析

(一)明确返还彩礼的必要条件,减少纠纷问题。结合当前返还彩礼制度情况来看,返还彩礼条件主要以婚姻登记形式要件为主导因素,但是对于共同生活事实要件也予以了高度关注。这样一来,我国彩礼给付性质缺乏法律认定,容易引发司法实践、裁判混乱等现象问题。从客观角度上来看,返还彩礼的情形无论是从法律层面上来看还是习俗层面上来看,都存在共同认知—婚姻关系尚未形成。因此本文认为,彩礼赠与的解除条件应该以婚姻关系是否形成为标准。我国法律所认证的婚姻生效条件以婚姻登记为主,对于事实婚姻缺乏认定[4]。我们有必要认为彩礼也应该按照该规定要求,也就是未采取登记行为的男女双方无法算作婚姻形成关系。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内容主要针对能够采取婚姻登记而未进行登记的情形而言。对于部分落后地区未进行婚姻登记,或者地方习俗存在允许早婚的行为,关于这部分返还彩礼的问题,并不可以婚姻登记为事实要件进行判断。也就是说,本文并不赞同部分学者仅以共同生活或者婚姻登记作为主要判断依据。本文认为,除无法进行婚姻登记之外,应该以婚姻登记且共同生活为判断依据,缺少任何一种条件可以视为未形成实际婚姻关系。(二)细化规定“共同生活”与“生活困难”概念,明确诉讼主体。我国相关司法对于彩礼规定存在多处模糊的现象问题。为确保司法裁判更加公正、合理,我们应该对相关规定进行细化研究与分析。举例而言,结合当前相关司法规定情况来看,规定内对于共同生活与生活困难等概念缺乏明确界定。本文认为共同生活应该满足共同住所、夫妻性生活以及夫妻对婚姻中义务的承担等必要条件要求。而对于生活困难的概念界定,我们认为男女双方应该有充足的理由与证据,证明其生活水平与当地最低生活水平不相符,并存在一定差距,借此可以判断其确实存在生活困难问题。由于当前男女双方彩礼给付多是由父母承担,而接受彩礼的一方也存在是女方父母的情形,导致在返还彩礼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纠纷问题。因此在诉讼过程中,我们应该明确男方父母是否实际给付彩礼,同时父母是否享有返还请求权;对于接受方而言,女方父母实际占有处分,是否可以作为诉讼当事人。以上问题均是当前诉讼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以往的处理经验来看,因部分彩礼给付是由男方父母或者亲属帮助给付完成的。对于这一问题现象,本文认为返还请求权方面,可以由彩礼实际给付人以及婚约男方享有。而彩礼接受一方因在纠纷过程中处于被告位置,本文认为女方及其父母可以作为返还彩礼纠纷中的当事人。(三)健全完善返还彩礼情形,合理拓展返还彩礼原则。我国当前对于返还彩礼情况的规定缺乏健全与完善,部分细则问题仍旧需要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针对于此,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对当前返还彩礼情形进行健全完善,并对返还彩礼原则进行合理拓展,确保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彩礼纠纷问题。结合婚姻法相关规定来看,我们可以明确,如果男方存在过错行为,女方则可以免除返还彩礼的责任原则,以确保双方权益的公平性与合理性[5]。与此同时,对于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婚姻的事实状态情况,如果男女双方未采取登记结婚行为,但是却在婚前生活在一起,并达到了婚姻事实状态。我们可以承认双方已经以结婚为目的,此时女方可以不返还彩礼。需要注意的是,返还彩礼原则方面应该始终坚持以利益平衡为原则。也就是说,在确定返还彩礼数额时,应该以利益均衡原则为标准,同时应该兼顾到弱势一方的实际困难。一般来说,弱势一方群体并不完全是女方,有可能是男方。在返还彩礼及相关纠纷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双方家庭情况以及家庭实际负担进行精准判断,以确保双方利益不受损。除此之外,返还彩礼制度还应该按照因地制宜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婚俗习惯,合理解决彩礼纠纷问题。举例而言,我们必须确定当地存在婚前给付彩礼的习俗。如果当地并没有该种习俗存在,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以及问题性质,由法院依法作出判断处理。

四、结论

总而言之,现行的彩礼法律规定难以切实解决彩礼纠纷问题。针对这一现象问题,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返还彩礼制度法律规定的重视程度。其中,立法人员应该重点针对婚姻法中返还彩礼的制度内容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制定。最好可以从明确返还条件、细化相关规定等方面入手,确保返还彩礼制度更加公平、合理。除此之外,返还彩礼制度完善过程中,立法人员还应该从多个原则方面对其的完善性与健全性进行综合考虑。如可以从因地制宜原则、利益平衡原则等,加强返还彩礼制度的法律性与公平性特点,以期可以从根本上为我国婚姻法的良好执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吕海林.论彩礼的性质及返还规则[J].市场周刊,2021,34(01):165-167.

[2]黄伟泽,叶丽金,张延荣.“破镜”后的彩礼纷争[J].人民调解,2020(12):30-31.

[3]付梦艳.涉返还彩礼诉讼实务中有关法律问题与对策[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01):39-44.

[4]郭英华,杜琼.返还彩礼行为刍议——兼释《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及相关规定[J].行政与法,2019(02):115-123.

[5]王博,杨小琳,罗芳情,范嘉伟.高价返还彩礼的司法解决方式探析——基于甘肃省定西市审判实践的实证研究[J].法制博览,2019(18):5-8.

作者:刘奇志 单位:长江大学文理学院